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後備箱裡拿出兩個大旅行包,兩個保镖則把它們扛到自己的肩上。
他們還不知道這包裡都裝着什麼。
我們五個人開始了近一小時的荒野遠足。
美國南部的炎炎赤日絲毫不比非洲遜色,我轉眼之間就汗流浃背了。
禦手洗覺得兩個保镖太辛苦,于是勸他們把白色的夾克脫下來,由他來拿一會兒。
但他很快就厭倦了,又把衣服塞給了我。
極目遠眺,光秃秃的岩石地帶鴉雀無聲。
這裡就是死者的海岸,時而傳來風聲和潮水的氣息,慰藉死去的魂靈。
岩石地帶的道路曲折難行,上上下下十分費力。
不僅如此,道路還特别狹窄,幾乎容不下兩個人并排而行。
雜草東一塊西一塊的,有的還夾雜着小花。
總之和埃及的沙漠區别不大。
我們擦着汗水走了四十分鐘,突然間,“當——當——”,不知從哪裡傳來了類似教堂一樣的鐘聲。
“這個地方居然有教堂?”我問。
玲王奈笑着搖搖頭說:“不對,這是浮标鐘。
” “浮标鐘?” “對,海裡有一個浮标,上面是一個金屬鐘,它的周圍有四把小錘,海浪劇烈的時候,浮标搖動,小錘就敲打金屬鐘,于是就發出了鐘聲。
” “啊,原來如此,那麼鐘聲就表示……” “海浪的劇烈程度。
”玲王奈回答。
我們繼續前行,一直來到海邊的高台上。
強勁的海風吹來,讓汗流浃背的我們立刻感到心曠神怡。
我面向大海,此時的感受久久不能忘懷。
一望無際的墨西哥灣在腳下延展開去,空氣幹燥,陽光熾烈,遙遠的海面上似乎撒上了無數藍色的亮片,光彩奪目。
這裡與我們常看到的日本平靜的大海相比,别有一番氣勢,令人心潮澎湃。
于是我停在這裡小憩,感受着海風。
當我把臉向右偏轉的時候,不禁發出低聲的驚歎。
遠處的海邊,一座美麗的建築正放射出莊嚴的光芒——金字塔矗立在那裡,細碎的白色浪花圍繞着它。
它的下半部分是石砌的,和我們曾經看到的吉薩第一金字塔一樣,而上半部分則用玻璃制造,就如同遙不可及的寶石,在海面上熠熠生輝。
“水晶金字塔!”禦手洗用日語說,“那是預言家的小把戲。
諸位,在這透明的金字塔前,文明将顯露出它的本質!” 金字塔周圍荒無人煙,在這裡沒有吉薩那樣虎視眈眈攬活兒的導遊。
這座金字塔的美毫不張揚,晶瑩純粹,還有那舍棄富貴和虛名的古埃及文化研究者的探索奮進精神,都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内心。
“諸位,休息時間結束了,讓我們上路吧。
我們所追求的一切,都在那裡等待着我們呢。
”禦手洗說。
人們攀登富士山的時候,始終可以望見山頂,而腳下的路卻無比漫長。
這裡也是如此。
在岩石上爬上爬下,在石縫中間往來迂回,雖然是一直朝着海邊的方向,但玻璃金字塔卻并不是那麼容易接近。
海水退潮後留下的水窪,就像現代流線裝飾藝術一樣三三兩兩交疊在一起,還有水窪中機敏遊動的小魚,算是大自然給予長途跋涉的我們的一絲安慰。
我們好不容易到了日本橋。
正值退潮,遠處的岩石都露出了水面,上面還附着有海藻與海螺。
海水嘩嘩地沖進岩石的縫隙,又刷刷地退去。
踏上橋頭,波爾·阿萊克森的金字塔巍然聳立在眼前,給人的感覺與吉薩的金字塔截然不同。
首先吉薩的金字塔建在褪色泛白的岩石上,上面似乎撒了一層灰土,可是惡女岬深灰色石島上的金字塔則顯得很精緻。
當然,與吉薩金字塔經曆了五千年的風霜相比,這裡的金字塔竣工不過數年時間,所以一切都是嶄新的。
也許是石質不同的緣故,埃及的石頭發白,而這裡的岩石則近乎灰色,棱角依然銳利規整,而且因為上半部分用鋼架和玻璃建造,這個金字塔似乎更摩登一些。
日本橋位于金字塔的北側,所以我們一過橋就向東走。
據說這個金字塔是吉薩金字塔的翻版。
不錯,親眼看到這兩個龐然大物時所受到的震撼很相似,東西方向的寬度也大體一緻。
隻是這裡并不存在“阿爾·馬蒙盜掘孔”,而在稍高一點的位置,有正式的出入口。
如果是沒有見過埃及金字塔的人來到這裡,想必會驚訝萬分。
