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幕 折紙遊戲

關燈
是蘭,的場小姐,對于這個家這麼靈驗的預言,你有什麼感想?” 女醫沒有回答,隻是很快垂下視線。

     其他人都一臉茫然,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可是,槍中并不打算做說明。

     “這麼一來,我也得改變看法了。

    ”槍中嘲諷地歪着嘴巴繼續說,“這個世界真的有已經注定的命運,這等于是否定了動态時間:否定了包含無限可能朝向未來前進的時間、時間是平靜的平面,不,應該說是一條直線。

    生與死全都早已被安置在那線上,等着時間到來而已。

    ” 的場小姐好幾次微微搖頭,像是要抛開槍中所說的話。

     “可以讓我看看剛才那隻紙鶴嗎?”她擡起視線說。

     “在我這裡。

    ”我回答她後,從椅子站起來。

     我差點忘了那隻還包在手帕裡,放在我對襟毛衣口袋裡的來辦案時的重要證物,應該跟皮帶、書一樣保存在地下室。

     我拿出手帕,在餐桌上小心翼翼地攤開來。

     可能是擡屍體時壓着了,裡面的紙鶴已經有點皺巴巴的了。

     的場走到我旁邊來,看着那隻紙鶴。

     用來折這隻紙鶴的紙,是朦胧的淡紫色底,配上銀色的細麻葉花樣。

     “果然是。

    ”她喃喃說着。

     “是什麼?”我問。

     女醫的視線停留在紙鶴上,回答誰:“這是信紙。

    ” “信紙?” “你不知道嗎?請看看背面,有銀色的線條,這是我們為客人準備的信紙。

    ” “是嗎?” “紫色是直寫的信紙,還有成套的信封;另外一組是黃色橫寫信紙,二樓的每個房間裡都有。

    ” “這我倒不知道呢,在桌子抽屜裡嗎?” “是的。

    ” 我在想,既然如此,是不是有必要檢查每一個房間的抽屜。

     兇手那間一定會少一張信紙,隻要檢查信紙張數就行了。

     我提出這個意見,槍中立刻搖着頭說: “沒用的,除非那個人是笨蛋,不然怎麼會使用自己房間裡的信紙呢?他可以用蘭房間裡的啊。

    ” “啊。

    說得也是。

    ”我對自己的愚蠢感到羞恥。

     槍中撫摸着冒出一點胡楂的下颚,說: “不過,為了萬一,查查看總是好的。

    ” “圖書室裡也有相同的信紙。

    ”的場小姐補充說明,“兇手也可能用那裡的信紙。

    ” “我知道了,”槍中點點頭,“不過,我并不認為可以從紙鶴身上找出兇手的線索。

    即使檢查指紋也是一樣,現在怎麼可能有兇手會在證物上留下指紋呢。

    ” 說完,槍中用手指搓揉太陽穴,看着沉默不語的每一個人。

     餐桌上的餐點。

     誰也沒有動過。

     “我本來想稍後再來讨論這個問題。

    ”過了一會兒,槍中終于開口說話了,“這次隻能當做大家都沒有不在場證明,從動機來判斷誰是殺害蘭的兇手……不對,這樣的判斷也不太有意義。

    ”他用手指壓着太陽穴,緩緩搖着頭,“兇手即使跟蘭無冤無仇,也可能被逼得不得不殺了她。

    譬如說,蘭知道誰是兇手,并握有确切的證據。

    ” “會是這樣嗎?”名望奈志開口說,“兇手是模仿《雨》的第二段歌詞殺人,所以,應該是一開始就打算殺死兩個人,才會策劃這場童謠殺人案吧?” “嗯,蠻正确的判斷。

    ” “你說得不是很真心喔。

    ” “是嗎?” “啊。

    你那種眼光好像要說‘最看不慣他們兩個的就是你名望奈志吧’。

    ” “你很清楚嘛!” “槍中,你……” “讓我說一個很簡單的推理給你聽吧。

    ”槍中看着名望,用帶點煩躁的聲音說,“我、鈴藤跟甲斐都有不在場證明,而深月跟彩夏是女性,不可能把蘭的屍體搬到那個小島上,忍冬醫生又完全沒有動機,所以,兇手應該是你名望奈志。

