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敗走末路
關燈
小
中
大
摸到伊香郡來。
布告牌上寫着: 〖一、若有抓獲石田三成、宇喜多秀家、島津義弘者,永遠免除徭役賦稅。
二、若有殺得以上三人者,可獲賞黃金百錠。
三:若發現其行蹤,速速上報。
故意藏匿者,當事人問斬,家人親族,一并問罪。
田中兵部大輔吉政(印) 慶長五年九月十七〗 從告示牌上看,尚未被捕的似乎隻有島津義弘、秀家和三成三人了,小西行長和安國寺惠瓊似已落入敵手。
三成隻身進入伊香郡,摸黑趕到古橋法華寺時,已是十八日夜了。
就是這一日,其父隐岐守等人切腹自盡,佐和山城化為灰燼。
隻是,眼下三成還不知這些。
許久沒有如此晴好的天氣了,夜空中繁星點點。
一進入山門,成群的野雞就撲棱着飛了起來。
正如三成所料,一聽見野雞飛動,善說就從方丈室露出頭來。
三成撲了過去。
他本想輕輕走過去,但就在看到善說的一瞬間,他腳下忽然被絆,幾欲摔倒。
善說臉上浮現出難以言表的苦澀,喃喃道:“啊呀,阿彌陀佛,果然是……” “是三成。
師父……三成想您了……” 善說忙把三成扶住,然後二話不說把他扶進方丈室,道:“難道大人還不知,兵部大輔已到了井口,近在眼前了。
” “井口?” “是啊。
木本到長濱之間已經嚴密封鎖,飛鳥難過。
不隻如此,聽說從木本一直到六十多裡之外的敦賀,過往行人都要一一盤查。
”說着,善說随手把門帶上,但他未說要三成怎樣。
難道連這座寺院也無法藏身了?困惑頓時向三成襲來。
“師父,您能不能先給三成弄點熱粥。
三成正鬧肚子……大為不便。
”三成強作笑臉,可善說似乎在思量什麼,良久方道:“大人尚不知,便是今日,令尊、尊夫人,還有令郎,全都……自殺身故了。
”說完,才把三成架到地爐旁。
“哦,城池陷落了……”地爐旁,三成強忍住腹痛,自言自語道,“是啊,或許是未親眼看到的緣故,總覺得這不像是自家之事。
” 三成總覺得善說之言半真半假。
在七将的追逼下跑到家康處避難,家康不也寬恕了他嗎?縱然讓木工頭正澄和其子右近太夫切腹,可那些婦孺,家康難道也不能饒他們性命?他心中還殘存着這種希望。
“哦,都被殺了?” “不是被殺,是他們自己齊齊聚集到天守閣,放了一把火,轟轟烈烈自盡了。
” “自盡了?”三成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善說定在嘲諷他。
父親、兄長、妻兒都自盡了,他卻還頭戴破笠狼狽逃竄。
三成低聲笑了,“哦,這才是三成的親人,死得好……但三成卻還不想死,師父!” 善說不答,把粥鍋挂在挂鈎上,默默往裡添水。
“師父有無止腹痛的方子?三成不能長時叨擾,還要趕往大坂。
” 善說笑着點點頭,起身去拿藥。
藥似乎是高野山的“陀羅尼”。
善說默默把藥遞到三成面前,重重歎了口氣,之後就一言不發。
很快,粥熬好了,炒面也盛了出來,一成肚子早已咕咕叫了。
他仍覺得善說似有責怪之意。
自己藏在這裡,被村民發現了可怎麼辦?告示上說了,藏匿者一同問罪,或許,善說正在猶疑。
三成看着縮身凝神、聽着外面動靜的善說,道:“好像無人看見我。
寺裡的男仆和小和尚都不在嗎?” “早就把他們打發出去了。
” “看來,師父早就預感到三成要來。
” “是……若讓别人看見,唉!”善說忽然兩手合十,懇求起三成來,“大人别怪老衲不通人情。
這是寺院,什麼人都可能來。
” “師父是要我吃完就走?” “不,老衲已經把村裡的與次郎太夫叫來了,大人可以到他家去躲一躲。
” “到百姓家中?” “是。
别人不敢說,隻有與次郎平日裡總是惦記着大人。
他還說,大人若有難,他定會出手相助。
” “他果真這般說過?” “是。
