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太湖五醜
關燈
小
中
大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八月的蘇州,似乎比其他的季節更為出色。
從鎮江府進入浙江布政司,可沿運河南行,中間經過常州府,蘇州府。
北方人到了江南遊曆如果怕坐船,那就麻煩了,在這一帶車馬之少,少得寥若晨星。
柏青山從山東南下,重回東昌府上船,沿運河南行,沿途打聽消息,也沿途遊覽,整整走了三個月,方在揚州渡過大江,重新在鎮江買棹航向蘇州府。
輕舟順流而下,午牌末,船接近了呂城鎮碼頭。
這是一處驿站,驿站與巡檢司衙門皆在河東岸城中,城外的碼頭倒也十分繁榮。
這座城相傳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大将呂蒙所造,雖有城的輪廓,但隻是一座市鎮而已,隻有三百餘戶人家,頗為富裕。
在呂城鎮與丹陽縣,絕對沒有姓關的人定居。
船靠上碼頭不久,船家三名水夫登岸有事,小舟上隻留下柏青山一人,他安坐艙面,安靜地注視着碼頭上忙碌的人群。
河上乘北航行的大多數是漕船,客船并不多。
整座碼頭泊了大小數十艘客貨船,以他這艘船最小。
蓦地,碼頭上奔下一個十六七歲少年人,背了一個小包裹,似乎膂力甚大,身材也相當壯實,眉清目秀,但眉梢眼角帶有重憂,将擋路的人撥開,跌跌撞撞沖過人叢,引了一陣粗野的咒罵聲。
少年人來得真巧,恰好接近了柏青山的小船前。
柏青山這艘船最小,右首是兩艘大型的所謂官船,左首則是三艘漕船。
碼頭上方,四名挾了木棍的青衣大漢,正排開人叢下追,四下一分。
惡狠狠地向下搶,眼看便要追及。
少年人左右一看,目光便落在柏青山的小舢,不假思索地奔上跳闆,跳入船中,焦急地向坐在船頭的柏青山叫道:“船家,開船,給你一兩銀子,渡我過河。
” 青山呵呵笑道:“船家不在,上岸去了。
” 少年人一怔,想退上岸已來不及了,四大漢已經奔迎。
“快跳水。
”青山叫。
“我……我不會水。
”少年惶然叫,急急去抽跳闆。
“你怎麼啦?”青山問。
“先把船弄出去。
” “傻瓜,他們不會找船追你?” 四大漢到,奔迎船頭。
少年人一急,抓起了一根篙,大喝一聲,掄篙便掃。
最先跳上船來的一名青衣大漢木棍急架,一看便知是行家,“劃地為牢”斜搭住艙闆,“啪”一聲便架住了長篙。
長篙太長,一近身大事去矣,毫無用處,另一名大漢乘機一躍而上,快步沖進,木棍兜胸便點。
少年人身手夠高明,篙杆向上一擡,“啪”一聲震起木棍,丢蒿乘機搶入,像是猛虎出柙,搶入大漢懷中,“砰”一聲來一記“霸王敬酒”,一拳正中大漢的下颔,力道甚猛,手急眼快。
“哎……”大漢狂叫,“嘭”一聲倒了。
可是,雙拳難敵四手,好漢也怕人多,第三名上船的大漢木棍來勢如電,“噗”一聲敲在少年人的左腰胯上。
“哎唷!”少年人同時大叫,也倒了。
第四名大漢及時搶到,撲上抓住少年人的右手一扭,熟練地用腳掌插入,踏住上臂擒住了。
“綁!”第三名大漢,丢棍取出了繩索,熟練地綁了少年的雙手。
碼頭上人群騷動,有人大叫:“欺負人,快阻止他們行兇。
