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聲東擊西
關燈
小
中
大
正十八年同北條氏一起敗亡,城池遂變成了廢墟。
為了應急,家康讓人把廢城簡單地修理了一下,進入背對本城的一隅。
為了召開會議,他還讓神原康政搭建了一座二十四尺見方的大廳。
随着秀忠、秀康等人的到來,諸将也陸陸續續騎馬趕到大廳。
看到忠勝和直政,家康停止說話,轉向二人:“聽說真田安房守父子來到犬伏之後,又折返回去了。
”這句話與其是說給直政聽的,毋甯是故意在向本多忠勝發問。
忠勝神情嚴肅道:“其中必有緣由……”他試圖辯解。
到目前為止,聽到兩面的騷亂傳聞之後,慌忙撤回去的隻有真田父子。
并且,真田安房守昌幸嫡子信幸乃本多忠勝女婿,故忠勝心中定也苦悶不已。
家康輕輕打斷忠勝:“我并無責備你的意思。
真田父子撤了回去,這隻能說明石田如何煞費苦心拉攏同夥。
另,這說明真田父子所得的俸祿甚少。
” “在下日後一定會……” “你莫要太自責。
這也是事實。
今日我不打算列席了。
” 井伊直政頗為詫異:“大人不列席,會議還有何意義,大人究竟是出于何種考慮?” “直政、忠勝,我要你們二人仔細聽好衆人的意見。
”家康一臉嚴肅,“今日我想請二位做我耳目。
大家若有什麼意見,你們就好生聽着。
若沒有意見,過兩三日再商議。
” “話雖如此,可是,上杉已完成布陣。
直江兼續率領一萬兵力從南山口進到下野,集結到了高原,本莊繁長與其子又勝率領八千人馬進入鶴生、鷹助。
安田能元、島津昔忠進入白川,市川房綱、山浦景國進入關山……景勝自己也率領麾下的八千親兵與六千後備出了若松城,向長渭進發。
大敵當前,我們不可把布陣于喜連川到白澤之間的衆将領一次次召集起來開會議事。
”一旦話題離開了真田父子,忠勝立刻變得雄辯起來。
家康點頭稱是:“你說得絲毫不錯。
而且,敵人并不是隻在我們眼前。
種種迹象顯示,最上義光極有可能也加入景勝一夥,西面的騷動也有逐步蔓延的趨勢。
所以啊,我們務必保持鎮定。
” “大人想對諸将交代的話是……”為防止話題轉移,井伊直政插上一句。
“我正要說。
最為重要的戰事就要開打了。
請二位告訴大家——京坂一帶的騷動,正如事前我所料,乃石田和大谷二人謀反,目前他們還聲稱是為了少君。
況且,諸将妻小若在大坂,擔心煩悶是人之常情,既如此,不如請他們暫時回去。
” 在座之人都像凍僵般陷入沉默:此次的家康,怎麼與從前截然不同?在腹背受敵的嚴峻局勢下,他居然說出這等話來?明知于自己不利,還是一一把來自西面的消息通報諸将,這樣做已然讓人大出意料,現在更變本加厲,讓大家都回去。
這究竟是不是家康的真心?若非真心,家康連對親信都絲毫不透露心思,也未免多慮。
正在大家提心吊膽、大氣也不敢出時,家康又若無其事說了起來:“即使是诳言,他們也是為了豐臣氏。
這樣一來,諸将也難以違背命令。
如我對他們說,即使要眼看着妻兒老小被殺,也要為家康效命,我心裡會頗為不安。
亂世之中,今日是朋友,明天為敵人,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故,若諸将挂懷家人,就請趕緊拔營起寨,返回大坂,即使與石田結成盟友,家康也絲毫不會懷恨。
” “大人!”直政忍無可忍,大聲嚷了起來,情急之下幾欲跳起。
難道家康是年老昏聩,發瘋了? “你等莫要着急。
這次,家康絕不想打一場隻有軀體沒有靈魂的仗。
你們聽着,誰想撤兵,悉聽尊便,我絕不阻攔。
而且,我早已讓人在領内準備好了住宿、糧秣,請他們放心使用,盡快西返。
我出席這次會議,諸将會拘泥于人情,甚至會感到苦悶。
因此我故意躲開。
希望二位懇切地告訴他們,請他們不要誤解,想回去的立刻可以返回……” 這既非家康的策略,也非狂妄之言。
