第三章 籠中之鳥的死亡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節
第二天早上,小谷從東京打來了電話,說找到“百合”的池上玲子了。
池上玲子說,昭和六十年八月二十四日晚上,壺井合三的确來過“百合”,還把池上玲子叫到座位上去。
小谷把壺井的照片拿給池上看,池上認出了他。
而老闆娘對壺井一點印象也沒有。
也就是說,壺井在店裡待的時間很短——隻去過那一次,而且隻待了三十分鐘左右。
“他們說了什麼?”吉敷問道。
“池上說他們沒怎麼說話。
”小谷回答。
壺井把池上叫到他坐的座位那裡去,說是鹿兒島的茂野惠美介紹自己來的。
池上說“啊,她知道我認識在中山馬場工作的人,問我能不能介紹那人給你認識。
” 但池上玲子和那個人也不熟。
雖然那個在中山馬場接待處工作的女人和池上是老鄉,但池上也不知道她是否還在馬場工作。
壺井好像有些失望:“是女的啊……” “有些失望?” “是的。
”小谷回答。
“嗯。
” 為什麼他聽說在馬場工作的人是女性時會感到失望呢。
看來,壺井還不知道池上認識的這個人是男是女就去了東京。
他也真夠莽撞的,還不了解情況就出發了。
或者他把這層關系當做救命稻草,所以倉促之下去了東京。
壺井為什麼那麼急切窘迫呢? “此外他們還聊什麼了?” “沒有了,隻有剛才那些。
” “隻有那些?” “對。
說完那些話,壺井隻是問了在馬場工作的那名女性的名字。
” “嗯,然後就急忙走了?” “據說是這樣的。
” “那大概是什麼時候?” “八月二十四号下午六點半左右。
” “六點半?真夠早的啊。
” “是啊。
他是那天第一個到‘百合’的客人。
” “這樣啊。
他是一個人去的嗎?” “對。
” “難道壺井離開‘百合’後,就去和佐佐木見面了?” “有可能。
” “壺井那時候穿的什麼?有沒有淺灰綠色的薄夾克?” “這個啊,池上說記不清楚了,但她記得不是淺灰綠色的夾克。
” “哦,這樣。
” 在早上的電話裡,吉敷和小谷就說了這麼多。
吉敷放下聽筒,躺在床上思考着: 壺井合三自己去了龜戶的“百合。
那時候他還沒穿上淺灰綠色的夾克。
但之後佐佐木可能在别處請壺井吃飯喝酒,讓他換上夾克,把他帶到芝區T賓館的安全樓梯,最後把壺井從那裡推了下去。
這樣說來,佐佐木是不是在八月二十四日那天一直跟着壺井呢——從他離開旗田賓館,到他灰心喪氣地離開“百合”,然後馬上向壺井打招呼、請他吃飯。
但為什麼壺井聽說在中山馬場工作的人是女性時,他那麼失望呢?這仍然是個謎。
也就是說壺井原以為池上的朋友是名男性,這才來到東京的。
為什麼必須是男性呢?壺井試圖接近在中山馬場工作的男性,他有什麼目的呢? 就在去“百合”之前,壺井在A報紙上看到了《騎手洩露馬匹狀況》的報道,并把它撕下來放到了自己口袋裡。
壺井的所作所為和這則報道有什麼關系嗎? 不管有什麼關系,這些事情和他讨好佐佐木德郎一事性質都是一樣的吧。
這樣來看,事情的起因就比較容易判斷了——為了錢。
佐佐木德郎常年在N證券公司工作,深受公司信任,甚至自稱“專業人員”,負責運輸現金的工作。
而且這種運輸方法沒有任何戒備——把大量現金裝在普通的手提包裡,打車去送。
如果了解了佐佐木的工作,就可以趁他運輸現金的時候對其進行襲擊,從而很容易的搶到現金。
佐佐木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控制自己的交友。
那麼壺井從佐佐木轉向中山馬場職工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因為中山馬場也聚集了大量的現金,當然也有現金的運輸。
