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 追魂狂客

關燈
“怕什麼?一切有我呢。

    ” “不久前有一個人在碼頭搶了一艘小快船,也向下走了。

    這裡是非甚多……” “是一個怎樣的人?” “天太黑,看不清,一上船便亮劍,要打要殺迫着船家開船。

    ” 他心中一動,說:“快追,追上了,賞銀五十兩。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三個船夫不再叫苦,立即啟程。

     拂曉時分,到了常州城下,水軍正由同知大人率領,三十艘快舟航向奔牛鎮,陸路的鄉勇已先一步出發,由許推官親自領軍。

     他不理會奔牛鎮的風波,向下急趕那艘神秘的小舟,巳牌末,到了與無錫交界的白楊村,終于趕上了,那艘小舟泊靠在西北兩裡地,舟上不見有人,他登舟查看,看到了血迹。

     “船夫們都被殺死推入河中了。

    ”他恨聲說。

     背起了行囊,給了船家三百兩銀子,打發船家自回鎮江,便進入白楊村打聽消息,希望得到那位神秘客的下落。

     他失望了,對方既然殺光船夫滅口,豈會在村中留下形迹。

    村南有一條小徑,南下安陽山,直達太湖湖濱。

     “惡賊定是從此地走太湖了。

    ”他想。

     他沿小徑南下,沿途村落星羅棋布,一問之下,果然不久前有一個帶了包裹佩了劍的人,往南走了。

    一問那人的相貌,果然是追魂客芮嵩,不由大喜過望,腳下一緊,灑開大步急趕。

     追魂客做夢也沒料到後面有人追蹤,并未隐起行蹤,大步泰然趕路。

    近午時分,安陽山在望。

     安陽山是無錫與武進交界之地,東至無錫五十一裡。

    山東北是安陽鄉,有一座小小的村落,隻有五六十戶人家。

     追魂客熟悉這一帶地勢,入村徑奔村南的一座大宅院,上前叩門。

     村中的民宅大白天不至于關上大門睡大頭覺,但這一座大宅院确是院門關得緊緊地,敲了半天門,方有一名老蒼頭出來開門。

     老蒼頭白發如銀,老态龍鐘。

    拉開院門,用一雙老花眼不住打量來人,用有氣無力的嗓音問道:“誰呀?有事麼?” 追魂客呵呵一笑,抱拳一禮道:“左老,還記礙晚輩芮嵩麼?” 左老老眼一亮,低笑道:“原來是芮老弟,請進請進,今天是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途徑貴地,呵呵,打抽豐來了,查兄在家麼?”他一面進入一面問。

     左老掩上門加上門闩,并肩往裡走,搖頭道:“不在,上山去了。

    ” “哦!真不巧,何時可以回來?” “不知道,是否能回來,很難說。

    ”左老心情沉重地說。

     “咦!左老話中之意,晚輩聽不懂呢。

    ” “龍湫池來了一個難纏人物,招來了一場是非。

    ” “什麼人?” “滿天星上方賊秃。

    ” “咦!那兇僧竟在此地現身?” “不錯,正是他,他來了已近一個月,趕走了龍神廟的香火道人,要改建一座禅寺在此安身立命,聽說他帶來了五名助手,限令查老弟在一月之中,遷離此地不許回來,要鸠占鵲巢哩。

