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琴音退敵
關燈
小
中
大
一名紫雲山莊的爪牙從偏殿掠入,伏在神龛下向上道:“隻有四個人,其中有兩名校尉,他們并不打算進來,請老前輩定奪。
” “等一等,退去!”吸血無常低叫。
庵門外,傳來清晰的語音,是兩人在說笑:“楊大人,四周鬼影俱無,是一座廢棄廟。
” “進去看看。
” “不要進去了,隻有傻瓜才會往屋子裡躲藏,等人甕中捉鼈。
” “那就走吧。
” “不!且在此地進食,等候陸大人帶人前來會合。
” “好吧,咱們就在此地,酒帶來了沒有?” “帶來了一壺,我算定這些冤崽子躲得牢。
不易找到,所以帶了些食物來充饑。
” 這一來,庵内埋伏的人就沉不住氣了,等另一批人搜到就麻煩啦! 柏青山已解了費心蘭手上的捆索,低聲道:“他們在等我的信号,準備了。
” 吸血無常心中焦躁,閃出急趨左面的神龛,向藏在龛内的範莊主道:“他們不進來送死,咱們不能再等了。
” “旭老之意……” “出去,他們隻來了四個人。
” “他們後面……” “等後面的人到了,咱們的處境更惡劣。
” “好,出去斃了他們。
” “要活的做人質,走!分三面抄出,看是否有用暗器愉襲的機會。
” 十餘名高手分為三撥,兩撥從偏殿繞走,紫雲莊主帶了四名手下從殿門閃出,留下紫衣女郎看守神案上的俘虜。
紫衣女郎等衆人走後,閃在案側向柏青山搖頭道:“你這人外表聰明,為何如此愚蠢? 我看你定是被這小賤人迷昏了頭……” 話未完,柏青山雙手一掙,五花大綁的牛筋索,斷成百十段,他手一伸,便挾住了紫衣女郎的頭,發出了一陣震天長笑。
後殿奔出三名和尚,但笑聲已止,一名和尚大叫道:“咦!神案上的人呢?” 人不見了,紫衣女郎昏倒在案下。
紫雲莊主一聽笑聲便知不妙,火速向前急掠,沖出了庵門。
距庵門六七丈左右,四個人早已嚴陣已待。
門口的台階上,酒菜包仍在,顯然是聽到笑聲之後,及時離開的。
庵門外是一塊六七畝大小的廣場,隻生了些及踝短草。
四位不速之客一字排開,中間兩人是校尉,兩側是伏龍太歲與大漠瘟神。
四人雙手叉腰而立似有所待。
從庵兩側的人到得太晚,無法形成包圍,用暗器偷襲的機會未能抓住。
伏龍太歲虬須戟立,狂笑道:“哈哈哈哈……紫雲莊主,真是你呀,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在下以為你們已經見機逃掉了呢,哈哈哈哈……” 吸血無常大踏步前行,似乎傷勢毫無影響。
第一個跟上的是範莊主,第二個跟上的是一位花甲老人,老人身後跟了一個小後生,年約十三四歲。
雙方列陣,面面相對,相距三丈餘,像兩排待鬥的羔羊。
後門口傳來一聲佛号,兩名大和尚連袂而來。
走在前面的和尚年約四十左右,肥頭大耳,點着禅杖,亮聲道:“厲施主,本住持也算一份呢。
” “謝謝大師支持,請在一旁觀戰,希望不要勞動大師的法駕。
”吸血無常道。
“貧僧是主人,必須先盡地主之宜,施主請讓開。
” 吸血無常求之不得,讓在一旁。
和尚在越過時低聲道:“你們的兩個死囚不見了,範姑娘被人所擊昏。
” 左側的範莊主聽得真切,吃了一驚,回頭便走。
隆中鬼母也聽到了,對頭逃掉了,豈不糟透?也迫不及待向庵門狂奔。
老虔婆活該倒黴,跑得比紫雲莊主快得多。