就是說,佐佐木和中山馬場職工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可能接觸現金運輸的工作。
壺井是不是瞄準了這一點呢? 難道壺井計劃搶劫現金嗎?但朝這個方向進行推測的話,吉敷找不到任何站得住腳的依據。
原因有很多。
首先,壺井是孤單一人,沒有朋友。
而一個人很難完成搶劫這種辛苦粗暴的事情。
還有就是壺井的性格。
吉敷根據打聽到的情況,認為壺井雖然有些冒失,但性格相對溫和。
無論是佐佐木還是中山馬場,都沒能按他的計劃進行,可以說是接連受挫。
他還沒弄清狀況,就急功近利地采取行動,由此可見他的冒失和魯莽。
而且,他問都沒問就以為池上玲子的朋友是男性,于是去了東京。
很難想象壺井這樣的人能下定搶劫的決心。
不過這樣的人自己單挑獨鬥搶劫銀行,也不是沒有可能。
吉敷知道幾個這樣的例子,也親身經曆過一起這樣的案件——住在川崎廉價旅館的一個搞笑男子,拿着一把菜刀去蒲田一家銀行搶劫。
不過這種案件一般都有一個共通的原因——他們常常是被高利貸主逼得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的。
他們隻是在自殺和搶劫中間選擇了後者。
但壺井的情況不一樣。
他雖然沒什麼節餘,但還不至于債台高築,而且他并不缺錢。
那麼,他為什麼要千方百計的接觸有現金運輸的地方呢? 後來,留井到旅館接吉敷,他們一起去了佐佐木的公司。
但一天下來都沒什麼收獲。
晚上,吉敷剛回到旅館,電話就響了。
“喂,是警官先生嗎?”話筒裡傳來一個有點鼻音的女聲。
“怎麼是你啊。
”吉敷看了看手表,時間是晚上八點多。
“你在工作嗎?上班時間溜出來打電話可不行啊。
” “沒關系的。
警官先生,我讓你嘗嘗香噴噴的拉面吧。
” “什麼時候?今晚嗎?” “你别着急,我說的是明天。
” “哦,明天啊。
” “你那裡有鍋嗎?” “鍋?那種東西我哪有啊。
” “沒有啊?是嗎……” “喂,你不是要過來給我做飯吧。
” “這個嘛……你就等着吃好吃的吧。
” “這樣行嗎。
” “那我去買個鍋吧。
” “不用了,别亂花錢。
” “說的也是,嗯,那明天見。
” “啊,好。
” 惠美挂了電話。
吉敷不免擔心起來:她那種狀态,能好好工作嗎。
警方的調查遇到了瓶頸——雖然問詢還在進行,但沒有什麼新的線索。
吉敷心想,接下來就是腦力勞動了。
吉敷如鲠在喉,覺得有話堵在嗓子眼卻又說不出來,心裡很是着急。
有件事吉敷還是沒想明白——壺井合三這個遊手好閑的人,為什麼要試圖接近那些和錢有關的地方呢,而且還由此引發了謀殺等事件。
這些仍是未解的謎題,前方一片“謎”霧重重。
根據以往的經驗,吉敷覺得等待着他們的答案隻可能是——壺井是在策劃現金搶劫。
但壺井身上并沒有這樣的迹象。
那麼壺井為什麼如此處心積慮地尋找那些和錢有關的地方呢? 此外,為什麼壺井又被人謀殺了呢?如果真的是佐佐木殺害了壺井,他的動機又緣何而生呢? 就在壺井被殺的五天前,佐佐木家的屋頂掉了下來。
那時候壺井和佐佐木家隻有一窗之隔。
這本是絕好的機會,可以賣個人情,但壺井卻落荒而逃。
這又是為什麼呢。
謎題仍未解開。
介紹壺井和佐佐木認識的是茂野惠美,她和佐佐木認識是佐佐木暈倒在天文館路上的時候。
佐佐木那時候為什麼會暈倒呢? 想來想去,他還是很着急。
很多事情完全不合道理。
第二節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吉敷以為今天是陰天。
但當他在樓下咖啡廳吃早餐的時候卻發現——這不是陰天,而是火山灰在作祟。
火山灰像一層薄霧,悄無聲息的降落在鹿兒島的街道上。
吉敷坐在窗邊吃早餐,發現路上、咖啡廳的黑色鋼制窗框上都落了薄薄一層白色的火山灰。
