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遠交近攻
關燈
小
中
大
“越後、北陸地區有上杉,三河、遠江有德川,近畿有織田,面對這三方強敵,少主究竟要把主力放在何處?”
“你是說要放棄長筱,四處出擊?”
“少主!如果我們遭受三個強敵的攻擊,那麼連盟軍小田原也會變成敵人。
你難道還未意識到嗎?就戰略而論,不宜打破敵我雙方的平衡。
這不但是在下,也是先主念念不忘之事。
” 又聽到父親的事,勝賴不快地扭過臉。
“少主!”三郎兵衛加重了語氣,“我們決不能與三個強敵同時交戰。
必須有攻有交。
” “什麼?” “一旦達到某種平衡,我方勝算就大大增加了。
勝算越大,且不論普通士兵的士氣,就連盟友的看法也會改變。
在下正為此事而來。
” “你想讓我向德川家康低頭?” “在下沒說要向家康低頭。
即使低頭,考慮到織田的反應,他也絕對不會與武田聯手。
” “那麼,你是讓我向家康的靠山信長低頭嗎?那個黑心的佛敵!” 三郎兵衛緩緩搖了搖頭:“信長考慮到德川家的反應,也不會……” “三郎兵衛,你在戲弄我?” “少主何出此言?我乃源氏名家之後,怎麼可能做出那種事來!” “那麼,你是讓我向父親的仇敵——越後的上杉謙信屈膝投降?” “正是!”三郎兵衛道,“放眼天下,三郎兵衛确信除了謙信公,無人存有忠義之心。
” “哦。
”年輕的勝賴困獸般低吟一聲,緊緊盯住三郎兵衛,“好。
我洗耳恭聽,該如何拉攏謙信?” 三郎兵衛沒有直接回答勝賴的問題。
“先主在世時,不厭其煩地為内陸甲斐和信濃的領民運送海鹽的,便是謙信公。
” “我知道。
你不覺得那是他的懷柔之計嗎?” “在下聽說,他知道先主去世的傳言後,便主動撤兵,還流下眼淚。
因此,當您怒訴信長燒毀比睿山,譴責信長迫害一向宗信徒,号召天下人為消滅佛敵而團結起來時,能夠響應您号召的,恐怕隻有他一人。
” 勝賴的雙拳依然在劇烈顫抖。
盡管亂世時敵友頻繁轉換,但一想到要與父親畢半生精力去對付的敵人主動媾和,他實無法接受。
“隻要和謙信公達成協議,就可動員起越後至越中、加賀至越前一帶的一向宗信徒,讓他們牽制住織田軍,我們則可集中精力攻打家康。
那時不是先攻長筱,而是彙合小田原,從遠州攻打家康的老巢濱松。
無論織田援軍是否到來,隻要我們攻下濱松、吉田和岡崎,豈但長筱,就是山家三方衆也絕不會對武田氏再生異心。
” 勝賴一動不動,但他的視線逐漸從三郎兵衛臉上轉向院中。
光秃秃的庭院籠罩了一層灰土。
三郎兵衛毫不讓步地盯着勝賴。
勝賴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本以為是父親的去世使得軍心如此渙散,但聽三郎兵衛一番話,他才知一切都是錯覺。
他們害怕父親的死,更擔心勝賴的能力。
不戰則已,每戰必勝,這确是父親反複叮囑過的話。
敵人既然是織田德川的盟軍,那麼就應聯合北條、上杉一起去對付他們,三郎兵衛的谏言從策略上講并沒錯。
但和父親的宿敵謙信結盟,勝賴無論如何都覺得自己乃是不肖子孫。
“少主!”看勝賴仍猶豫不決,三郎兵衛身子向前挪了挪,“請少主下決心。
我們除了和上杉家結盟之外,别無出路。
” “哦。
” “所幸馬上就要進入冬季。
請立刻向越後派出密使,謙信公定會應允。
” “……” “然後佯作從遠江地區攻擊家康的居城濱松,那樣對我們的盟軍将很有利。
” “三郎兵衛……你是讓我即刻從長筱撤兵嗎?” “戰機千變萬化,稍縱即逝,毫無利益的布陣沒有任何意義。
在山地長期駐紮,冬季來臨之後,糧草運輸将十分困難,但若撤回遠江,我們背後則有小田原支援。
” “好吧。
”勝賴答道,“這恐非你一人之見吧?” “對。
馬場、土屋、小山田一緻這樣認為。
” 勝賴無奈地點點頭,“這算是家臣們在進谏嗎?” “衆人考慮到整個武田氏的利益,才決定讓在下前來。
” “我知道了。
好,立刻召集議事。
” 山縣三郎兵衛從容施了一禮:“謝天謝地。
這樣一來,武田氏有救了。
” 三郎兵衛退下後,勝賴終于将憋了許久的怒火全部發洩到大炊助頭上。