    ” “别開玩笑了,”名望奈志難得漲紅了臉,從椅子上半站起身來,“我告訴你,槍中,我絕對不是……” “不要那麼激動,一點都不像你。

    ”槍中冷漠地丢下這句話,轉過頭來看着站在我旁邊的的場,說:“的場,在正式把他當成兇手之前,我有一件事情一定要問你。

    ” “我與案件無關。

    ”女醫的聲音有幾分緊張。

     槍中緩緩地左右搖着頭,說:“應該等你回答我的問題後再下判斷吧?就客觀而言,你不認為是這樣嗎?” 槍中說話的語氣,是前所未有的強烈。

     的場小姐顯得有點畏縮,但是,很快歎口氣說: “你想知道什麼?” 說着,她繞到餐桌邊,在其中一個空位上平靜地坐下來。

     5 “我想問的,當然是這個家的事。

    ” 其他用人都已經離開了,槍中隔着餐桌,盯着女醫的臉,說: “這棟霧越邸的……啊,我不是要問昨天在溫室聽到的事,我是要問白須賀家的事。

     你好像不太願意讓外人知道這個家的事,可是,陷在案件旋渦中的我們,卻對這個家有很多不好的猜疑,例如昨天提到的關于鳴濑的事,不管你們怎麼強調與你們無關,我們都無法相信。

    所以,為了洗清這些疑點,請多少告訴我們一點,可以嗎?” “這……”的場小姐顯得很為難。

     “需要白須賀先生的許可嗎?那麼,我去找他談。

    ” “不用!”她挺直背脊,打斷了槍中的話,“我知道了,我會自己判斷,隻回答必要的問題。

    ” “謝謝你。

    ”槍中的臉頰泛起些許笑容,兩手放在餐桌上,手掌交錯互握着,“首先,我想請教你,關于你們主人白須賀秀一郎的事。

    他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 從事什麼工作?他看起來頂多50歲,為什麼這麼年輕就遁隐山林,過着避人耳目的生活呢?” 我聽得有點緊張,生怕從昨天早上開始,對我們的态度稍微緩和了一些的的場小姐,會因為槍中這個問題,再度把她的臉隐藏在冷漠且沒有表情的面具後面。

