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奇人軍談
關燈
小
中
大
假山的芒草叢上方,升起了一輪圓月。
這是中秋節的明月。
明亮的光反而使人内心煩躁,竹之内波太郎既沒有興趣吟唱,也不打算起舞。
唯客人随風頻頻舉杯,高談闊論,指點江山。
離刈谷城不遠的熊邸,身着绯紅色袴服的神女們不停進進出出,搬運着酒壇。
波太郎光豔的長發垂在身後,不時微微點頭,贊成随風。
随風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年輕和尚。
他随随便便披着墨綠色上衣,露出強壯的手腕,仿佛一個性格粗暴的比睿山僧人;但他仍然直抒胸臆,語言犀利,見解不凡。
他雲遊四方,行蹤不定,這次飄然而至時,還帶了個同伴明智十兵衛。
“他生在若狹小濱的鐵匠家,十分讨厭别人提到他的出身。
是不,十兵衛?” 随風豪爽地笑了,但十兵衛依然平靜地問候衆人:“在下屬美濃土岐氏,乃明智的監物之助光國之子,名十兵衛光秀。
請多關照。
” 聽到對方煞有介事的自我介紹,波太郎不禁苦笑。
十兵衛言行舉止中有種古久的色彩,與當世之人多有相異。
他自稱曾經侍奉過齋藤道三人道,自從道三被其子義龍所殺,便開始周遊列國,希望能夠投得明主,不想在途中和随風不期而遇。
“若論武略,當屬武田,然其不得地利之便……對于此類問題,我與十兵衛觀念不謀而合。
”随風道。
“的确如此。
”十兵衛鄭重地點頭,“在下認為,将來能夠問鼎中原者必織田信長,而随風大師則認為非松平家康莫屬。
” “哈哈哈……”随風狂笑起來,幾乎把面前的酒杯震翻,“我并未說不讓你去投奔織田。
當然,也沒說松平家康勝織田一籌。
我依據的是你的個性。
” 十兵衛并不反駁,但他冷冷地笑着,不以為然。
“波太郎君,你作何想法?你認為十兵衛和織田可出一轍?” 波太郎苦笑,不作答。
“十兵衛知識淵博,喜歡引經據典。
但織田信長大人卻非常讨厭中規中矩、因循守舊之人。
但十兵衛不會永遠甘為一介匹夫。
随着年齡閱曆變化,他也會逐漸成熟,從而懂得些人情世故。
” 波太郎看出了十兵衛的心思——希望波太郎将自己引薦給織田信長。
他心中不由沉重起來。
正如随風所說,十兵衛和信長的性格格格不入。
正想至此,十兵衛端起酒杯,殷勤地對他道:“在下敬您一杯。
” 波太郎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多謝!”十兵衛鄭重地接過酒杯,“在下認為,熊若宮在背後操縱着三河的一向宗。
”波太郎聽到此話,尖銳地盯了他一眼,不置可否地微微笑了笑。
“從随風大師口中,我大緻推測到波太郎先生的風采,但您比我想象的還要器量非凡。
”十兵衛小心翼翼地說完,就此沉默下來。
就在松平家康公開和今川氏斷絕關系的第二年,即永祿六年,三河發生了意想不到的騷亂——一向宗的暴動。
從被稱為“中興之祖”的蓮如法師開始,一向宗就以專修念佛為義,逐漸發展成武裝團體。
永祿六年秋,就在家康為了防備今川氏的進攻而在佐崎修築工事時,一向宗突然發起暴動。
起因是岡崎人向佐崎的上官寺借糧時,還未交涉好,家康的家臣就開始往外搬運糧食。
針崎的勝鬟寺、野寺的本證寺也聞風而動,和上宮寺迢相呼應。
家康為此焦頭爛額。
暴亂涉及教團,也有家臣參與,故家康不得不親自處理此事。
十兵衛竟稱是竹之内波太郎在背後操縱。
“此事輪不到你過問,十兵衛。
”随風訓斥道,“與你毫不相幹。
” “不。
”十兵衛輕搖着頭,“先生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後人。
先生究竟是為了幫助織田氏進攻美濃,而在背後支持三河暴亂,還是為了将松平家康磨煉為一個優秀的城主?十兵衛光秀謹向先生請教。
” 波太郎微微點點頭,苦笑不已。
此人實屬聰明,又似盡在賣弄些小聰明。
平靜與冷酷,炫耀與聰慧,常常都是一紙之隔。
“你若有興趣,我不妨告訴你。
我既不願幫助織田氏,也不想支持松平氏。
” “哦?” “人類的智慧和力量,不能改變四季的更疊。
寒則加衣,暑來納涼。
但要過于聰明,寒時驅寒,暑時避暑,恐又有些過了頭。
” “哈哈哈!”随風放聲大笑,“十兵衛,我說過,莫要問,莫要問。