” 青山安然不動,冷靜地注視着形勢的發展。
上來了兩名敞衣大漢,領先的人雙手叉腰,沉聲喊道:“諸位,你們為何欺負一個小孩?” 四大漢之一挾棍上前,冷笑一聲道:“咱們捉逃奴,閣下最好少管閑事。
” 敞衣大漢哼了聲,迫上兩步道:“捉逃奴?拿來?” “拿什麼來?” “巡檢司的腰牌,地方官的手谕。
” “還沒報案。
”大漢大聲說。
“那麼,在下必須問清,把他叫起來問問。
”敞衣大漢一面說,一面向前走。
大漢伸手一攔,冷冷地說:“閣下,奔牛鎮鄭大爺的事,少管為妙。
” 敞衣大漢臉色一變,向身後的同伴哼了一聲說:“二弟,你聽見沒有?” “大哥,聽見什麼?”二弟冷冷地問。
“人家常州府奔牛鎮的人,殺過府來,在咱們鎮江府呂城鎮捉人,說是捉逃奴,又不許咱們過問哩。
” “這叫做驅卒過江,飛象過河。
”二弟仍然冷冷地答。
“二弟,你看怎樣?” “我?咱們把他們四位仁兄,灌飽水再說。
” “對,不然他們認為咱們呂城鎮無人呢!” 碼頭上人聲大嘩,有人叫道:“先把他們揪下來,先打他個半死再說。
” 四大漢臉色在變,用求助的目光向碼頭上搜尋。
果然不錯,救兵恰好從天而降,兩名青衣大漢急撥開人叢往下走,其中一人叫:“張老大,下來。
” 敞衣大漢一驚,扭頭一看,抱拳笑道:“原來是三爺,三爺來得好,這幾位仁兄……” 三爺站在碼頭上,沉下臉問:“你們兄弟倆又在鬧事?想訛詐不成?” 張老大一驚,說:“三爺,你……” “住口!” “這……” “不許管奔牛鎮鄭大爺的事。
” “但……他們……” “關照已經打了,你不信,可以去問你們老大。
”三爺冷冷地說。
“哦!老大沒說,這……” “快走,沒你們的事。
”三爺說完,偕同伴轉身走了。
四大漢傲然在瞪了張老大一眼,冷冷一笑。
張老大也回瞪了四人一眼,臉上無光地向二弟舉手一揮,下船匆匆走了。
碼頭上人群徐散,可知那位三爺在本地頗有來頭。
青山的目光,落在右鄰的官船上。
他看到艙簾拉開了一條縫,有一雙清澈靈秀的大眼睛,躲在簾後向這一面注視。
四大漢将少年人提起,為首的大漢狠狠地踢了少年人一腳,罵道:“該死的東西!要不是押着你走路,大爺就先打斷你的狗腿。
” 少年人不但掙紮,還咬牙齒切地怒叫:“你們這群狗東西!臭奴才的奴才,助纣為虐……” “啪啪啪啪!”大漢狠狠地給了少年人四耳光,打得少年人口中血出,“砰”一聲仰面便倒,然後兇睛一瞪,怒罵道:“小王八!你再罵罵看?大爺不将你的門牙全部打落,就不姓王。
” 少年人不怕,挺坐而起罵道:“你這賊王八,你本來就不姓王,而是太湖的水賊汪海……” 話未完,大漢已一把就扣住少年人的咽喉…… 緊要關頭,右鄰的官船艙門倏開,鑽出一位國字臉膛,三绺長髯拂胸的中年輕袍人,喝道:“住手!姓汪的小賊,你敢又行兇?” 汪海大驚,突然跳上碼頭,喝聲“扯活!”如飛而逃。
另三名大漢也大駭,丢下少年人也溜之大吉。
中年人身形好快,突然飛躍而下,手一伸,便抓住了逃得最慢的一名大漢。
其餘兩人往人叢中一鑽,兔子般逃掉了。
大漢左肩被扣,本能地大喝一聲,扭身右肘後攻,反應居然十分迅捷。
可惜雙方的藝業相差太遠,右肘剛剛攻出,便被中年人左手扣住了曲池穴,向下一掀,乖乖坐倒。
