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荒墳鬼影

關燈
的打擊也接踵而至。

     最後,他支持不住了,昏昏沉沉地叫道:“我……我要死……死了……” “你不能死,在下要口供。

    ”柏青山沉喝,将他一把抓起,抵在樹枝上挾牢,雙腳懸空,隻有任人擺布了。

     柏青正待迫供,羅牧突然驚叫道:“老天!大蟒!大蟒……” 柏青山應聲看去,不由大駭。

    先前在八臂金剛茅屋前所看到的巨蟒,正昂首吐舌飛快地破草竄來。

     遠處出現一個灰影,頭上纏住一條五尺長的赤鍊蛇,手點打狗棍,脅下挾了一隻蛇籠,正飛掠而來。

     “原來是蛇郎君遊清海。

    ”羅牧叫,扭頭撒腿狂奔。

     蛇郎君遊清海年約半百,人倒生得清秀,正飛步掠來。

     錦鱗大蟒到了,腥風撲鼻,向柏青山沖來。

     柏青山駭然,這種毒蟒如無實刀實劍,拳掌擊中根本毫無用處。

    目下他赤手空拳,怎能與毒蟒周旋,當機立斷急追,架起羅牧便走道:“蟒不會比人快,放心啦!走!” 他全力飛掠,去勢如電射星飛。

    後追的蛇郎君吃了一驚,駭然止步道:“老天,這是什麼人呢?他……會縮地術!” 追不上柏青山兩人,蛇郎君的注意力落在和尚與老道身上,召回大蟒,到了兩人身旁。

     老道已陷入昏迷境地,被擱在樹枝上迷迷糊糊。

     蛇郎君并不知雙方的沖突經過,也不曾看見雙方交手,以為柏青山被巨蟒所驚,丢下同伴逃命,把和尚與老道看成柏青山的黨羽,不問情由,立即将兩人反綁在樹上,一切停當,方将兩人弄醒。

     老道首先醒來,第一眼便看到了盤在一旁,首昂五尺的錦鱗大蟒,海碗大的巨頭恰在胸前,黑色的分叉長信,直在嘴前伸縮不定,腥風觸鼻,令人感到頭暈目眩。

    他驚得魂飛天外,一聲狂叫,撒腿便想跑。

     可是,哪能跑得動?手腳不能移動,方覺自己被綁在樹幹上。

     “老天爺保佑!”他心膽俱裂地叫,渾身一軟,幾乎昏厥。

     陰森森的語音,直薄耳膜:“老天爺不會保佑你的,你給我清醒清醒。

    ” 他聽到人聲,心神一定,方看到坐在側方的蛇郎君,也看到盤繞在蛇郎君身上的可怕赤鍊蛇。

     他打了一個冷戰,悚然地叫:“遊施主,快……快将毒蟒喚……喚開……” “你認識我?”蛇郎君問。

     “你……你不是搖嶺隘蛇山的蛇……蛇郎君麼?” “正是區區。

    ” “貧道久聞大名,如雷貫耳。

    ” “好說好說。

    ” “貧道紫虛。

    ” “哦!原來是福州白蓮會秘壇的壇主移山倒海紫虛妖道,失敬失敬。

    ” “施主請将貧道解下,有話好說……” “閉嘴!你這該死的妖道!” “施主……” “八臂金剛是在下的早年知交,這次在下前來拜會他,晚來了一步,主仆兩人皆死于非命。

    說!你們帶來了多少黨羽?誰下的毒手?” “這……貧道……” “你不說?哼!”蛇郎君厲聲叫,舉手一揮。

     錦鱗大蟒巨頭上升,蛇信直往老道的口中探。

     “哇……”老道心中作惡,嘔得胃幾乎向外翻,嘔完狂叫道:“我……我說!貧道四人,是……是前來拜望八臂金剛的……” “你這賤種敢胡說八道?” “貧道句句是實,兩位同伴已經死了,貧道與法明道友與兇手相搏,被兇手擊昏,便人事不省了。