吉敷吃完時,留井十兵衛警官到了,他的圓頂禮帽上也有一層薄灰。
“哎呀,您已經吃完早餐了啊。
” “嗯。
” 留井脫下帽子,避開桌子,撣了撣上面的火山灰。
“哎,又降灰了,真是愁人啊。
我最讨厭這個了。
”留井咬牙切齒的發洩着心中的不滿。
留井一成不變的點了早餐套餐,也探着身子坐在了桌邊。
“吉敷先生,今天我們去哪兒?” 他這麼一問,吉敷也跟着發起愁來。
想去調查的地方都去過了。
“外面,灰降的厲害嗎?” “啊,這種程度的降灰對我們鹿兒島人來說倒是不算什麼,不過也夠煩人的了。
” “那麼,我想去看看櫻島。
”吉敷說道。
說出這句話,吉敷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不過吉敷覺得,自己就快離開鹿兒島了,走之前也應該看看鹿兒島特有的櫻島火山。
“櫻島是吧,明白了!”留井精神抖擻的說道,“那我通知川上把車開過來。
”說着就向電話機那邊走去。
警車在山脊路上掙紮着前行。
當引擎的聲音變得和悅的時候,櫻島在眼前緩緩展開。
因為日照很強,海水呈現出南方特有的深邃的藍色,十分清澈。
漂浮在海面上的櫻島正噴吐着滾滾白煙。
白煙在空中化作白灰,随風飄向吉敷他們所在的鹿兒島。
吉敷他們把車停在路邊,下了車。
吉敷、留井和川上并排而立,眺望着不斷噴發出火山灰的櫻島。
這是鹿兒島這座古城所要面對的奇特考驗。
“您知道鹿兒島這個名字的來曆嗎?”留井望着櫻島,問道。
留井雖然體格健壯,但個子并不高。
所以吉敷能看到留井外套的肩膀處和圓頂禮帽的帽沿上都落了灰。
“不知道啊。
”吉敷回答說。
“是嗎。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隻是從小就在這裡長大,提到鹿兒島,總會聯想到‘籠中之鳥’。
” “啊,‘籠中之鳥’啊。
” “是啊,是‘籠中之鳥’。
我們這些鹿兒島的居民就像籠子裡的鳥,被困在窄小的籠子裡,根本逃不出來。
而且還有火山灰不斷的往‘鳥籠’裡面落。
就像被困在捕鼠箱裡的老鼠,還要用煙去熏它。
這滋味真是不好受。
但是這裡的人怎麼也逃不出去。
怎麼也逃不出去啊。
所以說這裡是‘籠子’。
” 吉敷一邊聽一邊應和着。
他想起了他認識的鹿兒島人:東大畢業卻又從東京返回鹿兒島的佐佐木德郎、從川崎來到這裡的茂野惠美,還有壺井合三。
是不是鹿兒島這塊土地有難以抗拒的魅力呢?是不是這裡的人離開了這裡就無法生活,所以他們才緊緊抱住這裡不放手呢?但如果是這個原因,其他地方的人也多多少少會有這種傾向吧。
“鹿兒島灣那麼寬,偏偏要把城市建在離櫻島最近的地方。
所以現在才深受櫻島火山灰的危害。
” “但也不是每年都降灰吧?兩年前的那次不是特殊情況嗎?” “是的。
據記載,上次大規模的降灰是安永八年[1],除此之外沒有這麼厲害的降灰。
兩年前那次的确特殊,把房頂都壓下來了,其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 “是啊。
鹿兒島人以前都經曆過窮苦的日子,所以大都有些愛慕虛榮。
比如,其實西鄉隆盛另有其人。
這個您知道吧?” “沒有,第一次聽說。
另有其人?” “嗯,這麼說可能不太恰當,但坊間都在悄悄地說,西鄉隆盛的照片被人誤用,之後就将錯就錯了。
” “哦?” “比如上野那座山上的西鄉隆盛像,揭幕式那天西鄉先生的夫人來了,她看了雕像一眼就說‘這不是我先生’。
這個故事很有名的啊。
” “啊,是這樣啊。
” “其實西鄉先生本人沒有那麼高大威武,真人更瘦弱一點。
” “哦。
” “鹿兒島人就是這麼愛面子。
佐佐木家可能也是這樣的人。
他們住的房子那麼舊,屋頂都能掉下來,無非就是因為房子看起來氣派嘛。
”留井笑了笑。
