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是因為這項詭計圈套才有了不在現場證明,所以,兇手很可能也是如此。
” “是嗎……” 我終于明白陽子的意思了。
這是不在現場證明的僞裝工作?要實行這項詭計,必須在掘老師進入更衣室的三點四十五分左右躲在更衣室附近,因此,兇手并無這段時刻的不在現場證明。
陽子就是因為四點在家,所以有了不在現場證明。
“很明顯,兇手當時一定在别處,卻由于這項詭計安排能逃避警方的追查。
反過來說,也就是,在那段時刻有明确不在現場證明之人反而可疑?” “可以這麼說。
” “确實是精辟的推測,我真的沒想到你有如此慧眼。
這不是客套!北條雅美和大谷刑事能識破那僞裝的詭計,雖非純屬偶然,但,那卻隻是僞裝不在現場證明計劃之一部分。
” “我就是因這項詭計而有不在現場證明,所以較易想到。
”很難得的,她竟然有些害羞,“可是,警方應該也會想到才對呀!你告訴過刑事,村橋遇害時曾見過我吧?” 見到我窮于回答,她的聲調提高了:“沒說?為什麼?” 我轉頭,凝視着遠方。
“沒什麼,我有自己的想法。
” “這樣不好的,難道你不明白我為何要告訴你嗎?”說着,她好像想及什麼,點點頭,“是不想說出我計劃陷害村橋之事?沒關系的,反正,大家都認為我是那種女人了,何況,能找出真兇最重要。
” “……” “為何不回答?” 我之所以沉默是因為無法回答。
确實,最初是不想提及陽子陷害村橋的計劃,但,後來卻發生更令我無法說出的事态!因為,我很可能已解開真正的密室之謎。
上星期六,在雨中,我發覺詭計的破綻——那是令我非常震撼的瞬間。
我極力想忘掉那種想法,但,懷疑之念一旦在心中萌芽,就開始四處紮根了。
當時,我已決心要自己解決此一事件了。
陽子疑惑似的望着我的臉。
也許,我臉上溢滿苦澀吧? 好不容易,我凝重的說:“請你相信我!我會想出辦法來的。
所以,你也千萬别說出來。
” 或許,她不能懂吧!但,卻未再深入追問,而且,唇際浮現微笑,颌首。
這天晚上,大谷刑事來訪。
西裝筆挺,系着領帶,充分顯示出他的誠意。
“我有事至附近,順路過來。
”大谷強調沒什麼特别重要之事。
我招待他至客廳,面對面坐下。
雖說是客廳,也隻是六張榻榻米大的房間,中央擺放着茶幾而已,但,大谷卻客套的說“這房子住起來很舒服”!對于刑事的突然來訪,裕美子似相當困惑,以呆闆的動作沏好茶後,卻不知如何自處,結果躲進卧室去了。
“你們好像還未有兒女,結婚多久了?” “三年。
” “這麼說也該準備啦!太晚有孩子,也會發生很多問題的。
”大谷環視着室内,說。
還好裕美子不在場——當着她面前,絕對不能提及孩子的話題。
“今日的來意是?” 他雖說沒什麼重要的事,但我不認為。
這時,大谷緊闆着臉,在座墊上正襟危坐,說:“進入本題之前,我希望你能答應一件事。
今天我來,并非以刑警身份,而是以一個男人的身份來和你交談,所以,希望你也能同樣以男人的身份……不,最好是以教師之身份,而非以被害者身份,坦誠回答,可以嗎?” 他的語氣很肯定,但卻有一抹哀求似的回響。
雖然我不明白他的真意,卻無理由拒絕。
大谷啜了一口裕美子沏泡的茶,說:“你認為高中女生會憎恨一個人,應該是在何種狀況下發生。
” 一瞬間,我以為他是半開玩笑,但,從他平日所無的謙虛态度,我知道他是嚴肅的提出問題。
