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同學會

關燈
說到同學會,通常參加者都是昔日的同班同學,可能是小學同學,也可能是高中同學,補習學校時代或許不是很美好的回憶,但也不乏舉辦同學會的情形。

    此外,當年在中國東北部念過小學的同學也有可能聚會。

     不管怎樣,辦同學會的都是當時的學生。

    籌劃這種聚會的,通常是同學中幾個特别熱心的人,因很想見見昔日夥伴,便發起提議。

     這裡所說的“夥伴”,并不包括老師。

    籌劃到最後階段時,往往會有好心的女同學提出:“難得聚會一次,要不要把山田老師也請來?”大家才會讨論這個話題。

    此時如果有人表示:“算啦,幹嘛非得見那老頭不可!”那麼提議就到此為止。

    如果大家都贊同:“是哦,那時我也很受他關照,這麼多年了,很想再見他一面!”這位老師才會幸運地獲得招待。

    嘉賓的頭銜聽起來很風光,但總而言之,老師并不是同學會的主角。

     不過,也有一群人舉辦的同學會别開生面,名叫“巢春高中第十五屆教友會”。

     巢春高中是所縣立高中,在以升學為主的學校裡屬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今年是巢春高中建校三十七周年,這意味着,第十五屆學生就讀這所高中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所謂第十五屆教友會,就是當時在巢春高中任教的教師聚會,成員約有十人。

    當時的教師自然不止這個數,但參加聚會的隻有這些人。

     發起聚會的緣由很簡單。

    一位名叫大宮一雄的教師退休後,收到前同事寄來的賀年片,從此有了聯絡。

    兩人都曾在巢春高中任教,見面時聊起往事,說得興高采烈,當下便決定把當時的同事召集來聚會。

     如果隻是這樣,頂多辦上一回也就到頭了。

    但這一聚會至今已辦了五回,每年都在九月召開,幾乎已成了雷打不動的慣例。

    往往聚會還沒結束,下一任幹事便已發表緻辭:“明年就由我負責聯系,請大家多多支持。

    ” 為什麼聚會能持續如此之久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巢春高中任教的這段時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充實的回憶。

    特别是第十五屆學生,大家都覺得教起來很有成就感。

    當時受學區調整影響,學生的素質為之一變,成績水平上了好幾個檔次。

    以往會報考更好學校的優秀學生,那一年源源湧入巢春高中。

     “這樣的良機絕不能錯過!” 在校長的号召下,教師們無不滿腔熱情地投身教學。

    人人意氣風發,要把巢春高中打造成屈指可數的升學名校。

    授課内容愈發深入,考試也提升了難度,相應地,教師也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的成績大有長進。

     一晃到了高三,向第十五屆學生提供畢業指導時,教師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張。

    學生想考的不是國立大學就是知名私立大學,立志報考東京大學的有十多人。

    而此前巢春高中從未有學生考入東大,事實上連報考的都沒有。

    校長得知後大為興奮,把報考東大的學生召集到校長室勉勵了一番。

     第十五屆學生的考試成績着實粲然可觀,周刊刊載的全國知名大學錄取榜上,巢春高中不時可見。

    很多教師都把那一頁剪下來作為紀念。

     但巢春高中的黃金時期沒能維持多久,此後學生的素質愈來愈低,似乎是初中方面認為“把優秀的學生送到巢春這種高中,根本就是虧大了,今後就讓程度比較差的學生去報考吧”。

    第十五屆學生畢業次年,巢春的名字就從周刊的知名大學錄取榜上消失了。

     當然,并不是優秀的學生就可愛,不優秀就不可愛。

    第十五屆學生裡也有不良少年,但這些教師對他們的印象同樣深刻,覺得和考進東大的高材生沒什麼兩樣,所以歸根到底,是教師們對這一屆學生情有獨鐘。

     由于上述原因,對于當時在巢春高中任教的教師們來說,第十五屆學生非常特别。

     今年的巢春高中第十五屆教友會的幹事是古澤牧子。

    她過去教語文,退休後沒再上班,隻偶爾去文化中心講講課打發日子。

    她丈夫以前也是教師,如今整日忙于侍弄自家種的蔬菜。

     七月的一天,大宮一雄給她打來電話。

    大宮也是語文老師,當初兩人共事時交情就很好。

     寒暄了幾句之後,大宮便提起這次聚會,問她着手準備了沒有。

    她回答還沒開始。

     “哦,這樣啊,畢竟還有兩個月。

    老實說,我忽然想到一個提議,打電話來征求你的意見。

    ” “什麼提議?” “說到我們的聚會,每次都是同一撥人也挺無聊的,我想不如找幾個嘉賓。

    ” “嘉賓?你是說,再多請些老師過來?” “不不,我的意思是,如果找學生來參加,應該會很開心吧。

    ” “學生?” “對。

    像以往那樣叙叙舊當然也不錯,不過當年那些學生如今過得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