吉敷也笑了。
“不過鹿兒島是座很好的城市啊
池上玲子說,昭和六十年八月二十四日晚上,壺井合三的确來過“百合”,還把池上玲子叫到座位上去。
小谷把壺井的照片拿給池上看,池上認出了他。
而老闆娘對壺井一點印象也沒有。
也就是說,壺井在店裡待的時間很短——隻去過那一次,而且隻待了三十分鐘左右。
“他們說了什麼?”吉敷問道。
“池上說他們沒怎麼說話。
”小谷回答。
壺井把池上叫到他坐的座位那裡去,說是鹿兒島的茂野惠美介紹自己來的。
池上說“啊,她知道我認識在中山馬場工作的人,問我能不能介紹那人給你認識。
” 但池上玲子和那個人也不熟。
雖然那個在中山馬場接待處工作的女人和池上是老鄉,但池上也不知道她是否還在馬場工作。
壺井好像有些失望:“是女的啊……” “有些失望?” “是的。
”小谷回答。
“嗯。
” 為什麼他聽說在馬場工作的人是女性時會感到失望呢。
看來,壺井還不知道池上認識的這個人是男是女就去了東京。
他也真夠莽撞的,還不了解情況就出發了。
或者他把這層關系當做救命稻草,所以倉促之下去了東京。
壺井為什麼那麼急切窘迫呢? “此外他們還聊什麼了?” “沒有了,隻有剛才那些。
” “隻有那些?” “對。
說完那些話,壺井隻是問了在馬場工作的那名女性的名字。
” “嗯,然後就急忙走了?” “據說是這樣的。
” “那大概是什麼時候?” “八月二十四号下午六點半左右。
” “六點半?真夠早的啊。
” “是啊。
他是那天第一個到‘百合’的客人。
” “這樣啊。
他是一個人去的嗎?” “對。
” “難道壺井離開‘百合’後,就去和佐佐木見面了?” “有可能。
” “壺井那時候穿的什麼?有沒有淺灰綠色的薄夾克?” “這個啊,池上說記不清楚了,但她記得不是淺灰綠色的夾克。
” “哦,這樣。
” 在早上的電話裡,吉敷和小谷就說了這麼多。
吉敷放下聽筒,躺在床上思考着: 壺井合三自己去了龜戶的“百合。
那時候他還沒穿上淺灰綠色的夾克。
但之後佐佐木可能在别處請壺井吃飯喝酒,讓他換上夾克,把他帶到芝區T賓館的安全樓梯,最後把壺井從那裡推了下去。
這樣說來,佐佐木是不是在八月二十四日那天一直跟着壺井呢——從他離開旗田賓館,到他灰心喪氣地離開“百合”,然後馬上向壺井打招呼、請他吃飯。
但為什麼壺井聽說在中山馬場工作的人是女性時,他那麼失望呢?這仍然是個謎。
也就是說壺井原以為池上的朋友是名男性,這才來到東京的。
為什麼必須是男性呢?壺井試圖接近在中山馬場工作的男性,他有什麼目的呢? 就在去“百合”之前,壺井在A報紙上看到了《騎手洩露馬匹狀況》的報道,并把它撕下來放到了自己口袋裡。
壺井的所作所為和這則報道有什麼關系嗎? 不管有什麼關系,這些事情和他讨好佐佐木德郎一事性質都是一樣的吧。
這樣來看,事情的起因就比較容易判斷了——為了錢。
佐佐木德郎常年在N證券公司工作,深受公司信任,甚至自稱“專業人員”,負責運輸現金的工作。
而且這種運輸方法沒有任何戒備——把大量現金裝在普通的手提包裡,打車去送。
如果了解了佐佐木的工作,就可以趁他運輸現金的時候對其進行襲擊,從而很容易的搶到現金。
佐佐木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控制自己的交友。
那麼壺井從佐佐木轉向中山馬場職工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因為中山馬場也聚集了大量的現金,當然也有現金的運輸。
就是說,佐佐木和中山馬場職工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可能接觸現金運輸的工作。
