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LD?

關燈
“愛迪生、愛因斯坦,還有黑柳徹子都是LD。

    ” 這句話是十幾年前,有人從一本雜志上剪下來,從紐約寄給我的。

    那是日本的學者發表在雜志上的論文,我母親的一位朋友、居住在紐約的一位日本醫生把這篇文章寄給了我。

    “不管怎樣,能夠把你和那些人物相提并論,真令人高興,所以給你寄過去。

    ”——印刷品中夾着這樣一封信。

    我看了不禁大吃一驚,究竟是為什麼,要把我和這些天才人物相提并論呢?當然,我想不出我們有絲毫共通之處。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都是非常光榮的事情,令人欣喜,我也感到非常高興。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所謂的“LD”是什麼意思。

     後來,據說我的朋友的孩子是LD,朋友對我說:“要是你想了解LD的詳細情況,就和我聯系吧!”朋友還說自己參加了一個LD兒童的家長會。

    我一下子想起了上文中說愛迪生的那篇文章,不過當時百事纏身,也沒有想要了解詳情。

    不久,參加《徹子的小屋》節目的一位女演員有一個LD的孩子,于是我終于知道了什麼是LD。

     LD是“LearningDisabilities”的簡稱,日語中将它譯為“學習障礙”,不過這并不太貼切,所以一般就直接稱之為LD。

    我去書店的時候,發現各種關于LD的書琳琅滿目,不禁十分驚訝。

    但更令我吃驚的是,《徹子的小屋》的女導演在和那位女演員一起排練完節目後,回來對我說道: “在媽媽們中間,都說黑柳女士是一個LD呢!” 不久,NHK電視台的教育頻道給我發來邀請,說:“現在有的日本孩子患有ADHD這種毛病,很多人士反映,在拜讀了黑柳女士的《窗邊的小豆豆》之後,看到黑柳女士上小學的時候被退過學,感覺黑柳女士小時候也有這種問題。

    在《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中也寫到了黑柳女士是由于受到了什麼樣的教育,才成為今天的黑柳徹子的。

    我們很想邀請您講一講小學的校長先生的事。

    ” 我就去參加了這個節目。

    ADHD就是“精力無法集中,多動症”的意思,據說患有這種毛病的孩子很多都同時患有LD。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不知不覺地,原來我是有這種毛病的?”就這樣,我對LD的了解逐漸增加,不過真正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今年NHK連續播映了四個晚上的節目《請不要說我是怪孩子》。

    這是一套關于LD孩子的節目,我認真地看了這個節目,看完的時候我已是淚流滿面。

    我并不是自己想哭,隻是淚水總也止不住,反正我是哭了。

     我之所以要寫《窗邊的小豆豆》,是因為我非常喜歡小林校長,希望在自己還沒有忘記他的時候,把那些故事記錄下來。

    這本書并不是出版社向我約的稿。

    有一天晚上,我已經上床睡下了,突然又跳了起來,伏案奮筆,一口氣寫滿了三張400字的稿紙,這就是後來小豆豆那本書的第一篇《第一次到車站》。

    我曾經和校長先生約定:“等我長大了,要做這個學校的老師。

    ”可是先生還沒等到我實現這個約定就去世了,我也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即使是為了這個約定,我也應該告訴人們,曾經有這麼一位校長先生,他真正地愛着孩子們,從心底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和出衆的個性,他滿懷着熱情來對待孩子們。

    所以,書中也詳細地寫了我為什麼進了普通的小學後不久就被退學了,媽媽費盡心思地尋找合适的學校,後來我終于進了校長先生創立的那所巴學園。

     我一直認為,我之所以會被退學,是因為自己是一個充滿了好奇心的精力旺盛的孩子,所以我坦率地寫下了當時所有的真實情況。

    可是,我看了《請不要說我是怪孩子》這個節目以後,我卻感覺到,在診斷了很多LD孩子的專家和研究者看來,《窗邊的小豆豆》中所寫的那些情形,無論哪條都是和LD的症狀相吻合的。

    這一點我可真沒有想到。

    我被退學的一大理由是上學的時候,我不肯坐到桌子旁邊,而是一直站在教室窗子那裡向外面張望。

    而作為LD的病例出現在節目中的一個男孩子,也是總不肯坐到位子上去,隻要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他就立刻站起來跑過去瞧瞧。

     我也完全是這個樣子,我站在窗子旁邊,是為了等宣傳藝人們。

    我特别喜歡宣傳藝人,我想如果他們從旁邊經過,我就叫住藝人們,然後告訴班裡的同學們:“來啦!”我們教室的窗子直接對着大路,這對我來說非常幸運,但是對學校卻很不幸。

    宣傳藝人們經過學校的時候,本來是停止吹吹打打,靜悄悄地走過去的,可是我一瞧見藝人們,就告訴大家:“他們來啦!”所以大家都一股腦地跑到窗邊,齊聲叫道:“宣傳藝人!”還央求藝人們:“給我們表演一個吧!”難得孩子們這麼熱心央求,宣傳藝人們就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