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那個蓋世裡不單是在露姬的名字下面簡單地畫上一道杠。
筆記本裡每次提到那個“身着麂皮外套的棕發男子”時,也被他用藍色鉛筆畫了兩條杠杠。
他的所作所為真的讓保齡大惑不解,于是,他在接下來的日子經常去聖伯努瓦轉悠,希望在拉馬來娜或者蒙大拿撞見那名所謂的美術編輯,要他做出解釋。
但是,連他的影子都找不到。
不久,他本人也不得不離開法國,并且把筆記本轉給了我,好像他希望我把這件事繼續追蹤下去。
但是,時至今日,一切都晚了。
而我有的時候之所以對那一整段日子記憶猶新,恰恰是因為有一些問題我還沒有找到答案。
白天從辦公室回來之後的閑暇時刻,以及獨享孤獨的大多數星期天晚上,我都會想起一個細節來。
我全神貫注,試着把其他細節都收集起來,把它們記在保齡的筆記本後面的空白頁上。
我也一樣,開始尋找那些固定點。
這也是一種消遣,就像其他人做填字遊戲或者玩單人牌遊戲一樣。
保齡記錄的那些人名和地址幫了我很大的忙,它們使我時不時地想起一件确切的事情,一個淫雨霏霏的午後或者陽光燦爛的日子。
我對季節一直非常敏感。
一天晚上,露姬走進孔岱,頭發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或者十一月份或初春那種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的小雨淋了個透濕。
那一天,夏德利太太站在吧台後面。
她上二樓的一個小套間找了一條浴巾下來。
就像筆記本上記載的,那天晚上,紮夏裡亞、安妮特、堂·卡洛斯、米海依、拉歐巴、弗雷德以及莫裡斯·拉法艾爾坐的是同一張桌子。
紮夏裡亞拿過浴巾,把露姬的頭發擦幹,然後像用包頭布一樣把她的頭包了起來。
她加入到他們那一桌,他們要她喝格羅格酒,她和他們一起待到了很晚,頭上一直包着包頭布。
離開孔岱的時候,已經是淩晨兩點鐘了,雨還在不停地下。
我們站在門口的門洞裡,露姬依然包着包頭布。
夏德利太太熄掉大廳裡的燈,上樓就寝去了。
她打開底層與二樓之間的中二層的窗戶,建議我們上樓去她家避雨。
但莫裡斯·拉法艾爾彬彬有禮地回答說:“夫人,這萬萬使不得……我們得讓您睡覺……”這是一個相貌英俊的棕發男子,比我們要年長,是孔岱的一名死心塌地的老主顧,紮夏裡亞叫他 “美洲豹”,因為他不管是走路的樣子還是手勢都像貓科動物一樣動作輕柔。
他跟阿達莫夫和拉隆德一樣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書,但是我們絕口不提此事。
這名男子周圍籠罩着一層迷霧,我們甚至猜想他與那些靠妓女和小偷養活的黑社會過從甚密。
雨越下越大,是季風轉換時期的那種滂沱大雨,但對其他人來說并不要緊,因為他們就住在本街區。
用朗姆酒或者威士忌兌水而成。
一眨眼工夫,就隻剩下露姬、莫裡斯·拉法艾爾和我站在門廊下。
“要不要我開車送你們?”莫裡斯·拉法艾爾提議道。
我們在大雨中奔跑,一直跑到街道下面,他的汽車停在那裡,那是一輛黑色的舊福特。
露姬坐在他旁邊的副駕駛席,我則坐在後排。
“我先送誰呢?”莫裡斯·拉法艾爾問道。
露姬說了她住的那條街,明确地告訴他是在蒙馬特公墓的另一邊。
“這麼說,您住在地獄的邊境啰。
”他說道。
我覺得當時我們倆誰也沒聽明白“地獄的邊境”是什麼意思。