壺井是不是瞄準了這一點呢? 難道壺井計劃搶劫現金嗎?但朝這個方向進行推測的話,吉敷找不到任何站得住腳的依據。
原因有很多。
首先,壺井是孤單一人,沒有朋友。
而一個人很難完成搶劫這種辛苦粗暴的事情。
還有就是壺井的性格。
吉敷根據打聽到的情況,認為壺井雖然有些冒失,但性格相對溫和。
無論是佐佐木還是中山馬場,都沒能按他的計劃進行,可以說是接連受挫。
他還沒弄清狀況,就急功近利地采取行動,由此可見他的冒失和魯莽。
而且,他問都沒問就以為池上玲子的朋友是男性,于是去了東京。
很難想象壺井這樣的人能下定搶劫的決心。
不過這樣的人自己單挑獨鬥搶劫銀行,也不是沒有可能。
吉敷知道幾個這樣的例子,也親身經曆過一起這樣的案件——住在川崎廉價旅館的一個搞笑男子,拿着一把菜刀去蒲田一家銀行搶劫。
不過這種案件一般都有一個共通的原因——他們常常是被高利貸主逼得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的。
他們隻是在自殺和搶劫中間選擇了後者。
但壺井的情況不一樣。
他雖然沒什麼節餘,但還不至于債台高築,而且他并不缺錢。
那麼,他為什麼要千方百計的接觸有現金運輸的地方呢? 後來,留井到旅館接吉敷,他們一起去了佐佐木的公司。
但一天下來都沒什麼收獲。
晚上,吉敷剛回到旅館,電話就響了。
“喂,是警官先生嗎?”話筒裡傳來一個有點鼻音的女聲。
“怎麼是你啊。
”吉敷看了看手表,時間是晚上八點多。
“你在工作嗎?上班時間溜出來打電話可不行啊。
” “沒關系的。
警官先生,我讓你嘗嘗香噴噴的拉面吧。
” “什麼時候?今晚嗎?” “你别着急,我說的是明天。
” “哦,明天啊。
” “你那裡有鍋嗎?” “鍋?那種東西我哪有啊。
” “沒有啊?是嗎……” “喂,你不是要過來給我做飯吧。
” “這個嘛……你就等着吃好吃的吧。
” “這樣行嗎。
” “那我去買個鍋吧。
” “不用了,别亂花錢。
” “說的也是,嗯,那明天見。
” “啊,好。
” 惠美挂了電話。
吉敷不免擔心起來:她那種狀态,能好好工作嗎。
警方的調查遇到了瓶頸——雖然問詢還在進行,但沒有什麼新的線索。
吉敷心想,接下來就是腦力勞動了。
吉敷如鲠在喉,覺得有話堵在嗓子眼卻又說不出來,心裡很是着急。
有件事吉敷還是沒想明白——壺井合三這個遊手好閑的人,為什麼要試圖接近那些和錢有關的地方呢,而且還由此引發了謀殺等事件。
這些仍是未解的謎題,前方一片“謎”霧重重。
根據以往的經驗,吉敷覺得等待着他們的答案隻可能是——壺井是在策劃現金搶劫。
但壺井身上并沒有這樣的迹象。
那麼壺井為什麼如此處心積慮地尋找那些和錢有關的地方呢? 此外,為什麼壺井又被人謀殺了呢?如果真的是佐佐木殺害了壺井,他的動機又緣何而生呢? 就在壺井被殺的五天前,佐佐木家的屋頂掉了下來。
那時候壺井和佐佐木家隻有一窗之隔。
這本是絕好的機會,可以賣個人情,但壺井卻落荒而逃。
這又是為什麼呢。
謎題仍未解開。
介紹壺井和佐佐木認識的是茂野惠美,她和佐佐木認識是佐佐木暈倒在天文館路上的時候。
佐佐木那時候為什麼會暈倒呢? 想來想去,他還是很着急。
很多事情完全不合道理。
第二節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吉敷以為今天是陰天。
但當他在樓下咖啡廳吃早餐的時候卻發現——這不是陰天,而是火山灰在作祟。
火山灰像一層薄霧,悄無聲息的降落在鹿兒島的街道上。
吉敷坐在窗邊吃早餐,發現路上、咖啡廳的黑色鋼制窗框上都落了薄薄一層白色的火山灰。
吉敷吃完時,留井十兵衛警官到了,他的圓頂禮帽上也有一層薄灰。
“哎呀,您已經吃完早餐了啊。
” “嗯。
” 留井脫下帽子,避開桌子,撣了撣上面的火山灰。