我雖有些許困惑,仍說:“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很難以一句話說明。
” 大谷颌首:“也許吧!譬如,若是成年人的事件,就不會那樣複雜,盡管有各種不同的事件發生,卻幾乎能以色、欲、财這三原則予以解釋。
但,高中女生的話,就很難一概而論了。
” “不錯。
”我說,“或許,這三種東西對她們而言,是最扯不上關系。
” “這麼說,什麼才是最重要呢?” “嗯……我也沒自信能充分表達……”我說。
然而,在說明途中,腦海裡浮現好幾位學生的臉龐,“對她們而言,最重要的應該是美麗、純潔、沒有虛僞之物,有時候那是友情,有時候是戀愛,有時候更是自己的身體或容貌。
當然,更抽象的回憶或夢想,有時候也非常重要。
換句話說,企圖破壞這些重要之物的人,或企圖從她們手中奪取這些重要之物的人,是她們最憎恨的。
” “原來如此。
美麗、純潔、沒有虛僞……”大谷雙臂交抱地說。
“大谷先生,你到底想說什麼?” 大谷再啜了一口茶:“在這之前,我先說明調查進展到什麼樣的程度吧!” 他似已完全掌握住事件全貌,除了途中兩、三次看一下記事本外,其于都是很流暢的說明調查狀況。
其内容概要大緻如下: 關于村橋老師被毒害的事件 很遺憾,未能發現兇手的遺留物。
唯一的小鎖頭,在超級市場等處都能買到,所以想從這上面找出兇手幾乎可謂絕望。
至于指紋方面也一樣,在室内和門上雖檢測出一些指紋,但,除了當時的利用者之外,其餘都是舊指紋,未能發現疑似兇手的指紋〔當然,這是基于當時的利用者之中不包括兇手的前提〕。
另外,辦案人員也尋找目擊者,可是一無所獲。
一位女學生證言在更衣室附近見到高原陽子,但,陽子供述曰“隻是經過該處”。
物證方面是這種狀況,所以警方全力追查“動機”。
村橋是訓導主任,所以警方徹底查出最近三年内曾受到處罰的學生,也發現高原陽子之名,并對她進行偵訊。
卻因為密室謎團被解明,高原陽子的不在現場證明因而成立。
根據密室詭計,專案小組總部推定兇手的可能性為: (1)熟知更衣室狀況,也知道掘老師開鎖時的習慣之人物; (2)四點前後〔将鎖頭掉包的時刻〕無不在現場證明,五點左右〔村橋的推定死亡時刻〕無不在現場證明之人物; (3)為實行詭計而準備同樣鎖頭之人物; (4)對村橋懷恨之人物。
辦案人員據此調查清華女子高校超過一千人以上的學生及教職員,很遺憾的,仍未能發現符合上述條件之人物。
大谷一直認為高原陽子有共犯,但,這也隻是猜測而已,無法證實。
關于竹井老師被毒害的事件 在初期的階段已知兇手的目标是我,所以,動機也是從村橋和我的共同點上尋找。
我說出麻生恭子之名,經過各種曲折迂回之後,已查明她也是受兇手所威脅利用。
因此,問題在于查明真兇并加以逮捕。
兇手的遺留物有一公升容量酒瓶、裝酒瓶的紙袋,寫給麻生恭子的威脅信三種。
當然,都檢測不出指紋! 酒瓶、紙袋、寫威脅信所用的便箋,都是市面上有出售、且很容易購得之物,幾乎不可能循此查出兇手身份。
另外,實際行動之人是麻生恭子,無法調查兇手行動的足迹。
隻是,專案小組總部着眼于兇手何時将裝着酒瓶的紙袋藏在儲藏室,以及何時将威脅信放進麻生恭子的辦公桌抽屜内。
但,雖然進行緬密的查訪,還是未能獲得見過疑似兇手之人物的情報。
最後,關于我被轎車追撞的事件 車種已知道,照理應該很輕松。
但,首先調查清華女子高校所有學生和教職員的私家轎車,卻發現教職員沒有人持有該車型的轎車,家人持有該車型轎車的有十五位學生。
