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一次,有如平步登天,名利雙收春風得意。

     隻要他點頭,三山别莊在大江兩岸的基業就是他的了。

    當然,事情不會這麼簡單,但總算走出一大步,走一步總比不走好。

     但他不能點頭,目下他還沒培植自己的親信人手,對長拳鐵掌這些人的底細,他毫無所知,怎能貿然點頭? 假使長拳鐵掌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混混,根本經不起風浪,沒有号召力,日後豈不前途多艱? “很抱歉。

    ”他委婉地說:“在下初出江湖,什麼都不懂,必須多曆練一些時日,打算四出闖蕩多了解江湖情勢,還不想安頓下來。

    諸位都是江湖前輩,又是本地的人,足以支撐三山别莊毀滅後的局面,用不着借在下出頭露臉,你們一定可以建立自己的地盤。

    ” “除了張兄之外,沒有人能撐得起這面大旗。

    ”長拳鐵掌說:“人的名,樹的影。

     張兄已是名震天下的風雲人物,也隻有張兄才能鎮得住公孫老狗那群狗黨。

    張兄,咱們是心悅誠服恭請張兄出面領導的。

    說現實些,沒有張兄出面,咱們混這分口食十分困難,混亂争奪的局面将難以收拾,血腥的情勢将愈演愈烈,實非江湖之福。

    ” 長拳鐵掌不是一個高明的說客,但态度的誠懇很容易博取對方的信任。

     張允中既不是老江湖,個性也不奸不滑,與長拳鐵掌這種臉呈忠厚,心機深沉的人打交道,簡直亳無還手之力,完全落在對方的掌握中。

     沒有人能抗拒奉承,沒有人能擺脫名枷利鎖。

     眼看他不得不答應,幸而房門再傳出叩擊聲。

     “請進!”他信口說。

     店夥推門而入,畢恭畢敬呈上一封拜帖。

     “府城吳大爺吳鴻奎,派小管事吳七前來投帖。

    ”店夥欠身說:“人現在店堂聽候。

     張爺如果有口信,小的這就要他前來聽候吩咐。

    ” 長拳鐵掌三個人一聽吳鴻奎三個字,臉上全都變了顔色。

     “宴會訂于後日傍晚,不急。

    ”張允中看完拜帖向店夥說:“請轉告吳管事,明天在下再派人回話。

    ” “小的這就轉告吳七。

    ”店夥應喏告退。

     店夥一走,長拳鐵掌三個人互相打眼色。

     “張兄,吳大爺也是鎮江一霸。

    ”長拳鐵掌向張允中笑笑說,臉色仍然有點不正常: “表面上,他與公孫龍分庭抗禮,不怎麼賣三山别莊的帳,與官府有比較密切的交情。

     但骨子裡卻是與公孫龍沆瀣一氣的密友。

    張兄與他打交道,必須千萬小心上當。

    ” “在下會小心的。

    ”張允中微笑:“多謝嚴兄關照,在下十分感激。

    ” “張兄,兄弟的建議……” “嚴兄的盛情,在下心領。

    ”張允中将禮匣推過:“在下仍是一句話:初入江湖還不想安頓下來。

    不管怎麼說,在下深感盛情,日後有暇,當趨府向諸位專程拜候,請多關照。

    ” 長拳鐵掌顯然對吳大爺頗有顧忌,不再進一步遊說,再客套片刻,喝完茶客氣地告辭。

    由于張允中堅拒收禮,隻好把價值千金的拜匣帶走。

     半天工夫,共接了六張拜帖。

     最後一張拜帖,竟然是遠在蘇州号稱蘇杭仁義大爺,綽号叫金眼獅的韓家骅,派專人送來請求約期會晤的拜帖。

     之外,還接見了三批人,都是途經鎮江,聞風前來拜會一觀豐采的江湖人士,一連串的奉承,稱兄道弟好不親熱。

     他不勝其煩,耳根難靜。

     晚膳時分,他總算嘗到一個突然出名竄紅的江湖新秀滋味,這滋味并不怎麼合他的胃口。

     客棧的食廳有兩間門面,不但供應店中旅客的酒食,也對外開放,門面上的金字招牌就叫鴻福樓。

     樓上的雅座,食客大都是頗有身分的人物。

     張允中已經是有身分的人,一進食廳,店夥計就巴結地将他引上樓座。

     樓上分為四座小廳,店夥請他在近街窗的一付座頭落坐,先送來一壺茶。

    他要了幾味下酒菜,來兩壺竹葉青。

     還沒到掌燈時分,樓高窗大,落日餘晖照得滿樓紅光。

    食客約有三成,必須等天黑掌燈時,才是食客滿座的時分。

     酒菜剛上妥,店夥撤走了茶具,他就看出氣氛不對了。

     感覺中,真有風雨滿樓的意味。

     右側不遠處一付座頭,來了兩位齒白唇紅的佩劍年輕書生,其中一位背向着他,他沒看到對方的面容。

     看另一位書生的像貌,他不由心中喝彩,玉樹臨風,正是這位書生的寫照,身材修長,煦煦溫文真像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

