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暗色天幕

關燈
個問題,但是,不一會兒就喃喃說了一句“哎呀,算了”,毅然把視線轉向老醫生。

     “對了,忍冬醫生,我一直想問您,這裡到底是怎麼樣一個家呢?這棟房子真的是非常富麗堂皇呢。

    ” “這個嘛,老實說,我也不清楚。

    ”忍冬醫生回答說。

     “您是第一次進來這裡嗎?” “沒錯,我是第一次進來。

    我告訴你們,不過,這種事不能說得太大聲,”醫生放低聲音說,“住在這裡的,全都是一群怪人,完全不跟村裡的人來往。

    ” “很早以前就不跟村裡的人來往嗎?”槍中這麼問。

     醫生瞥了走廊一眼,說:“你們都知道這棟房子的背面是湖吧?這個湖面積不大,名叫‘霧越湖’,就是超越霧氣的霧越。

    ” 兩個小時前,在暴風雪中看到的淡灰色天鵝絨,清晰浮現在我腦海中。

     “所以,大家都稱這棟房子為“霧越屋”或‘霧越邸’。

    ” “霧越邸……” “據說,是大正初年某個豪族所蓋的隐居處。

    可以在這種深山中蓋這麼富麗堂皇的豪宅,一定不是個普通有錢的人吧。

    我聽說,那個人有點怪異,在這裡隐居了一段時間。

    他去世後,這裡成了幾十年沒有人居住的空屋。

    也可能是因為這些過去,所以這裡的人把湖的名稱加上‘邸’字,稱呼這棟房子為‘霧越邸’,而不是以房子主人的名字來命名。

     “三年前,這裡突然開始大整頓,已經破舊不堪的地方也全部重新整修過。

    隔年春天,就恢複了人可以居住的景觀。

    主人姓白須賀——全名應該是白須賀秀一郎吧,這個白須賀秀一郎,帶着家仆一起搬到這裡來。

     “但是最奇怪的是,這群人完全不與外界接觸。

    家仆當中,有一個是醫生,所以,這附近的醫生也完全無緣接近他們。

    家仆會到市内去買東西,可是,态度非常冷淡。

    剛開始,大家甚至傳說,那一群人一定是做了什麼壞事,被警察通緝,才逃到這裡來。

    ” “這位白須賀先生,沒有妻子小孩嗎?”槍中打斷了醫生滔滔不絕的話。

     “不知道,我連這棟房子到底住了幾個人都不清楚。

    ”老醫生撫摸着全白的下颚胡須,“我雖然年近60,卻還是有很強烈的好奇心。

    今天正好去山後某個村莊辦事,回來時遇到大雪,幸運的是,車子正好開往這個家的方向。

     “說真的,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會勉強将車子開下山去。

    可是,我從很早以前就一直想參觀一下這棟豪宅的内部,甚至妄想,如果幸運的話,說不定還可以跟白須賀先生交個朋友。

    結果,情況完全超出我的想像。

    他們竟然要趕我走,我找了很多借口,例如車子沒加防滑鍊啦,在大雪中很難開車等等,他們才勉強答應讓我借住一宿。

    而且,不但沒見到主人,還是一個表情冷酷的管家把我帶進那個房間的。

    在你們進來之前,他們就把我一個人丢在那裡。

    ” “那個管家嗎?”槍中放低聲音說,“那個人真的是太冷淡了。

    ” 聽槍中和醫生說起管家,讓我不禁又想起剛進這棟房子的情形…… 6 有救啦…… 有救啦…… 在暴風雪中,這個聲音從幾乎已經半沉默的絕望深淵中湧出來。

     腳陷入堆積的白雪中,但是,我們依然連滾帶爬,奔向燈光點點的建築物。

    穿過白桦樹林,有一條順着湖岸延伸的細長道路。

    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走了多遠,我們奮不顧身地在大雪中行走,終于到達建築物其中一邊的平台。