〔由于是跑車車種,年紀較大的男性不适齡駕駛,因此意外之少,這是大谷的解釋〕但,依警方的調查,這十五輛車中,有四輛符合我們證言的“紅色”,不過,四輛在當晚都有不在現場證明。
剩下的可能性是租車或借用朋友的車,關于這方面,目前正在進行調查中。
隻是,關于此事件,最受注目的是兇手會開車,或是有共犯存在。
無論是哪一種,都必須修正“學生單獨行兇”的判斷。
大概話說大多了,喉嚨幹澀吧!大谷把剩下的茶一口喝光,說:“不知是兇手狡詐,抑或我們愚蠢,反正,一直無法填補兇手與我們之間的差距,雖然全力調查,卻都是在半途就被堵住前進的路線了。
簡直就像陷在迷宮裡嘛?” “你很少這樣自貶呀!”我從廚房拿出水壺,邊注水入茶壺,邊說。
或許“迷宮”的形容很貼切也未可知。
密室詭計就是最好的例子,兇手誘導我們一步步走進迷宮,在裡面掙紮、亂闖。
大谷看了看表,重新坐正身體。
我也不自覺的挺直腰杆。
“我希望你能了解我們已經盡一切力量,隻不過,我們的調查缺乏非常重要的要素,所以沒辦法踏出決定性的第一步。
你明白是什麼要素嗎?就是動機。
關于這點,我們再怎麼也調查不出。
像村橋的命案,以他的立場,是不能說找不出動機,但,問題在于你!我們也派人充分調查過你的一切,但是一無所獲,你像在刻意避免和學生接觸般,沒有任何值得注意之事。
我們曾問過幾位你擔任過導師的班上之同學,她們對你的評語很好,理由是絕不幹涉學生。
你的綽号叫‘機器’,而你也貫徹了‘機器’的形象。
有學生說,學校聘用你似乎不是當教師,而是當射箭社的指導老師。
” “那是因為現在的學生既不信任教師,也來抱有任何期待。
” “大概吧?但,有一件有趣的事。
”停了一會兒,大谷接着說
” “是嗎……” 我終于明白陽子的意思了。
這是不在現場證明的僞裝工作?要實行這項詭計,必須在掘老師進入更衣室的三點四十五分左右躲在更衣室附近,因此,兇手并無這段時刻的不在現場證明。
陽子就是因為四點在家,所以有了不在現場證明。
“很明顯,兇手當時一定在别處,卻由于這項詭計安排能逃避警方的追查。
反過來說,也就是,在那段時刻有明确不在現場證明之人反而可疑?” “可以這麼說。
” “确實是精辟的推測,我真的沒想到你有如此慧眼。
這不是客套!北條雅美和大谷刑事能識破那僞裝的詭計,雖非純屬偶然,但,那卻隻是僞裝不在現場證明計劃之一部分。
” “我就是因這項詭計而有不在現場證明,所以較易想到。
”很難得的,她竟然有些害羞,“可是,警方應該也會想到才對呀!你告訴過刑事,村橋遇害時曾見過我吧?” 見到我窮于回答,她的聲調提高了:“沒說?為什麼?” 我轉頭,凝視着遠方。
“沒什麼,我有自己的想法。
” “這樣不好的,難道你不明白我為何要告訴你嗎?”說着,她好像想及什麼,點點頭,“是不想說出我計劃陷害村橋之事?沒關系的,反正,大家都認為我是那種女人了,何況,能找出真兇最重要。
” “……” “為何不回答?” 我之所以沉默是因為無法回答。
确實,最初是不想提及陽子陷害村橋的計劃,但,後來卻發生更令我無法說出的事态!因為,我很可能已解開真正的密室之謎。
上星期六,在雨中,我發覺詭計的破綻——那是令我非常震撼的瞬間。
我極力想忘掉那種想法,但,懷疑之念一旦在心中萌芽,就開始四處紮根了。
當時,我已決心要自己解決此一事件了。
陽子疑惑似的望着我的臉。