我叫他過了盧森堡公園的栅欄之後就放我下車,在瓦爾-德-格拉斯街的拐角處停一下。
我不想讓他知道我的确切住址,因為我擔心他會刨根問底。
我和露姬以及莫裡斯·拉法艾爾握手道别,心想他們倆誰也不知道我的名字。
在孔岱,我是最謹小慎微的顧客,我總是與其他人保持着一定的距離,當個聽衆就心滿意足了。
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我跟他們在一起感覺非常惬意。
孔岱對我來說是個避難所,讓我可以躲過我預想的那種暗無天日的生活。
那裡可以有我的一段人生——最美好的,而有朝一日我也可能逼不得已,必須把這段人生留在那裡。
“您住在瓦拉-德-格拉斯這個街區是明智的。
”莫裡 沒有接受洗禮的兒童死後所去的地方。
斯·拉法艾爾對我說道。
他對我微笑着,這個微笑裡好像既有親切也有嘲弄的意味。
“再見!”露姬對我說。
我從汽車裡鑽出來,等待着它在皇家港那裡折回去,消失在夜幕之中。
實際上,嚴格說來,我并不是住在瓦拉-德-格拉斯街區,而要再下去一點點,在聖米歇爾林蔭大道85号的那棟大樓裡,我一到巴黎就在那棟大樓裡找到一個房間,是個奇迹。
從窗戶那裡,我可以看見我那所學校的黑色外表。
那天夜裡,我的目光一直端詳着學校雄偉的外表,和門口的高大石級。
假如他們知道了我幾乎每一天都要從那裡拾級而上,知道我是高等礦業學校的一名學生的話,他們會對我怎麼想?紮夏裡亞,拉歐巴,阿裡·謝裡夫或者堂·卡洛斯,他們這些人确切地知道礦業學校是幹嘛的嗎?我必須守口如瓶,否則的話,他們就有可能對我冷嘲熱諷,或者對我起疑心。
對阿達莫夫、拉隆德或者莫裡斯·拉法艾爾來說,礦業學校意味着什麼呢?可能毫無意義。
他們可能會奉勸我别再去那種鬼
筆記本裡每次提到那個“身着麂皮外套的棕發男子”時,也被他用藍色鉛筆畫了兩條杠杠。
他的所作所為真的讓保齡大惑不解,于是,他在接下來的日子經常去聖伯努瓦轉悠,希望在拉馬來娜或者蒙大拿撞見那名所謂的美術編輯,要他做出解釋。
但是,連他的影子都找不到。
不久,他本人也不得不離開法國,并且把筆記本轉給了我,好像他希望我把這件事繼續追蹤下去。
但是,時至今日,一切都晚了。
而我有的時候之所以對那一整段日子記憶猶新,恰恰是因為有一些問題我還沒有找到答案。
白天從辦公室回來之後的閑暇時刻,以及獨享孤獨的大多數星期天晚上,我都會想起一個細節來。
我全神貫注,試着把其他細節都收集起來,把它們記在保齡的筆記本後面的空白頁上。
我也一樣,開始尋找那些固定點。
這也是一種消遣,就像其他人做填字遊戲或者玩單人牌遊戲一樣。
保齡記錄的那些人名和地址幫了我很大的忙,它們使我時不時地想起一件确切的事情,一個淫雨霏霏的午後或者陽光燦爛的日子。
我對季節一直非常敏感。
一天晚上,露姬走進孔岱,頭發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或者十一月份或初春那種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的小雨淋了個透濕。
那一天,夏德利太太站在吧台後面。
她上二樓的一個小套間找了一條浴巾下來。
就像筆記本上記載的,那天晚上,紮夏裡亞、安妮特、堂·卡洛斯、米海依、拉歐巴、弗雷德以及莫裡斯·拉法艾爾坐的是同一張桌子。
紮夏裡亞拿過浴巾,把露姬的頭發擦幹,然後像用包頭布一樣把她的頭包了起來。