    ” “一山是不容二虎的,這兇僧本來就不是好相與的人。

    查兄的藝業,比他差遠了,鬥他不赢的。

    ” “因此,查老弟傳柬召請朋友前來助拳,預定今天與兇僧理論,他們已經上山了,吉兇難蔔,所以也可能不再回來了。

    ” “好,晚輩也上山看看。

    ” “老弟,應該的,你們曾經是朋友,急難相扶持,現在上去還來得及,老朽如不是功力已失去,不然也早已前往助查老弟一臂之力了。

    ” “晚輩這就走。

    ”他放下包裹說,又加上一句:“來了些什麼人?” “江陰三奇、茅山二聖、獨掌擎天、與太湖冷寨主派來的雙龍那氏兄弟。

    ” 追魂客呵呵一笑,欣然地說:“兇僧這次栽定了,有這許多江湖名人出面助拳,查兄可穩操勝算。

    ” “也不見得,誰知道兇僧又請來了些什麼紮手人物?老弟如果也前往助拳,查老弟将多一分勝算。

    ” “那是當然,朋友有急難而畏縮不前,要朋友何用?”他拍着胸膛,豪氣飛揚地說,放下包裹又道:“晚輩不進去了,請代保管包裹,晚輩即趕往龍湫。

    ” 左老陰陰一笑,說:“芮老弟,你來得很巧,老朽認為,明裡相助,不如暗中下手來得有利些,以老弟的霸道暗器追魂針偷襲,無往而不利。

    ” “這個……晚輩見機行事便了。

    ” 追魂客重出院門,向安陽山匆匆走了。

     左老目送他的身影出村,得意地笑道:“有這位工于心計的詭詐主兒相助,賊秃驢可就死定了。

    ” 正待轉身入内,突見北面不遠處一位英俊的佩劍青年人,正向一名村民打交道,村民正不住向這一面指手劃腳。

     “咦!又來了一位助拳的了。

    ”左老自言自語,站在門外相候。

     青年人謝過村民大踏步而來,相距數丈外便含笑招呼:“老伯,芮兄已到了吧?” 左老這位老江湖,居然上了大當,笑道:“剛走,到龍湫池相助查老弟去了。

    ” “咦!他怎麼又走了?”青年人訝然問。

     “查老弟有困難,他趕去相助,剛走不久。

    小兄弟……你貴姓?” “他有話留下麼?”青年人急問。

     “沒有,你……” “龍湫池在什麼地方?” “就在安陽山,芮老弟出村不足一裡,趕兩步……” “謝謝你,老伯。

    ”青年人含笑說,抱拳一禮,大踏步走了。

     村外直至遠處的安陽山麓,皆是已收獲了的稻田,遠望一無遮掩,視界可及五六裡外。

     一出村栅門,便看到了快步急趕的追魂客,腳下甚快,相距約有兩裡外。

     青年人反而不急了,遠遠地跟蹤。

     龍湫池是一座十餘畝大小的水潭,水勢頗為壯觀,向下形成一條小溪,流至山下成了稻田的不竭水源,灌溉上千頃田地。

    池旁,有一座小小的龍神廟,除非是天旱前來求雨,不然這座廟整年沒有半個香客上門,香火冷落,破敗不堪。

     半年前,有一位年約半百的和尚雲遊至此,發下洪誓大願,要在此興建一座像樣的寺院,便四出化緣,近來方帶了五位僧侶,在廟旁建了一座草房,籌辦施工事宜,即将募集工人興工造寺的。

     可是,安陽村的首富查襄查大爺不肯,提出嚴重警告,限令和尚們離境,不然将以武力對付。

    村民當然不知其中的内情,愚夫愚婦拜神也拜佛,才懶得多管閑事。

    但在查大爺的鼓勵下,确也給和尚們帶來了不少紛擾。

     廟旁的空地中,十餘名工人躲在一旁的樹林中靜觀變化。

    北面,六名僧侶席地而坐,冷然注視南面的十餘名江湖高手,等候來人開口。

     南面的亂石草坪中,十四名骠悍的爺字輩人物,也冷然抱肘而立,盯視着孤立無援的六名和尚,虎視眈眈。

     為首的是個臉色蒼白,三角眼陰森可怖的中年人,穿一身墨綠勁裝,襯得臉色更為陰森。

    腰帶上佩了一柄判官筆,筆柄的寶石閃閃生光。

     “和尚們,你們商量好了沒有?” 為首的一名僧人年約半百,頭大腰粗,滿臉大麻子,怪眼厲光閃閃,袈裟一抖,怪眼彪圓,支禅杖站起,冷冷地道:“姓查的,你少廢話,佛爺已經決定了,就在此地建山門。

    ” “那麼,咱們沒有什麼可說了。

    ” “不錯,佛爺決定了的事,從無更改,你住你的安陽村,佛爺住的是安陽山,你坐地分贓,我暗中做買賣,井水不犯河水,彼此沒有利害沖突,哼!要趕佛爺走,說句不中聽的話,你還不配。

    你陰陽判查襄,不客氣地說,江湖上還輪不到你稱名号。

    ” “你看看在下這幾位朋友,是否也配趕你走路?”查襄陰森森地問。

     “哼!一群鼠輩而已,在江南你們隻算是二流人物,我滿天星上方禅師還沒聽說過你們是啥玩意呢,你們聽清了,我上方在此建山門,人不犯我不犯人,算起來你們還是地主,佛爺希望以至誠商請諸位為本寺的護法檀樾,相信咱們皆能和平相處。

