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紅粉人質

關燈
“殺!”小劍大叫,挺劍便待沖出。

     紀少堡主舉手一揮,十一名爪牙同時撤劍,劍影幻日生光。

     柏青山又拉住了小劍,說:“且慢,剛才你我兩人雙劍合壁,配合得天衣無縫,十分成功。

    ” “不錯,柏爺,千軍萬馬,雙劍合壁足以殺他個七進七出,血流成河。

    ”小劍豪壯地說,不像是個黃毛丫頭。

     “隻是,你下手太狠了些。

    ” “敵衆我寡,仁慈足以誤了自己的性命。

    ” “等會兒動手,要幾個活的。

    ”柏青山指指點點地說。

     “交手刀劍無眼,敵衆我寡,柏爺,要活的恐怕很難。

    ” “必須留下幾個人代罪,同時,切不可讓他們逃脫。

    ” “我将盡力而為。

    ” “你現在已跟在我身邊,是否仍以費心蘭姑娘為念?” “我不能一輩子跟在小姐身邊。

    ” “好,俗語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夫妻尚且如此,何況主婢?我們殺他個痛快淋漓,上!” 紀少堡主反而有點失措,叫道:“且慢!你們真不以費姑娘的生死為念?” 柏青山冷冷一笑,陰森森地說:“在下已經表示得夠明白了,兩害相權取其輕,你已迫得在下無路可走,哼!你以為在下闖蕩江湖,遊蹤萬裡,豈會是個為了女人不惜生命的人嗎?在下與費姑娘相識不久,在下不否認肯為她赴湯蹈火,但赴湯蹈火是有條件的,柏某還不至于縛住手腳睜着眼睛往湯火裡跳,你們十二個人,哼!一照面之下,能活命的恐怕不足一半,你認為你這十二個人,比在了了庵向柏某圍攻的人強?” “哼!你不會動手的,你對費心蘭……” 柏青山突然一聲長嘯,飛撲而上。

     紀少堡主大驚,向後飛退。

     劍光一閃,人群大亂。

     柏青山退回原處,大笑道:“人多沒有用,沒有人能接下柏某三五招,哈哈……” 一名大漢突然雙膝一軟,扭身摔倒,一劍正中心坎,連叫的機會都沒有,倒在地上抽搐,氣息漸絕。

     兩名大漢将人扶起,回聲驚叫:“劍中心坎,完了……” 柏青山向躲在爪牙後面的紀少堡主叫道:“閣下,你下令碎雷琴殺費姑娘吧,不然就來不及了。

    ” 紀少堡主臉色鐵青,厲聲道:“姓柏的,你在迫在下走極端。

    ” “正相反,是你閣下迫柏某走極端,條件太苛,柏某無法接受你單方面的條件。

    ” “甯為玉碎,不為瓦全,柏爺,上啊!”小劍也叫。

     紀少堡主一咬牙,說:“在下答應你的條件。

    ” “好,條件必須雙方互惠,你總算不糊塗,閣下決定何時動身赴赤楊灣?” “明天入暮時分動身。

    ” “動身之前,在下必須面見費姑娘,當面問清她是否無恙,不然你将後悔莫及。

    ” “好,給你們安排一次會面,明天入暮時分,就在此地會合,見面後立即乘船動身至赤楊灣去。

    ” “不,在心園見面。

    ” 紀少堡主冷笑一聲,厲聲說:“在下已不能再讓步,就在此地見面,一言為定,不然免談。

    ”聲落,轉身飛掠而走。

     十名爪牙帶了屍體斷後,掩護紀少堡主脫身,直等到紀少堡主去遠,方急速撤走,顯然他們并不知柏青山不敢追趕。

     柏青山确是投鼠忌器不敢追,能争回一些上風,在他來說,已是心中不安冒了不少風險,其實他已經毫無講條件的本錢,他怎能置費心蘭的生死大事于不顧?想不到居然走險吓住了紀少堡主幾乎反而占了上風。

     他表面上強硬,心中卻虛,隻要紀少堡主敢斷然下令,雷琴擊毀,他便完全崩潰任人宰割啦!可惜紀少堡主不夠精明,又舍不得毀了武林至寶雷琴,被他行險争到了一些上風,紀少堡主走了,他不敢追,深恐影響費心蘭的安全,對方的人完全撤走後,他出了一身冷汗,暗叫僥幸。