就在這時,艙窗有焦急的嬌嫩嗓音叫道:“小心身後……” 同一瞬間,中年人丢手後退。
晚了半步,寒星一閃,貫入中年人左上臂。
也在同一瞬間,艙門飛出一名十一二歲小後生,手中的短劍閃閃生光,向人叢中飛撲。
人叢一陣騷亂,一名青衣中年人悄然溜走。
“你走得了?惡賊……”小後生怒叫,疾沖而上。
青衣中年人左手向後一揚,又一顆寒星幻化一道灰芒,射向小後生的小腹,相距丈餘,太快了,小後生萬難躲過。
柏青山坐在船頭,碼頭僅比船頭低五尺上下,形勢危急,他不得不出手了,掌心暗藏的三顆黃豆,以肉眼難辨的奇速射出,相距也在丈外,一閃即逝,隻飛出兩顆,另一顆留待後用。
“得”一聲輕響,寒星突然斜飛,是枚三寸長的銀針,一看便知是淬毒暗器。
小後生看到了針影,但沖勢難止,無法回避,大驚之下,眼睜睜等死,急急止步,叫出一聲“糟!” 并不糟,淬毒銀針向外側飛飄,“叮”一聲輕響,跌在一名看熱鬧的人腳下。
黃豆向側滾,太小了,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同一刹那,“嘭”一聲大響,青衣中年人向前一仆,跌了個大狗爬,左肩背的膏肓穴被黃豆射入,豈能不倒? 小後生驚出了一身冷汗,莫名其妙,但見中年人仆倒,立即神魂入竅,急沖而上,劍把向青衣中年人的後枕骨就是一下。
中年人腦袋往下一耷,立刻昏厥了過去。
船上搶下五六名船夫,七手八腳搶到。
長髯中年人右手抓緊左臂上方,臉色泛青,但仍可支持,向船夫們叫:“将人帶上船,交給大人送交官府法辦。
” 船夫們擡了兩個俘虜登船,小後生奔向長髯人,急聲問道:“爹怎樣了?” 長髯人登船,鎮定地說:“找那家夥要解藥,挨了一針。
” “好像是……” “針有奇毒,不要緊。
去把那位少年人解開,帶到船上來。
” 艙面上,出現另一位穿紫花長袍的中年人,背着手,劍眉入鬓,流露着雍容華貴的氣質,泰然地說:“戚師傅,趕快上來裹傷。
船家,開船,速返府擒賊。
” 戚師傅用巾絞住了手臂,登船說:“大人何不到鎮江再說?交給鎮江府……” “不必了,公文往返費時,而且鎮江府辦不了太湖賊,同樣會解送蘇、常二府的。
立即啟航。
” “是,這就走。
” 小後生已将少年人接過船去了。
柏青山的三名船夫,恰好及時趕回。
柏青山若無其事地整衣而起,向船夫說:“船家,剛才有人在船上打架,幾乎出了人命,如果再不走,等會兒官司打定啦!巡檢司的人快到了。
” 船夫們大驚,怎敢怠慢?官司一打,至少是三兩月的事,船扣下三兩月,豈不要喝西北風?立即手忙腳亂地啟航,溜之大吉,比官船早片刻離開碼頭,向常州府順流急駛而去。
下航三四裡,他向船夫說:“船家,不必趕程,等會兒跟在那艘官船後面,但不要太靠近。
” “客官今晚不想趕到常州府城?”船夫詫異地問。
“在下又不是有事待辦,急什麼?”他泰然地說。
這一帶河流,因有呂城、奔牛兩座大閘管制水流,船隻上航下放沒有多大區别,水勢流動極為緩慢,控舟容易,想快不易,想慢還不簡單?不久,官船已超越而前。
一個時辰後,便看到了奔牛壩。
這裡距常州約有三十裡,也叫奔牙塘。
相傳有一頭金牛奔到此地雲雲,目下叫奔牛巡檢司,設有一座水閘管制運河的水位。