在這一帶,除了他,恐無人會施援手了。
” 三成輕輕放下筷子,“好,請把與次郎叫來吧。
” 善說掩好門出去了。
三成閉上眼睛,仔細聽着掠過屋頂的風聲,風似是從賤嶽方向吹來的。
好不容易弄到粥喝,肚子還在咕咕叫,他一再告誡自己,進食不能超過兩碗。
這片北近江的土地,既成就了三成一輩子的夢想,也帶給他一生的苦難。
三成出生于此,被秀吉公發現于此,平步言雲的時光亦在此。
當年賤嶽一戰,秀吉公有了掌握天下的機會,同時也為三成鋪開一條連他自己都覺眼花缭亂的坦途……但近二十年後,又是這片土地在召喚着他,蕭瑟的秋風讓他回憶起當年賤嶽的血雨腥風。
秀吉公留下了“浪花之夢夢還多”這句遺詩後,與世長辭。
對于耳邊的秋風,三成究竟該如何去聽,如何去看?他獨自笑了起來。
父親沒有了,妻兒也不在了。
寥落此生,親近之人都去了,隻有他還在苟延殘喘……若跟善說借一把刀,善說必很欣慰。
他定會大肆宣揚,說石田三成乃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兒,果毅地切腹。
說不定,他還會悄悄為三成修建一座墳茔。
可三成不會那般做,如此虛僞之行,他怎生做得出來?他是武士。
隻要他生命未息,就要和這俗世對決…… “大人……您還好吧?”外邊響起敲門聲,必是善說帶着與次郎回來了。
三成起身,打開門。
“啊,大人……”與次郎手裡拿着一領棉襖,呆呆站在那裡。
他定是從善說口中聽說了三成的狼狽,才特意準備了衣物。
“快進來,與次郎。
” “是。
”與次郎應一聲,一進門,連忙把三成攙扶起來,然後仔細把門掩好。
“大人,這些年來小人想死您了。
”與次郎太夫在當地百姓中頗有威望,為防萬一,善說還特意帶上了弓箭。
“與次郎,你是不是認為我施予了恩惠,就希望人報答?” “大人言重了。
大人有難,小人怎麼能袖手旁觀?我家後面就是山,山
布告牌上寫着: 〖一、若有抓獲石田三成、宇喜多秀家、島津義弘者,永遠免除徭役賦稅。
二、若有殺得以上三人者,可獲賞黃金百錠。
三:若發現其行蹤,速速上報。
故意藏匿者,當事人問斬,家人親族,一并問罪。
田中兵部大輔吉政(印) 慶長五年九月十七〗 從告示牌上看,尚未被捕的似乎隻有島津義弘、秀家和三成三人了,小西行長和安國寺惠瓊似已落入敵手。
三成隻身進入伊香郡,摸黑趕到古橋法華寺時,已是十八日夜了。
就是這一日,其父隐岐守等人切腹自盡,佐和山城化為灰燼。
隻是,眼下三成還不知這些。
許久沒有如此晴好的天氣了,夜空中繁星點點。
一進入山門,成群的野雞就撲棱着飛了起來。
正如三成所料,一聽見野雞飛動,善說就從方丈室露出頭來。
三成撲了過去。
他本想輕輕走過去,但就在看到善說的一瞬間,他腳下忽然被絆,幾欲摔倒。
善說臉上浮現出難以言表的苦澀,喃喃道:“啊呀,阿彌陀佛,果然是……” “是三成。
師父……三成想您了……” 善說忙把三成扶住,然後二話不說把他扶進方丈室,道:“難道大人還不知,兵部大輔已到了井口,近在眼前了。
” “井口?” “是啊。
木本到長濱之間已經嚴密封鎖,飛鳥難過。
不隻如此,聽說從木本一直到六十多裡之外的敦賀,過往行人都要一一盤查。
”說着,善說随手把門帶上,但他未說要三成怎樣。
難道連這座寺院也無法藏身了?困惑頓時向三成襲來。
“師父,您能不能先給三成弄點熱粥。
三成正鬧肚子……大為不便。
”三成強作笑臉,可善說似乎在思量什麼,良久方道:“大人尚不知,便是今日,令尊、尊夫人,還有令郎,全都……自殺身故了。
”說完,才把三成架到地爐旁。
“哦,城池陷落了……”地爐旁,三成強忍住腹痛,自言自語道,“是啊,或許是未親眼看到的緣故,總覺得這不像是自家之事。
” 三成總覺得善說之言半真半假。