     至少,在明晚之前,費心蘭是安全的。

     費心蘭為何會落在紀少堡主手中?紀少堡主是不是馮大海一群惡棍的人?那些東海神蛟的海賊,為何在嘉興的南湖出現? 一連串的謎團,令他悚然而驚。

     由那位面熟的海賊,勾起了他的回憶,也生出了無窮希望。

     在當時,山東以東向南延伸的海城,稱為東海,現在,稱渤海,東海神蛟洪淇,是橫行東海的海盜巨魁,建窟于龍須島,擁有艨艟數十,橫行海疆号稱無敵。

     去年初春,他與乃父駕舟出大海覓傳說中的三神山,舟泊一座荒島,三神山沒找到,找到了在島上分贓的海盜群,以東海神蛟為首的數十名海賊,群起而攻,父子倆在生死關頭奮起自保,大發神威,把海賊們殺得落花流水,而在激鬥中,他不幸碰上一個會灑毒霧的海賊,當時并無感覺,此後即時感昏眩。

     他記得,剛才逃走的那位仁兄,正是海賊之一。

     東海神蛟已遷離龍須島,去向不明,山東附近海域,找不到這群海賊的蹤影,據說已遠至高麗與日本附近搶劫去啦!又說他們已經南下,很可能遠漂閩粵縱橫七海去了。

     在這裡碰上了海賊,他的機會來了,也許能問出那位灑毒霧海賊的下落,去找海賊讨解藥豈不甚好?不管怎樣,他不能放過這大好的機會。

     可是,費心蘭的事他豈能在這緊要關頭撒手不管? 目送紀少堡主一群人去遠,他感到心亂如麻,焦躁不安。

     小劍不知他的心情,惶然地問:“柏爺,你……你真答應他們的條件嗎?” 他搓着雙手,不安地問:“你想,我能不答應嗎?” “但……他們……” “他們的調虎離山計成功了,隻怪我愚蠢。

    ” “紀少堡主陰險毒辣……” “我知道,我替他火中取栗,他不會放過我的。

    ” “真糟!剛才我們該動手捉住他的。

    ” “你真傻,要能捉住他,我早就下手了,你不見他一而再退不讓咱們近身嗎?他那十幾個爪牙皆是心腹死黨,必定拼死掩護他逃走,那時,咱們便無可挽回,費姑娘危矣!” “那……你打算……” “走一步算一步,希望在這兩天中有轉機,隻要我能接近這惡賊至一丈以内,便大事定矣!走,回去看看。

    ” 回到心園,心蘭與小琴皆失了蹤,但心芝與小珂躲在地下秘室,反而平安無恙,宅中沒有任何打鬥的遺痕,也沒有搜索過的迹象,大概賊人志在心蘭主婢,得手後并未入宅搜查。

     細察各處的痕迹,他甚感焦躁,心蘭主婢絕不是在妝樓被人擄走的,來人堂而皇之從大門而入,人為何被擄,令他百思莫解。

     兩人皆未想到江懷忠身上,還以為來人必定是可怕的高手,不怕雷琴的聲浪襲擊,輕而易舉地将心蘭主婢擒走了。

     這一天中,柏青山奔波在城郊各處,馬不停蹄窮找線索,卻一無所獲。

     他帶了不少金銀,向市井地棍收買海盜的消息,但也枉費心機。

     他度過了漫長的一夜,心懸費心蘭的安危,整夜窮謀對策,心亂如麻。

     第二大一早,他再次外出查訪,希望未絕,絕不放棄希望,他希望能找到紀少堡主藏匿費心蘭的地方。

     他準備遠起北郊,希望有奇迹發生。

     沿運河東岸北行,逐段搜尋,留意南岸旁每一艘可疑的船隻,往複探查附近的村落是否有可疑的人逗留,因此極為費時。

     直至巳牌末午牌初,仍然毫無音訊,僅搜了北郊附近三裡内的三十座村落,找不到任何可疑的線索。

     重新回到運河,繼續北行,前面柳林深處,出現了一座河旁的三家村。

     早上尚未進食呢,饑火中燒,他向三家村走去,忖道:“看來今天又是白費工夫,他們不會将人藏到北郊來的,腹中空空,找地方填飽五髒廟再說。

    ” 兩頭大黃犬狂吠着迎客,茅舍中出來了一名農夫,困惑地打量着他,他上前抱拳施禮,含笑問:“大叔,在下是遊春的人,從城裡來,腹中饑餓,可否請大叔方便些兒,弄些食物果腹?當緻薄酬,尚請方便。