哈哈哈……” 十兵衛頓
這是中秋節的明月。
明亮的光反而使人内心煩躁,竹之内波太郎既沒有興趣吟唱,也不打算起舞。
唯客人随風頻頻舉杯,高談闊論,指點江山。
離刈谷城不遠的熊邸,身着绯紅色袴服的神女們不停進進出出,搬運着酒壇。
波太郎光豔的長發垂在身後,不時微微點頭,贊成随風。
随風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年輕和尚。
他随随便便披着墨綠色上衣,露出強壯的手腕,仿佛一個性格粗暴的比睿山僧人;但他仍然直抒胸臆,語言犀利,見解不凡。
他雲遊四方,行蹤不定,這次飄然而至時,還帶了個同伴明智十兵衛。
“他生在若狹小濱的鐵匠家,十分讨厭别人提到他的出身。
是不,十兵衛?” 随風豪爽地笑了,但十兵衛依然平靜地問候衆人:“在下屬美濃土岐氏,乃明智的監物之助光國之子,名十兵衛光秀。
請多關照。
” 聽到對方煞有介事的自我介紹,波太郎不禁苦笑。
十兵衛言行舉止中有種古久的色彩,與當世之人多有相異。
他自稱曾經侍奉過齋藤道三人道,自從道三被其子義龍所殺,便開始周遊列國,希望能夠投得明主,不想在途中和随風不期而遇。
“若論武略,當屬武田,然其不得地利之便……對于此類問題,我與十兵衛觀念不謀而合。
”随風道。
“的确如此。
”十兵衛鄭重地點頭,“在下認為,将來能夠問鼎中原者必織田信長,而随風大師則認為非松平家康莫屬。
” “哈哈哈……”随風狂笑起來,幾乎把面前的酒杯震翻,“我并未說不讓你去投奔織田。
當然,也沒說松平家康勝織田一籌。
我依據的是你的個性。
” 十兵衛并不反駁,但他冷冷地笑着,不以為然。
“波太郎君,你作何想法?你認為十兵衛和織田可出一轍?” 波太郎苦笑,不作答。
“十兵衛知識淵博,喜歡引經據典。
但織田信長大人卻非常讨厭中規中矩、因循守舊之人。
但十兵衛不會永遠甘為一介匹夫。
随着年齡閱曆變化,他也會逐漸成熟,從而懂得些人情世故。
” 波太郎看出了十兵衛的心思——希望波太郎将自己引薦給織田信長。
他心中不由沉重起來。
正如随風所說,十兵衛和信長的性格格格不入。
正想至此,十兵衛端起酒杯,殷勤地對他道:“在下敬您一杯。
” 波太郎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多謝!”十兵衛鄭重地接過酒杯,“在下認為,熊若宮在背後操縱着三河的一向宗。
”波太郎聽到此話,尖銳地盯了他一眼,不置可否地微微笑了笑。
“從随風大師口中,我大緻推測到波太郎先生的風采,但您比我想象的還要器量非凡。
”十兵衛小心翼翼地說完,就此沉默下來。
就在松平家康公開和今川氏斷絕關系的第二年,即永祿六年,三河發生了意想不到的騷亂——一向宗的暴動。
從被稱為“中興之祖”的蓮如法師開始,一向宗就以專修念佛為義,逐漸發展成武裝團體。
永祿六年秋,就在家康為了防備今川氏的進攻而在佐崎修築工事時,一向宗突然發起暴動。
起因是岡崎人向佐崎的上官寺借糧時,還未交涉好,家康的家臣就開始往外搬運糧食。
針崎的勝鬟寺、野寺的本證寺也聞風而動,和上宮寺迢相呼應。
家康為此焦頭爛額。
暴亂涉及教團,也有家臣參與,故家康不得不親自處理此事。
十兵衛竟稱是竹之内波太郎在背後操縱。
“此事輪不到你過問,十兵衛。
”随風訓斥道,“與你毫不相幹。
” “不。
”十兵衛輕搖着頭,“先生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後人。
先生究竟是為了幫助織田氏進攻美濃,而在背後支持三河暴亂,還是為了将松平家康磨煉為一個優秀的城主?十兵衛光秀謹向先生請教。
” 波太郎微微點點頭,苦笑不已。
此人實屬聰明,又似盡在賣弄些小聰明。
平靜與冷酷,炫耀與聰慧,常常都是一紙之隔。
“你若有興趣,我不妨告訴你。
我既不願幫助織田氏,也不想支持松平氏。
” “哦?” “人類的智慧和力量,不能改變四季的更疊。
寒則加衣,暑來納涼。
但要過于聰明,寒時驅寒,暑時避暑,恐又有些過了頭。
” “哈哈哈!”随風放聲大笑,“十兵衛,我說過,莫要問,莫要問。
哈哈哈……” 十兵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