     右首不遠處另一某,是三位像貌威猛,身材壯實,骠悍之氣外露的中年大漢,一佩劍兩佩刀。

     佩劍的人,像是地位最高的人。

     對面的另一座小廳中,食客五桌,倒有三桌是佩帶兵刃的武林人,似乎所有的目光,全向他集中。

     這就是名人的滋味,永遠是旁人注意的焦點,不習慣受人注意,走到什麼地方都不自在,甚至有麻煩。

     果然麻煩來了,剛喝了一杯酒,那位佩劍的中年人,放下杯離座,向他的桌前走來。

     他就意會到有麻煩,對方的神色也明顯的表示出麻煩,嘴角有不懷好意的邪笑,眼睛像狼,兇狠的神情會令膽小的人發抖。

     他放下酒杯,擡頭注視這位懷有敵意的人。

     “你就是張允中?”中年大漢問,眼神怪怪地。

     “正是區區在下。

    ”他平靜地說:“兄台貴姓大名呀?有何指教?” “在下姓伏,伏元亮。

    哦!你老兄真是張允中?” “如假包換。

    ” “你很年輕。

    ” “不小了,足以在江湖闖蕩。

    伏兄,有事嗎?” “聽說你毀了三山别莊。

    ” “伏兄以為如何?” “在下不相信,可能是傳聞有誤。

    在下從南京來,途經此地,一下船就聽到張兄毀了三山别莊的消息。

    ” “伏兄就當作傳聞有誤好了。

    ” “在下甯可相信是真的”“為何?” “這表示閣下極為出色,了不起。

    這也表示在下找到武功出類拔萃,旗鼓相當的對手了。

    ” “伏兄的意思……” “在下向你挑戰,看你是不是具有真才實學的英雄人物。

    ”伏元亮總算明白表示出來意了。

     “抱歉在下從不接受挑戰。

    ”他一口回絕。

     “你會接受的。

    如想不接受,請閣下即席宣布,毀掉三山别莊的事是騙人的。

    張兄,你會宣布嗎?” “沒有這個必要。

    ” “那麼,閣下是接受了。

    明日午正,在下于北固前峰,甘露寺東面的懸-恭候大駕,過時不候。

    ” “在下忙得很,不會去的。

    ” “什麼?你不是怕死吧?”伏元亮沉聲叫,嗓門夠大,全樓都可以聽得一清二楚。

     泥菩薩也有土性,他心中大不高興,淡淡一笑,吸口氣壓下心中的不悅。

     “老兄,你怎麼說,悉從尊便。

    ”他舉壺斟酒,臉色平和:“真的,在下的确忙得很,而且沒有接受挑戰約會的習慣。

    在下與伏兄素昧平生,沒有必要,對不對?坐下來吧!喝兩杯大家交個朋友……” “勝得了我伏元亮,你才夠資格與伏某交朋友。

    ”伏元亮的嗓門更大了:“姓張的,你要招子放亮些。

    不錯,你我素昧平生,但公孫莊主是咱們黑道朋友的仁義大爺,在下忝為黑道人,對公孫莊主懷有七八分敬意。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你能說在下與你素昧平生,沒有挑戰的必要嗎?” “伏兄……” “你答應了吧?” “抱歉,在下無此雅興。

    ” 伏元亮冷哼一聲,突然出手一揮,桌上兩碟菜被掃飛,乒乓乓撞碎在廳柱上,菜馐飛濺。

    所有的食客,皆屏息以待。

     “你還能不接受嗎?”伏元亮的嗓門像打雷,氣勢洶洶咄咄逼人。

     他淡淡一笑,向四周瞥了一眼,全樓食客的目光皆向他集中,店夥躲得遠遠地發抖。

     伏元亮的兩位同伴,是所有食客中站起來的人,虎視眈眈,似乎準備過來了。

     “小二,再給我兩道菜。

    ”他向在遠處發抖的店夥平靜地叫:“賬一并算好了。

    ” 光棍打九九,不打加一。

    按理,伏元亮應該心滿意足,見機下台,日後大可向江湖朋友大吹法螺。

     可是,伏元亮不是得了些少便宜就滿足的人,内心中認為張允中不但是怕死鬼,也小看他姓伏的,所以拒絕挑戰,因此怒火更旺。

     可一不可再!伏元亮犯了禁忌,再次出手,大手一伸,要抓一隻菜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