這是家康曆經六十年歲月、嘗盡人間疾苦後的一片赤誠之心…… “大人,”忠勝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擔憂,問道,“這是您的真心?” “你是這麼想的?” “這若是大人的真心,衆人一旦四散,大人将如何應對?” “忠勝,我若隻靠陰謀詭計,焉能活到今日!” “不,在下不是這個意思。
但一個連自救都不會的人,神佛會幫助他嗎?” “你說得沒錯。
我所做的便是自救。
德川家康已然盡了人事。
我方才所言也是我必須盡的人事。
對于一個根本無心打仗之人,你硬是讓他上戰場,結果又會如何?想去的盡管讓他去好了。
德川家康順應天意。
昨日的德川家康已然亡了,今日乃是新的德川家康。
” 本多佐渡守顫抖着哭泣起來。
最近,本多佐渡守正信似才真正明白家康。
先前的正信并非這樣,他總是恃才傲物,這既如明智光秀,又似松永久秀。
恃才之人本免不了生出叛心。
但正信的桀骜之心逐漸消失,卻完全是受家康感化的結果。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該得的報償時,就會生起不平和反抗。
明以為自己強人一頭,卻久居人下,還有比這更不幸的人生嗎?三成便是因此而心生扭曲,但此隻能歸結于他的心虛及自卑……這是正信最近以來的心得。
正信卻未從家康身上發現此憂。
太閣在世時,家康認真輔佐,現在他是順應天意以盡人事。
換言之,家康不是以人為敵,而是以天為敵,以神佛之心照拂天下。
“請恕在下淺薄愚鈍。
在下終于想開了,确應請兩位大人直接轉達于諸将。
”正信擦了一把眼淚,有些羞色。
井伊直政也點頭稱是。
“看來,這是大人迫不得已的決定。
” “是啊。
”神原康政回頭看了一眼本多忠勝,道,“若諸将都因此而西上,那不就隻剩下我們這些人了嗎?” “不,不會。
聽了大人方才之言,諸将必都振奮不已,甚至激動得長淚直流。
這樣的話,勝負已決出。
” 佐渡守正信又謹慎地嘟囔
為了應急,家康讓人把廢城簡單地修理了一下,進入背對本城的一隅。
為了召開會議,他還讓神原康政搭建了一座二十四尺見方的大廳。
随着秀忠、秀康等人的到來,諸将也陸陸續續騎馬趕到大廳。
看到忠勝和直政,家康停止說話,轉向二人:“聽說真田安房守父子來到犬伏之後,又折返回去了。
”這句話與其是說給直政聽的,毋甯是故意在向本多忠勝發問。
忠勝神情嚴肅道:“其中必有緣由……”他試圖辯解。
到目前為止,聽到兩面的騷亂傳聞之後,慌忙撤回去的隻有真田父子。
并且,真田安房守昌幸嫡子信幸乃本多忠勝女婿,故忠勝心中定也苦悶不已。
家康輕輕打斷忠勝:“我并無責備你的意思。
真田父子撤了回去,這隻能說明石田如何煞費苦心拉攏同夥。
另,這說明真田父子所得的俸祿甚少。
” “在下日後一定會……” “你莫要太自責。
這也是事實。
今日我不打算列席了。
” 井伊直政頗為詫異:“大人不列席,會議還有何意義,大人究竟是出于何種考慮?” “直政、忠勝,我要你們二人仔細聽好衆人的意見。
”家康一臉嚴肅,“今日我想請二位做我耳目。
大家若有什麼意見,你們就好生聽着。
若沒有意見,過兩三日再商議。
” “話雖如此,可是,上杉已完成布陣。
直江兼續率領一萬兵力從南山口進到下野,集結到了高原,本莊繁長與其子又勝率領八千人馬進入鶴生、鷹助。
安田能元、島津昔忠進入白川,市川房綱、山浦景國進入關山……景勝自己也率領麾下的八千親兵與六千後備出了若松城,向長渭進發。
大敵當前,我們不可把布陣于喜連川到白澤之間的衆将領一次次召集起來開會議事。
”一旦話題離開了真田父子,忠勝立刻變得雄辯起來。
家康點頭稱是:“你說得絲毫不錯。
而且,敵人并不是隻在我們眼前。
種種迹象顯示,最上義光極有可能也加入景勝一夥,西面的騷動也有逐步蔓延的趨勢。
所以啊,我們務必保持鎮定。
