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落荒而逃
關燈
小
中
大
無人的色的人大聲問:“誰不服氣?出來表示意見給柏某聽聽,不要命不怕死的人,出來讓柏某看看。
” 他身上穿了靈犀甲,大膽地承受天台木客的重兵刃重擊,出面通名叫陣,冒了極大的風險。
敢冒險的人有福了,把集益牧場的群寇們鎮住,皆認為他練成了金剛不壞法體,一個個心中發冷,誰也不敢出頭,面面相觑心膽俱寒。
“怎麼?沒有人出來?”他大聲問。
鴉雀無聲,隻有火把的畢剝聲入耳。
他冷然四顧,突向王場主招手叫:“王場主,你父子兩人下來談談。
” 王場主一打冷戰,用發僵的嗓音問:“你……你要談……談什麼?” “下來!” 王場主如遭電殛,雙腳發軟,渾身發僵,叫:“你……你……你……” “你不下來?” 王場主向大門内退,渾身在發抖。
“你敢走?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廟,在下一把火把你這鬼地方燒光,看你敢不敢走?” 王場主腳下像生了根,不敢再退。
副場主談三爺突然向下走,硬着頭皮說:“周三,本副場主……” “你叫誰周三?”他大喝厲聲問。
副場主談三爺打一冷戰,悚然地說:“柏……柏老弟……” “你談玉峰是集益牧場的智多星,想鼓如簧之舌替王場主脫罪?” 談三爺到了階下,抱拳行禮道:“柏老弟,咱們無冤無仇,凡事該可以商量。
你老弟化名來投,王場主待你不薄……” “你知道在下為何而來麼?” “是……是為了費心蘭姑娘。
” “你知道就好,把人交給柏某,萬事全休,在下拍腿便走,不然……” “柏老弟……” “不然,此地必将血流成河,集益牧場将化為瓦礫場,柏某說得到做得到。
” 談三爺大喜,鼓掌三下叫:“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 “柏某一言九鼎。
” 談三爺扭頭向王飛虎叫道:“少場主,還不去将費姑娘帶來?” 王飛虎歎口氣,無可奈何地說:“好吧,人交給他好了。
” 蓦地,屋角轉出臉色蒼白的王綠鳳,叫道:“哥哥,你不用去放人了。
” “咦!你……”王場主驚叫。
“費姑娘已經不在牧場了。
” “什麼?” “我把她救走的。
”王綠鳳大聲說。
“天哪!”王場主叫,搖搖欲倒。
王飛虎如同在萬丈高樓失足,抽口涼氣叫:“你……你說什……什麼?” 王綠鳳以手掩面,痛心地叫:“我……我該死,我救了費心蘭,将她交與紀少堡主和彩鸾姐要他們在莊西等我,可是……” “他們在莊西?” “他們走了。
” “真的?” “我已經去看過了,走了,他們不等我,我……”王綠鳳哭泣着叫。
王飛虎發出一聲兇狠的咒罵,拔劍向乃妹走去,咬牙切齒地叫:“你這賤女人,你該死……” 柏青山強按心頭恐懼,攔住喝道:“不許動手,王綠鳳,說,他們到何處去了?” “他們說要到紀家堡。
” 柏青山突然一躍三丈,向西如飛而去。
王綠鳳長歎一聲,毫無留戀地向南走了。
王場主一咬牙,吼道:“先把天兇地煞兩個老狗埋了。
” 西面夾傳來呐喊聲,有人大叫:“紀家堡群雄到了,殺!” 東面也傳來了警鑼聲,有人叫道:“四五十匹健馬從東面接近,像是中州雙奇的人,快擋住他們。