在七将的追逼下跑到家康處避難,家康不也寬恕了他嗎?縱然讓木工頭正澄和其子右近太夫切腹,可那些婦孺,家康難道也不能饒他們性命?他心中還殘存着這種希望。
“哦,都被殺了?” “不是被殺,是他們自己齊齊聚集到天守閣,放了一把火,轟轟烈烈自盡了。
” “自盡了?”三成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善說定在嘲諷他。
父親、兄長、妻兒都自盡了,他卻還頭戴破笠狼狽逃竄。
三成低聲笑了,“哦,這才是三成的親人,死得好……但三成卻還不想死,師父!” 善說不答,把粥鍋挂在挂鈎上,默默往裡添水。
“師父有無止腹痛的方子?三成不能長時叨擾,還要趕往大坂。
” 善說笑着點點頭,起身去拿藥。
藥似乎是高野山的“陀羅尼”。
善說默默把藥遞到三成面前,重重歎了口氣,之後就一言不發。
很快,粥熬好了,炒面也盛了出來,一成肚子早已咕咕叫了。
他仍覺得善說似有責怪之意。
自己藏在這裡,被村民發現了可怎麼辦?告示上說了,藏匿者一同問罪,或許,善說正在猶疑。
三成看着縮身凝神、聽着外面動靜的善說,道:“好像無人看見我。
寺裡的男仆和小和尚都不在嗎?” “早就把他們打發出去了。
” “看來,師父早就預感到三成要來。
” “是……若讓别人看見,唉!”善說忽然兩手合十,懇求起三成來,“大人别怪老衲不通人情。
這是寺院,什麼人都可能來。
” “師父是要我吃完就走?” “不,老衲已經把村裡的與次郎太夫叫來了,大人可以到他家去躲一躲。
” “到百姓家中?” “是。
别人不敢說,隻有與次郎平日裡總是惦記着大人。
他還說,大人若有難,他定會出手相助。
” “他果真這般說過?” “是。
在這一帶,除了他,恐無人會施援手了。
” 三成輕輕放下筷子,“好,請把與次郎叫來吧。
” 善說掩好門出去了。
三成閉上眼睛,仔細聽着掠過屋頂的風聲,風似是從賤嶽方向吹來的。
好不容易弄到粥喝,肚子還在咕咕叫,他一再告誡自己,進食不能超過兩碗。
這片北近江的土地,既成就了三成一輩子的夢想,也帶給他一生的苦難。
三成出生于此,被秀吉公發現于此,平步言雲的時光亦在此。
當年賤嶽一戰,秀吉公有了掌握天下的機會,同時也為三成鋪開一條連他自己都覺眼花缭亂的坦途……但近二十年後,又是這片土地在召喚着他,蕭瑟的秋風讓他回憶起當年賤嶽的血雨腥風。
秀吉公留下了“浪花之夢夢還多”這句遺詩後,與世長辭。
對于耳邊的秋風,三成究竟該如何去聽,如何去看?他獨自笑了起來。
父親沒有了,妻兒也不在了。
寥落此生,親近之人都去了,隻有他還在苟延殘喘……若跟善說借一把刀,善說必很欣慰。
他定會大肆宣揚,說石田三成乃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兒,果毅地切腹。
說不定,他還會悄悄為三成修建一座墳茔。
可三成不會那般做,如此虛僞之行,他怎生做得出來?他是武士。
隻要他生命未息,就要和這俗世對決…… “大人……您還好吧?”外邊響起敲門聲,必是善說帶着與次郎回來了。
三成起身,打開門。
“啊,大人……”與次郎手裡拿着一領棉襖,呆呆站在那裡。
他定是從善說口中聽說了三成的狼狽,才特意準備了衣物。
“快進來,與次郎。
” “是。
”與次郎應一聲,一進門,連忙把三成攙扶起來,然後仔細把門掩好。
“大人,這些年來小人想死您了。
”與次郎太夫在當地百姓中頗有威望,為防萬一,善說還特意帶上了弓箭。
“與次郎,你是不是認為我施予了恩惠,就希望人報答?” “大人言重了。
大人有難,小人怎麼能袖手旁觀?我家後面就是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