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由堡壘連接起來的長城,配備以現代化的最猛烈的火力,将來敵人不論投入幾百萬人來進攻,最後都将淹沒在自己的血泊中。

     根據這個理論,法國修建了一連串的碉堡,用地下坑道把它們連接起來,這就是馬奇諾防線。

    如果德國不進攻,處于馬奇諾防線陸地長城和英國海上封鎖之間,我們的經濟生命也就會被扼死,即使那時候革命未能使希特勒垮台,盟國 軍隊最後也會從馬奇諾防線向我們發動一勞永逸的最後一擊,迫使我們的将軍們象一九一八年一樣匐伏于地,乞求和平。

    這就是在“靜坐戰”期間西方報刊的論調。

     有見識的軍界人士對這個馬奇諾防線提出一些疑問。

    他們說:工程的确是了不起,但是否太短了一些?從瑞士阿爾卑斯山開始,沿着法德邊界延伸一百多英裡到一個叫作隆古庸的地方——這是它的終點。

    在隆古庸和英吉利海峽之間,沿法國和比利時的邊界,還有一塊寬闊平坦的地帶是個漏洞,長度至少和馬奇諾防線本身相等。

    一九四年我們這些野蠻的德國人之所以從比利時進攻,就是因為這個漏洞提供了一條通向巴黎的平坦大道。

    難道我們不能繞過這條著名的馬奇諾防線,再次沿着這條路下來嗎? 那些支持甘末林計劃的人以譏諷的微笑來回答這樣的問題,他們說:把防線穿過比利時,一直延伸到海邊,這當然好。

    但是這要由比利時人來決定,但他們甯願堅持保持中立而不願搞這條防線。

    在法國境内延伸這條防線,則要穿過長達一百三十英裡的重要工業地區。

    此外,過去也曾經考慮過要這樣做,但是政府想節約開支。

    因為人民正在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和增加工資。

    延長防線的費用将象天文數字那樣龐大。

    還有,這些地區的地下水位太高,修建坑道系統有困難。

    同時,那時候希特勒已經上台,延長這條防線可能刺激這個好戰的元首不加思索地馬上采取行動。

     總之,法國最聰明的軍事思想家決定不把馬奇諾防線修完,而采取了甘末林計劃。

    如果戰争發生,法國和英國的軍隊将部署在未修築工事的比利時邊界一帶,嚴陣以待。

    如果德國人真的再次從這裡來,盟國軍隊将在加麥蘭指揮下躍出陣地,與二十萬名骁勇善戰的比利時軍隊彙合,固守天然的沿河防線。

    由于在現代化戰争中處于防禦地位所具有的極為有利條件,德國向這樣狹窄的戰線發動進攻,将會遭到重大傷亡而告失敗。

     計劃執行的結果 我們确是進攻了,雖然并不完全按照計劃給我們規定的路線行事。

    五天之後,甘末林大元帥被解除職務。

    我們穿過被認為是“無法通行”的阿登地區,繞過馬奇諾防線北端,大軍浩浩蕩蕩西進,橫貫法國,因此切斷了按照甘末林計劃準時躍出陣地沖進比利時的法國和英國軍隊的聯系。

    我們由庫赫勒指揮的第八軍也自荷蘭北下迎擊,使他們陷入重圍。

    五月十五日晨,法國總理打電話給他的國防部長,問甘末林有什麼反擊措施。

    根據曆史記載,國防部長回答說:“他什麼也沒有。

    ” 第二天,巴黎法國外交部召開緊急會議,冒生命危險從 倫敦乘機來到這裡的溫斯頓-丘吉爾在會上問甘末林大元帥:“将軍,準備用來抗擊德國突破的後備部隊在哪裡?”根據丘吉爾回憶錄,這位世界第一流職業軍人回答說:“Au-cume。

    ”(“一個也沒有。

    ”) 魏剛将軍接替了他的職位。

    我們輕而易舉地從背後拿下了馬奇諾防線,因為炮口都是朝着前面方向。

    我們俘虜了坐等在碉堡和坑道内的法國士兵,并把他們全部運往英吉利海峽,用來對英國作戰。

    我們還繳獲了這個迷宮中儲備的全部糧食和裝備,隻留下幾個燈泡在這些無人的混凝土通道内照明。

    因此馬奇諾防線一直保存到今天。

     法國的偉大從曆史舞台上消失了。

    德國幾世紀以來的不共戴天的敵人終于遭到厄運。

    從戰略上講,關于如何在戰争中使用工業力量這個問題,他們的想法是錯誤的。

    他們把國家的力量和财富浪費在一個巨大的悲劇性玩笑上,用鋼和混凝土修建了半條城牆。

    從戰術上看,當甘末林大元帥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