” 從歸德到汝甯府的光州,迢迢千裡,這一帶四通八達,一步追錯,便可能永遠失去蹤迹。
紀少堡主說動了楊彩鸾,帶了費心蘭走上千裡歸途。
他以為把爪牙們留在集益牧場搗亂,自己獨自溜走,便可神不知鬼不覺逍遙自在了。
當然,他并不想回光州,隻要找個機會吞下心蘭這塊天鵝肉,再擺脫楊彩鸾的癡纏,他便可一切遂心了,在附近快活幾天,再派人召回爪牙,豈不妙哉?為了獲得費心蘭,其他的事他一概置之腦後,懶得問聞了。
他們越野而走,認準方向,摸索而行,少不了多走不少冤枉路,直至破曉時分,方接近了虞城。
青天白日,楊彩鸾當然不能背了費心蘭趕路,而他們必須遠離虞城縣境,以避免洩露行藏。
他們找到一座小村莊,雇了一部大車,開始南下陳州,由紀少堡主掌鞭,草草登程。
這種村民用來拉貨的大車,隻用一匹騾拖動,笨重緩慢,一天走百十裡而已,好在紀少堡主并不急于趕路,一路他都在打主意如何方能擺脫楊彩鸾。
自從上了馬車,費心蘭便有計劃地絕食拒飲,半天後,她開始感到不支好像是病倒了。
楊彩鸾并不傻,她知道,隻要她能控制心蘭一天,紀少堡主便一天不會離開她,她必須設法保全心蘭,也得巧妙地不讓紀少堡主太早得償。
半天的奔波,進入了州城東面的十八裡屯河。
楊彩鸾在車内叫:“紀郎,費姑娘在發燒,病勢不輕,得找地方安頓,找郎中替她診治,不能再拖了。
” 紀少堡主并不介意,笑道:“練武人誰不是風邪不侵的金剛?放心啦!她不會有事的。
” “紀郎,她不像是被風邪所侵,額上燒得燙手,車裡面又熱,再不設法,恐怕她拖不了多久呢。
” 紀少堡主一驚,刹住了車,鑽入車廂伸手一摸心蘭的額部,驚道:“咦!真是病了呢。
” “怎辦?”楊彩鸾問。
“先找地方安頓再說。
” 心蘭秀頰赤紅如火,嘴唇有幹裂的迹象,星眸無神,呼出的氣熱呼呼肌整個人像是癱瘓了。
紀少堡主重新登上車轅,鞭聲急響,車通過十八裡屯河莊。
出莊西有一條十字路,車向南一折。
楊彩鸾已感到變是換了方向,問道:“紀郎,是不是找地頭安頓?” “是的,必須找偏僻的地方安頓,路旁恐生意外。
” 車行兩裡,仍不見村落。
紀少堡主心中不安,安頓處如果距村莊太遠,一切皆感不便,太近了又怕洩露行藏,在三裡左右最為理想。
這是一條小路,路寬僅容車行,路面一無蹄迹,二無車轍,已表示出這條路上從無車馬行走,不知通向何處。
三裡一過,路愈來愈窄小,路面有野草蔓生,往前看,像是進入荒野了。
“糟!要轉回頭。
”紀少堡主煩惱地說。
剛找到一處草坪,正好可以回車,卻在東南角荒野的林影深處,看到了一角紅牆。
“妙極了,裡面有廟宇。
”紀少堡主興奮地說。
車距樹林尚有半裡地,便無法再進了,小徑兩側有雨水沖刷而成的深溝,阻住了去路。
紀少堡主跳下車,解一健騾說:“彩鸾妹,你把人帶出來,先走一步。
” 楊彩鸾應聲将心蘭抱出,舉步向林中的廟宇走去,到了廟前,她站在廟門外高叫道: “裡面有人麼?請開門。
” 沒有人回答,用肩輕推,廟門應肩而開。
院子裡收拾得倒還清淨,花木都經過剪修,殿門大開,但神案上沒有香火。
四周靜悄悄,不見人蹤。
她泰然向内走,剛踏入殿門,便看以神龛下神案前,有一個和尚跪伏在神龛下,看背影,這和尚穿着整齊,披了袈裟。
她将軟弱虛脫的心蘭安置在殿角,門外紀少堡主恰好舉步跨入,問道:“有人接待麼? 像是絕了香火的棄廟呢。
