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太歲瘟神

關燈
解圍,大叫道:“你們敢撒野……” 棗色臉膛大漢右手疾揚,“劈啪”兩聲給了船夫兩個耳光,然後一把抓住船夫的腰帶向上舉像是舉燈草般輕快,笑道:“哈哈!不撒野便坐不到船,丢你下河去洗個水澡。

    ” “救命!”船夫扭動着叫。

     柏青山恰好聞聲出到艙面,悄然移近棗色臉膛大漢身側,伸手扣住了大漢的曲池穴,控制了大漢的整條膀子,笑道:“老兄,算了,水冷得很,洗澡會傷風的。

    ” 大漢舉人的右手失去了伸縮能力,人不能放下,扭頭死盯着柏青山,冷笑道:“閣下,你在玩火。

    ” “船上玩火不要緊。

    ”他笑答。

     虬須大漢已放了水夫頭兒,将手杖丢入河中,手伸向柏青山道:“閣下小心失閃……” 柏青山的左手一翻,兩人的大手互相扣住了脈門,道:“人活在世間,行事總不能完全如意,失閃算不了什麼,隻要禁得起失閃便可。

    ” 船開始震動,兩人的腳下,厚重的艙面闆開始有了異聲。

     客人們紛紛向外退,被舉起的船夫仍在叫救命。

     船開始傾側,然後下沉、上浮:上浮,下沉,不往左右搖晃。

     互相扣實的兩條鐵臂有顫動現象,兩人的臉色徐徐在變。

     “格格……”艙面闆傳出剝裂聲,闆縫徐張。

     虬須大漢說話了,低聲道:“兩儀神功。

    你在用陽罡大真力,下一步準備用陰煞大真力毀在下的經脈了。

    ” “在下從不因小故傷人。

    閣下好純的乾元一氣功,貴姓?”柏青山問。

     兩人的手放開了。

     棗紅色臉膛大漢将船夫放下,說道:“你走,在下兄弟兩人礙不了你的事,開始。

    ” 柏青山含笑招呼,說道:“得罪得罪,大冷天要叫人洗冷水澡,在下不得不請你老兄高擡貴手。

    ” 棗紅色臉膛大漢揉動着手肘,苦笑道:“手是擡高了,就是放不下來。

    閣下,你這一手值得驕傲。

    ” 虬須大漢取下包裹,向柏青山低聲道:“閣下,借一步說話。

    ” 三人往右舷角扶欄而立,大漢又道:“在下姓太叔。

    請教老弟尊姓大名。

    ” 柏青山眼中一亮,笑道:“且慢!複姓太叔的人不多。

    京師有一位以乾元一氣掌威震北地的伏龍太歲。

    ” “區區太叔雲長。

    ” “哎呀!大水沖倒了龍王廟。

    ”柏青山低叫。

     “你是……” “兄弟柏青山。

    ” “咦!明倫公……” “那是家父。

    ” 伏龍太歲太叔雲長一巴掌拍在柏青山的肩膀上,大叫道:“好小子!你這麼大了?隻聽說明倫公有三位公子,你是……” “我是老大。

    ” 伏龍太歲拍拍腦袋,道:“該死,我已猜出你用的兩儀神功,便該想到令尊的,該打,該打。

    來,替你引見一個人,這位是大漠瘟神仇定遠,關外的蒙人遊騎,見了他準活不成,這綽号是蒙人替他取的。

    ” 兩人行把臂禮,柏青山笑道:“仇兄,幸會幸會,請多指教。

    ” 大漠瘟神豪爽地一笑,道:“指教?别開玩笑,幸好沒跟你打架,我這自命是鐵打銅澆的身軀,可受不了兩儀神功的兩種剛柔大真力的擺布。

    說真的,幸會幸會。

    ” 柏青山劍眉深鎖,低聲問道:“兩位來自京師,是否與那位王爺有關?” “不錯,你知道那位王爺是誰?”伏龍太歲反問。

     “能勞動兩位的大駕暗中護衛,這位王爺定是位賢王,是不是在京的王爺?” “不錯,未就藩的王爺。

    ” “在京的王爺,未就藩的隻有歧惠王,益端王……我猜是益端王。

    ” “對,不錯吧?” “唔!不錯,他是在京的龍子龍孫中,最敦厚的一位小王爺,他來……” “到杭州遊玩,查辦右參政一件大案,準備回京奏明聖上,因此沿途受到右參政收買的兇手一而再行刺,意圖劫奪罪證加以毀去。