也許,我臉上溢滿苦澀吧? 好不容易,我凝重的說:“請你相信我!我會想出辦法來的。
所以,你也千萬别說出來。
” 或許,她不能懂吧!但,卻未再深入追問,而且,唇際浮現微笑,颌首。
這天晚上,大谷刑事來訪。
西裝筆挺,系着領帶,充分顯示出他的誠意。
“我有事至附近,順路過來。
”大谷強調沒什麼特别重要之事。
我招待他至客廳,面對面坐下。
雖說是客廳,也隻是六張榻榻米大的房間,中央擺放着茶幾而已,但,大谷卻客套的說“這房子住起來很舒服”!對于刑事的突然來訪,裕美子似相當困惑,以呆闆的動作沏好茶後,卻不知如何自處,結果躲進卧室去了。
“你們好像還未有兒女,結婚多久了?” “三年。
” “這麼說也該準備啦!太晚有孩子,也會發生很多問題的。
”大谷環視着室内,說。
還好裕美子不在場——當着她面前,絕對不能提及孩子的話題。
“今日的來意是?” 他雖說沒什麼重要的事,但我不認為。
這時,大谷緊闆着臉,在座墊上正襟危坐,說:“進入本題之前,我希望你能答應一件事。
今天我來,并非以刑警身份,而是以一個男人的身份來和你交談,所以,希望你也能同樣以男人的身份……不,最好是以教師之身份,而非以被害者身份,坦誠回答,可以嗎?” 他的語氣很肯定,但卻有一抹哀求似的回響。
雖然我不明白他的真意,卻無理由拒絕。
大谷啜了一口裕美子沏泡的茶,說:“你認為高中女生會憎恨一個人,應該是在何種狀況下發生。
” 一瞬間,我以為他是半開玩笑,但,從他平日所無的謙虛态度,我知道他是嚴肅的提出問題。
我雖有些許困惑,仍說:“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很難以一句話說明。
” 大谷颌首:“也許吧!譬如,若是成年人的事件,就不會那樣複雜,盡管有各種不同的事件發生,卻幾乎能以色、欲、财這三原則予以解釋。
但,高中女生的話,就很難一概而論了。
” “不錯。
”我說,“或許,這三種東西對她們而言,是最扯不上關系。
” “這麼說,什麼才是最重要呢?” “嗯……我也沒自信能充分表達……”我說。
然而,在說明途中,腦海裡浮現好幾位學生的臉龐,“對她們而言,最重要的應該是美麗、純潔、沒有虛僞之物,有時候那是友情,有時候是戀愛,有時候更是自己的身體或容貌。
當然,更抽象的回憶或夢想,有時候也非常重要。
換句話說,企圖破壞這些重要之物的人,或企圖從她們手中奪取這些重要之物的人,是她們最憎恨的。
” “原來如此。
美麗、純潔、沒有虛僞……”大谷雙臂交抱地說。
“大谷先生,你到底想說什麼?” 大谷再啜了一口茶:“在這之前,我先說明調查進展到什麼樣的程度吧!” 他似已完全掌握住事件全貌,除了途中兩、三次看一下記事本外,其于都是很流暢的說明調查狀況。
其内容概要大緻如下: 關于村橋老師被毒害的事件 很遺憾,未能發現兇手的遺留物。
唯一的小鎖頭,在超級市場等處都能買到,所以想從這上面找出兇手幾乎可謂絕望。
至于指紋方面也一樣,在室内和門上雖檢測出一些指紋,但,除了當時的利用者之外,其餘都是舊指紋,未能發現疑似兇手的指紋〔當然,這是基于當時的利用者之中不包括兇手的前提〕。
另外,辦案人員也尋找目擊者,可是一無所獲。
一位女學生證言在更衣室附近見到高原陽子,但,陽子供述曰“隻是經過該處”。
物證方面是這種狀況,所以警方全力追查“動機”。
村橋是訓導主任,所以警方徹底查出最近三年内曾受到處罰的學生,也發現高原陽子之名,并對她進行偵訊。