    ” 老道所說的話不無道理,蛇郎君到達時,老道與和尚皆昏厥不省人事,老道且被剝光擱在樹枝上,身上有十餘處被打的淤傷,很明顯地可看出是被害人。

     蛇郎君心中相信,口中卻說:“妖道,你倒會睜着眼睛說謊。

    ” “貧道如有半句虛言,将死無葬身之地。

    ”老道急急發誓。

     “兇手又是誰?”蛇郎君的口氣軟了。

     “貧道隻知道是一個姓柏的外鄉人,說的是中原官話……” “另一個是……” “姓羅,叫羅牧。

    ” “你們認識他們?” “不認識,真的,不認識,那姓柏的勇悍如獅,連貧道的法術也無奈他何。

    ” “已死的另兩人……” “那是貧道的好友延平雙煞,死得好慘。

    ” “他們之間有何仇恨?” “不知道。

    那位法明道友是開元寺的僧人,他陪同貧道前來,也無端地卷入漩渦,碰上便動手……” 蛇郎君割斷兩人的捆帶,沉聲道:“你的話如果有半字虛言,在下日後必定殺你。

    帶了和尚滾,我警告你,在下未查明真像之前不許你離開府城,你必須在開元寺旁找地等我。

    ” 老道跌坐在樹下,愁眉苦臉地道:“施主要貧道在開元寺等候,但貧道也要尋找兇手……” 蛇郎君冷冷一笑,猛地伸手捏住老道的牙關,另一手将一顆丹丸拍入老道口中,丹丸滑入喉内去了,放手冷笑道:“你已吞下了蝮蛇延命丹,每日入暮時分,在下要去找你,你必須在開元寺前等我的解藥,不然你得死。

    ” 老道大駭,狂叫道:“老天!萬一你不來……” “我不來你就死。

    ” “那……” “因此你必須求神保估在下平安大吉。

    ” “天哪!這……這豈不是太過風險……” “哼!恐怕你得冒這點風險了。

    ” “施主,咱們好好商量……” “沒有商量,等在下查出兇手,你便可平安無事,快滾!” “這……” “滾!帶了你的同伴滾!” “施主,你不能不講理……” “對付你這種無惡不作的妖道,不能講理,快滾!再不走割下你的雙耳來,如此對付你這妖道,在下已是夠仁慈的了。

    ” 老道打了一冷戰,屁滾尿流地背了胖和尚法明,穿着亵衣褲,狼狽而遁。

     蛇郎君折回茅屋,發覺藍衣人與灰衣人兩具屍體,腥臭撲鼻其色灰藍,形如厲鬼。

    踏入茅屋他怔住了。

     原先躺在堂中的八臂金剛屍體,已經不翼而飛。

     他再奔出門外,老仆吳方的屍體蜷縮着,其色灰藍,腥臭撲鼻,并未搬動。

     “咦!難道有人前來悄悄将屍體帶走了?”他愕然自語。

     他在四周走了一圈,一無所見,隻好罷休,自語道:“我得進城去找兇手,有名有姓,建甯的江湖朋友可獲得線索,必須趕快進行,以免兇手遠走高飛。

    ” 柏青山偕同羅牧繞道逸走,同到七星橋頭,匆匆奔向府城,踏上橋頭他方有暇問:“羅兄,先前在橋上帶人計算你的周宏,你認識他麼?” “不認識。

    ” “但他卻認識你,絕不是認錯了人。

    ” “兄弟确實感到莫名其妙。

    ” “你認識一個叫金眼彪範德全的人麼?” “咦!他是家父的朋友,他們是建陽三位名武師,家父曾經去信,請他們前來相助,以便對付那些暴徒,但……” “金眼彪差點兒遭到了毒手,難怪周宏要對付你了……”他将在通都橋兩夭來所發生的事說了。

     羅牧欲喜欲狂,興奮地道:“如此說來,隻有神行太保遭了毒手,我們這就去找許文琛許兄商量。

    ” “也好,看許文琛敢不敢出面打抱不平。

    依兄弟看來,令師祖叔可能已卷入漩渦,也就是他今天被飛劍擊斃的關鍵,大藏峰三十年前的仇恨,到底是怎麼回事?” 羅牧長歎一聲,道:“大藏峰血案發生在三十年前,那時我尚未降生呢!家父從未提及此事,語焉不詳。