     平台深處有一扇門,鑲嵌在暗褐色鏡闆中的花玻璃裡,有橙色的燈光。

    槍中大喊一聲“對不起”,拼命敲着門。

     過了一會兒,一個人影出現在花玻璃前。

    打開門的是,一個年過40,個子矮小,圍着一件大圍裙的女人。

     槍中上氣不接下氣地做了簡短說明。

    剛開始,女人顯得非常詫異,可是,聽着聽着就越來越沒有表情了。

     “我要去問主人。

    ”說完後,那女人毫不客氣地關上了門,連從内側上鎖的喀哒聲都聽得到。

     幾個凍僵的身體擁擠在風雪狂吹的平台上,已經失去感覺的腳在原地踱步,期待着那扇門再打開來。

     實際上也許隻有一兩分鐘,卻讓人覺得好像等了漫長的一輩子。

    那個女人終于回來了,用平淡的聲音告訴我們: “主人說可以讓你們進來。

    ” 聽到這句話,我們松了一口氣,正要進門時,那個女人往門前一站,擋住了我們的去路。

    她說平台左轉的地方,有一個後門,要我們繞到那裡,從那裡進來。

     我們隻想早點進入屋子裡,根本不在乎從哪個門進去。

    正想開口這樣說時,她冷冷撂下一句話:“這裡是廚房。

    ”說完,關上了門。

     我們走下平台,在大風雪中繞到建築物的正面。

    所幸,很快找到了那個女人所說的“後門”。

    從半開的門縫中,可以看到一個黑色人影。

     好不容易才進入建築物中。

    一進門,就是一個小小的門廳。

    在那裡迎接我們的,是一個個子頗高,剛邁入老年的男人。

    他穿着灰黑色背心,規規矩矩地打着黑色領帶。

    有着結實魁梧的肩膀、突出的胸肌、厚厚的嘴唇,還有線條粗犷的下颚。

    深陷的小眼睛,幾乎分不出白的部分與黑眼球,活像某種鳥類的标本。

     這個男人與剛才的那個女人一樣,幾乎是面無表情地看着我們。

     “請把鞋子、大衣跟行李上的雪拍掉,”他用沒有抑揚頓挫的聲音命令我們,“然後,換上那邊的拖鞋跟我走。

    至于大衣跟行李,就擺在這裡……” 他帶着我們,從左手邊的樓梯爬上而樓。

    樓梯轉了一百八十度的彎,繼續往上一層樓延伸,但是,男人沒有再往上爬,而是朝正前方的雙開門走去。

    穿過這扇門,就是一條寬約兩米的走廊,走廊直直向前延伸着。

     就這樣,我們被帶到了剛才那個房間。

    這之間,除了回答對方的指示之外,幾乎沒有開口說話的機會。

    就算我們是一群不速之客,這些用人的态度也未免太冷淡了,把我們壓迫得瑟縮成一團。

     7 “這房子好漂亮,像城堡一樣!”乃本彩夏邊環視屋内,邊從椅子上站起來。

    她離開餐桌,像貓一樣踮起腳來,慢慢走到壁爐右手邊的大裝飾櫃前。

     我跟槍中也被吸引了似的,離開餐桌,跟在彩夏後面,走到裝飾櫥窗前。

     “何止是漂亮,簡直是了不起。

    ” 槍中露出難掩贊歎的表情,盯着鑲有玻璃的裝飾櫥窗。

    裡面有茶道器具、瓶子、小瓷酒杯等多種物品,像博物館的陳列台般,整整齊齊地排列着。

     “每一個都是有曆史的古董,嗯——那個淡茶色的碗,可能是‘荻’,也可能是‘井戶’;那個黑色的是‘樂’。

    ” “‘樂’是什麼?”彩夏問得非常認真。

     槍中露出詫異的表情說:“就是‘樂燒’啊。

    ” “陶瓷器的名字嗎?很特别嗎?” “嗯,算是吧。

    不靠陶工镟盤,而靠手捏制,再放入風箱窯中,用低溫的火燒烤,這樣的制造手法,一般稱為‘樂燒’。

    其實,本來是稱為‘樂窯’,而且是京都樂家一族或其弟子做出來的東西。

    ” “哦——那麼,‘井戶’又是什麼?” “是朝鮮李朝時代的瓷器,俗稱‘一井戶二樂三唐津’,從室町時代開始就被奉為碗中之王,備受推崇。

    稍微大一點,有‘大井戶’、‘名物手’之稱的精緻井戶碗,據說現在僅存30個左右。

    不過,我不是很喜歡。

    ”除了掌管劇團,緻力于演出之外,槍中在都内也擁有幾家古董店,而且,應該說這才是他的正業。

    雖然他隻是繼承了父親所經營的古董店,加以拓展而已,但是,事實上,他所擁有的古美術品、工藝品的相關知識,以及鑒賞眼光,都已經超越了業餘者的領域。

     “喂,那個大盒子是什麼?” 彩夏透過玻璃,指着裡面的東西問。

    看似箱子的盒子上方,釘着鐵的把手,裡面有多層箱子,整齊地收藏着幾個大鼓形狀的酒杯。

    每一個器具都使用大量的金、銀粉,畫出同樣構圖的“莳繪”。

     “這是‘提重’,堪稱集江戶時代工藝品之大成。

    嗯,真是了不起的‘莳繪’。

    ” “‘莳繪’是什麼?” “真受不了你,”槍中無法置信地把手貼在額頭上,“你也不知道本阿彌光悅或尾行光琳嗎?” “不知道。

    ” “天啊,彩夏,你高中是怎麼畢業的?” “人家本來就不喜歡讀書嘛。