” 她向隐在神案下的和尚一指,說:“不是棄廟,棄廟怎會如此整潔?瞧,神龛下不是有一位和尚麼?” 紀少堡主揮掉身上的塵土,叫道:“大和尚,打擾了。
” 和尚毫無動靜,跪伏如故。
紀少堡主劍眉一挑,不悅地繞過神案,走近跪伏着的和尚,冷冷一笑道:“和尚,這是你對付施主的态度?” 和尚聲息毫無,臉朝下跪伏着像在入定。
紀少堡主怒火上沖,一腳挑出。
和尚身軀上翻,向下滑倒。
紀少堡主一怔,和尚臉色青紫,而且有點浮腫,眼珠外突,口鼻有幹結了的淤血,一股血腥味與惡臭突然散發在空間裡。
“和尚已死多時。
”他退後叫。
“晦氣。
”楊彩鸾掩鼻說。
“我到裡面看看還有沒有人。
” “先把屍體弄出去再說。
” 紀少堡主直搖頭,斷然拒絕道:“我不幹,我從沒替人掩埋過屍體。
” “好吧,我來。
” “何不到後面禅房去安頓?” “禅房沒有大殿清爽,而且……” “噤聲,有人來了。
”紀少堡主輕叫。
“有人來豈不甚好?” “先躲一躲,免得讓人誤認咱們是兇手。
” 兩人帶了心蘭,閃入偏殿,門外已傳出腳步聲,有兩個人先後進入大殿。
走在前面是一位年屆古稀的扶杖白發老太婆,後跟的是一個文弱中年書生,手搖折扇身材瘦削,臉上無肉,生了一雙精光四射奕奕有神的大眼。
“咦!真的沒有人。
”老太婆說。
腳步聲又起,進來了一名中年虬須大漢,穿青直裰,佩了一把腰刀,踏入殿門,便用破鑼般的大嗓門叫:“法華寺的和尚死了麼?為何不見一個秃驢?” 文弱書生哼了一聲,冷笑道:“你叫什麼?好沒規矩。
” 虬須大漢臉貌猙獰,但卻不曾發作,瞪了書生一眼,和顔悅色地說:“喝!你老兄火氣倒是旺得很呢。
哦!咱們好像面熟得很。
” “你難道就記不起……” “呵呵!記起來了,原來是魔扇書生辛嘯天辛兄,難怪面熟得很。
” “哼!” “辛兄一向讨厭和尚尼姑,今天怎麼居然光臨法華寺随喜來了?呵呵!是不是想放下屠扇立地成佛?” “你少廢話。
你江漢屠夫羅坤,也不是什麼喜歡佛門弟子的人。
” “呵呵!據說殺孽太重的人,過了中年便會心中不平靜,轉而向佛門求解脫,羅某已過中年了,求禮佛平常得很。
” 老太婆出現在神龛前,叫道:“善哉,這裡有一個死和尚,哪一位施主行行好,給一兩銀子埋了他。
” 魔扇書生哼了一聲,掏出一錠銀子,“啪”一聲丢在神案上,陰沉沉地說:“這裡有十兩銀子,你去埋十個吧。
” “呵呵!辛兄,哪來的十個死和尚?”江漢屠夫怪腔調地問。
“和尚太多,世間的人豈不絕了種?因此多死幾個,天下雖不至因此而太平,但也不會比目前更壞。
”魔扇書生語氣憤懑地說。
“是你下的毒手?”江漢屠夫問。
“見你的大頭鬼,在下隻比你早到一步。
我魔扇書生确是厭惡佛門弟子,但并不濫殺無辜,法華寺的和尚與在下無冤無仇,為何要殺他們?” 江漢屠夫的目光,淩厲地射向偏殿,叫道:“那麼,必定另有其人了。
偏殿裡藏身的朋友,何不出來談談?” 紀少堡主知道藏身不住,現身踏入大殿,老遠便抱拳行禮道:“前輩們幸勿誤會,晚輩也僅早到一步而已。
” 江漢屠夫的目光,落在抱着心蘭入殿的楊彩鸾身上,突感意外地問:“咦!還有堂客呢。
你們是何來路?” “晚輩紀志剛,光州天馬集紀家堡的人氏。
偕同伴返鄉,同伴染病在身,暫且前來覓地安頓。