這是堪稱世界第一的嶄新的金字塔,埃及島因此而得名。
它幾乎占據了這座小島的一大半面積,确實别具一格。
順着金字塔的東側向南走,可以看到位于金字塔東面有一扇中世紀城堡一樣的大木門,這是埃及金字塔所不具備的特色。
再繼續往南就可以望見那個圓筒形的塔樓,還有連接圓形塔樓頂端和金字塔南面的空中棧道。
“先看看理查德的死亡現場吧?”玲王奈說。
禦手洗點了點頭。
玲王奈的保镖好不容易将搬來的兩個大包塞進二樓的房間,而我們則沿着圓形塔樓的螺旋狀樓梯慢慢向上攀登。
每沿圓形塔樓轉一圈,我們的視野就明顯地開闊一些,眺望金字塔的角度也一點一點地發生着變化。
就如同電影中攝影鏡頭挂在了搖臂上,畫面就由仰視變成了俯視。
登上樓梯時我忽然産生了一種錯覺,認為波爾·阿萊克森建造玻璃金字塔單純就是為了觀賞。
到了六樓,禦手洗推開門探進半個身子說:“這裡有個大衣櫥!”然後大搖大擺地湊過去,說:“可是裡面卻沒有衣服,空蕩蕩的正好可以用來捉迷藏。
” 我們繼續往上走,風聲變大了,海浪聲似乎也變大了,真不可思議。
在這天籁的籠罩之下,七樓的現場卻格外冷清。
“沒有上鎖。
好,紳士們,這裡就是八十年代最神秘的密室殺人現場。
警方已經采集過指紋了,所以也沒有必要過分拘謹。
在這裡,人們發現了理查德·阿萊克森被淹死後的屍體。
”玲王奈的聲調就好像在主持一場節目。
“這裡就是埃裡克·貝爾納用乙炔切割機挖出的洞口吧?”禦手洗指着黑色的鐵門問。
“對,為了能把内側插進天花闆的門闩打開隻好這樣了。
”玲王奈進入室内進行說明。
這個新景點的導遊居然是一位大明星。
“發現理查德·阿萊克森屍體的時間是八月十五日,目前可以确定,直到當天早上十點他還活着。
此後的當天夜裡……” “什麼?”匆匆忙忙的禦手洗突然停止了動作,轉向玲王奈,臉色可怕,“你說他在早晨十點時還活着?” “是啊。
理查德的保镖隔着門聽到了他的聲音。
他說:‘裡奇,我頭疼欲裂,讓我再睡一會兒!’” “十點的時候,暴風
他們還不知道這包裡都裝着什麼。
我們五個人開始了近一小時的荒野遠足。
美國南部的炎炎赤日絲毫不比非洲遜色,我轉眼之間就汗流浃背了。
禦手洗覺得兩個保镖太辛苦,于是勸他們把白色的夾克脫下來,由他來拿一會兒。
但他很快就厭倦了,又把衣服塞給了我。
極目遠眺,光秃秃的岩石地帶鴉雀無聲。
這裡就是死者的海岸,時而傳來風聲和潮水的氣息,慰藉死去的魂靈。
岩石地帶的道路曲折難行,上上下下十分費力。
不僅如此,道路還特别狹窄,幾乎容不下兩個人并排而行。
雜草東一塊西一塊的,有的還夾雜着小花。
總之和埃及的沙漠區别不大。
我們擦着汗水走了四十分鐘,突然間,“當——當——”,不知從哪裡傳來了類似教堂一樣的鐘聲。
“這個地方居然有教堂?”我問。
玲王奈笑着搖搖頭說:“不對,這是浮标鐘。
” “浮标鐘?” “對,海裡有一個浮标,上面是一個金屬鐘,它的周圍有四把小錘,海浪劇烈的時候,浮标搖動,小錘就敲打金屬鐘,于是就發出了鐘聲。
” “啊,原來如此,那麼鐘聲就表示……” “海浪的劇烈程度。
”玲王奈回答。
我們繼續前行,一直來到海邊的高台上。
強勁的海風吹來,讓汗流浃背的我們立刻感到心曠神怡。
我面向大海,此時的感受久久不能忘懷。
一望無際的墨西哥灣在腳下延展開去,空氣幹燥,陽光熾烈,遙遠的海面上似乎撒上了無數藍色的亮片,光彩奪目。
這裡與我們常看到的日本平靜的大海相比,别有一番氣勢,令人心潮澎湃。
于是我停在這裡小憩,感受着海風。
當我把臉向右偏轉的時候,不禁發出低聲的驚歎。
遠處的海邊,一座美麗的建築正放射出莊嚴的光芒——金字塔矗立在那裡,細碎的白色浪花圍繞着它。
它的下半部分是石砌的,和我們曾經看到的吉薩第一金字塔一樣,而上半部分則用玻璃制造,就如同遙不可及的寶石,在海面上熠熠生輝。
“水晶金字塔!”禦手洗用日語說,“那是預言家的小把戲。
諸位,在這透明的金字塔前,文明将顯露出它的本質!” 金字塔周圍荒無人煙,在這裡沒有吉薩那樣虎視眈眈攬活兒的導遊。