一腳奔入庵門,遠處殿門側有一名和尚狂叫道:“小心門後……” “噗”一聲響,鬼母被門後飛出的一腳橫掃擊中,靴尖正中心坎。
接着,人影就出現在門外了。
隆中鬼母倒飛出丈外,剛摔倒便被人抓起了。
踢飛隆中鬼母的人是柏青山,他背上背着費心蘭。
柏青山從鬼母懷中掏出一隻布包,裡面盛着雷琴的六根主弦,先加察看不誤,方納入懷中,向奔到挺劍沖來的紫雲莊主笑道:“别忙别忙,小心摔跤。
” 說完,将昏迷不醒的隆中鬼母向對方的劍尖前一推,信手已經拔出鬼母的鸠首杖來,飛縱而上。
紫雲莊主向左一閃,讓過撞來的隆中鬼母,恰好迎住搶來的柏青山,百忙中大喝一聲,一劍攻出,左手跟着一掌疾吐。
“叮”一聲脆響,柏青山一杖震開刺來的一劍,大敵當前,他不得不用上了不可妄用的陰煞大真力。
兩儀神功如用來進擊,可發兩種剛柔絕對不同的勁道,稱為陽罡大真力與陰煞大真力,前者陽剛,後者陰柔。
但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收發由心極為神奇,威力奇大,不宜妄用行霆雷一擊。
柏青山修為不夠精純,内力火候仍差,如不是緊要關頭,他不敢妄用,以免真力不繼,有損氣機。
紫雲莊主綽号陰風客,陰風掌威鎮江湖,号稱武林一絕,在三尺内掌風所及,可以将對方的經脈全部震斷而肌膚不傷。
即使未被擊實,徹骨陰風仍可令人發冷發僵。
柏青山面對強敵,事先已知道對方的絕技,豈敢大意?用上了陰煞大真力。
“匍嗤嗤……”異嘯乍起,兩種陰柔的掌力彙合。
冷氣四蕩,碎草飛射。
紫雲莊主突然向側後方飛退,在丈外落地,突然兇猛地摔倒,連滾三匝,臉色泛灰,踉跄爬起。
眼中光芒隐去,一步步往後退,手在發抖,退了四五步,突然扭頭狂奔。
柏青山則連退五步,方穩下身形,臉上的血色迅速地消失,手在發抖。
“柏大哥!”費姑娘叫。
他上身不住晃動,突然向前一颠,但總算站穩了。
他的病又發了,雷霆一擊引發了老毛病。
昏眩感兇猛地,像潮水般的襲來,眼前一陣黑,頭重得像頂了一個千斤石磨,喉間逆惡,難受已極。
“柏大哥,你……”姑娘急叫。
“不要緊,我……我脫力。
”他強按心神答。
“快放我下來,你好調息。
”姑娘惶亂地叫。
“不,你不能走動。
” “惡賊們來了……” “不怕,有我。
” “你已經脫力……” “仍可一拼。
”他咬牙說,身形搖搖欲倒,腦袋如被斧劈,他有點支持不住。
“天哪!你……” “告訴我,他們的方位與進招的遠近。
” “老天!你……你看不見了?你……” “不要管我,你說就是。
” 兩名紫雲莊的高手飛射而來,狂風似的掠到,劍化虹而至。
“左後方,兩人,八尺……”姑娘叫。
“铮!”鸠首杖半分不差地崩開第一人的劍,杖立即揮入。
鸠首杖長僅二尺二寸,近身搏擊十分兇險,“噗”一聲響,敲破了第一人的腦袋。
“右前五尺刺中!”姑娘急叫,她的意思是說:右前方五尺有劍刺向中宮。
柏青山左閃,反手一杖疾揮,依然快速如電,揮出後人方向前沖倒,屈一膝着地,鸠首杖前伸,左手側引,急忙調息。
第二名大漢的右腰脅挨了一擊,鸠首杖硬将大漢的内髒勾出來了,死得好慘。
“右方有三個人奔來,五丈。
”姑娘慘然地叫。
“他們呢?”他喘息着問。
“并無敗象,賊人快死光了。
”姑娘答,令他安心。
他掙紮着站起,說:“引我退入庵中。
” “左轉,好,直行。
