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箭在弦上
關燈
小
中
大
有利害關系,有情感龃龉,禍事就會接連不斷。
” 安宅作左衛門在一旁,大氣也不敢喘。
此時三成已完全無心傾聽島左近勝猛的谏言和規勸。
他隻想告訴左近自己的決心,說話亦擲地有聲。
盡管如此,對于前田兄弟的動向,他竟狂妄地放言無所謂,這讓安宅深感意外。
島左近勝猛眉頭緊皺,閉口不言,明顯心有不服。
“左近,看來你不服?” “在下愚鈍,不明大人的心思。
” “你是不是想告訴我,不要重蹈明智和松永之覆轍?” “大人的意思是……” “明智光秀明知毫無勝機,卻決然起兵,結果曝屍荒野。
” “是。
” “而松永久秀發誓謀取天下,于是死守信貴山城,結果被信長公一舉擊潰。
可是,你明白那二人心境的差異嗎?” “勝猛愚昧,不甚了了。
” “哦?” 三成猛盯住作左衛門,笑道,“明智的事我就不說了。
但松永久秀若苟延殘喘,侍奉信長公乃至太閣大人,你知世人會如何評價他嗎?” “難道大人也欲謀取天下?” 島左近故意把臉扭到一邊,歎了口氣。
将勝負置之度外……敢于發動這種戰事之人,世人都會将其稱作癡迷于天下的病患。
難道三成果真是這樣的病人?左近心中疑慮。
三成輕輕笑了:“我不希望你這麼看我,才舉松永為例。
松永久秀一生三次背叛信長公,每一次卻都得到了信長公的諒解。
這才是最重要之處。
信長公之後,他若繼續侍奉太閣大人甚至德川家康,後世将會如何評價他?人們定會說,他為了家族,成了投機鑽營的勢利小人,僅此而已。
他若不自量力,妄想取代信長公,人們定會當作笑話流傳後世。
” 島左近詫異地看着一成。
他現在才明白其心思——甯為玉碎,不為瓦全。
這才是三成的性子。
“但松永久秀最終為了奪取天下的大志而死,免得後人恥笑。
他也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兒,用悲壯的事實證明了他和信長公同為蓋世英雄。
”三成重重說完,用犀利的目光打量着左近和作左。
島左近輕輕閉上眼。
在戰場上他也是條好漢,不僅如此,他還與柳生石舟齋等人結成知交,常在一起切磋兵法,因此小有自信。
正因如此,三成的話雖然句句在理,可卻疏漏了幾個重點,左近相信自己看得一清二楚。
所謂戰事,必須“師出有名”。
正因如此,戰争的參與者,正如“武”字所顯示的本義“止戈”那樣,必須是為正義而戰的武士。
若僅僅是為了張揚個人性情或為個人好惡而進行的私鬥,便是匹夫之勇。
但三成“與家康不共戴天”,以松永彈正久秀敗亡為例,陳述自己難以改變初衷的理由,不過偏離了武道,淪為因果報應。
家康與三成二人,天生不能共處,神佛卻讓他們生于同時,這又是為何? “話已至此,你若還不能明白,我亦無能為力。
”三成仍很平靜。
“且慢。
”島左近忙舉手止道,他額上已滲出密密的汗珠,“在下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大人,隻此一問。
” “你隻管問。
” “設若内府容許大人做了這一切,大人還能容得内府?” “哈哈哈,此話怎會出自勝猛之口?” “已不必再問是非曲直了?” “是。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家康也是一樣。
” 島左近重重吐了一口氣,道:“木已成舟,士為知己者死……從今日起,島左近勝猛會竭力為大人出謀劃策。
” 四周是一片靜寂的陽光,沒有一隻鳥飛來。
陽光穿透樹冠,在地上投下點點光斑,山林顯得更加幽靜。
“哈哈哈。
”忽然,左近大聲笑道,“果真是奇妙之極啊。
一旦明白過來,心裡便安閑多了。
我有一事想告訴大人。
” “你說。
” “托給澱屋的那個女子……” “阿袖?” “正是,那可是一個大有用場的女子啊。
能否讓她到京城三本木高台院的隐居之所去?” 三成一時目瞪口呆:“把阿袖送到高台院處?”