這座金字塔的美毫不張揚,晶瑩純粹,還有那舍棄富貴和虛名的古埃及文化研究者的探索奮進精神,都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内心。
“諸位,休息時間結束了,讓我們上路吧。
我們所追求的一切,都在那裡等待着我們呢。
”禦手洗說。
人們攀登富士山的時候,始終可以望見山頂,而腳下的路卻無比漫長。
這裡也是如此。
在岩石上爬上爬下,在石縫中間往來迂回,雖然是一直朝着海邊的方向,但玻璃金字塔卻并不是那麼容易接近。
海水退潮後留下的水窪,就像現代流線裝飾藝術一樣三三兩兩交疊在一起,還有水窪中機敏遊動的小魚,算是大自然給予長途跋涉的我們的一絲安慰。
我們好不容易到了日本橋。
正值退潮,遠處的岩石都露出了水面,上面還附着有海藻與海螺。
海水嘩嘩地沖進岩石的縫隙,又刷刷地退去。
踏上橋頭,波爾·阿萊克森的金字塔巍然聳立在眼前,給人的感覺與吉薩的金字塔截然不同。
首先吉薩的金字塔建在褪色泛白的岩石上,上面似乎撒了一層灰土,可是惡女岬深灰色石島上的金字塔則顯得很精緻。
當然,與吉薩金字塔經曆了五千年的風霜相比,這裡的金字塔竣工不過數年時間,所以一切都是嶄新的。
也許是石質不同的緣故,埃及的石頭發白,而這裡的岩石則近乎灰色,棱角依然銳利規整,而且因為上半部分用鋼架和玻璃建造,這個金字塔似乎更摩登一些。
日本橋位于金字塔的北側,所以我們一過橋就向東走。
據說這個金字塔是吉薩金字塔的翻版。
不錯,親眼看到這兩個龐然大物時所受到的震撼很相似,東西方向的寬度也大體一緻。
隻是這裡并不存在“阿爾·馬蒙盜掘孔”,而在稍高一點的位置,有正式的出入口。
如果是沒有見過埃及金字塔的人來到這裡,想必會驚訝萬分。
這是堪稱世界第一的嶄新的金字塔,埃及島因此而得名。
它幾乎占據了這座小島的一大半面積,确實别具一格。
順着金字塔的東側向南走,可以看到位于金字塔東面有一扇中世紀城堡一樣的大木門,這是埃及金字塔所不具備的特色。
再繼續往南就可以望見那個圓筒形的塔樓,還有連接圓形塔樓頂端和金字塔南面的空中棧道。
“先看看理查德的死亡現場吧?”玲王奈說。
禦手洗點了點頭。
玲王奈的保镖好不容易将搬來的兩個大包塞進二樓的房間,而我們則沿着圓形塔樓的螺旋狀樓梯慢慢向上攀登。
每沿圓形塔樓轉一圈,我們的視野就明顯地開闊一些,眺望金字塔的角度也一點一點地發生着變化。
就如同電影中攝影鏡頭挂在了搖臂上,畫面就由仰視變成了俯視。
登上樓梯時我忽然産生了一種錯覺,認為波爾·阿萊克森建造玻璃金字塔單純就是為了觀賞。
到了六樓,禦手洗推開門探進半個身子說:“這裡有個大衣櫥!”然後大搖大擺地湊過去,說:“可是裡面卻沒有衣服,空蕩蕩的正好可以用來捉迷藏。
” 我們繼續往上走,風聲變大了,海浪聲似乎也變大了,真不可思議。
在這天籁的籠罩之下,七樓的現場卻格外冷清。
“沒有上鎖。
好,紳士們,這裡就是八十年代最神秘的密室殺人現場。
警方已經采集過指紋了,所以也沒有必要過分拘謹。
在這裡,人們發現了理查德·阿萊克森被淹死後的屍體。
”玲王奈的聲調就好像在主持一場節目。
“這裡就是埃裡克·貝爾納用乙炔切割機挖出的洞口吧?”禦手洗指着黑色的鐵門問。
“對,為了能把内側插進天花闆的門闩打開隻好這樣了。
”玲王奈進入室内進行說明。
這個新景點的導遊居然是一位大明星。
“發現理查德·阿萊克森屍體的時間是八月十五日,目前可以确定,直到當天早上十點他還活着。
此後的當天夜裡……” “什麼?”匆匆忙忙的禦手洗突然停止了動作,轉向玲王奈,臉色可怕,“你說他在早晨十點時還活着?” “是啊。
理查德的保镖隔着門聽到了他的聲音。
他說:‘裡奇,我頭疼欲裂,讓我再睡一會兒!’” “十點的時候,暴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