” 魔扇書生哼了一聲,冷冷地說:“紀家堡的人,最好避出在下的視線外。
給你片刻工夫拾掇快滾
” 他身上穿了靈犀甲,大膽地承受天台木客的重兵刃重擊,出面通名叫陣,冒了極大的風險。
敢冒險的人有福了,把集益牧場的群寇們鎮住,皆認為他練成了金剛不壞法體,一個個心中發冷,誰也不敢出頭,面面相觑心膽俱寒。
“怎麼?沒有人出來?”他大聲問。
鴉雀無聲,隻有火把的畢剝聲入耳。
他冷然四顧,突向王場主招手叫:“王場主,你父子兩人下來談談。
” 王場主一打冷戰,用發僵的嗓音問:“你……你要談……談什麼?” “下來!” 王場主如遭電殛,雙腳發軟,渾身發僵,叫:“你……你……你……” “你不下來?” 王場主向大門内退,渾身在發抖。
“你敢走?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廟,在下一把火把你這鬼地方燒光,看你敢不敢走?” 王場主腳下像生了根,不敢再退。
副場主談三爺突然向下走,硬着頭皮說:“周三,本副場主……” “你叫誰周三?”他大喝厲聲問。
副場主談三爺打一冷戰,悚然地說:“柏……柏老弟……” “你談玉峰是集益牧場的智多星,想鼓如簧之舌替王場主脫罪?” 談三爺到了階下,抱拳行禮道:“柏老弟,咱們無冤無仇,凡事該可以商量。
你老弟化名來投,王場主待你不薄……” “你知道在下為何而來麼?” “是……是為了費心蘭姑娘。
” “你知道就好,把人交給柏某,萬事全休,在下拍腿便走,不然……” “柏老弟……” “不然,此地必将血流成河,集益牧場将化為瓦礫場,柏某說得到做得到。
” 談三爺大喜,鼓掌三下叫:“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 “柏某一言九鼎。
” 談三爺扭頭向王飛虎叫道:“少場主,還不去将費姑娘帶來?” 王飛虎歎口氣,無可奈何地說:“好吧,人交給他好了。
” 蓦地,屋角轉出臉色蒼白的王綠鳳,叫道:“哥哥,你不用去放人了。
” “咦!你……”王場主驚叫。
“費姑娘已經不在牧場了。
” “什麼?” “我把她救走的。
”王綠鳳大聲說。
“天哪!”王場主叫,搖搖欲倒。
王飛虎如同在萬丈高樓失足,抽口涼氣叫:“你……你說什……什麼?” 王綠鳳以手掩面,痛心地叫:“我……我該死,我救了費心蘭,将她交與紀少堡主和彩鸾姐要他們在莊西等我,可是……” “他們在莊西?” “他們走了。
” “真的?” “我已經去看過了,走了,他們不等我,我……”王綠鳳哭泣着叫。
王飛虎發出一聲兇狠的咒罵,拔劍向乃妹走去,咬牙切齒地叫:“你這賤女人,你該死……” 柏青山強按心頭恐懼,攔住喝道:“不許動手,王綠鳳,說,他們到何處去了?” “他們說要到紀家堡。
” 柏青山突然一躍三丈,向西如飛而去。
王綠鳳長歎一聲,毫無留戀地向南走了。
王場主一咬牙,吼道:“先把天兇地煞兩個老狗埋了。
” 西面夾傳來呐喊聲,有人大叫:“紀家堡群雄到了,殺!” 東面也傳來了警鑼聲,有人叫道:“四五十匹健馬從東面接近,像是中州雙奇的人,快擋住他們。
” 從歸德到汝甯府的光州,迢迢千裡,這一帶四通八達,一步追錯,便可能永遠失去蹤迹。
紀少堡主說動了楊彩鸾,帶了費心蘭走上千裡歸途。
他以為把爪牙們留在集益牧場搗亂,自己獨自溜走,便可神不知鬼不覺逍遙自在了。