“哎,又降灰了,真是愁人啊。
我最讨厭這個了。
”留井咬牙切齒的發洩着心中的不滿。
留井一成不變的點了早餐套餐,也探着身子坐在了桌邊。
“吉敷先生,今天我們去哪兒?” 他這麼一問,吉敷也跟着發起愁來。
想去調查的地方都去過了。
“外面,灰降的厲害嗎?” “啊,這種程度的降灰對我們鹿兒島人來說倒是不算什麼,不過也夠煩人的了。
” “那麼,我想去看看櫻島。
”吉敷說道。
說出這句話,吉敷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不過吉敷覺得,自己就快離開鹿兒島了,走之前也應該看看鹿兒島特有的櫻島火山。
“櫻島是吧,明白了!”留井精神抖擻的說道,“那我通知川上把車開過來。
”說着就向電話機那邊走去。
警車在山脊路上掙紮着前行。
當引擎的聲音變得和悅的時候,櫻島在眼前緩緩展開。
因為日照很強,海水呈現出南方特有的深邃的藍色,十分清澈。
漂浮在海面上的櫻島正噴吐着滾滾白煙。
白煙在空中化作白灰,随風飄向吉敷他們所在的鹿兒島。
吉敷他們把車停在路邊,下了車。
吉敷、留井和川上并排而立,眺望着不斷噴發出火山灰的櫻島。
這是鹿兒島這座古城所要面對的奇特考驗。
“您知道鹿兒島這個名字的來曆嗎?”留井望着櫻島,問道。
留井雖然體格健壯,但個子并不高。
所以吉敷能看到留井外套的肩膀處和圓頂禮帽的帽沿上都落了灰。
“不知道啊。
”吉敷回答說。
“是嗎。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隻是從小就在這裡長大,提到鹿兒島,總會聯想到‘籠中之鳥’。
” “啊,‘籠中之鳥’啊。
” “是啊,是‘籠中之鳥’。
我們這些鹿兒島的居民就像籠子裡的鳥,被困在窄小的籠子裡,根本逃不出來。
而且還有火山灰不斷的往‘鳥籠’裡面落。
就像被困在捕鼠箱裡的老鼠,還要用煙去熏它。
這滋味真是不好受。
但是這裡的人怎麼也逃不出去。
怎麼也逃不出去啊。
所以說這裡是‘籠子’。
” 吉敷一邊聽一邊應和着。
他想起了他認識的鹿兒島人:東大畢業卻又從東京返回鹿兒島的佐佐木德郎、從川崎來到這裡的茂野惠美,還有壺井合三。
是不是鹿兒島這塊土地有難以抗拒的魅力呢?是不是這裡的人離開了這裡就無法生活,所以他們才緊緊抱住這裡不放手呢?但如果是這個原因,其他地方的人也多多少少會有這種傾向吧。
“鹿兒島灣那麼寬,偏偏要把城市建在離櫻島最近的地方。
所以現在才深受櫻島火山灰的危害。
” “但也不是每年都降灰吧?兩年前的那次不是特殊情況嗎?” “是的。
據記載,上次大規模的降灰是安永八年[1],除此之外沒有這麼厲害的降灰。
兩年前那次的确特殊,把房頂都壓下來了,其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 “是啊。
鹿兒島人以前都經曆過窮苦的日子,所以大都有些愛慕虛榮。
比如,其實西鄉隆盛另有其人。
這個您知道吧?” “沒有,第一次聽說。
另有其人?” “嗯,這麼說可能不太恰當,但坊間都在悄悄地說,西鄉隆盛的照片被人誤用,之後就将錯就錯了。
” “哦?” “比如上野那座山上的西鄉隆盛像,揭幕式那天西鄉先生的夫人來了,她看了雕像一眼就說‘這不是我先生’。
這個故事很有名的啊。
” “啊,是這樣啊。
” “其實西鄉先生本人沒有那麼高大威武,真人更瘦弱一點。
” “哦。
” “鹿兒島人就是這麼愛面子。
佐佐木家可能也是這樣的人。
他們住的房子那麼舊,屋頂都能掉下來,無非就是因為房子看起來氣派嘛。
”留井笑了笑。
吉敷也笑了。
“不過鹿兒島是座很好的城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