     “老爺這個人有點乖僻、頑固。

    ”她想了很久,她回答出這句話。

     令人驚訝的是,她的聲音并不是那麼冷漠。

     “這一點我也很清楚。

    ”槍中苦笑着說。

     “不過,剛才我也說過,他絕不是很冷酷的人。

    現在的他雖然不太喜歡親近人,但是,以前的他不但溫和,也很喜歡接近别人。

    ” “以前嗎?你是說在他夫人去世之前嗎?” 女醫微微點頭說:“到四年前為止,他都住在橫濱,每天為公司的事奔波。

    因為是跟貿易相關的公司,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國外。

    四年前,老爺不在家時發生火災,夫人在那場火災中喪生了,” “他以前很愛他太太嗎?” “不隻是以前,直到現在仍然是。

    ”她的聲音悲戚,語氣卻十分堅定。

     槍中松開交叉互握的手,把手指頭伸直。

     “可以告訴我那場火災發生時的正确時間嗎?” “四年前——1982年12月。

    ” “至于火災原因,你昨天已經說過了,是電視顯像管起火引起的吧?” 我看着默默點頭的女醫,突然覺得其中暗藏玄機。

    “四年前”、“電視起火”、“火災”…… 某種記憶開始在我心中一隅蠢蠢蠕動。

     那場火災确實是…… 是…… “不可能是縱火嗎?”槍中沒有察覺我心中的問題,繼續詢問的場。

     女醫搖着頭說:“沒聽過這種事。

    ” “夫人是在那場火災中喪生的。

    當時她還很年輕嗎?” “還不到40歲。

    ” “你說她的名字是‘Mitsuki’?” “嗯,”的場看着跟她并排而坐,正默默低着頭的深月的側面。

    “不過,跟這位深月小姐差一個字月’,夫人的漢字寫成‘美月’。

    ” “大廳那幅肖像畫是誰畫的?” “是老爺畫的。

    ” “哦?”槍中臉上充滿了驚訝,還轉過頭來征求我對這個驚訝的認同,“太厲害了,你們主人居然也有繪畫才能。

    ” “聽說他年輕時本想走藝術這條路。

    ” “他不是也會寫詩嗎?我在圖書室看過他的詩集。

    ” “我想,他本來應該是希望靠對畫與詩的興趣過日子吧。

    ” “那麼,怎麼會經營貿易公司呢?” “這我就不知道了。

    ” “應該是有什麼原因吧。

    總之,四年前的那場火災,讓白須賀先生離開了工作崗位。

    ” “他把社長的位子委托給别人,現在是會長身份,不過,實質上他幾乎不再管公司的事,隻是大約每個月去巡視一次而已。

    ” “我知道了。

    他是在去年春天搬來這裡的吧?啊,這是我聽忍冬醫生說的。

    ” “是的。

    ” “是怎麼找到這棟房子的?” “聽說這棟房子本來是夫人娘家的不動産。

    ” “那麼,去世的美月夫人,是蓋這棟房子隐居的人的親戚啰?” “我不太清楚。

    ” “這個家平常有客人來嗎?啊,我會這麼問,是因為我們住的二樓房間,好像都是特别為客人準備的客房。

    ” “很少有外來的客人,不過,幾個跟老爺、夫人比較親近的朋友,每年會來這裡聚一次。

    ” “哦,在夫人忌日那一天嗎?” “不是,”女醫抹着淡淡口紅的嘴唇浮現出微微笑容,但瞬間便消失了,“是他們兩個的結婚紀念日,每年9月底的時候。

    ” 槍中無言地點點頭,從桌上舉起一隻手來,又開始搓揉太陽穴。

     “我可以問其他人的事嗎?”隔了一會,槍中說,“首先是鳴濑先生,他以前就在白須賀家工作嗎?” “好像是。

    ” “在橫濱那個家,也像現在這樣,吃住都在家裡嗎?” “是的。

    ” “井關小姐也是嗎?” “她好像是從已故夫人的娘家跟來的。

    ” “你呢?的場。

    ” “我在白須賀家工作已經五年了。

    ” “那麼,是從火災前一年開始在這裡工作的嗎?” “是的。

    ” “當主治醫生?” “剛開始應該說是家庭教師吧……”說到這裡,她突然抿住了嘴。

     槍中眼鏡後的眼睛,閃爍了一下,在一旁聽他們交談的人——當然包括我在内——也都不由得看着女醫的臉。

     剛才,她的确說了“家庭教師”這個字眼,那麼,也就是說…… 可是,槍中并沒有緊緊追問她這個問題,若無其事地繼續問下一個問題: “那個叫末永的年輕人,也是以前就在白須賀家工作嗎?” “不是的,他是搬來這裡以後才雇用的。

    ” “是嗎?不管是他或是你,這種年紀躲在這麼偏僻的地方,好像都太年輕了吧?是不是有什麼原因呢?” “我……”女醫停頓一下,稍微避開槍中的視線,“以前在大學醫院工作時,就對人際關系感到有些疲憊。

    不過,主要原因還是搞壞了身體。

    ” “生了什麼病嗎?” “嗯,算是吧,”她點點頭,臉上驟然蒙上一層陰影,“因為發生了很多事,讓我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了興趣。

    末永不太談過去的事,大概也是在跟我同樣的心境下來的吧。

    ” 槍中當然也聽出了女醫話中的某種含意,那就是“對未來失去興趣的人”,除了她和末永之外,還包括了失去愛妻的白須賀先生,甚至于鳴濑和井關。

     她說過“有訪客時,這個家就會動起來”;還說過“這個家會與來訪者的心産生共鳴,映出來訪者的心”。

     而每一個外來的訪客,最關心的都是自己的未來,朝向未來生活着,所以,這個家就會映出來訪者的未來。

     反過來說,面對“對未來沒有興趣的人”——也就是住在這個家裡的人,這個家就會産生不同的“動作”。

     “各位都是單身嗎?”槍中又提出問題。

     “聽說鳴濑的老婆很久以前就去世了。

    ”的場驟然眯起眼睛,看着槍中背後并排的落地窗外,“井關的丈夫,以前好像是擔任廚房的工作,後來在火災中喪生了。

    聽說是為了進去救太太,結果就那樣一去不回了。

    那場火災發生在深夜,屋子又老舊,火勢很快就蔓延開來了。

    ” “你結婚了嗎?” “沒有,恐怕永遠也不會結了吧。

    ” “末永先生也是嗎?” “他……”女醫欲言又止,隔了一會才低聲說,“他結過婚。

    ” “結過婚?那麼,已經離婚了嗎?” “不是的,”她把聲音壓得更低了,“他的太太在結婚沒多久後就自殺了,詳情我就不知道了。

    ” “這樣啊,”槍中有點尴尬地垂下頭,然後緩緩點着頭說,“真的很謝謝你,回答了這麼多讓你難以啟齒的問題。

    ” “沒有什麼好道謝的,”的場平靜地搖着頭說,“我隻是不希望被你懷疑我做過什麼壞事,我想其他人也是跟我一樣的心情。

    ” “應該是吧,那麼,的場,”槍中用稍微嚴厲的目光看着女醫,說,“可以再問一個問題嗎?” “什麼事?” “白須賀先生跟美月夫人之間有小孩嗎?剛才你說過,最初是在這個家當家庭教師……” 她顯然有點驚慌,短短“啊”了一聲,不知所措地低下了頭。