”姑娘依言出聲指示。
他一步步邁進,一步一頓,盡量保持身形的平衡,步履沉重。
汗已濕透重衣,生死關頭,他仍然強打精神一步步往庵門走。
“追的人快到了,最快的一人用刀,四丈、三丈、兩丈、力劈華山……”姑娘急促地叫。
他大旋身。
“當!”鸠首杖崩開砍來的一刀,杖影再閃,一锲而入,“噗”一聲擊中了那人的臉部了,五官内陷。
他橫杖而立,勉強站穩。
“嘭!”中杖人摔倒在地。
“另兩人在兩丈外止步,不敢再進了,在正前方,皆用劍。
”姑娘低聲說。
他的杖徐徐前伸,沉靜地邁進一步,又一步。
兩名黑衣人向後退,退了三步。
他再進兩步,大喝道:“上!亮名号。
” 兩個家夥打一冷戰,扭頭飛遁。
“他們走了。
”姑娘叫。
“快指引我到牆角。
”他叫。
終于,他到了庵右,立即将姑娘解下說:“快上弦,用雷琴制敵。
” 姑娘倚牆坐下,他則在前橫杖戒備。
第一弦上妥,第二弦…… 庵門,湧出十餘名和尚,戒刀與方便鏟閃閃生光。
兩校尉與伏龍太歲四個人,已将吸血無常、如意神尼、與三名高手困住,四周,散布着七具屍體。
裡外,三名和尚,二十餘名老少,落日嶺雙雄,六名婦女,三十餘名高手如飛而至。
“和尚們湧到。
”姑娘叫。
“快整弦!”他低叫。
他渾身在發抖,頰肉可怕地抽搐,臉色鐵青,身形不穩。
“誰是住持?”他沉喝。
住持胖和尚早已被伏龍太剛擊斃了,十餘名和尚在他身前丈餘成半弧形布陣。
他負牆而立,宛如暴虎馮河。
一名瘦削的中年僧人挺戒刀徐進,厲聲道:“貧僧首座維那,你該死!” 他循聲疾進,大喝一聲,閃電似的從刀側切入,鸠首杖刺入和尚的小腹,兇猛的沖撞力,令兩人同向前跌。
“噗”一聲響,一柄方便鏟擊中了他的腰背。
“嘭嘭!”他與首座維那僧同時倒了。
另一名僧人搶出,戒刀舉起。
他奮身一滾,“喳”一聲戒刀砍入地中,生死間不容發。
兩柄方便鏟跟到,眼看要拍下。
生死将判,蓦地琴聲破空而飛,徵弦發出一串令人腦門發炸的音符,接着是狂風暴雨似的快速節奏。
姑娘在生死關頭,激發了生命的潛能,傷勢已像是平空消失了,十指尖尖落在六根天蠻絲弦與一根九合線弦上,一陣滾拂,大小掃,單挑,揉…… “哎……”方便鏟尚未拍下的兩和尚狂叫,随舉起的鏟摔倒在地。
十餘名和尚,隻有兩名能逃近庵門,其他的全倒了。
柏青山吃力地坐好,虛脫地叫道:“試奏‘海上生明月’。
” “青山哥,我……我不會。
”姑娘凄然地說。
“試一試‘瑤台春早’。
” 琴聲再起,泛音前奏。
“減去過脈。
”他低叫。
過脈,也就是正曲前的一段過門,也稱過聲。
琴音一轉,生機勃勃的柔和音符充沛于天宇下,悅耳的琴聲在空間裡萦回。
大敵将至,賊人的大援已到了百步外。
姑娘神不守舍,琴音的威力僅及一二十步。
一聲怒叱,大漠瘟神一劍将一名大漢刺倒,劍尖透背而出。
同一瞬間,“铮”一聲暴響,伏龍太歲硬接了吸血無常一劍,把吸血無常震飛八尺外。
嘯聲震天,叱喝聲急促,群賊來勢如潮。
首先醒來是三名和尚,掃了柏青山一眼,頭也不回地走了,入庵而去。
琴聲悠揚,宛如天籁君臨。
柏青山的身軀停止抽搐,停止出汗,臉上痛苦的表情徐徐消退,渾身的肌肉開始松動。
他安坐寂然不動,閉目垂簾如同老僧入定。
他感到頭如斧劈的椎心痛苦在緩緩消失,天旋地轉似的昏眩感像在退潮。
南面的樹林中,鑽出另一批人,人數也有二十餘名,其中赫然有紀少堡主。
