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一期一會

關燈
角倉與市來拜望本阿彌光悅,并非隻是為了通風報信。

     與市心中想的是:為了發展與海外的交易,必須維持國内太平,否則,舊教國家便會利用大坂,謀劃挽回頹勢。

     與市甚至還說出了對策——迅速将豐臣秀賴趕出大坂,粉碎不軌之徒的妄念! “你想讓我做什麼?”在與市臨走之前,光悅問道。

     與市高聲笑了,“這才像先生!哈哈,背負家國重任的是大禦所大人,非角倉與市。

    ” 光悅終于明白與市為何而來了——他想讓光悅去駿府見大禦所。

    若非如此,他何苦在此以這等言語相激? 光悅一臉疑惑送走了與市,回到房裡,默默拿起常慶茶碗。

    他無心欣賞茶碗,隻管用手摩挲着碗底,目光定定。

     先前,從京城和大坂到堺港來的大商家多為秀吉公的人,隻有茶屋和光悅從一開始就追随德川家康。

    但他們一直堅信,保證其生意興隆的人仍是秀吉公。

    後來有了朱印船,日本開始和海外各國做生意,一切都在快速變化,大商家撥拉算盤珠的方式,似也在義理、喜好和利益之間産生了微妙的變化。

    然而,光悅萬萬沒想到,商家口中居然會說出要把太閣遺孤從大坂城趕将出去之言! 看到了如此殘酷的現實,光悅不禁心生憐憫,同時生出幾許厭世之感。

    他站起身,從多寶格裡又拿出兩個茶碗把它們和面前的常慶茶碗并排放在一起。

    他按照第一代長次郎,第二代常慶,以及年輕的第三代道人的順序,把茶碗排成一行,靜靜地看着。

     “連茶碗都能體現出時世的變化啊。

    ”光悅歎道。

     長次郎工藝淳樸厚重,胎體圓潤沉穩,這種風格在第三代道人的活計中已見不到了。

    相反,道人的茶碗紋理清晰,造型洗練,光澤鮮豔…… 正在此時,母親進來,說阿蜜來了。

     “哦,先生果然為風雅之人,是欲開茶會?”阿蜜跟在妙秀身後進來,立刻被道人的茶碗吸引住了。

    阿蜜為納屋第三代,後生技術果然最易入她的眼。

     光悅默默留下道人茶碗,又将其他兩隻收回盒中,道:“給你上杯茶吧?” “多謝。

    好久未喝先生的茶了。

    ” “阿蜜,你多大了?” “呵呵,阿蜜已忘記年齡了。

    ” “是我思慮不周。

    我拜托你做的事太過了。

    ”光悅一邊說話一邊取下茶葉罐的蓋子,“不過,若我不拜托你些事情,你和茶屋之間便會更加疏遠。

    唉,我也就是安慰自己。

    ” “先生……” “事情幫我問清楚了?” “是。

    長崎火燒葡國船一事,火星子似濺到駿府去了。

    ” “哦?” “茶屋雇的人已把事情都查清楚了。

    那人和我一路乘船到伏見。

    ” “哦。

    ” “煽風點火的似乎就是大久保石見守。

    ” “趁大禦所不在駿府的時候?”光悅靜靜攪動着茶刷子,不動聲色。

     “是。

    大禦所已回到駿府,有馬修理大夫也坐船去了駿府,說不定已到了。

    ” “這般說,事情很快就要水落石出了?” “不過,點火之人絕不會被火燒着,這也是那眼線的意思。

    ” “哦。

    ”光悅将煮好的茶放到阿蜜面前,重新坐直。

     “先生,有一種說法,叫一期一會?” “乃利休居士喜歡的言辭。

    ” 阿蜜津津有味啜着荼,贊道:“好茶!”她施了一禮,臉色卻忽地變了,一字一句道:“阿幸,似已不在人世了。

    ” “阿幸?她……” “隻是石見守未被火燎到。

    這火點得真夠謹慎。

    ” “阿蜜姑娘,此事要保密啊!” “是。

    舞台搭在高高的溪谷上,繩子斷了,人都掉進了萬丈深淵,但奇怪的是,屍身卻未尋到多少。

    ”阿蜜盡量說得若無其事些。

     “哦。

    這麼說來,那個小盒子真是阿幸的遺物了。

    ”光悅把茶碗推到一邊,露出怃然的神色。

     阿蜜聽着茶釜裡的水聲,換了個話題:“一期一會……不管時勢如何變化,人生總是變幻莫測啊。

    ” 光悅不答。

     阿蜜的意思若是說不論在亂世,還是在太平時期,人終歸有一死,那可不能随便點頭贊同。

    人生确實變幻莫測,不過,死在戰場和死在床鋪上可不能混為一談。

     然而阿蜜似在想另外一事。

    “有時候,我亦覺得越來越不明白。

    ”她平靜道,“不明白人,也不明白自己。

    我覺得,人好像為了活下去,必須讓他人受苦,必須得殺了别人……” “那可不行!”光悅大聲打斷了她,“自己要活下去,也要讓别人活下去,沒有這樣的智慧,就算不得人。

    ” “先生相信人真有那般智慧嗎?若有,為何大久保石見守把阿幸……”阿蜜剛想說“殺”又覺得此字不妥,遂生生把話咽回肚子裡,垂下眼簾。

     光悅笑了,臉上卻是一副哭相。

    阿蜜的疑惑狠狠刺痛了他。

     “也許人生确如阿蜜姑娘所言,必須犧牲他人。

    ” “那犧牲太過巨大,我沒法真正恨石見守。

    我雖明白,不憎恨惡人世間便難有晴日……” 光悅又慌忙使勁擺擺手,道:“那可不行,姑娘要是這般想,人恐怕都要變成無間地獄裡的鬼了。

    ”說着,光悅又給自己取茶。

    他欲一邊聽阿蜜傾訴,一邊把事情打聽得更詳盡些,否則很難決定日後如何行事。

    這些可都是和他的生活緊密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