她加入到他們那一桌,他們要她喝格羅格酒,她和他們一起待到了很晚,頭上一直包着包頭布。
離開孔岱的時候,已經是淩晨兩點鐘了,雨還在不停地下。
我們站在門口的門洞裡,露姬依然包着包頭布。
夏德利太太熄掉大廳裡的燈,上樓就寝去了。
她打開底層與二樓之間的中二層的窗戶,建議我們上樓去她家避雨。
但莫裡斯·拉法艾爾彬彬有禮地回答說:“夫人,這萬萬使不得……我們得讓您睡覺……”這是一個相貌英俊的棕發男子,比我們要年長,是孔岱的一名死心塌地的老主顧,紮夏裡亞叫他 “美洲豹”,因為他不管是走路的樣子還是手勢都像貓科動物一樣動作輕柔。
他跟阿達莫夫和拉隆德一樣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書,但是我們絕口不提此事。
這名男子周圍籠罩着一層迷霧,我們甚至猜想他與那些靠妓女和小偷養活的黑社會過從甚密。
雨越下越大,是季風轉換時期的那種滂沱大雨,但對其他人來說并不要緊,因為他們就住在本街區。
用朗姆酒或者威士忌兌水而成。
一眨眼工夫,就隻剩下露姬、莫裡斯·拉法艾爾和我站在門廊下。
“要不要我開車送你們?”莫裡斯·拉法艾爾提議道。
我們在大雨中奔跑,一直跑到街道下面,他的汽車停在那裡,那是一輛黑色的舊福特。
露姬坐在他旁邊的副駕駛席,我則坐在後排。
“我先送誰呢?”莫裡斯·拉法艾爾問道。
露姬說了她住的那條街,明确地告訴他是在蒙馬特公墓的另一邊。
“這麼說,您住在地獄的邊境啰。
”他說道。
我覺得當時我們倆誰也沒聽明白“地獄的邊境”是什麼意思。
我叫他過了盧森堡公園的栅欄之後就放我下車,在瓦爾-德-格拉斯街的拐角處停一下。
我不想讓他知道我的确切住址,因為我擔心他會刨根問底。
我和露姬以及莫裡斯·拉法艾爾握手道别,心想他們倆誰也不知道我的名字。
在孔岱,我是最謹小慎微的顧客,我總是與其他人保持着一定的距離,當個聽衆就心滿意足了。
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我跟他們在一起感覺非常惬意。
孔岱對我來說是個避難所,讓我可以躲過我預想的那種暗無天日的生活。
那裡可以有我的一段人生——最美好的,而有朝一日我也可能逼不得已,必須把這段人生留在那裡。
“您住在瓦拉-德-格拉斯這個街區是明智的。
”莫裡 沒有接受洗禮的兒童死後所去的地方。
斯·拉法艾爾對我說道。
他對我微笑着,這個微笑裡好像既有親切也有嘲弄的意味。
“再見!”露姬對我說。
我從汽車裡鑽出來,等待着它在皇家港那裡折回去,消失在夜幕之中。
實際上,嚴格說來,我并不是住在瓦拉-德-格拉斯街區,而要再下去一點點,在聖米歇爾林蔭大道85号的那棟大樓裡,我一到巴黎就在那棟大樓裡找到一個房間,是個奇迹。
從窗戶那裡,我可以看見我那所學校的黑色外表。
那天夜裡,我的目光一直端詳着學校雄偉的外表,和門口的高大石級。
假如他們知道了我幾乎每一天都要從那裡拾級而上,知道我是高等礦業學校的一名學生的話,他們會對我怎麼想?紮夏裡亞,拉歐巴,阿裡·謝裡夫或者堂·卡洛斯,他們這些人确切地知道礦業學校是幹嘛的嗎?我必須守口如瓶,否則的話,他們就有可能對我冷嘲熱諷,或者對我起疑心。
對阿達莫夫、拉隆德或者莫裡斯·拉法艾爾來說,礦業學校意味着什麼呢?可能毫無意義。
他們可能會奉勸我别再去那種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