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大坂刁婦
關燈
小
中
大
人一踏上大坂城的土地,就把那空想忘掉了。
大野治長很清楚這些,卻決定将其彙報給澱夫人。
他其實别有用心。
澱夫人聽罷,突然拍手道:“來人,水!” 然後,她意氣風發地站在鏡前,開始妝飾。
秀賴上洛,澱夫人未同行,秀賴卻見到了高台院,這實在令澱夫人尤為不快、難以容忍。
她想弄清其中是否有陰謀。
“治長,你可退下了。
我得見見有樂齋和市正。
”澱夫人面朝妝台,對治長道,突覺治長面目尤為可憎。
治長在二條城被淺野幸長侮辱,為何不當場把幸長砍了?不過,那對治長來說大不可能,在千軍萬馬間自由來去的淺野幸長,武功遠在治長之上。
淺野幸長若非一心一意為秀賴,澱夫人也不會讓他到大坂城來。
不過,他對秀賴的好意其實也頗為古怪,說不定便是給高台院做眼線呢。
“治長,我說你可退下了。
”鏡中自己疲憊的面容與治長陰郁的臉色,使澱夫人忍無可忍,不由提高了聲音,“答禮的使者該如何應付,這種事讓秀賴去處理。
少君不是孩子了。
” 治長輕輕苦笑一聲,去了。
在澱夫人看來,那苦笑流露出他内心的輕視,這讓她益發不快。
“飨庭局在嗎?飨庭局!”澱夫人不耐煩地喊道。
飨庭局聽出聲音不同尋常,忙和右京太夫局來到房中。
“都來啦,太好了。
飨庭去叫有樂齋來,右京叫市正來。
”澱夫人依然對着鏡子下令。
二人得令,迅速離去。
已過辰耐四刻,院中已聽不到清晨的鳥啼。
套窗的細木條層層疊疊,凝神細看,可以發現院中的土已經濡濕。
澱夫人默默妝飾完畢,一言未發。
飨庭局與右京太夫局竟還未回,難道都聚到秀賴處,去商議該如何迎接義直和賴宣了? “來人!”澱夫人大喊,起身走到外間,卻見正榮尼把清正帶了進來,後者顯然一副好心情。
“夫人,少君此次平安歸來,可喜可賀!”清正坐下來,悠然捋着胡子。
“加藤大人,辛苦了。
”澱夫人迅速向清正道出疑問,“聽說在二條城,你和少君受了大禦所和高台院的接待?” “是。
大禦所和高台院夫人都甚欣慰,看到已經長大成人的少君,都大為感慨。
” “清正,你要說的隻有這些?” 清正輕輕搖頭,“不,還有很多事要禀報夫人。
夫人的心情……” “清正,高台院是否拜托過你什麼?” “這……她确說過少君和豐臣氏拜托給在下雲雲。
” “此事不可掉以輕心!為何高台院隻把你和少君留下,把其他人支走?定有機密事要說。
究竟說了些什麼,能否讓我也聽聽?” 清正臉上的笑容倏地逝去。
他感覺到,澱夫人對他竟産生了懷疑。
“這……夫人這話問得古怪。
隻招呼我們,并非高台院夫人的意思,而是大禦所下令,希望親人間好生說說話。
” “嗯?為何單有高台院在呢?你怎生看此事?” “夫人,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高台院夫人原本希望少君去高台寺。
” “去高台寺?” “是。
她曾托淺野幸長轉達過此意。
不過,我未答應。
” “呵,你拒絕了,為何?” “這……因為頗有些人認為,大坂和江戶仍為宿敵,故我和京城所司代都認為此事麻煩。
另外,去高台寺,就輕慢了大禦所。
恐怕還會有公卿評說,既然時日如此充裕,少君就當在京中一直待到新皇即位大典完畢。
故我隻能回絕高台院夫人,而在二條城見她。
此中并無玄機。
” 澱夫人一直盯着清正,此時突然垂下眼簾,血氣湧上她的臉頰和額頭,唇角也抽搐起來。
清正這番無懈可擊的回答,反而讓澱夫人感到可疑,她道:“拒絕了淺野,高台院卻許你同席,此行不虛啊。
” “正是。
”清正是個虔誠的日蓮教信徒,故必然據實以告。
但他又同執己見,這種固執和本阿彌光悅相似,有時會激怒于人。
石田三成與他一生不合,怕也是因為他這個脾氣。
“夫人,您是否對清正的做法不滿?” “無人說過這樣的話。
” “其實,這次……”清正臉上一片潮紅,從懷中掏出一把遍布五三桐金紋的短刀,“我已認定,此次和少君一起上洛,是在下今生最後一次盡忠,故把賤嶽合戰之時太閣所賜短刀藏在了懷中。
”把短刀置于膝前,清正傲然捋起胡子來。
“為帶它去?” “在下已打算好了,萬一大禦所有滅了豐臣氏的心思,我便用此刀與他拼命!” “……” “清正絕無半絲強表忠義的意思。
連這把胡須,都是為了掩蓋衰老、彰顯豐臣氏威風的玩意兒。
