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關燈
鷹和海獅(摘自《失去了的世界帝國》) 虛假的傳說 英國的戰争宣傳一向很出色。

    他們對所謂“英國之戰”的宣傳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對于不知内情的人來說,他們的宣傳早已載入史冊。

    但若要進行嚴肅的軍事探讨,就必須首先澄清這些神話。

     法國崩潰之後,德國陸軍力量大大超過英國,空軍力量旗鼓相當,海軍則不幸處于劣勢。

    我們的海面艦隊很弱,而且數量不多,隻有潛艇武裝還夠得上真正的分量。

    一九四○年夏季的關鍵問題在于必須作出決定渡過海洋這一障礙。

    因此在準備大舉入侵的戰役中,英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優勢。

     我在黃色方案提綱中,早已陳述了我的看法,我認為如果我們在六月底發動一次出其不意的橫渡,當時解除了武裝的英國陸軍正陸續從敦刻爾克撤回,而他們的艦隊又停泊在鞭長莫及的海港裡,那麼我們盡可速戰速決,一舉而征服英國。

    可是希特勒坐失良機。

    恢複了元氣的英國人得到喘息的機會,制定了激烈的反侵略措施,整頓了他們強大的海軍,從而封鎖了英吉利海峽。

    這樣一來,德國隻能進行空襲,迫使英國作出決定,或炸出一條入侵的路。

     首先我們必須就雙方的空軍力量作一對比。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包括德國人在内,仍然認為龐大而實力雄厚的德國空軍是被一小撮英勇頑強、身穿皇家空軍制服的德摩比利隘口①保衛者所擊敗,或引用一位修辭大師的話來說:“人類戰争史上從未有過這樣的以少勝多”。

    事實上,戰鬥開始時,德國和英國雙方都擁有約莫一千架戰鬥機。

    德國轟炸機的制空權遠較英國為大,但是英國的轟炸機,至少那批新型轟炸機的負荷量更重,飛行距離更遠,裝備也更為精良。

     為了誘使英國求和,希特勒和戈林對于德國空軍當然極盡炫耀之能事。

    在另一方面,丘吉爾卻盡量利用英國飛機數量少和勢孤力單這一事實,強拖美國卷入戰争。

    結果使這場戰争産生了一種大衛力敵巨人哥利亞②的假象。

     ①故事見《聖經-舊約-撒母耳記》第十七章。

     ②希臘境内著名隘口,古希臘斯巴達王裡奧尼達斯曾率三百勇士保衛此隘口,抗拒波斯大軍。

     英國的優勢 傳統的描述不僅在力量對比上歪曲了事實,而且德國空軍行動時遭到的重重阻力也未加以記述。

     大部分戰鬥是在英國空軍基地上空進行的。

    德國駕駛員一被擊落,就宣告失蹤,不是死亡,就是被俘。

    但被擊落的英國駕駛員,隻要沒有受傷,就可以立刻另外駕駛一架飛機起飛。

    德國駕駛員的戰鬥飛行時間隻有幾分鐘,因為我們戰鬥機的燃料大約限制在九十分鐘之内,而這段時間的大部分都消耗在進入交戰區和返回駐地上了。

    英國駕駛員一旦升入戰鬥高度,就能堅持戰鬥直到子彈和汽油用完為止。

     由于我們戰鬥機的飛行距離短,我們隻能飛抵英國的東南隅。

    德國空軍象一隻被縛的鷹,倫敦是這條系繩的最遠端。

    大英帝國的其他地區毫無空襲之虞,因為轟炸機沒有護航,需要冒被消滅的很大危險。

    英國皇家空軍則可以随意撤離火線,進行休整或檢修。

    他們能在遠離火線的地方集結後備力量,加緊制造新飛機。

     此外,我們的戰鬥機還奉命緊靠着轟炸機飛行,就象驅逐艦掩護戰列艦一樣,從而削弱了戰鬥力。

    這無疑給予轟炸機駕駛員以安全感,但這項命令卻使戰鬥機受到束縛。

    在空戰中,“搜索與殲滅”是規律中之規律。

    戰鬥機駕駛員應該自由地在空中飛行,發現敵人,予以迎頭痛擊。

    戈林從未掌握這一基本要點,盡管他的空中戰鬥英雄不斷用這一點敦促他。

    我們轟炸機的損失量越是上升,他就越是執拗地堅持轟炸機必須由戰鬥機緊密護航。

    這項紀律拖延了戰鬥,造成許多同志死亡,并嚴重挫傷了駕駛員的士氣。

    最後,到一九四○年,英國人有了一項幸運的科學成就。

    他們首先擁有了可以應用于實戰的雷達,可以對戰鬥機進行控制。

    我們一侵入領空,他們就可以緊緊跟蹤我們,迅速派出戰鬥機向我們迎頭痛擊。

    他們無須消耗燃料進行偵察,也無須分散力量進行搜索。

    如果不是這個因素,德國空軍戰鬥機指揮部将會赢得一次快速地壓倒一切的勝利。

    因為直到最後,德國空軍始終沒有從空中擊敗皇家空軍。

    連無意贊揚德國戰鬥力的丘吉爾也承認,在九月間戰鬥不利于英國戰鬥機司令部。

     當時,我們的進攻變為對倫敦的戰略轟炸。

    丘吉爾認為這是戈林所犯的緻命錯誤。

    實際上,一則當時天氣惡劣。

    再則對德國城市挑釁性的瘋狂轟炸急需立即給以殘酷的回擊,三則考慮到入侵英國本土必須在十月一日以前進行,否則隻好作罷,鑒于這三重原因,改為戰略轟炸勢在必行。

    我在有關這次戰役的逐日分析中對于這一點作了詳盡的闡述。

     鷹式襲擊的目的 德國空軍于一九四○年夏對英國的一次“鷹式襲擊”,實質上是一次求和姿态,這是一次有節制的努力,企圖說服英國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