” 安宅作左衛門在一旁,大氣也不敢喘。
此時三成已完全無心傾聽島左近勝猛的谏言和規勸。
他隻想告訴左近自己的決心,說話亦擲地有聲。
盡管如此,對于前田兄弟的動向,他竟狂妄地放言無所謂,這讓安宅深感意外。
島左近勝猛眉頭緊皺,閉口不言,明顯心有不服。
“左近,看來你不服?” “在下愚鈍,不明大人的心思。
” “你是不是想告訴我,不要重蹈明智和松永之覆轍?” “大人的意思是……” “明智光秀明知毫無勝機,卻決然起兵,結果曝屍荒野。
” “是。
” “而松永久秀發誓謀取天下,于是死守信貴山城,結果被信長公一舉擊潰。
可是,你明白那二人心境的差異嗎?” “勝猛愚昧,不甚了了。
” “哦?” 三成猛盯住作左衛門,笑道,“明智的事我就不說了。
但松永久秀若苟延殘喘,侍奉信長公乃至太閣大人,你知世人會如何評價他嗎?” “難道大人也欲謀取天下?” 島左近故意把臉扭到一邊,歎了口氣。
将勝負置之度外……敢于發動這種戰事之人,世人都會将其稱作癡迷于天下的病患。
難道三成果真是這樣的病人?左近心中疑慮。
三成輕輕笑了:“我不希望你這麼看我,才舉松永為例。
松永久秀一生三次背叛信長公,每一次卻都得到了信長公的諒解。
這才是最重要之處。
信長公之後,他若繼續侍奉太閣大人甚至德川家康,後世将會如何評價他?人們定會說,他為了家族,成了投機鑽營的勢利小人,僅此而已。
他若不自量力,妄想取代信長公,人們定會當作笑話流傳後世。
” 島左近詫異地看着一成。
他現在才明白其心思——甯為玉碎,不為瓦全。
這才是三成的性子。
“但松永久秀最終為了奪取天下的大志而死,免得後人恥笑。
他也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兒,用悲壯的事實證明了他和信長公同為蓋世英雄。
”三成重重說完,用犀利的目光打量着左近和作左。
島左近輕輕閉上眼。
在戰場上他也是條好漢,不僅如此,他還與柳生石舟齋等人結成知交,常在一起切磋兵法,因此小有自信。
正因如此,三成的話雖然句句在理,可卻疏漏了幾個重點,左近相信自己看得一清二楚。
所謂戰事,必須“師出有名”。
正因如此,戰争的參與者,正如“武”字所顯示的本義“止戈”那樣,必須是為正義而戰的武士。
若僅僅是為了張揚個人性情或為個人好惡而進行的私鬥,便是匹夫之勇。
但三成“與家康不共戴天”,以松永彈正久秀敗亡為例,陳述自己難以改變初衷的理由,不過偏離了武道,淪為因果報應。
家康與三成二人,天生不能共處,神佛卻讓他們生于同時,這又是為何? “話已至此,你若還不能明白,我亦無能為力。
”三成仍很平靜。
“且慢。
”島左近忙舉手止道,他額上已滲出密密的汗珠,“在下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大人,隻此一問。
” “你隻管問。
” “設若内府容許大人做了這一切,大人還能容得内府?” “哈哈哈,此話怎會出自勝猛之口?” “已不必再問是非曲直了?” “是。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家康也是一樣。
” 島左近重重吐了一口氣,道:“木已成舟,士為知己者死……從今日起,島左近勝猛會竭力為大人出謀劃策。
” 四周是一片靜寂的陽光,沒有一隻鳥飛來。
陽光穿透樹冠,在地上投下點點光斑,山林顯得更加幽靜。
“哈哈哈。
”忽然,左近大聲笑道,“果真是奇妙之極啊。
一旦明白過來,心裡便安閑多了。
我有一事想告訴大人。
” “你說。
” “托給澱屋的那個女子……” “阿袖?” “正是,那可是一個大有用場的女子啊。
能否讓她到京城三本木高台院的隐居之所去?” 三成一時目瞪口呆:“把阿袖送到高台院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