    ” “真是的,”槍中邊搖頭,邊一闆一眼地解釋起來,“就是用漆描繪出圖案,在漆未幹之前撒上金、銀、錫等粉末。

    你看那個大鼓上的鳳凰圖,圖案有一部分凸出,那就叫做‘高莳繪’。

    ” “哦——”彩夏不好意思地點點頭,伸了伸舌頭,“槍中,你真了不起,什麼都知道。

    ” “是你知道得太少了啦。

    ” “是嗎?”彩夏鼓起臉頰,顯得很不服氣,但是,旋即指着一個微微張開的小扇子,說:“這個扇子好小,小孩子用的嗎?” “這是茶扇子,道道地地的茶具。

    ” “是嗎?好漂亮。

    ” 彩夏繼續指着櫥窗裡的各種東西發問,槍中就像帶隊來參觀的小學老師,一一回答問題,沒有一點不耐煩的樣子。

    漸漸地,彩夏好像聽厭了,打了一個大呵欠,突然走開,大概是想到了什麼,蹦蹦跳跳地走向玻璃牆。

     好不容易擺脫“學生”糾纏的槍中,微微松了口氣。

    接着他又用鑒賞的眼光,一一看着櫥窗裡的東西。

     “喂喂,槍中,”彩夏的聲音忽然飛過來,像系着鈴铛的小皮球彈跳時所發出的響聲,“我告訴你,這裡可以通到剛才的房間裡呢。

    ” 彩夏站在房裡的一個角落,仔細一看,那一帶的玻璃牆沒有圍闆,而是一扇單開門。

    她打開那扇門,指着外面給我們看。

    我與槍中往那裡走去,站在她後面,向外探視。

     門外是一個約三米的狹長房間,正面牆壁上并排着茶色木框的垂直拉窗,鑲嵌着毫無裝飾的透明玻璃,應該是面對戶外的窗戶。

     右手邊已經無路可通,左手邊則一直往前延伸。

    如彩夏所說,可以直直延伸到剛才的房間,還有更前面的房間。

     “這應該是日光室吧。

    ”槍中說。

     “這房子到底有多大呢?”彩夏咚咚咚地跑出門外,穿越日光室,把身體貼在正前方的窗戶上。

    “外面一片漆黑呢,哇,雪還是下得好大。

    ” 槍中也想走出去看,可是,突然又停下了腳步,眼光落在牆壁上的其中一片玻璃上。

     “喲,這個有趣喔。

    ” “怎麼了?”我問。

     “你仔細看這個玻璃的圖案。

    ” 槍中抓着纖細的金邊眼睛框,一邊調整眼鏡的位置,一邊這樣對我說。

    我依他的話,觀看嵌在木格子裡的玻璃圖案。

     “這好像是什麼花的圖案。

    ” 每片微帶藍色的玻璃,中央都雕刻着花瓣與葉子的組合圖案。

    可能是透光的關系,凹刻的圖案看起來宛如浮雕。

     “大概是家徽之類的東西吧。

    ”我說。

     “對,就是剛才忍冬先生提到的,這個家的原主人的家徽。

    ” “是凹版式版畫嗎?” “你蠻清楚的嘛。

    ” 我本來就很喜歡玻璃工藝,所以,多少有這方面的知識。

    凹版式版畫是很有名的雕刻技法,利用圓盤狀的銅制研削盤,削去玻璃表面,進行雕刻。

    為了因應各種不同的圖案,據說研削盤的種類多達數百種,是玻璃工藝中最高難度的技法。

     “這是特别訂做的吧?” “當然啦,而且還做了這麼多片,看得我都快頭暈了。

    ”槍中用手指扶着眼睛框,“問題是這個圖案,你知道這是什麼圖案嗎?” “不知道。

    ” “書看得太少啦。

    ”槍中淡然一笑,“是龍膽紋。

    ” 我恍然大悟地“啊”了一聲。

     “三朵花,中間三片葉子,呈放射狀排列,正是有名的三葉龍膽圖案。

    ” “三葉龍膽……” “鈴藤(Lindou)跟龍膽(Lindou),又是個有趣的巧合,不是嗎?”槍中顯得很愉快,視線沿着貼滿玻璃的壁面舔食般爬向天花闆,“隔壁房間的地毯是忍冬圖案;這些玻璃是龍膽圖案,再找找看,說不定還有呢。

    ” “再找找看,說不定還有?你是說,跟我們名字同音的東西嗎?” “嗯,可以這麼說。

    ” 這時候,我發現站在剛才那個位置的彩夏不見了,我探頭出去看,不知何時,她已經移動位置,站在左手邊最盡頭的地方了。

    她站在那裡,若有所思地望着前面的房間,但是,不一會兒,又小跑步跑回原處。

    拖鞋在木條鑲花瓷磚地闆上奔跑的啪嗒啪嗒聲,在裝飾着拱形雕梁的挑高房間中回響着。

     “那個房間有好多書呢,像圖書館一樣。

    ”彩夏很得意地向我們報告。

     “辛苦你啦。

    ”槍中苦笑着,緩緩轉身離去。

    這回,他的目标是餐具櫥櫃,那櫥櫃放置在通往隔壁房間的門的右邊。

    他先大緻看過一遍後,打開玻璃門,輕輕拿出一個咖啡杯。

    “是德國瓷器Meissen呢,又是一個古董,真不得了。

    ” “很貴嗎?”彩夏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走到槍中身旁了。

     “打破一個,你都賠不起。

    ” “咦,太恐怖了吧。

    ”彩夏一雙大眼睛骨碌碌地轉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