     “那個孩子後來怎麼樣了?”槍中加強語氣說,“一起住在這個屋子裡嗎?還是已經在四年前的火災喪生了?” “——沒錯,”的場低着頭說,“在那場火災中往生了。

    ” 槍中沒再繼續問下去,視線浮在半空中,發呆了好一陣子。

     6 我隻喝了一點湯,就先離開了正餐室。

     從挑高的大廳走上二樓後,我直接走去圖書室,因為我想确認的場所說的信紙的位置。

     當我握住走廊上通往圖書室那扇門的門把時,有一種很強烈的躊躇感。

     在這個屋子徘徊的不明人物(到底是誰呢)所帶來的猜疑和恐懼,已經在我的心中擴大到不容忽視的程度。

     圖書室裡一個人都沒有,但我還是豎起耳朵,小心翼翼地巡視在這一瞬間,也可能有某人正躲在某處監視着我的一舉一動。

     擺在圖書館中央的黑色大理石桌子的桌面下,有一個很淺的抽屜,我之前一直沒注意到。

     打開抽屜,裡面正是的場所說的成套信封、信紙,紫色跟黃色各一套。

     信紙是B5大小,大約30張裝訂成本。

     我拿出有豎直線條的紫色信紙,掀起封面來看,第一張有被撕掉的痕迹,但是當然不能因此斷定,那一張就是兇手用來折紙鶴的紙。

     說不定不是昨晚,而是以前的客人撕下來用的。

     這麼一想,我才突然想到,如果不能确定各個房間信紙本來的張數,即使調查現在剩下的張數也沒有用。

     不管那個管家有多認真,也不可能經常檢查客房還剩下幾張信紙。

     兇手很可能不是使用這間圖書室的信紙,而是使用其他房間裡的相同信紙;可能是已經被殺的榊或蘭房間裡的;也可能是兇手自己房間裡的,雖然槍中一口就否決了這樣的想法,認為兇手不會這麼笨,不過,推理起來的确是這麼回事。

     我不禁對自己遲鈍的思考能力感到厭惡。

     把信封放回抽屜後,我雙手抵在桌上,歎了長長的一口氣。

     “我們來折色紙,玩折紙遊戲吧”——模仿北原白秋的《雨》的殺人事件,再度發生了,可是,還是不明白兇手這麼做的真正用意。

     難道隻是為了制造混亂和恐懼嗎? 還是有更深的意義呢——我的心中一隅,又産生了突兀的刺痛感。

     在歐美的偵探小說中,“MotherGoods”經常被用來當做模仿殺人的童謠歌曲。

     現在随便想都可以想起幾個很有名的作品,例如韋恩·戴因的《僧正殺人事件》、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所有人都不見了》、艾勒裡·昆恩的《生者與死者》。

     兇手會不會是想到這些作品,才選擇以翻譯“MotherGoods”聞名的北原白秋的詩,作為自己犯罪演出的小道具呢? 我緩緩搖着沉重的頭,不由自主地回過頭去看背後——走廊那邊——牆壁上并排的書櫥。

     書密密麻麻地一直排到天花闆,我循着書脊看過去,看到書櫥中間上面一點那一排,有“日本詩歌選集”這幾個字,我立刻走上前去。

     從第一本按着順序一直看下去,其中少了一本“北原白秋”的詩集。

     那本書就是昨天被用來殺死榊的兇器之一。

     推測前天晚上的案發時間,正好是我跟槍中、甲斐一起待在圖書室裡的時候。

     其實,白秋的那本書那時候就已經不在這個位置上了,而我們當然不可能察覺到。

     兇手事先就拿走了這本書,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機會。

     雖然是裝在紙盒裡的厚厚一冊,但畢竟隻是一本書,任何人都可以輕易進入這間圖書室,把書藏在上衣裡偷偷帶回房間。

     我邊東想西想,邊繼續看着書名。

     這時候,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其中一本書——從被抽掉的白秋那本書數起的右邊第四本。

     上下倒放在書架上。

     在整齊排列的全集本中,這本書看起來非常不自然,特别引人注目。

     我狐疑地抽出那本書,拿在手裡一看,更覺得奇怪了。

     書收藏在白色的厚紙盒裡,可是,紙盒好像有點濕又有點髒,書脊上方的角落處,形狀醜陋地凹陷下去,紙的表面傷痕累累,摸起來非常粗糙。

     封面上并排的黑色粗體字寫着“日本詩歌選集西條八十”,我百思不解地伫立在書櫥前。

     不久後,聽到腳步聲跟說話聲,我趕緊把書放回原來的地方,打開通往隔壁沙龍的門,走進沙龍。

     這時候,槍中跟的場正好從走廊那邊的門進來。

     “對不起,的場小姐,”我唯唯諾諾地叫住她,這還是我第一次主動找她說話。

     女醫應聲後。

     把視線轉到我身上。

     我對着她說: “圖書室裡好像有一本書破損得很嚴重,那到底是……” “啊?”的場用手扶扶黑色眼鏡鏡框。

     一副聽不懂我在說什麼的樣子。

     站在她旁邊的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