西面來的三十餘名高手,也潮水似的湧到。
伏龍太歲已看出不妙,喝道:
” “等一等,退去!”吸血無常低叫。
庵門外,傳來清晰的語音,是兩人在說笑:“楊大人,四周鬼影俱無,是一座廢棄廟。
” “進去看看。
” “不要進去了,隻有傻瓜才會往屋子裡躲藏,等人甕中捉鼈。
” “那就走吧。
” “不!且在此地進食,等候陸大人帶人前來會合。
” “好吧,咱們就在此地,酒帶來了沒有?” “帶來了一壺,我算定這些冤崽子躲得牢。
不易找到,所以帶了些食物來充饑。
” 這一來,庵内埋伏的人就沉不住氣了,等另一批人搜到就麻煩啦! 柏青山已解了費心蘭手上的捆索,低聲道:“他們在等我的信号,準備了。
” 吸血無常心中焦躁,閃出急趨左面的神龛,向藏在龛内的範莊主道:“他們不進來送死,咱們不能再等了。
” “旭老之意……” “出去,他們隻來了四個人。
” “他們後面……” “等後面的人到了,咱們的處境更惡劣。
” “好,出去斃了他們。
” “要活的做人質,走!分三面抄出,看是否有用暗器愉襲的機會。
” 十餘名高手分為三撥,兩撥從偏殿繞走,紫雲莊主帶了四名手下從殿門閃出,留下紫衣女郎看守神案上的俘虜。
紫衣女郎等衆人走後,閃在案側向柏青山搖頭道:“你這人外表聰明,為何如此愚蠢? 我看你定是被這小賤人迷昏了頭……” 話未完,柏青山雙手一掙,五花大綁的牛筋索,斷成百十段,他手一伸,便挾住了紫衣女郎的頭,發出了一陣震天長笑。
後殿奔出三名和尚,但笑聲已止,一名和尚大叫道:“咦!神案上的人呢?” 人不見了,紫衣女郎昏倒在案下。
紫雲莊主一聽笑聲便知不妙,火速向前急掠,沖出了庵門。
距庵門六七丈左右,四個人早已嚴陣已待。
門口的台階上,酒菜包仍在,顯然是聽到笑聲之後,及時離開的。
庵門外是一塊六七畝大小的廣場,隻生了些及踝短草。
四位不速之客一字排開,中間兩人是校尉,兩側是伏龍太歲與大漠瘟神。
四人雙手叉腰而立似有所待。
從庵兩側的人到得太晚,無法形成包圍,用暗器偷襲的機會未能抓住。
伏龍太歲虬須戟立,狂笑道:“哈哈哈哈……紫雲莊主,真是你呀,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在下以為你們已經見機逃掉了呢,哈哈哈哈……” 吸血無常大踏步前行,似乎傷勢毫無影響。
第一個跟上的是範莊主,第二個跟上的是一位花甲老人,老人身後跟了一個小後生,年約十三四歲。
雙方列陣,面面相對,相距三丈餘,像兩排待鬥的羔羊。
後門口傳來一聲佛号,兩名大和尚連袂而來。
走在前面的和尚年約四十左右,肥頭大耳,點着禅杖,亮聲道:“厲施主,本住持也算一份呢。
” “謝謝大師支持,請在一旁觀戰,希望不要勞動大師的法駕。
”吸血無常道。
“貧僧是主人,必須先盡地主之宜,施主請讓開。
” 吸血無常求之不得,讓在一旁。
和尚在越過時低聲道:“你們的兩個死囚不見了,範姑娘被人所擊昏。
” 左側的範莊主聽得真切,吃了一驚,回頭便走。
隆中鬼母也聽到了,對頭逃掉了,豈不糟透?也迫不及待向庵門狂奔。
老虔婆活該倒黴,跑得比紫雲莊主快得多。
一腳奔入庵門,遠處殿門側有一名和尚狂叫道:“小心門後……” “噗”一聲響,鬼母被門後飛出的一腳橫掃擊中,靴尖正中心坎。
接着,人影就出現在門外了。
隆中鬼母倒飛出丈外,剛摔倒便被人抓起了。
