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慧直兄弟

關燈
“兄長答應了此事?” 大坂二道城,一人正咬牙切齒坐在德川秀忠前诘責。

    此人便是在關原之戰中負傷,右臂依舊吊在頸上的秀忠之弟松平下野守忠古。

     盡管二人都是西鄉局所生,年齡相差不大,外貌也極相似,但性情氣質卻有天壤之别。

    秀忠看上去一如溫厚持重的長者,忠吉卻如結城秀康一般沖動。

     “這是父親大人命令,我有何理由反抗?”秀忠不慌不忙,端然而坐,眉毛都不動一動。

     “實在令人無法接受。

    ”忠吉向前挪了挪身子,哂道。

     坐在忠吉旁邊的乃本多佐渡守正信,他面帶難色,沉默不語。

    本多正信先前乃是家康身邊寸步不離的執事,可自從關原戰事開始,從江戶出發時,家康身邊一應事務都由正信之子正純打理,老練的正信則被安排在了秀忠身邊。

     “兄長總是對父親大人的安排沒有任何意見。

    難道連是非曲直也不問,就乖乖盲從?” “難道下野守認為此舉不妥?” “未必。

    ” “既如此,最好還是服從。

    ” “可小弟并不這般認為。

    父親大人已經寬諒了秀賴母子,對太閣已經仁至又盡了,卻還要把千姬交給秀賴為質,有此必要嗎?” “不是為質,此乃太閣生前就定下的婚約。

    ” “就是人質!”忠吉反駁道,“把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扣為人質,對這種蠻橫的挑釁,你居然一聲不吭,分明乃見死不救!難道你就不後悔?我們若處于劣勢,這樣做我無話可說。

    可現在不同了,我們有必要去低三下四讨好秀賴母子嗎?當前乃是我們義正詞嚴向他們抗顔,向天下大名顯示我們德川氏威儀的時候了,嗯?” “忠吉,”秀忠并未生氣,但也不笑,“你是否對父親讓你去清洲的命令不服?” “現在講的,不是此事。

    ” “我知你早就想進大坂城。

    我在江戶,你在大坂,你我弟兄二人各鎮一方,再反對阿千婚約。

    你真這麼想,就當好生反省。

    ” “兄長說忠吉不謹?” “到底是父親深謀遠慮啊。

    ” “怎生個深謀遠慮法?” “眼下的日本國,已到了亂世結束的時候。

    要讓天下人明白亂世已然結束,我們該怎麼做?我們若繼續争來鬥去,如何讓天下人安心?我們需要做的,首先是隐忍,然後是和為貴。

    你我兄弟,思慮都還不及父親大人萬一。

    要想讓江戶和大坂長期和睦,清洲就變得甚是重要。

    父親把尾張一領都給了你,你還不滿足?” 忠吉答不上話,隻急得連連拍膝。

    尾張的位置究竟有多重要,其實不用秀忠說,他也明白。

    正因如此,已故太閣才把自幼追随的猛将福島正則安插于彼,讓其嚴加防範。

    後來,家康把正則轉封到了四十九萬八幹二百石的安藝廣島,把忠吉置于尾張,說要給他五十二萬石。

    對于這些,忠吉還能有何不滿?他不滿的隻是秀賴與千姬的婚約。

    可秀忠剛才這麼一點撥,他才意識到父親的真意,不禁大為悔恨。

     面對這個一本正經的哥哥,忠吉真想說一句:“難道你就不疼自己的女兒?”但即使這般說,也毫無意義。

    秀忠已經被父親馴養得服服帖帖,有如另一個父親。

     “兄長是不是對忠吉懷有戒心?” “休得胡言亂語。

    ” “既然不是,那就不應對我妄加揣測,說我想成為大坂主人。

    ” “哦,這麼說,乃是秀忠在妄想了?真是這樣,兄長便放心了。

    ” 忠吉直言道:“兄長,你是不是認為,德川與豐臣真能夠永世和睦相處?” “下野守!” “可我并不這般認為。

    我們愈是義氣,愈是謙恭,他們就愈趾高氣揚。

    三成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父親在伏見幫了他,還特意讓結城兄長把他送到大津。

    可結果如何?反倒助長了他的嚣張氣焰,哼!” “你到底還年輕。

    三成等人都是例外,凡事都應盡人事而聽天命,這才最為重要。

    問題非德川與豐臣能否長期和睦,而是如何和睦相處。

    我們要先盡人事,否則,便是逆天而行。

    ”秀忠連語調都頗像家康,他行事老成持重,思慮周全,說話如行雲流水。

     本多正信終于忍不住,插進一句:“下野守,照您的意思,毀掉婚約之後,又當如何?” “老爺子難道不知?” “是。

    毫無理由向人提出解約,結果将會如何?” “對方當然被吓破了膽。

    問題是之後的事。

    ” “哦?” “一旦得知德川對豐臣有敵意,那些不滿之徒就會躁動不安。

    待狐狸都露出尾巴,将其一網打盡,當然,必要時,我們也可以直接拿下城池。

    ” 正信依然不動聲色,“下野大人,這種話可不能胡說。

    否則,内府大人會羞得無地自容!” “什麼?”忠吉滿臉通紅,轉向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