這座鎮隻有兩百餘戶人家,是一處極為普通的小市鎮。
但誰又料到日後這裡會出了一位大美人,斷送了大明
從鎮江府進入浙江布政司,可沿運河南行,中間經過常州府,蘇州府。
北方人到了江南遊曆如果怕坐船,那就麻煩了,在這一帶車馬之少,少得寥若晨星。
柏青山從山東南下,重回東昌府上船,沿運河南行,沿途打聽消息,也沿途遊覽,整整走了三個月,方在揚州渡過大江,重新在鎮江買棹航向蘇州府。
輕舟順流而下,午牌末,船接近了呂城鎮碼頭。
這是一處驿站,驿站與巡檢司衙門皆在河東岸城中,城外的碼頭倒也十分繁榮。
這座城相傳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大将呂蒙所造,雖有城的輪廓,但隻是一座市鎮而已,隻有三百餘戶人家,頗為富裕。
在呂城鎮與丹陽縣,絕對沒有姓關的人定居。
船靠上碼頭不久,船家三名水夫登岸有事,小舟上隻留下柏青山一人,他安坐艙面,安靜地注視着碼頭上忙碌的人群。
河上乘北航行的大多數是漕船,客船并不多。
整座碼頭泊了大小數十艘客貨船,以他這艘船最小。
蓦地,碼頭上奔下一個十六七歲少年人,背了一個小包裹,似乎膂力甚大,身材也相當壯實,眉清目秀,但眉梢眼角帶有重憂,将擋路的人撥開,跌跌撞撞沖過人叢,引了一陣粗野的咒罵聲。
少年人來得真巧,恰好接近了柏青山的小船前。
柏青山這艘船最小,右首是兩艘大型的所謂官船,左首則是三艘漕船。
碼頭上方,四名挾了木棍的青衣大漢,正排開人叢下追,四下一分。
惡狠狠地向下搶,眼看便要追及。
少年人左右一看,目光便落在柏青山的小舢,不假思索地奔上跳闆,跳入船中,焦急地向坐在船頭的柏青山叫道:“船家,開船,給你一兩銀子,渡我過河。
” 青山呵呵笑道:“船家不在,上岸去了。
” 少年人一怔,想退上岸已來不及了,四大漢已經奔迎。
“快跳水。
”青山叫。
“我……我不會水。
”少年惶然叫,急急去抽跳闆。
“你怎麼啦?”青山問。
“先把船弄出去。
” “傻瓜,他們不會找船追你?” 四大漢到,奔迎船頭。
少年人一急,抓起了一根篙,大喝一聲,掄篙便掃。
最先跳上船來的一名青衣大漢木棍急架,一看便知是行家,“劃地為牢”斜搭住艙闆,“啪”一聲便架住了長篙。
長篙太長,一近身大事去矣,毫無用處,另一名大漢乘機一躍而上,快步沖進,木棍兜胸便點。
少年人身手夠高明,篙杆向上一擡,“啪”一聲震起木棍,丢蒿乘機搶入,像是猛虎出柙,搶入大漢懷中,“砰”一聲來一記“霸王敬酒”,一拳正中大漢的下颔,力道甚猛,手急眼快。
“哎……”大漢狂叫,“嘭”一聲倒了。
可是,雙拳難敵四手,好漢也怕人多,第三名上船的大漢木棍來勢如電,“噗”一聲敲在少年人的左腰胯上。
“哎唷!”少年人同時大叫,也倒了。
第四名大漢及時搶到,撲上抓住少年人的右手一扭,熟練地用腳掌插入,踏住上臂擒住了。
“綁!”第三名大漢,丢棍取出了繩索,熟練地綁了少年的雙手。
碼頭上人群騷動,有人大叫:“欺負人,快阻止他們行兇。
” 青山安然不動,冷靜地注視着形勢的發展。
上來了兩名敞衣大漢,領先的人雙手叉腰,沉聲喊道:“諸位,你們為何欺負一個小孩?” 四大漢之一挾棍上前,冷笑一聲道:“咱們捉逃奴,閣下最好少管閑事。