    算起來咱們都是同道,魚幫水水幫魚,咱們沒有不能和平共存的理由。

    ” 陰陽判重重地哼了一聲,怒聲道:“不行,一山不容二虎。

    ” “正相反,你狼我狽,咱們相倚圖存。

    ” “哼!你在大河北岸做得太過,惹起了白道群雄的公憤,無處容身,跑到咱們江南建窟,少不了會替咱們招災惹禍,容你不得。

    ” 滿天星上方和尚一頓禅杖,厲聲道:“好小子,你聽清楚了,上方禅寺必須在今天興工,誰也阻止不了。

    ” “賊秃驢,你非滾蛋不可。

    ” “佛爺給你們片刻工夫撤走。

    ” “查某給你十聲數送行。

    ” 另五名和尚挺身而起,其中一僧怪笑道:“上方法兄,你這種涵養工夫,委實令貧僧不敢領教,說了這許多廢話,到頭來反而被人輕視得限數滾蛋。

    哈哈!不必再和他們講仁論義了,閻王注定三更死,絕不留人到五更,他們既然找死,那就成全他們好了。

    ” “一!”查襄怒叫。

     滿天星怪眼連翻,獰笑着問:“紅雲道友,咱們一來,就把地主們給宰了,江湖同道們會不會說閑話?” “二!” “哈哈!弱肉強食,強存弱亡,咱們已經盡量容忍,錯不在我們,江湖同道自己的事也管不完,誰還來管别人的閑事?這年頭好人難做,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要怕人說閑話,咱們早就活不下去啦!”紅雲和尚口沫橫飛地說。

     “三!四!五……” 劍拔弩張,主客雙方皆屏息以待,這兩起黑道巨擘,火并已成定局。

     滿天星上方和尚說對方是江南二流人物,自然有點自擡身價之嫌,其實,在場的人中,十四名高手皆是大江南北的知名兇枭。

    以陰陽判查襄來說,在南京、浙江兩地,他陰陽判的名号,足以令黑白道群悚然而驚。

    茅山二聖是玄門弟子中的兩名惡道,在江湖頗負時譽。

    江陰三奇既稱為奇,自有他們成名的本錢。

    那獨掌擎天的名号夠狂,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早就被人埋葬了他的名号了。

     唯一名不見經傳,江湖明友少聞的人,隻有太湖水寨派來的那氏兄弟,姓得怪,人也怪,江湖朋友從未聽人說及那氏雙雄其人其事,算是江湖無名之輩。

     “六!七!八……”陰陽判仍在叫數。

     一名僧人方便鏟一掄,大踏步而出,狂笑道:“哪一位上前送死?我風雷僧慈悲他,超度他歸西。

    ” “道友,等他叫完十再大開殺戒并未為晚。

    ”上方和尚含笑叫。

     “九……” 一名左頰有一塊指大胎記,而額上沒有戒疤的帶發頭陀,赤手空拳徐徐上前,半閉着眼低着頭,數着念珠說:“阿彌陀佛!貧僧打發他們走吧,吉時将屆,該動工了。

    ” “十!”查襄的叫數聲如雷震,十數已盡。

     一名大漢橫刀奔出,大叫道:“笨鳥兒先飛,在下砍下這秃驢的驢頭。

    ” 頭陀繼續向前走,視若未見,手仍數着念珠,口中念念有詞:“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 數至第九顆珠,也念了九聲佛号,大漢已經近身,一聲怒吼,刀光一閃,來一招狠招“力劈華山”,人刀俱進。

     “噗”一聲響,一刀砍在和尚的左肩頸上。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和尚沉如未覺,徐徐向前闖。

     鋼刀被震得向上飛,把大漢的身軀帶退了三步,大漢吃了一驚,然後大吼一聲,一招“青龍入海”,猛紮和尚的下陰要害,雙手送刀用了全力。

     “克”一聲脆響,鋼刀齊锷而折。

     大漢大駭,止住沖勢,扭頭便跑。

     晚了,和尚手一伸,便抓住了大漢的左肩,笑道:“留下腦袋,閣下。

    ” 大漢心膽俱裂,右肘兇狠地後攻。

     和尚的右手,已抓往了大漢的後頸,像是老鷹抓小雞,根本不理會對方的肘骨。

     “哎……”大漢隻叫了半聲,腿一軟身形下挫。

     和尚雙手齊動,奮力一扭一拉,有骨折聲傳來,口中在叫:“我佛慈悲!” 陰陽判見同伴被擒遇險,大吃一驚,急撤出判官筆,飛躍而上道:“接招!” 筆幻化一道光弧,飛射而至。

     和尚一聲狂笑,硬生生扭斷了大漢的脖子,鮮血激射中,将人頭擲出喊叫道:“呸!你也配來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