    ” “這些兇手是些什麼人?” “隻捉到一些小爪牙,主兇尚無下落,聽說你這條船有高手隐伏,因此……” “因此兩位下船來卧底?” “既然是你在此地,咱們白來了。

    ” “我可以告訴你幾個可疑的人,你并未白來……”柏青山将昨晚所發生的事一一說了。

     伏龍太歲冷笑一聲,若有所得地道:“妙極了,這得好好謝你,我知道是誰主持了。

    落日嶺雙雄聽命于靈隐寺的知客僧華嚴大師,華嚴賊秃是早年的天狼烏家駭,也是落日嶺雙雄的師叔,遠逃萬裡至西湖靈隐出家避仇。

    至于那位範莊主,定是潛山紫雲山莊的陰風客範紫雲,他與雲嶺雙魔交情不薄,也是右參政那位内弟的親家。

    呵呵!難怪有兩撥人行兇,原來是狼狽為奸的雙方當事人,皆全力召集黨羽相圖。

    老弟要不要助咱們倆一臂之力?當然,如無必要,咱們不敢請你出面。

    ” 柏青山拍拍胸膛,笑道:“一句話,如有所命,我替你們搖旗呐喊就是。

    ” 伏龍太歲困惑地打量着他,似乎頗感意外。

     “你看什麼?”柏青山問。

     “年頭變了,深感意外而已。

    ”伏龍太歲怪笑着說。

     “有何意外?”他惑然問。

     “令尊是個明哲保身的人,極少幹預外事,修養到家,不屑替官府出力……” “少廢話!我幫忙你們,并非是替官家出力……” “呵呵!我知道,咱們倆謝謝你看得起我們,這份交情……” “也不是交情問題。

    假使兩位為非作歹,我可不會助纣為虐。

    隻要官家真肯為民除害去弊,我義不容辭。

    ” “好,快人快語。

    叫船家靠岸,咱們前途見。

    ” “你們……” “要及早安排,讓那些黑道朋友們皆大歡喜。

    ” “你是說……” “天機不可洩漏,主持其事的人是足智多謀的一位前輩,他會好好安排,咱們兩人隻負責跑腿,因此無可奉告。

    ” 船向右岸靠,兩人上岸走了。

     紀少堡主的船,緊跟在這艘船的後面下航。

     石門鎮至桐鄉不足三十裡,近午時分,船駛入桐鄉縣北的大鎮卓林鎮,一上午行駛四十裡,速度甚快。

     船家為免麻煩早脫離是非之地,怎敢不快? 桐鄉建縣僅四十五年,原是崇德縣的二座大鎮而已,分置縣治後,至今連正式的城牆也沒有,小得可憐。

     而卓林鎮距府城僅四十餘裡,也是一座大鎮,且地當運河要津,所以事實上要比桐鄉要繁榮些。

     船家利用靠岸的時間,讓客人午膳,宣布停泊半個時辰登岸,遊玩的旅客須及時回船,屆時不候。

     柏青山與費心蘭不上岸,兩人在艙中對奕,一盤棋已下了兩個時辰,棋面上零零落落隻有四五十顆子。

     兩人有說有笑天南地北閑聊,下棋隻是讓手有事做而已。

     但他們的心中,仍然是有點不安的。

     紀少堡主的船,他在右首系纜,偌大的碼頭,隻有他們兩艘船停泊。

     天氣晴和,兩船的門窗都打開了。

    兩船的中艙相對着,中間隻隔了兩條作為走道的舷闆而已呢! 紀少堡主看清了兩人對坐奕棋,有說有笑的情景,眼都紅了,但又無可如何,強抑心中的不快,倚窗堆下笑叫道:“喝!兩位雅興不淺,可否上岸走走?” 柏青山呵呵而笑,應道:“小市鎮人地生疏,不去也罷。