卻因為密室謎團被解明,高原陽子的不在現場證明因而成立。
根據密室詭計,專案小組總部推定兇手的可能性為: (1)熟知更衣室狀況,也知道掘老師開鎖時的習慣之人物; (2)四點前後〔将鎖頭掉包的時刻〕無不在現場證明,五點左右〔村橋的推定死亡時刻〕無不在現場證明之人物; (3)為實行詭計而準備同樣鎖頭之人物; (4)對村橋懷恨之人物。
辦案人員據此調查清華女子高校超過一千人以上的學生及教職員,很遺憾的,仍未能發現符合上述條件之人物。
大谷一直認為高原陽子有共犯,但,這也隻是猜測而已,無法證實。
關于竹井老師被毒害的事件 在初期的階段已知兇手的目标是我,所以,動機也是從村橋和我的共同點上尋找。
我說出麻生恭子之名,經過各種曲折迂回之後,已查明她也是受兇手所威脅利用。
因此,問題在于查明真兇并加以逮捕。
兇手的遺留物有一公升容量酒瓶、裝酒瓶的紙袋,寫給麻生恭子的威脅信三種。
當然,都檢測不出指紋! 酒瓶、紙袋、寫威脅信所用的便箋,都是市面上有出售、且很容易購得之物,幾乎不可能循此查出兇手身份。
另外,實際行動之人是麻生恭子,無法調查兇手行動的足迹。
隻是,專案小組總部着眼于兇手何時将裝着酒瓶的紙袋藏在儲藏室,以及何時将威脅信放進麻生恭子的辦公桌抽屜内。
但,雖然進行緬密的查訪,還是未能獲得見過疑似兇手之人物的情報。
最後,關于我被轎車追撞的事件 車種已知道,照理應該很輕松。
但,首先調查清華女子高校所有學生和教職員的私家轎車,卻發現教職員沒有人持有該車型的轎車,家人持有該車型轎車的有十五位學生。
〔由于是跑車車種,年紀較大的男性不适齡駕駛,因此意外之少,這是大谷的解釋〕但,依警方的調查,這十五輛車中,有四輛符合我們證言的“紅色”,不過,四輛在當晚都有不在現場證明。
剩下的可能性是租車或借用朋友的車,關于這方面,目前正在進行調查中。
隻是,關于此事件,最受注目的是兇手會開車,或是有共犯存在。
無論是哪一種,都必須修正“學生單獨行兇”的判斷。
大概話說大多了,喉嚨幹澀吧!大谷把剩下的茶一口喝光,說:“不知是兇手狡詐,抑或我們愚蠢,反正,一直無法填補兇手與我們之間的差距,雖然全力調查,卻都是在半途就被堵住前進的路線了。
簡直就像陷在迷宮裡嘛?” “你很少這樣自貶呀!”我從廚房拿出水壺,邊注水入茶壺,邊說。
或許“迷宮”的形容很貼切也未可知。
密室詭計就是最好的例子,兇手誘導我們一步步走進迷宮,在裡面掙紮、亂闖。
大谷看了看表,重新坐正身體。
我也不自覺的挺直腰杆。
“我希望你能了解我們已經盡一切力量,隻不過,我們的調查缺乏非常重要的要素,所以沒辦法踏出決定性的第一步。
你明白是什麼要素嗎?就是動機。
關于這點,我們再怎麼也調查不出。
像村橋的命案,以他的立場,是不能說找不出動機,但,問題在于你!我們也派人充分調查過你的一切,但是一無所獲,你像在刻意避免和學生接觸般,沒有任何值得注意之事。
我們曾問過幾位你擔任過導師的班上之同學,她們對你的評語很好,理由是絕不幹涉學生。
你的綽号叫‘機器’,而你也貫徹了‘機器’的形象。
有學生說,學校聘用你似乎不是當教師,而是當射箭社的指導老師。
” “那是因為現在的學生既不信任教師,也來抱有任何期待。
” “大概吧?但,有一件有趣的事。
”停了一會兒,大谷接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