” “大人想對諸将交代的話是……”為防止話題轉移,井伊直政插上一句。
“我正要說。
最為重要的戰事就要開打了。
請二位告訴大家——京坂一帶的騷動,正如事前我所料,乃石田和大谷二人謀反,目前他們還聲稱是為了少君。
況且,諸将妻小若在大坂,擔心煩悶是人之常情,既如此,不如請他們暫時回去。
” 在座之人都像凍僵般陷入沉默:此次的家康,怎麼與從前截然不同?在腹背受敵的嚴峻局勢下,他居然說出這等話來?明知于自己不利,還是一一把來自西面的消息通報諸将,這樣做已然讓人大出意料,現在更變本加厲,讓大家都回去。
這究竟是不是家康的真心?若非真心,家康連對親信都絲毫不透露心思,也未免多慮。
正在大家提心吊膽、大氣也不敢出時,家康又若無其事說了起來:“即使是诳言,他們也是為了豐臣氏。
這樣一來,諸将也難以違背命令。
如我對他們說,即使要眼看着妻兒老小被殺,也要為家康效命,我心裡會頗為不安。
亂世之中,今日是朋友,明天為敵人,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故,若諸将挂懷家人,就請趕緊拔營起寨,返回大坂,即使與石田結成盟友,家康也絲毫不會懷恨。
” “大人!”直政忍無可忍,大聲嚷了起來,情急之下幾欲跳起。
難道家康是年老昏聩,發瘋了? “你等莫要着急。
這次,家康絕不想打一場隻有軀體沒有靈魂的仗。
你們聽着,誰想撤兵,悉聽尊便,我絕不阻攔。
而且,我早已讓人在領内準備好了住宿、糧秣,請他們放心使用,盡快西返。
我出席這次會議,諸将會拘泥于人情,甚至會感到苦悶。
因此我故意躲開。
希望二位懇切地告訴他們,請他們不要誤解,想回去的立刻可以返回……” 這既非家康的策略,也非狂妄之言。
這是家康曆經六十年歲月、嘗盡人間疾苦後的一片赤誠之心…… “大人,”忠勝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擔憂,問道,“這是您的真心?” “你是這麼想的?” “這若是大人的真心,衆人一旦四散,大人将如何應對?” “忠勝,我若隻靠陰謀詭計,焉能活到今日!” “不,在下不是這個意思。
但一個連自救都不會的人,神佛會幫助他嗎?” “你說得沒錯。
我所做的便是自救。
德川家康已然盡了人事。
我方才所言也是我必須盡的人事。
對于一個根本無心打仗之人,你硬是讓他上戰場,結果又會如何?想去的盡管讓他去好了。
德川家康順應天意。
昨日的德川家康已然亡了,今日乃是新的德川家康。
” 本多佐渡守顫抖着哭泣起來。
最近,本多佐渡守正信似才真正明白家康。
先前的正信并非這樣,他總是恃才傲物,這既如明智光秀,又似松永久秀。
恃才之人本免不了生出叛心。
但正信的桀骜之心逐漸消失,卻完全是受家康感化的結果。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該得的報償時,就會生起不平和反抗。
明以為自己強人一頭,卻久居人下,還有比這更不幸的人生嗎?三成便是因此而心生扭曲,但此隻能歸結于他的心虛及自卑……這是正信最近以來的心得。
正信卻未從家康身上發現此憂。
太閣在世時,家康認真輔佐,現在他是順應天意以盡人事。
換言之,家康不是以人為敵,而是以天為敵,以神佛之心照拂天下。
“請恕在下淺薄愚鈍。
在下終于想開了,确應請兩位大人直接轉達于諸将。
”正信擦了一把眼淚,有些羞色。
井伊直政也點頭稱是。
“看來,這是大人迫不得已的決定。
” “是啊。
”神原康政回頭看了一眼本多忠勝,道,“若諸将都因此而西上,那不就隻剩下我們這些人了嗎?” “不,不會。
聽了大人方才之言,諸将必都振奮不已,甚至激動得長淚直流。
這樣的話,勝負已決出。
” 佐渡守正信又謹慎地嘟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