踢飛隆中鬼母的人是柏青山,他背上背着費心蘭。
柏青山從鬼母懷中掏出一隻布包,裡面盛着雷琴的六根主弦,先加察看不誤,方納入懷中,向奔到挺劍沖來的紫雲莊主笑道:“别忙别忙,小心摔跤。
” 說完,将昏迷不醒的隆中鬼母向對方的劍尖前一推,信手已經拔出鬼母的鸠首杖來,飛縱而上。
紫雲莊主向左一閃,讓過撞來的隆中鬼母,恰好迎住搶來的柏青山,百忙中大喝一聲,一劍攻出,左手跟着一掌疾吐。
“叮”一聲脆響,柏青山一杖震開刺來的一劍,大敵當前,他不得不用上了不可妄用的陰煞大真力。
兩儀神功如用來進擊,可發兩種剛柔絕對不同的勁道,稱為陽罡大真力與陰煞大真力,前者陽剛,後者陰柔。
但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收發由心極為神奇,威力奇大,不宜妄用行霆雷一擊。
柏青山修為不夠精純,内力火候仍差,如不是緊要關頭,他不敢妄用,以免真力不繼,有損氣機。
紫雲莊主綽号陰風客,陰風掌威鎮江湖,号稱武林一絕,在三尺内掌風所及,可以将對方的經脈全部震斷而肌膚不傷。
即使未被擊實,徹骨陰風仍可令人發冷發僵。
柏青山面對強敵,事先已知道對方的絕技,豈敢大意?用上了陰煞大真力。
“匍嗤嗤……”異嘯乍起,兩種陰柔的掌力彙合。
冷氣四蕩,碎草飛射。
紫雲莊主突然向側後方飛退,在丈外落地,突然兇猛地摔倒,連滾三匝,臉色泛灰,踉跄爬起。
眼中光芒隐去,一步步往後退,手在發抖,退了四五步,突然扭頭狂奔。
柏青山則連退五步,方穩下身形,臉上的血色迅速地消失,手在發抖。
“柏大哥!”費姑娘叫。
他上身不住晃動,突然向前一颠,但總算站穩了。
他的病又發了,雷霆一擊引發了老毛病。
昏眩感兇猛地,像潮水般的襲來,眼前一陣黑,頭重得像頂了一個千斤石磨,喉間逆惡,難受已極。
“柏大哥,你……”姑娘急叫。
“不要緊,我……我脫力。
”他強按心神答。
“快放我下來,你好調息。
”姑娘惶亂地叫。
“不,你不能走動。
” “惡賊們來了……” “不怕,有我。
” “你已經脫力……” “仍可一拼。
”他咬牙說,身形搖搖欲倒,腦袋如被斧劈,他有點支持不住。
“天哪!你……” “告訴我,他們的方位與進招的遠近。
” “老天!你……你看不見了?你……” “不要管我,你說就是。
” 兩名紫雲莊的高手飛射而來,狂風似的掠到,劍化虹而至。
“左後方,兩人,八尺……”姑娘叫。
“铮!”鸠首杖半分不差地崩開第一人的劍,杖立即揮入。
鸠首杖長僅二尺二寸,近身搏擊十分兇險,“噗”一聲響,敲破了第一人的腦袋。
“右前五尺刺中!”姑娘急叫,她的意思是說:右前方五尺有劍刺向中宮。
柏青山左閃,反手一杖疾揮,依然快速如電,揮出後人方向前沖倒,屈一膝着地,鸠首杖前伸,左手側引,急忙調息。
第二名大漢的右腰脅挨了一擊,鸠首杖硬将大漢的内髒勾出來了,死得好慘。
“右方有三個人奔來,五丈。
”姑娘慘然地叫。
“他們呢?”他喘息着問。
“并無敗象,賊人快死光了。
”姑娘答,令他安心。
他掙紮着站起,說:“引我退入庵中。
” “左轉,好,直行。
”姑娘依言出聲指示。
他一步步邁進,一步一頓,盡量保持身形的平衡,步履沉重。
汗已濕透重衣,生死關頭,他仍然強打精神一步步往庵門走。