” 敞衣大漢哼了聲,迫上兩步道:“捉逃奴?拿來?” “拿什麼來?” “巡檢司的腰牌,地方官的手谕。
” “還沒報案。
”大漢大聲說。
“那麼,在下必須問清,把他叫起來問問。
”敞衣大漢一面說,一面向前走。
大漢伸手一攔,冷冷地說:“閣下,奔牛鎮鄭大爺的事,少管為妙。
” 敞衣大漢臉色一變,向身後的同伴哼了一聲說:“二弟,你聽見沒有?” “大哥,聽見什麼?”二弟冷冷地問。
“人家常州府奔牛鎮的人,殺過府來,在咱們鎮江府呂城鎮捉人,說是捉逃奴,又不許咱們過問哩。
” “這叫做驅卒過江,飛象過河。
”二弟仍然冷冷地答。
“二弟,你看怎樣?” “我?咱們把他們四位仁兄,灌飽水再說。
” “對,不然他們認為咱們呂城鎮無人呢!” 碼頭上人聲大嘩,有人叫道:“先把他們揪下來,先打他個半死再說。
” 四大漢臉色在變,用求助的目光向碼頭上搜尋。
果然不錯,救兵恰好從天而降,兩名青衣大漢急撥開人叢往下走,其中一人叫:“張老大,下來。
” 敞衣大漢一驚,扭頭一看,抱拳笑道:“原來是三爺,三爺來得好,這幾位仁兄……” 三爺站在碼頭上,沉下臉問:“你們兄弟倆又在鬧事?想訛詐不成?” 張老大一驚,說:“三爺,你……” “住口!” “這……” “不許管奔牛鎮鄭大爺的事。
” “但……他們……” “關照已經打了,你不信,可以去問你們老大。
”三爺冷冷地說。
“哦!老大沒說,這……” “快走,沒你們的事。
”三爺說完,偕同伴轉身走了。
四大漢傲然在瞪了張老大一眼,冷冷一笑。
張老大也回瞪了四人一眼,臉上無光地向二弟舉手一揮,下船匆匆走了。
碼頭上人群徐散,可知那位三爺在本地頗有來頭。
青山的目光,落在右鄰的官船上。
他看到艙簾拉開了一條縫,有一雙清澈靈秀的大眼睛,躲在簾後向這一面注視。
四大漢将少年人提起,為首的大漢狠狠地踢了少年人一腳,罵道:“該死的東西!要不是押着你走路,大爺就先打斷你的狗腿。
” 少年人不但掙紮,還咬牙齒切地怒叫:“你們這群狗東西!臭奴才的奴才,助纣為虐……” “啪啪啪啪!”大漢狠狠地給了少年人四耳光,打得少年人口中血出,“砰”一聲仰面便倒,然後兇睛一瞪,怒罵道:“小王八!你再罵罵看?大爺不将你的門牙全部打落,就不姓王。
” 少年人不怕,挺坐而起罵道:“你這賊王八,你本來就不姓王,而是太湖的水賊汪海……” 話未完,大漢已一把就扣住少年人的咽喉…… 緊要關頭,右鄰的官船艙門倏開,鑽出一位國字臉膛,三绺長髯拂胸的中年輕袍人,喝道:“住手!姓汪的小賊,你敢又行兇?” 汪海大驚,突然跳上碼頭,喝聲“扯活!”如飛而逃。
另三名大漢也大駭,丢下少年人也溜之大吉。
中年人身形好快,突然飛躍而下,手一伸,便抓住了逃得最慢的一名大漢。
其餘兩人往人叢中一鑽,兔子般逃掉了。
大漢左肩被扣,本能地大喝一聲,扭身右肘後攻,反應居然十分迅捷。
可惜雙方的藝業相差太遠,右肘剛剛攻出,便被中年人左手扣住了曲池穴,向下一掀,乖乖坐倒。
就在這時,艙窗有焦急的嬌嫩嗓音叫道:“小心身後……” 同一瞬間,中年人丢手後退。
晚了半步,寒星一閃,貫入中年人左上臂。
也在同一瞬間,艙門飛出一名十一二歲小後生,手中的短劍閃閃生光,向人叢中飛撲。