“可以和上杉講和。
但我們必須在正月之前,取家康首級。
斯時佯作從長筱撤兵,然後趁他麻痹大意之時,一舉踏平濱松。
”
你難道還未意識到嗎?就戰略而論,不宜打破敵我雙方的平衡。
這不但是在下,也是先主念念不忘之事。
” 又聽到父親的事,勝賴不快地扭過臉。
“少主!”三郎兵衛加重了語氣,“我們決不能與三個強敵同時交戰。
必須有攻有交。
” “什麼?” “一旦達到某種平衡,我方勝算就大大增加了。
勝算越大,且不論普通士兵的士氣,就連盟友的看法也會改變。
在下正為此事而來。
” “你想讓我向德川家康低頭?” “在下沒說要向家康低頭。
即使低頭,考慮到織田的反應,他也絕對不會與武田聯手。
” “那麼,你是讓我向家康的靠山信長低頭嗎?那個黑心的佛敵!” 三郎兵衛緩緩搖了搖頭:“信長考慮到德川家的反應,也不會……” “三郎兵衛,你在戲弄我?” “少主何出此言?我乃源氏名家之後,怎麼可能做出那種事來!” “那麼,你是讓我向父親的仇敵——越後的上杉謙信屈膝投降?” “正是!”三郎兵衛道,“放眼天下,三郎兵衛确信除了謙信公,無人存有忠義之心。
” “哦。
”年輕的勝賴困獸般低吟一聲,緊緊盯住三郎兵衛,“好。
我洗耳恭聽,該如何拉攏謙信?” 三郎兵衛沒有直接回答勝賴的問題。
“先主在世時,不厭其煩地為内陸甲斐和信濃的領民運送海鹽的,便是謙信公。
” “我知道。
你不覺得那是他的懷柔之計嗎?” “在下聽說,他知道先主去世的傳言後,便主動撤兵,還流下眼淚。
因此,當您怒訴信長燒毀比睿山,譴責信長迫害一向宗信徒,号召天下人為消滅佛敵而團結起來時,能夠響應您号召的,恐怕隻有他一人。
” 勝賴的雙拳依然在劇烈顫抖。
盡管亂世時敵友頻繁轉換,但一想到要與父親畢半生精力去對付的敵人主動媾和,他實無法接受。
“隻要和謙信公達成協議,就可動員起越後至越中、加賀至越前一帶的一向宗信徒,讓他們牽制住織田軍,我們則可集中精力攻打家康。
那時不是先攻長筱,而是彙合小田原,從遠州攻打家康的老巢濱松。
無論織田援軍是否到來,隻要我們攻下濱松、吉田和岡崎,豈但長筱,就是山家三方衆也絕不會對武田氏再生異心。
” 勝賴一動不動,但他的視線逐漸從三郎兵衛臉上轉向院中。
光秃秃的庭院籠罩了一層灰土。
三郎兵衛毫不讓步地盯着勝賴。
勝賴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本以為是父親的去世使得軍心如此渙散,但聽三郎兵衛一番話,他才知一切都是錯覺。
他們害怕父親的死,更擔心勝賴的能力。
不戰則已,每戰必勝,這确是父親反複叮囑過的話。
敵人既然是織田德川的盟軍,那麼就應聯合北條、上杉一起去對付他們,三郎兵衛的谏言從策略上講并沒錯。
但和父親的宿敵謙信結盟,勝賴無論如何都覺得自己乃是不肖子孫。
“少主!”看勝賴仍猶豫不決,三郎兵衛身子向前挪了挪,“請少主下決心。
我們除了和上杉家結盟之外,别無出路。
” “哦。
” “所幸馬上就要進入冬季。
請立刻向越後派出密使,謙信公定會應允。
” “……” “然後佯作從遠江地區攻擊家康的居城濱松,那樣對我們的盟軍将很有利。
” “三郎兵衛……你是讓我即刻從長筱撤兵嗎?” “戰機千變萬化,稍縱即逝,毫無利益的布陣沒有任何意義。
在山地長期駐紮,冬季來臨之後,糧草運輸将十分困難,但若撤回遠江,我們背後則有小田原支援。
” “好吧。
”勝賴答道,“這恐非你一人之見吧?” “對。
馬場、土屋、小山田一緻這樣認為。
” 勝賴無奈地點點頭,“這算是家臣們在進谏嗎?” “衆人考慮到整個武田氏的利益,才決定讓在下前來。
” “我知道了。
好,立刻召集議事。
” 山縣三郎兵衛從容施了一禮:“謝天謝地。
這樣一來,武田氏有救了。
” 三郎兵衛退下後,勝賴終于将憋了許久的怒火全部發洩到大炊助頭上。
“可以和上杉講和。
但我們必須在正月之前,取家康首級。
斯時佯作從長筱撤兵,然後趁他麻痹大意之時,一舉踏平濱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