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講機裡傳出來的,隻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竹越刑警用最快的速度換上了便服,我們在門口叫了輛出租車,迅速趕往目的地。

    車一路開到淺草,很快就看到了信中提到的言問橋,橋頭的右側有一棟很别緻的建築物,位置很醒目,相當吸引遊人的目光,那一定就是留言中提到的“遊艇基地”了吧。

     我們在淺草這一邊的橋頭下了車,在蒙蒙細雨中踏上橋邊的小路,立刻就能看到橋頭那棟建築的全貌。

    延伸到河面上的咖啡廳,在周圍找不到第二家,不,不隻是周圍,據我所知,不光是隅田川,就算找遍多摩川和荒川,大概也沒有第二家建在水面上的咖啡廳了。

     正因為這家店的設計别具匠心,所以當我第一眼看到它時就感到很驚訝。

    作為一家咖啡廳,這裡的風格相當獨特,讓人感覺非常舒服。

    店的主體建築有一半坐落在堤防上,另一半懸在河面上,是凸出的平台。

    這個平台隻靠着打在河水裡的木樁支撐,懸在河面上的樣子,讓我聯想起空中庭院。

     廳内的裝潢同樣十分别緻,平台上是一排排白色的桌椅,臨水的牆壁是一整面落地式玻璃牆。

    客人可以坐在屋裡隔着玻璃眺望遠處,度過愉快的午後時光。

    隻可惜如此好情調的設計現在卻空無一人,有點冷清。

    我感歎着,看了一眼身邊的竹越刑警,心裡不由得産生了一種想趕快進去喝杯熱茶的念頭。

     為了不再讓他嚴肅的臉影響到我的心情,我側過頭,越過橋的扶手往下看,發現店鋪下面竟然别有洞天,原來“遊艇基地”店如其名,其實是個停靠小型船隻的碼頭。

    店的正下方水面上漂浮着一塊寬約兩米,長約三四米的長方形木制站台。

    站台的四邊系着幾個舊輪胎,既增加了浮力,又能有效防止船身直接撞擊到站台,是種簡單卻安全的緩沖物。

    因為現在并沒有船隻停靠在這裡,站台又在一排木樁的後面,所以不太醒目。

    不過在耀眼的湖光中隐約可以看到稍微遠一點的某個木樁上系着一艘馬達小船,船離浮動站台有一定距離,正随着水波上下擺動着。

     走過了長長的橋,再沿着坡道繞了幾個圈,我們總算來到了店裡。

    不理會竹越刑警,我徑直走下樓梯,來到正對玻璃牆的平台上。

    一在桌子前坐定,我立刻放松下來,這裡果然如我剛才所想象的,是一個可以愉快地觀賞風景,讓人心情舒暢的絕佳地點。

     雨仍然緩緩地下着,隔着玻璃窗,我忘記了水面上的寒冷,隻覺得它們像霧一般溫柔地注入河水。

    不,應該說隻是看起來很溫柔而已。

    事實上雨點比剛才大了許多,所以當它們掉落在水面上的時候,會畫出一個個雞皮疙瘩般的小漣漪。

     感覺到有人在對面坐下來,我不情願地讓臉離開玻璃,把歪到一側的椅子恢複到原有的角度。

    這時餘光剛好掃過河流的上遊,我暗自驚歎細密的煙雨在遠方竟顯得如此模糊,宛如白色的煙霧。

    煙霧的背後,是正在慢慢西沉的夕陽,原本就如同褪色老照片般的淺草街道,由于失去了陽光的照耀,漸漸化為了黑色的剪影。

     我點的紅茶送上來的同時,店裡的燈亮了起來。

    窗外的天色好像因為這種對比而一下子顯得更加昏暗。

    從天花闆上垂下來的小型音箱中,正流瀉出低沉的香頌。

    我享受着這種許久未曾有過的悠閑時光,暫時忘記了自己原本多難的人生。

     可是端坐在我對面那位寡言而嚴肅的男子,一句話就硬生生地把我拉回了現實世界。

     “你說禦手洗老師為什麼要叫我們來這家店呢?” “不知道……” 除了這樣回答之外,我找不到别的話可以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