人叢一陣騷亂,一名青衣中年人悄然溜走。
“你走得了?惡賊……”小後生怒叫,疾沖而上。
青衣中年人左手向後一揚,又一顆寒星幻化一道灰芒,射向小後生的小腹,相距丈餘,太快了,小後生萬難躲過。
柏青山坐在船頭,碼頭僅比船頭低五尺上下,形勢危急,他不得不出手了,掌心暗藏的三顆黃豆,以肉眼難辨的奇速射出,相距也在丈外,一閃即逝,隻飛出兩顆,另一顆留待後用。
“得”一聲輕響,寒星突然斜飛,是枚三寸長的銀針,一看便知是淬毒暗器。
小後生看到了針影,但沖勢難止,無法回避,大驚之下,眼睜睜等死,急急止步,叫出一聲“糟!” 并不糟,淬毒銀針向外側飛飄,“叮”一聲輕響,跌在一名看熱鬧的人腳下。
黃豆向側滾,太小了,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同一刹那,“嘭”一聲大響,青衣中年人向前一仆,跌了個大狗爬,左肩背的膏肓穴被黃豆射入,豈能不倒? 小後生驚出了一身冷汗,莫名其妙,但見中年人仆倒,立即神魂入竅,急沖而上,劍把向青衣中年人的後枕骨就是一下。
中年人腦袋往下一耷,立刻昏厥了過去。
船上搶下五六名船夫,七手八腳搶到。
長髯中年人右手抓緊左臂上方,臉色泛青,但仍可支持,向船夫們叫:“将人帶上船,交給大人送交官府法辦。
” 船夫們擡了兩個俘虜登船,小後生奔向長髯人,急聲問道:“爹怎樣了?” 長髯人登船,鎮定地說:“找那家夥要解藥,挨了一針。
” “好像是……” “針有奇毒,不要緊。
去把那位少年人解開,帶到船上來。
” 艙面上,出現另一位穿紫花長袍的中年人,背着手,劍眉入鬓,流露着雍容華貴的氣質,泰然地說:“戚師傅,趕快上來裹傷。
船家,開船,速返府擒賊。
” 戚師傅用巾絞住了手臂,登船說:“大人何不到鎮江再說?交給鎮江府……” “不必了,公文往返費時,而且鎮江府辦不了太湖賊,同樣會解送蘇、常二府的。
立即啟航。
” “是,這就走。
” 小後生已将少年人接過船去了。
柏青山的三名船夫,恰好及時趕回。
柏青山若無其事地整衣而起,向船夫說:“船家,剛才有人在船上打架,幾乎出了人命,如果再不走,等會兒官司打定啦!巡檢司的人快到了。
” 船夫們大驚,怎敢怠慢?官司一打,至少是三兩月的事,船扣下三兩月,豈不要喝西北風?立即手忙腳亂地啟航,溜之大吉,比官船早片刻離開碼頭,向常州府順流急駛而去。
下航三四裡,他向船夫說:“船家,不必趕程,等會兒跟在那艘官船後面,但不要太靠近。
” “客官今晚不想趕到常州府城?”船夫詫異地問。
“在下又不是有事待辦,急什麼?”他泰然地說。
這一帶河流,因有呂城、奔牛兩座大閘管制水流,船隻上航下放沒有多大區别,水勢流動極為緩慢,控舟容易,想快不易,想慢還不簡單?不久,官船已超越而前。
一個時辰後,便看到了奔牛壩。
這裡距常州約有三十裡,也叫奔牙塘。
相傳有一頭金牛奔到此地雲雲,目下叫奔牛巡檢司,設有一座水閘管制運河的水位。
這座鎮隻有兩百餘戶人家,是一處極為普通的小市鎮。
但誰又料到日後這裡會出了一位大美人,斷送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