    但我從旁人口中,聽到一些有關那次血案的傳聞,不知其真實性是否可靠。

    ” “可否說來聽聽?” “大藏峰,在武夷山第四峰。

    家父的恩師與八臂金剛成師祖叔的為人,我不便說,總之,他們在江湖聲譽不佳。

    但成師祖叔在江西與人結怨,三十年前約鬥大藏峰,事先要求師祖前往相助。

    師祖念在師兄弟情誼,如期前往相助。

    雙方助拳的人甚多,惡鬥三天之久,雙方傷亡殆盡,最後雙方作孤注一擲,結果是師祖追逐對方的人,追離大藏峰身負重傷,未能趕回收拾殘局,反而逃得性命。

    但從此以後,任脈受損嚴重,與人動手隻能出三五招,便會真力虛脫,三五天仍難以複元。

    ” “似乎八臂金剛的口氣,對令尊并不諒解呢。

    ” “他事後怪師祖臨危畏死棄他而去,宣布與師祖絕交。

    ” “令師祖為何不加解釋?” “師祖在武夷禦茶園養傷百日,方返回府城,那時,師祖叔又懷有成見,拒絕見面不聽解釋,師祖也是個剛愎固執的人,也就不加解釋一走了之,雙方的誤會一拖三十年,無法和解。

    但師祖爺半年後去世,臨終将家父交給師祖叔照料,師祖叔答應了的。

    ” 柏青山困惑地搖頭,若有所思地道:“奪墓案似乎八臂金剛知道内情,但與三十年前大藏峰決鬥似乎扯不上關系,為何又說是舊事重演?哦!羅兄,大藏峰決鬥,令尊參加了麼?” “參是參加了,但因藝業有限,家父拜師僅有兩年,因此隻負責傳遞消息,未能參與決鬥,甚至負跑腿之責尚嫌勉強呢。

    ” “真想不通,何以三十年後竟有人向令尊報複?反正日後自知,終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依我看來,令師祖叔仍然在暗中照料你們,因此惹下了殺身之禍哩!快走!” 進城不久,大街上安靜如恒,迎面來了一名青衣大漢,向羅牧抱拳一禮笑道:“羅少爺,好久不見,還記得兄弟麼?” 羅牧趕忙回禮,笑道:“原來是張兄,怎不記得?久違了,許兄到家了麼?” “到家了,特派兄弟在附近等候。

    ” “哦!許兄……” “許少爺偕令友在家安頓,特請羅少爺至家中商量。

    ” “兄弟正要至許府拜會呢。

    ” “羅少爺請,這位是……” “這位兄台姓柏,名青山……” “哦!真巧,許少爺正在派人打聽柏爺的下落呢。

    ”張兄欣然行禮說,又向柏青山自我介紹道:“在下張自強,與許少爺是知交好友,請多指教。

    ” “張兄客氣了。

    ”柏青山回禮笑答。

     三人腳下一緊,走向五桂坊許家。

    許家是城中的大戶,但近三代來人丁衰微,子弟們不争氣每況愈下。

    到了許文琛這一代,許家的正宅已經易主,隻剩下近巷角的一棟三合院小瓦房,從前是長工們的住宅,目下是許文琛的家。

     許文琛一度出外經商,最後血本無歸仍然回家做破落王孫,靠變賣祖産渡日,拜本城名武師七星追魂餘傑為師,在城中鬼混。

    由于他為人頗為四海,武藝不差,一身俠骨是個血性男兒,敢作敢拼敢鬥,居然混出不小的名頭,号稱建甯三英之首。

     另兩英一叫楊振寰,也是七星追魂餘傑的得意門人,許文琛的師弟,此人也是個響當當一條漢子。

    另一英是餘傑的愛女餘雯,這位十八歲的大閨女,是本城的巾帼女英雄。

    論武藝,她比兩位師兄要高明得多,藝自家傳自不等閑。

     七星追魂原在城中開設武館,門人甚多,但出色的弟子隻有許、楊兩人,也隻有這兩人獨得真傳。

    三年前武館結束,餘傑急流勇退,五十壯年便在家安居納福,不再收門徒不過問外事了。

     大門有兩名青衣大漢将客人接入,院子裡放了四五張長凳,高高矮矮或坐或立,共有十六七個大漢,許文琛與金眼彪都在場。

     “柏爺與羅少爺駕到。

    ”将人迎入的大漢叫。

     所有的人皆站起迎客,許文琛急急迎上,抱拳施禮笑道:“真想不到能将柏兄接到,失迎失迎,請廳裡坐。

    ” 柏青山向衆人以羅圈揖行禮,笑道:“來得魯莽,許兄海涵。

    ” 許文琛與羅牧原是相識,客套畢,先替雙方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