    少堡主有興,請便。

    ” “整天悶在船上,上岸散散心也是好的。

    走吧,兄弟作東,鎮上的魚鮮極了,恰好是午膳時分,在鎮上進膳也安靜些,費姑娘請。

    ” “謝謝,不必了,荒村小鎮抛頭露面,有點驚世駭俗。

    ”姑娘笑謝。

     “費姑娘連這點面子都不給,在下深感失望。

    ”紀少堡主失望地說。

     柏青山過意不去,投子而起道:“昨夜鬧賊,費姑娘确也有點倦意,不想走動。

    這樣吧,在下陪少堡主到鎮上走走,如何?” 能分開柏青山與費心蘭,紀少堡主求之不得,笑道:“也好,咱們這就走。

    ” 兩人踏上跳闆登岸,迎面來了兩名背了一隻大背籮的大漢,正與船夫打交道。

    兩人皆未留意隻概略地看出是兩個衣着褴褛的村夫,毫不起眼。

     兩人在鎮中巡檢衙門前的小食店中進膳,喝了兩壺酒,紀少堡主不住探詢他的家世與出身,不着痕迹地以一些江湖動靜來探口風。

     柏青山機警地回答對方的探詢,說自己住沂州,借祖上餘蔭耕田種地為生,家傳武藝隻夠防身,出外遊曆以增見聞。

     對江湖的動靜一無所知,對方所說的武林秘辛江湖傳聞表示毫無所悉,對武林各門派的秘學絕技更是一竅不通。

     令紀少堡主大感迷惑,也感到心中一寬,顯然已看出他是個初出道毫無所長的小夥子,不足為害容易對付。

     兩人看時光不早,紀少堡主欣然會帳踏出店門。

     鎮上隻有兩條街,剛從十字路口轉出臨河街口,便看到先前與船夫打交道的兩名村夫,正背着背籮,快步向北匆匆而去。

     未背籮的人,手中多了一個三尺餘長的包裹。

     街上行人不多,柏青山雖則看出兩人形迹可疑,但并未介意。

     船夫正在碼頭上催請客人上船,敲動着小鑼大叫:“客官們快兩步,開船啦!開船啦……” 柏青山向紀少堡主點頭示意,說聲謝謝,上船繞右艙闆直趨中艙的艙門。

     他感到有點不對,怎麼門與窗被閉上了? “笃笃笃……”他輕叩艙門,叫道:“小琴,姑娘,開門。

    ” 連叫三聲,聲息毫無。

     鄰船的窗口,出現了紀少堡主的上身,扶窗将頭伸出問:“柏兄,怎麼啦?” “怪!裡面毫無聲息!”他訝然叫。

     紀少堡主一怔,穿窗而出一躍而過,猛地一腳踹在艙門上,“嘭”一聲大震,艙門轟然倒下了。

     兩人搶入,大吃一驚。

     小琴小劍兩人,分别躺在艙角,口吐白沫,人事不省。

     費心蘭不見了,雷琴也失了蹤。

     紀少堡主見多識廣,鼻翼掀動嗅了嗅,驚叫道:“子午返魂香!” 柏青山心中大急,大叫道:“船家,快來!船家……” 有女眷青天白日失蹤,那還了得,紀少堡主也将手下喚出艙來,厲聲問道:“紀孝,你們這些飯桶連一個人也看不住,怎麼回事?” 師爺與紀孝被罵得叫屈不已,姑娘們在艙内,外面的人又不能進去,怎知艙内的動靜? 救醒了兩侍女,兩侍女一無所知,是如何睡着的,兩人皆記不起來了。

     柏青山在與前艙相鄰的艙壁角中,找到了一隻豆大小孔,是新鑽的孔穴,便知是怎麼回事了,有人在前艙弄鬼。

     船家這才記起,當客人們皆登岸進食時,有兩名村夫以三兩銀子搭船至嘉興,在前艙安頓,不久又登岸說是走陸路要快,就讨回船資上岸走了。

     青天白日在船中,而且是在碼頭鬧區,誰料得到有人弄鬼?有天大的本領也難逃暗算。

     柏青山聽船家一提,便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大驚之下,立即命兩婢攜帶行李登岸,先在碼頭附近的客店安頓,火速向北追兇。

     紀少堡主雇的是包船,論日計算,他不落店,帶了師爺鄭秋與紀孝,随着柏青山向北追。

     出鎮北的街口栅門找人一問,有人目擊兩名村夫确是向北走了,走了約半刻時辰,可能已遠出兩裡外啦! 這條大道可到府城,出鎮向東北行,不與官道會合,而沿運河右岸并行,二十裡外便是鬥門鎮,沿途村落甚多,一望無涯全是尚未插秧的水田,追人絕無困難。

    四人不顧驚世駭俗,展開輕功狂追。

     遠出五裡地,大道一分為二,路旁有一座小亭,兩條船一走東北一走東,路面大小,寬窄不同。

     附近不見有人,無法打聽消息,往哪一條路追?煞費思量隻要追錯一條路,一切都完了。

     “我向東追。

    ”紀少堡主斷然地說。

     柏青山在岔路口找腳迹,但失望了,道:“好,我追向鬥門,前追五裡仍無下落,在下立即折回,走!”—— 掃描,無涯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