“追的人快到了,最快的一人用刀,四丈、三丈、兩丈、力劈華山……”姑娘急促地叫。
他大旋身。
“當!”鸠首杖崩開砍來的一刀,杖影再閃,一锲而入,“噗”一聲擊中了那人的臉部了,五官内陷。
他橫杖而立,勉強站穩。
“嘭!”中杖人摔倒在地。
“另兩人在兩丈外止步,不敢再進了,在正前方,皆用劍。
”姑娘低聲說。
他的杖徐徐前伸,沉靜地邁進一步,又一步。
兩名黑衣人向後退,退了三步。
他再進兩步,大喝道:“上!亮名号。
” 兩個家夥打一冷戰,扭頭飛遁。
“他們走了。
”姑娘叫。
“快指引我到牆角。
”他叫。
終于,他到了庵右,立即将姑娘解下說:“快上弦,用雷琴制敵。
” 姑娘倚牆坐下,他則在前橫杖戒備。
第一弦上妥,第二弦…… 庵門,湧出十餘名和尚,戒刀與方便鏟閃閃生光。
兩校尉與伏龍太歲四個人,已将吸血無常、如意神尼、與三名高手困住,四周,散布着七具屍體。
裡外,三名和尚,二十餘名老少,落日嶺雙雄,六名婦女,三十餘名高手如飛而至。
“和尚們湧到。
”姑娘叫。
“快整弦!”他低叫。
他渾身在發抖,頰肉可怕地抽搐,臉色鐵青,身形不穩。
“誰是住持?”他沉喝。
住持胖和尚早已被伏龍太剛擊斃了,十餘名和尚在他身前丈餘成半弧形布陣。
他負牆而立,宛如暴虎馮河。
一名瘦削的中年僧人挺戒刀徐進,厲聲道:“貧僧首座維那,你該死!” 他循聲疾進,大喝一聲,閃電似的從刀側切入,鸠首杖刺入和尚的小腹,兇猛的沖撞力,令兩人同向前跌。
“噗”一聲響,一柄方便鏟擊中了他的腰背。
“嘭嘭!”他與首座維那僧同時倒了。
另一名僧人搶出,戒刀舉起。
他奮身一滾,“喳”一聲戒刀砍入地中,生死間不容發。
兩柄方便鏟跟到,眼看要拍下。
生死将判,蓦地琴聲破空而飛,徵弦發出一串令人腦門發炸的音符,接着是狂風暴雨似的快速節奏。
姑娘在生死關頭,激發了生命的潛能,傷勢已像是平空消失了,十指尖尖落在六根天蠻絲弦與一根九合線弦上,一陣滾拂,大小掃,單挑,揉…… “哎……”方便鏟尚未拍下的兩和尚狂叫,随舉起的鏟摔倒在地。
十餘名和尚,隻有兩名能逃近庵門,其他的全倒了。
柏青山吃力地坐好,虛脫地叫道:“試奏‘海上生明月’。
” “青山哥,我……我不會。
”姑娘凄然地說。
“試一試‘瑤台春早’。
” 琴聲再起,泛音前奏。
“減去過脈。
”他低叫。
過脈,也就是正曲前的一段過門,也稱過聲。
琴音一轉,生機勃勃的柔和音符充沛于天宇下,悅耳的琴聲在空間裡萦回。
大敵将至,賊人的大援已到了百步外。
姑娘神不守舍,琴音的威力僅及一二十步。
一聲怒叱,大漠瘟神一劍将一名大漢刺倒,劍尖透背而出。
同一瞬間,“铮”一聲暴響,伏龍太歲硬接了吸血無常一劍,把吸血無常震飛八尺外。
嘯聲震天,叱喝聲急促,群賊來勢如潮。
首先醒來是三名和尚,掃了柏青山一眼,頭也不回地走了,入庵而去。
琴聲悠揚,宛如天籁君臨。
柏青山的身軀停止抽搐,停止出汗,臉上痛苦的表情徐徐消退,渾身的肌肉開始松動。
他安坐寂然不動,閉目垂簾如同老僧入定。
他感到頭如斧劈的椎心痛苦在緩緩消失,天旋地轉似的昏眩感像在退潮。
南面的樹林中,鑽出另一批人,人數也有二十餘名,其中赫然有紀少堡主。
西面來的三十餘名高手,也潮水似的湧到。
伏龍太歲已看出不妙,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