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關燈
小
中
大
自己的恩師,每次見到這種人,我都深感羨慕。
和我交情很好的作家黑川博行先生,過去曾在高中教美術。
如果我當年能遇到像他這樣出色的老師,或許就不會變得不相信大人了。
很可惜,我遇到的老師全是煞費苦心裝扮成聖人狀的笨蛋。
念初中的時候,有個年輕老師幽默風趣,難得我還蠻喜歡他的,沒想到他竟當着大家的面,公然對因事故左眼受傷的我說出不堪入耳的歧視的話。
雖然我并未因此受到傷害,卻對自己有眼無珠、看不透他的本性感到很氣憤。
《逆轉同學會》雖是藝術創作,靈感卻來自我的親身經曆。
我曾受邀參加這種前教師的聚會,但不是去聚會,而是請我去演講。
邀請函上的措辭很客氣,看得我誠惶誠恐。
但我最終回信謝絕,理由是排不開日程。
這固然是事實,但還有一個信上沒提的原因,那就是邀請函裡注明“恕不支付演講費”。
我并不是貪圖金錢,假如對方提出要緻送演講費,我反而會主動辭謝。
但看到信上如此表示,不由油然而生“教師果然都是這個德行”之感。
再說件别的事。
幾年前,我為曾供職過的公司的内部雜志撰寫随筆,當時先是公司的前輩打來電話探詢意見,随後社内雜志的編輯寄來正式的邀請函,函中注明“盡量為您申請稿費”。
不久公司的前輩再度打來電話,問我是否願意接下這份工作,這時我才第一次表示同意。
接着前輩又說“有件事不太好啟齒”,然後問我稿費應該支付多少比較合适。
通常像這種情況,最後才談稿酬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當下我答複他說,不需要支付稿費,隻要送我随後幾期的内部雜志就可以。
前輩确認我是出自真心後,條件便談妥了。
這份工作讓我很愉快。
而我畢業的大學也曾數次向我邀稿。
有一回我忽然收到一個厚厚的信封,納悶地拆開一看,裡面是稿紙和回郵信封,另外附了一頁信紙,說明稿件和題目,最低頁數、截稿日期和聯系方式。
其中最低頁數若換算成四百字稿紙,要将近二十頁,截稿日期是二十天後。
因為隻字沒提稿費,我想應該意味着這是無償的吧?如果這樣我也乖乖替他寫稿,那為了區區幾頁随筆就提前一個月打電話聯系的編輯也太可悲了。
不用說,我自然将其扔到一邊不加理會。
快到截稿日期時,負責人打來電話再三央求,我隻好大幅削減頁數後交差了事。
大學常被視為欠缺社會常識的地方,依我看也并非沒有緣由。
學生并不是學校的走卒或手下,尤其畢業之後更是如此。
學校理應把他們當成有職業的社會人士來對待。
我想,前面提到的那位請我演講的老師其實也是明白這個道理,隻是多少有些倚老賣老的心态。
否則,對于一個要從東京遠赴大阪演講的人,應該是說不出“恕不支付演講費”這種話的。
而我不願意縱容這種倚老賣老的心态,是因為我的教師過敏症太嚴重了。
超狸理論 我不喜歡在科學上站不住腳的事情,但這并不代表我不喜歡缺乏科學依據的小說,畢竟我自己寫的不少小說也算不上多科學。
我反感的,是從不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事實。
“有人在XX小學廁所裡見到過少女的幽靈。
” 這種說法沒有問題,因為的确可能有人看見幽靈,這是可以證明的。
“XX小學廁所裡出現少女的幽靈。
” 這樣講就不對了。
幽靈的存在尚未得到科學證實。
如果要這樣說,多少總得提出證據。
那如果說有一百人目擊過呢,是不是就可以認同?還是不行。
說極端一點,就算親眼所見,我也不同意這種說法。
這個時候隻能得出“到那裡會看到類似少女幽靈的東西”這樣的結論,如此而已。
至于那究系何物,則是接下來需要研究的事。
我時常聽到這種論調:“因為不希望自己建立的理論遭到破壞,科學家總是對超自然現象視若無睹。
”對于那些一手締造文明的偉大科學家來說,這種看法是何等的無禮。
沒有人會比科學家更期待推翻既有概念的現象出現,他們總是夢想着将自己信仰的一切徹底颠覆,因為唯有不斷推翻與重建,科學才能日新月異。
基于這種觀念,有時他們也會表現得很冷酷。
例如阪神大地震發生時,以建築學家為首的科學家們必然大為震驚,但将這場悲劇視為資料寶庫的,也正是這