    ” 他穿了青衫,挽發未戴冠,手持以布囊盛着的辟邪劍,英俊溫文儀表不俗,容光照人,自稱遊春客倒也适合身分。

     村夫堆下笑,說:“公子爺如不嫌鄉下的粗茶淡飯,小可無任歡迎,請坐,請坐。

    ”一面說一面拖了一張長凳放在樹下讓客。

     他道謝落坐,信口問:“大叔貴姓?在下姓柏,請問此地是何名稱?風景倒是極佳哩,大叔真好福氣。

    ” “敝姓吳,在此地已祖居數代了,此地屬北鄉,北面裡首的河灣,叫做死亭灣,再往北便是杉青閘,哦!公子爺不知這地方?” “不知道,在下是從杭州來訪友的人。

    ” “哦!難怪。

    ”村夫坐下道。

     “死亭灣,這地方怎麼如此難聽?” 村夫淡淡一笑,道:“那是朱買臣的下堂妻,投水而死的地方,這婆娘改嫁杉青閘的守閘吏,後來投水而死,墓在北面十餘裡,叫羞墓。

    公子爺聽說過馬前潑水的故事吧?” 柏青山一怔,說:“那就怪了,朱買臣是會稽人,他的下堂妻怎會在嘉興投水而死?他的下堂妻改嫁一名農夫,怎又成為杉青閘的閘吏?朱買臣的功業且不必論,他為人刻薄寡恩,得了功名富貴,竟向下堂妻濫施報複予以羞辱,是個不折不扣的心胸狹窄小人,因此不得好死,貴地的人竟如此卑視這位可憐的婦人,是何道理?據在下所知,朱買巨是将那位下堂妻,從她的後夫手中奪回置于後園,這可憐的女人是被迫得走投無路方自缢而死,馬前潑水的故事,是靠不住的。

    ” 村夫聳聳肩,苦笑道:“這些事都是故老傳聞,誰知道是真是假?反正這裡叫做死亭灣,北面十餘裡有羞墓,城東三裡的東塔寺後,且有朱買臣的墳墓,這都是千真萬确的事,嘉興古稱由拳,由拳屬會稽郡,說嘉興是會稽也不算錯,你們讀書人不是說春秋責備賢者嗎?責備退位可憐的下堂婦固然有失忠厚,但也因此而顯出朱買臣量窄刻薄的本來面目,不是很好嗎?” 柏青山又是一怔,肅然道:“大叔是非常人,在下失敬了。

    ” 村夫仍然淡淡一笑,道:“公子爺也是非常人,不是遊春客。

    ” “大叔……” “公子爺不是沖北亭灣那一群人而來的?” “咦!大叔……” “你那布囊中盛的是劍,目朗鬓豐,定是内外兼修的高手,眉梢眼角隐有重憂,殺機上透華蓋,定不簡單。

    ” 柏青山失驚而起,長揖為禮道:“小可有眼不識泰山,罪過罪過,小可山東柏青山,請教大叔的大名。

    ” 村夫泰然站起回了一禮,笑道:“在下吳允文,老弟真是山東柏青山?” “咦!大叔像是……” “這裡有一封書信,是給老弟的。

    ” “什麼?有人留給小可一封書信?”他驚問,油然興起戒心,除了紀少堡主之外,誰知道他柏青山出來查問消息? 吳允文已經入屋而去,不久執一封書信,揚了揚說:“昨天有一位道長經過敝地,說是今天午牌初,老弟必定到來,囑在下将這封書信面交給老弟拆閱。

    ” “老道道号如何稱呼?他人呢?” “走了,未留下名号,同時,他留下了話。

    ” “還留下了話?” “他說,死亭灣那些人,不是老弟所要找的主兒,但可以利用他們,又說膽大心細,無畏無懼,機警缜密,事必有成。

    ”吳允文說完,将書信遞過,笑道:“酒菜準備停當,進去一面進食一面看信,請。

    ” 聽口氣,是友非敵,他心中一定,沉着地道謝畢,随吳允文入屋,果然不錯,八仙桌上酒菜已備,三菜一湯一壺酒,熱氣蒸騰。

     吳允文肅容默座,笑道:“在下到前面幹活,者弟自斟自酌,少陪。

    ” “大叔何不也來喝兩杯……” “别客氣,在下确是有事,告罪。

    ” “那……大叔請自便,小可放肆了。

    ” 他先不急于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