當然,他并不想回光州,隻要找個機會吞下心蘭這塊天鵝肉,再擺脫楊彩鸾的癡纏,他便可一切遂心了,在附近快活幾天,再派人召回爪牙,豈不妙哉?為了獲得費心蘭,其他的事他一概置之腦後,懶得問聞了。
他們越野而走,認準方向,摸索而行,少不了多走不少冤枉路,直至破曉時分,方接近了虞城。
青天白日,楊彩鸾當然不能背了費心蘭趕路,而他們必須遠離虞城縣境,以避免洩露行藏。
他們找到一座小村莊,雇了一部大車,開始南下陳州,由紀少堡主掌鞭,草草登程。
這種村民用來拉貨的大車,隻用一匹騾拖動,笨重緩慢,一天走百十裡而已,好在紀少堡主并不急于趕路,一路他都在打主意如何方能擺脫楊彩鸾。
自從上了馬車,費心蘭便有計劃地絕食拒飲,半天後,她開始感到不支好像是病倒了。
楊彩鸾并不傻,她知道,隻要她能控制心蘭一天,紀少堡主便一天不會離開她,她必須設法保全心蘭,也得巧妙地不讓紀少堡主太早得償。
半天的奔波,進入了州城東面的十八裡屯河。
楊彩鸾在車内叫:“紀郎,費姑娘在發燒,病勢不輕,得找地方安頓,找郎中替她診治,不能再拖了。
” 紀少堡主并不介意,笑道:“練武人誰不是風邪不侵的金剛?放心啦!她不會有事的。
” “紀郎,她不像是被風邪所侵,額上燒得燙手,車裡面又熱,再不設法,恐怕她拖不了多久呢。
” 紀少堡主一驚,刹住了車,鑽入車廂伸手一摸心蘭的額部,驚道:“咦!真是病了呢。
” “怎辦?”楊彩鸾問。
“先找地方安頓再說。
” 心蘭秀頰赤紅如火,嘴唇有幹裂的迹象,星眸無神,呼出的氣熱呼呼肌整個人像是癱瘓了。
紀少堡主重新登上車轅,鞭聲急響,車通過十八裡屯河莊。
出莊西有一條十字路,車向南一折。
楊彩鸾已感到變是換了方向,問道:“紀郎,是不是找地頭安頓?” “是的,必須找偏僻的地方安頓,路旁恐生意外。
” 車行兩裡,仍不見村落。
紀少堡主心中不安,安頓處如果距村莊太遠,一切皆感不便,太近了又怕洩露行藏,在三裡左右最為理想。
這是一條小路,路寬僅容車行,路面一無蹄迹,二無車轍,已表示出這條路上從無車馬行走,不知通向何處。
三裡一過,路愈來愈窄小,路面有野草蔓生,往前看,像是進入荒野了。
“糟!要轉回頭。
”紀少堡主煩惱地說。
剛找到一處草坪,正好可以回車,卻在東南角荒野的林影深處,看到了一角紅牆。
“妙極了,裡面有廟宇。
”紀少堡主興奮地說。
車距樹林尚有半裡地,便無法再進了,小徑兩側有雨水沖刷而成的深溝,阻住了去路。
紀少堡主跳下車,解一健騾說:“彩鸾妹,你把人帶出來,先走一步。
” 楊彩鸾應聲将心蘭抱出,舉步向林中的廟宇走去,到了廟前,她站在廟門外高叫道: “裡面有人麼?請開門。
” 沒有人回答,用肩輕推,廟門應肩而開。
院子裡收拾得倒還清淨,花木都經過剪修,殿門大開,但神案上沒有香火。
四周靜悄悄,不見人蹤。
她泰然向内走,剛踏入殿門,便看以神龛下神案前,有一個和尚跪伏在神龛下,看背影,這和尚穿着整齊,披了袈裟。
她将軟弱虛脫的心蘭安置在殿角,門外紀少堡主恰好舉步跨入,問道:“有人接待麼? 像是絕了香火的棄廟呢。
” 她向隐在神案下的和尚一指,說:“不是棄廟,棄廟怎會如此整潔?瞧,神龛下不是有一位和尚麼?” 紀少堡主揮掉身上的塵土,叫道:“大和尚,打擾了。