和我交情很好的作家黑川博行先生,過去曾在高中教美術。
如果我當年能遇到像他這樣出色的老師,或許就不會變得不相信大人了。
很可惜,我遇到的老師全是煞費苦心裝扮成聖人狀的笨蛋。
念初中的時候,有個年輕老師幽默風趣,難得我還蠻喜歡他的,沒想到他竟當着大家的面,公然對因事故左眼受傷的我說出不堪入耳的歧視的話。
雖然我并未因此受到傷害,卻對自己有眼無珠、看不透他的本性感到很氣憤。
《逆轉同學會》雖是藝術創作,靈感卻來自我的親身經曆。
我曾受邀參加這種前教師的聚會,但不是去聚會,而是請我去演講。
邀請函上的措辭很客氣,看得我誠惶誠恐。
但我最終回信謝絕,理由是排不開日程。
這固然是事實,但還有一個信上沒提的原因,那就是邀請函裡注明“恕不支付演講費”。
我并不是貪圖金錢,假如對方提出要緻送演講費,我反而會主動辭謝。
但看到信上如此表示,不由油然而生“教師果然都是這個德行”之感。
再說件别的事。
幾年前,我為曾供職過的公司的内部雜志撰寫随筆,當時先是公司的前輩打來電話探詢意見,随後社内雜志的編輯寄來正式的邀請函,函中注明“盡量為您申請稿費”。
不久公司的前輩再度打來電話,問我是否願意接下這份工作,這時我才第一次表示同意。
接着前輩又說“有件事不太好啟齒”,然後問我稿費應該支付多少比較合适。
通常像這種情況,最後才談稿酬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當下我答複他說,不需要支付稿費,隻要送我随後幾期的内部雜志就可以。
前輩确認我是出自真心後,條件便談妥了。
這份工作讓我很愉快。
而我畢業的大學也曾數次向我邀稿。
有一回我忽然收到一個厚厚的信封,納悶地拆開一看,裡面是稿紙和回郵信封,另外附了一頁信紙,說明稿件和題目,最低頁數、截稿日期和聯系方式。
其中最低頁數若換算成四百字稿紙,要将近二十頁,截稿日期是二十天後。
因為隻字沒提稿費,我想應該意味着這是無償的吧?如果這樣我也乖乖替他寫稿,那為了區區幾頁随筆就提前一個月打電話聯系的編輯也太可悲了。
不用說,我自然将其扔到一邊不加理會。
快到截稿日期時,負責人打來電話再三央求,我隻好大幅削減頁數後交差了事。
大學常被視為欠缺社會常識的地方,依我看也并非沒有緣由。
學生并不是學校的走卒或手下,尤其畢業之後更是如此。
學校理應把他們當成有職業的社會人士來對待。
我想,前面提到的那位請我演講的老師其實也是明白這個道理,隻是多少有些倚老賣老的心态。
否則,對于一個要從東京遠赴大阪演講的人,應該是說不出“恕不支付演講費”這種話的。
而我不願意縱容這種倚老賣老的心态,是因為我的教師過敏症太嚴重了。
超狸理論 我不喜歡在科學上站不住腳的事情,但這并不代表我不喜歡缺乏科學依據的小說,畢竟我自己寫的不少小說也算不上多科學。
我反感的,是從不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事實。
“有人在XX小學廁所裡見到過少女的幽靈。
” 這種說法沒有問題,因為的确可能有人看見幽靈,這是可以證明的。
“XX小學廁所裡出現少女的幽靈。
” 這樣講就不對了。
幽靈的存在尚未得到科學證實。
如果要這樣說,多少總得提出證據。
那如果說有一百人目擊過呢,是不是就可以認同?還是不行。
說極端一點,就算親眼所見,我也不同意這種說法。
這個時候隻能得出“到那裡會看到類似少女幽靈的東西”這樣的結論,如此而已。
至于那究系何物,則是接下來需要研究的事。
我時常聽到這種論調:“因為不希望自己建立的理論遭到破壞,科學家總是對超自然現象視若無睹。
”對于那些一手締造文明的偉大科學家來說,這種看法是何等的無禮。
沒有人會比科學家更期待推翻既有概念的現象出現,他們總是夢想着将自己信仰的一切徹底颠覆,因為唯有不斷推翻與重建,科學才能日新月異。
基于這種觀念,有時他們也會表現得很冷酷。
例如阪神大地震發生時,以建築學家為首的科學家們必然大為震驚,但将這場悲劇視為資料寶庫的,也正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