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無形令旗

關燈
基次!” 一方兵敗如山倒,一方如猛虎下山。

    河對岸,石田部舞兵庫的陣營突然亂作一團。

     田中吉政部迅速渡河,抵達茱萸的木原。

    吉政大聲道:“瞧瞧,還是我們先渡河。

    三郎右,幹得不錯。

    今後,你就叫合渡三郎右衛門。

    ” “多謝大人賜名,小人榮幸之至。

    ” 三郎右衛門興奮地抓住吉政的馬辔,正欲進發,黑田部和從下遊騎馬而來的藤堂高虎也拍馬直奔敵營。

     這樣一來,石田各部已痛失先機,盡管他們都骁勇善戰,但依然厄運難逃。

    舞兵庫不用說,就連稻葉一鐵舊臣、在姊川合戰中一戰成名的杉江勘兵衛也是顧此失彼。

     東軍的三隊人馬齊頭并進,一舉突破防線。

     石田部頂多不到一千人,東軍人數尚在源源增加。

    為了進攻岐阜,誰知他們出動了多少人馬?守方的不安與攻方的銳氣,立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石田各部節節後退,愈戰愈信心全無。

    東軍人數不斷增加,西軍則越來越少。

     最負盛名的杉江勘兵衛已戰死沙場。

    隻要杉江勘兵衛的九尺朱槍屹立不倒,軍心自會穩固許多。

    此前,勘兵衛的槍柄染紅時,竟被田中一名屬下喝住:“你也是鼎鼎大名的漢子,快快逃命去吧!” 在戰場上,厮殺雙方豈可容忍被人憐憫?而在敵方恫吓下敗退,更是堂堂武将斷無法忍受的恥辱。

    勘兵衛大喝一聲:“我乃杉江勘兵衛。

    你乃何人?” “田中吉政家臣西村五兵衛。

    ” “看槍!” 若是在平常,勘兵衛早就殺出去了。

    因他知自己已體力不支,才趁其不備,把引以為豪的朱槍朝五兵衛投去。

     “呔!” 随着一聲大喊,五兵衛低頭閃過。

    這一閃真是生死攸關。

    呼嘯而至的朱槍挑飛了五兵衛的頭盔,刺破他的頭皮後飛開。

    同時,五兵衛手中長槍也深深刺穿了勘兵衛的側腹。

     杉江勘兵衛竟把自己的性命全賭在了這杆槍上,西村五兵衛若真的中槍,恐怕連喊都來不及,就會當場斃命。

    隻因他那生死一閃,雙方情勢立時變化。

     兩手空空的勘兵衛被五兵衛使槍一挑,身子猛飛了出去。

     “勘兵衛被殺了。

    ” “連勘兵衛那樣的名将也被殺了?” 勘兵衛的死,加速了石田各部的潰敗,卻大大激發了田中、黑田等部的鬥志,也促使在合渡川下遊渡河的藤堂高虎一舉進攻到了赤坂。

    赤坂與大垣近在咫尺,一旦東軍進攻到此,無論是從大垣城趕赴墨俣布陣的島津義弘,還是出兵澤渡的石田三成的主力,都必須緊急撤回大垣城。

    一旦被人斷了退路,大隊人馬被斬為兩段,局勢就嚴重了。

    石田部很是不安,而藤堂高虎早就料到敵人要撤退。

     “合渡那邊讓田中、黑田搶了先機。

    這赤坂該落到我手中了吧。

    ” 藤堂果斷切斷了意欲逃走的石田各部的退路,急向赤坂進發。

    此時,澤渡的三成和墨俣的義弘深知在此決戰無益,都打算退卻。

     西軍退卻的消息,愈發加速了東軍進擊的步伐。

    戰事總是與個人命運交織在一起,并在不斷變化,其勢如狂風洪水般不可阻擋。

    但無論退者還是進者,都無暇思量這些。

    形勢巨變,雙方對峙起來。

     “藤堂已向赤坂進發了。

    ” “我們決不能落後。

    今日的宿營她就是赤坂!” 當田中、黑田二部逼近呂久川,然後改道向赤坂進擊時,他們前邊的石田一部正如潮水般退去。

    這樣一來,攻陷岐阜城的福島、淺野、池田、細川各部,便可甚是輕松地随後趕來了。

     二十四日,東軍集結到大垣右前的赤坂,把勝利的消息報告給江戶。

     一旦行動起來,豐臣舊将便具有強大的攻擊力。

    而就在五日前,他們卻還陷在若家康不開動,便無法開戰的迷茫之中,還在為家康是否出征而争吵不休。

     其實,他們是在一面無形令旗的指揮下發起行動的。

    一路打到這裡,他們已懷有了堅定不移的信心:隻有我們這些人,不照樣也能戰無不勝嗎? 這面無形令旗的神奇之處到底在哪裡?若把這看作是家康的計算,那家康的借力之術簡直出神入化了——未損失一兵一卒,隻是巧妙地利用豐臣舊臣,德川氏便輕而易舉進逼至大垣城。

    尾張與美濃的大半都落入家康之手。

     石田再也無法悠然談論“伊勢之戰”了。

    對三成恨之入骨的豐臣舊将,全都呲牙咧嘴逼到了眼前。

    縱然三成極不情願,他也必須把所有兵力集結到大垣。

    但是,集結兵力需要時日。

     怎樣才能把大坂的毛利輝元引出來?越前的大谷吉繼的兵馬又何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