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生歧路
關燈
小
中
大
死過。
” 家康愣愣地盯着平八郎。
叫平八郎來,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想從他身上找回血性,但家康沒想到會聽到如此斬釘截鐵的回答。
“沒有死過?” “在下不知為何生在這個世上。
所以,從來不考慮生死。
主公大概也不知出生時的事吧?” “渾蛋!”聽到平八如此诘問,家康故意呵斥道,“不要廢話。
所謂人生,是背負重擔,一步一步艱難前行。
隻有作此考慮,才會反複思索、決斷,不緻稍有閃失。
” “主公已作好迎戰的心理準備了嗎?” “那是自然!”家康不禁感到驚訝。
這句話未經考慮,自然而然沖口而出。
人生決定于努力與否,這點毋庸置疑,但不可否定的是,意志并不能完全左右人的命運。
現在家康心中所想,正是那人力無法左右的東西。
信長為何生在尾張,信玄又為何生在甲斐?家康并不認為信玄的兵法和信長的兵法有多大的差距。
因此,若信長生在甲斐,而信玄生在尾張,現在進攻他的可能是信長,而順利進京的恐是信玄。
如此說來,今川義元和織田信長的田樂窪一戰,在冥冥之中也自有定數。
本來穩操勝券的今川氏一敗塗地,信長自此則勢如破竹。
“鍋之助,七郎右衛在近前嗎?” “您想聽聽他的意見?我即刻叫他來。
” 平八郎站起身,大聲叫着大久保七郎右衛門忠世。
忠世是常源老人之侄,雖然個性較其伯父溫和,但在關鍵時刻從不妥協退讓,可說是典型的三河人。
“平八,你嚷叫什麼?”忠世撥開草叢走了過來,“原來是大人。
”他看到了家康的身影。
“是大人,快過來請安。
”忠世轉過身去揮着手。
他身後有個看上去十四五歲、大眼闊耳的少年,拿着根枯樹枝,穿過灌木叢,跟了過來。
“七郎右衛,他是……” “他是幼弟平助。
平助,還不問候大人!” 那少年漫不經心地單膝跪下,道:“小人不是平助,叫彥左衛門忠教,雖然還未舉行元服儀式,但已經有名字了。
”他好像很不滿意兄長忠世的介紹,畢恭畢敬地低下了頭。
“哦,原來是甚四郎的小兒子!我問你。
你認為我和武田交戰,哪一方會赢?實話實說。
” “不,小人不想說。
”平助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
“哦?為何不想說?”家康面帶笑容,内心卻在嚴肅地思考。
“如實話實說,大人恐會生氣。
” “哦。
那我無須再問了。
不過,你為何認為我會輸呢?” 平助看了看兄長忠世,道:“不知。
”他用枯樹枝猛地抽了一下身邊的草叢。
忠世故意緊皺起眉頭道:“這個平助真是敗家子。
” “我不是平助,是彥左衛門。
” “将你心中所想原原本本告訴大人。
” “因為家臣們不好。
”平助大聲道,然後看看兄長,又看看平八郎。
“什麼?小渾蛋。
家臣們哪裡不好?”平八郎生氣地盯着平助。
“呵呵。
”平助笑了,“我不能說,說出來你們會怨恨我。
” “你不是已經說了嗎?快說!” “不,我不想說。
但如果将我留在身邊當差,你們就會明白了。
大人,請收下我。
” “狡猾的小子。
哈哈哈!”平八郎大聲笑了起來,家康卻沒有笑。
連這個稚嫩的孩童,好像部在給他某種暗示。
“好,我收下你了——七郎右衛。
”家康轉臉呼喚忠世。
“在。
” “你說,應戰,還是避開?” 大久保忠世看了看本多平八郎:“在下和平八郎的意見稍有不同。
” “有何不同?” “平八郎勸大人,無論如何都要迎戰。
在下并不這樣認為。
” “你反對迎戰嗎?” 忠世輕輕搖了搖頭:“在下既不勸說,也不阻攔。
在大人作出決定以前,我心中隻有一個字:無。
” “哦。
”家康點了點頭。
就在此時,平八郎高聲大笑。
“七郎右衛,你好圓滑。
原來你要完全遵照主公的旨意。
不過确實言之有理。
” “主公,”平助又開口了,模仿着平八郎的口吻,“在這次戰鬥中,請賜我長槍。
” 家康點點頭,站起身來。
他不該詢問家臣的意見。
若是不聽取他們的意見,則有可能種下紛争的禍