” 和尚毫無動靜,跪伏如故。
紀少堡主劍眉一挑,不悅地繞過神案,走近跪伏着的和尚,冷冷一笑道:“和尚,這是你對付施主的态度?” 和尚聲息毫無,臉朝下跪伏着像在入定。
紀少堡主怒火上沖,一腳挑出。
和尚身軀上翻,向下滑倒。
紀少堡主一怔,和尚臉色青紫,而且有點浮腫,眼珠外突,口鼻有幹結了的淤血,一股血腥味與惡臭突然散發在空間裡。
“和尚已死多時。
”他退後叫。
“晦氣。
”楊彩鸾掩鼻說。
“我到裡面看看還有沒有人。
” “先把屍體弄出去再說。
” 紀少堡主直搖頭,斷然拒絕道:“我不幹,我從沒替人掩埋過屍體。
” “好吧,我來。
” “何不到後面禅房去安頓?” “禅房沒有大殿清爽,而且……” “噤聲,有人來了。
”紀少堡主輕叫。
“有人來豈不甚好?” “先躲一躲,免得讓人誤認咱們是兇手。
” 兩人帶了心蘭,閃入偏殿,門外已傳出腳步聲,有兩個人先後進入大殿。
走在前面是一位年屆古稀的扶杖白發老太婆,後跟的是一個文弱中年書生,手搖折扇身材瘦削,臉上無肉,生了一雙精光四射奕奕有神的大眼。
“咦!真的沒有人。
”老太婆說。
腳步聲又起,進來了一名中年虬須大漢,穿青直裰,佩了一把腰刀,踏入殿門,便用破鑼般的大嗓門叫:“法華寺的和尚死了麼?為何不見一個秃驢?” 文弱書生哼了一聲,冷笑道:“你叫什麼?好沒規矩。
” 虬須大漢臉貌猙獰,但卻不曾發作,瞪了書生一眼,和顔悅色地說:“喝!你老兄火氣倒是旺得很呢。
哦!咱們好像面熟得很。
” “你難道就記不起……” “呵呵!記起來了,原來是魔扇書生辛嘯天辛兄,難怪面熟得很。
” “哼!” “辛兄一向讨厭和尚尼姑,今天怎麼居然光臨法華寺随喜來了?呵呵!是不是想放下屠扇立地成佛?” “你少廢話。
你江漢屠夫羅坤,也不是什麼喜歡佛門弟子的人。
” “呵呵!據說殺孽太重的人,過了中年便會心中不平靜,轉而向佛門求解脫,羅某已過中年了,求禮佛平常得很。
” 老太婆出現在神龛前,叫道:“善哉,這裡有一個死和尚,哪一位施主行行好,給一兩銀子埋了他。
” 魔扇書生哼了一聲,掏出一錠銀子,“啪”一聲丢在神案上,陰沉沉地說:“這裡有十兩銀子,你去埋十個吧。
” “呵呵!辛兄,哪來的十個死和尚?”江漢屠夫怪腔調地問。
“和尚太多,世間的人豈不絕了種?因此多死幾個,天下雖不至因此而太平,但也不會比目前更壞。
”魔扇書生語氣憤懑地說。
“是你下的毒手?”江漢屠夫問。
“見你的大頭鬼,在下隻比你早到一步。
我魔扇書生确是厭惡佛門弟子,但并不濫殺無辜,法華寺的和尚與在下無冤無仇,為何要殺他們?” 江漢屠夫的目光,淩厲地射向偏殿,叫道:“那麼,必定另有其人了。
偏殿裡藏身的朋友,何不出來談談?” 紀少堡主知道藏身不住,現身踏入大殿,老遠便抱拳行禮道:“前輩們幸勿誤會,晚輩也僅早到一步而已。
” 江漢屠夫的目光,落在抱着心蘭入殿的楊彩鸾身上,突感意外地問:“咦!還有堂客呢。
你們是何來路?” “晚輩紀志剛,光州天馬集紀家堡的人氏。
偕同伴返鄉,同伴染病在身,暫且前來覓地安頓。
” 魔扇書生哼了一聲,冷冷地說:“紀家堡的人,最好避出在下的視線外。
給你片刻工夫拾掇快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