” 家康愣愣地盯着平八郎。
叫平八郎來,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想從他身上找回血性,但家康沒想到會聽到如此斬釘截鐵的回答。
“沒有死過?” “在下不知為何生在這個世上。
所以,從來不考慮生死。
主公大概也不知出生時的事吧?” “渾蛋!”聽到平八如此诘問,家康故意呵斥道,“不要廢話。
所謂人生,是背負重擔,一步一步艱難前行。
隻有作此考慮,才會反複思索、決斷,不緻稍有閃失。
” “主公已作好迎戰的心理準備了嗎?” “那是自然!”家康不禁感到驚訝。
這句話未經考慮,自然而然沖口而出。
人生決定于努力與否,這點毋庸置疑,但不可否定的是,意志并不能完全左右人的命運。
現在家康心中所想,正是那人力無法左右的東西。
信長為何生在尾張,信玄又為何生在甲斐?家康并不認為信玄的兵法和信長的兵法有多大的差距。
因此,若信長生在甲斐,而信玄生在尾張,現在進攻他的可能是信長,而順利進京的恐是信玄。
如此說來,今川義元和織田信長的田樂窪一戰,在冥冥之中也自有定數。
本來穩操勝券的今川氏一敗塗地,信長自此則勢如破竹。
“鍋之助,七郎右衛在近前嗎?” “您想聽聽他的意見?我即刻叫他來。
” 平八郎站起身,大聲叫着大久保七郎右衛門忠世。
忠世是常源老人之侄,雖然個性較其伯父溫和,但在關鍵時刻從不妥協退讓,可說是典型的三河人。
“平八,你嚷叫什麼?”忠世撥開草叢走了過來,“原來是大人。
”他看到了家康的身影。
“是大人,快過來請安。
”忠世轉過身去揮着手。
他身後有個看上去十四五歲、大眼闊耳的少年,拿着根枯樹枝,穿過灌木叢,跟了過來。
“七郎右衛,他是……” “他是幼弟平助。
平助,還不問候大人!” 那少年漫不經心地單膝跪下,道:“小人不是平助,叫彥左衛門忠教,雖然還未舉行元服儀式,但已經有名字了。
”他好像很不滿意兄長忠世的介紹,畢恭畢敬地低下了頭。
“哦,原來是甚四郎的小兒子!我問你。
你認為我和武田交戰,哪一方會赢?實話實說。
” “不,小人不想說。
”平助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
“哦?為何不想說?”家康面帶笑容,内心卻在嚴肅地思考。
“如實話實說,大人恐會生氣。
” “哦。
那我無須再問了。
不過,你為何認為我會輸呢?” 平助看了看兄長忠世,道:“不知。
”他用枯樹枝猛地抽了一下身邊的草叢。
忠世故意緊皺起眉頭道:“這個平助真是敗家子。
” “我不是平助,是彥左衛門。
” “将你心中所想原原本本告訴大人。
” “因為家臣們不好。
”平助大聲道,然後看看兄長,又看看平八郎。
“什麼?小渾蛋。
家臣們哪裡不好?”平八郎生氣地盯着平助。
“呵呵。
”平助笑了,“我不能說,說出來你們會怨恨我。
” “你不是已經說了嗎?快說!” “不,我不想說。
但如果将我留在身邊當差,你們就會明白了。
大人,請收下我。
” “狡猾的小子。
哈哈哈!”平八郎大聲笑了起來,家康卻沒有笑。
連這個稚嫩的孩童,好像部在給他某種暗示。
“好,我收下你了——七郎右衛。
”家康轉臉呼喚忠世。
“在。
” “你說,應戰,還是避開?” 大久保忠世看了看本多平八郎:“在下和平八郎的意見稍有不同。
” “有何不同?” “平八郎勸大人,無論如何都要迎戰。
在下并不這樣認為。
” “你反對迎戰嗎?” 忠世輕輕搖了搖頭:“在下既不勸說,也不阻攔。
在大人作出決定以前,我心中隻有一個字:無。
” “哦。
”家康點了點頭。
就在此時,平八郎高聲大笑。
“七郎右衛,你好圓滑。
原來你要完全遵照主公的旨意。
不過确實言之有理。
” “主公,”平助又開口了,模仿着平八郎的口吻,“在這次戰鬥中,請賜我長槍。
” 家康點點頭,站起身來。
他不該詢問家臣的意見。
若是不聽取他們的意見,則有可能種下紛争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