唉,我怕鬥不過根深蒂固的病患了,故把此行看作是最後一次……然而,我看到的大禦所,不愧是太閣托付天下的有德之人,并非那種視豐臣氏為敵的小肚雞腸之輩。
他摸透了高台院夫人的心思,為少君的未來苦心打算。
夫人,清正此後便要回故鄉靜養。
請容進言!若說有能消滅豐臣氏的,非德川,而是來自豐臣氏内部。
這便是清正最後之
大野治長很清楚這些,卻決定将其彙報給澱夫人。
他其實别有用心。
澱夫人聽罷,突然拍手道:“來人,水!” 然後,她意氣風發地站在鏡前,開始妝飾。
秀賴上洛,澱夫人未同行,秀賴卻見到了高台院,這實在令澱夫人尤為不快、難以容忍。
她想弄清其中是否有陰謀。
“治長,你可退下了。
我得見見有樂齋和市正。
”澱夫人面朝妝台,對治長道,突覺治長面目尤為可憎。
治長在二條城被淺野幸長侮辱,為何不當場把幸長砍了?不過,那對治長來說大不可能,在千軍萬馬間自由來去的淺野幸長,武功遠在治長之上。
淺野幸長若非一心一意為秀賴,澱夫人也不會讓他到大坂城來。
不過,他對秀賴的好意其實也頗為古怪,說不定便是給高台院做眼線呢。
“治長,我說你可退下了。
”鏡中自己疲憊的面容與治長陰郁的臉色,使澱夫人忍無可忍,不由提高了聲音,“答禮的使者該如何應付,這種事讓秀賴去處理。
少君不是孩子了。
” 治長輕輕苦笑一聲,去了。
在澱夫人看來,那苦笑流露出他内心的輕視,這讓她益發不快。
“飨庭局在嗎?飨庭局!”澱夫人不耐煩地喊道。
飨庭局聽出聲音不同尋常,忙和右京太夫局來到房中。
“都來啦,太好了。
飨庭去叫有樂齋來,右京叫市正來。
”澱夫人依然對着鏡子下令。
二人得令,迅速離去。
已過辰耐四刻,院中已聽不到清晨的鳥啼。
套窗的細木條層層疊疊,凝神細看,可以發現院中的土已經濡濕。
澱夫人默默妝飾完畢,一言未發。
飨庭局與右京太夫局竟還未回,難道都聚到秀賴處,去商議該如何迎接義直和賴宣了? “來人!”澱夫人大喊,起身走到外間,卻見正榮尼把清正帶了進來,後者顯然一副好心情。
“夫人,少君此次平安歸來,可喜可賀!”清正坐下來,悠然捋着胡子。
“加藤大人,辛苦了。
”澱夫人迅速向清正道出疑問,“聽說在二條城,你和少君受了大禦所和高台院的接待?” “是。
大禦所和高台院夫人都甚欣慰,看到已經長大成人的少君,都大為感慨。
” “清正,你要說的隻有這些?” 清正輕輕搖頭,“不,還有很多事要禀報夫人。
夫人的心情……” “清正,高台院是否拜托過你什麼?” “這……她确說過少君和豐臣氏拜托給在下雲雲。
” “此事不可掉以輕心!為何高台院隻把你和少君留下,把其他人支走?定有機密事要說。
究竟說了些什麼,能否讓我也聽聽?” 清正臉上的笑容倏地逝去。
他感覺到,澱夫人對他竟産生了懷疑。
“這……夫人這話問得古怪。
隻招呼我們,并非高台院夫人的意思,而是大禦所下令,希望親人間好生說說話。
” “嗯?為何單有高台院在呢?你怎生看此事?” “夫人,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高台院夫人原本希望少君去高台寺。
” “去高台寺?” “是。
她曾托淺野幸長轉達過此意。
不過,我未答應。
” “呵,你拒絕了,為何?” “這……因為頗有些人認為,大坂和江戶仍為宿敵,故我和京城所司代都認為此事麻煩。
另外,去高台寺,就輕慢了大禦所。
恐怕還會有公卿評說,既然時日如此充裕,少君就當在京中一直待到新皇即位大典完畢。
故我隻能回絕高台院夫人,而在二條城見她。
此中并無玄機。
” 澱夫人一直盯着清正,此時突然垂下眼簾,血氣湧上她的臉頰和額頭,唇角也抽搐起來。
清正這番無懈可擊的回答,反而讓澱夫人感到可疑,她道:“拒絕了淺野,高台院卻許你同席,此行不虛啊。
” “正是。
”清正是個虔誠的日蓮教信徒,故必然據實以告。
但他又同執己見,這種固執和本阿彌光悅相似,有時會激怒于人。
石田三成與他一生不合,怕也是因為他這個脾氣。
“夫人,您是否對清正的做法不滿?” “無人說過這樣的話。
” “其實,這次……”清正臉上一片潮紅,從懷中掏出一把遍布五三桐金紋的短刀,“我已認定,此次和少君一起上洛,是在下今生最後一次盡忠,故把賤嶽合戰之時太閣所賜短刀藏在了懷中。
”把短刀置于膝前,清正傲然捋起胡子來。
“為帶它去?” “在下已打算好了,萬一大禦所有滅了豐臣氏的心思,我便用此刀與他拼命!” “……” “清正絕無半絲強表忠義的意思。
連這把胡須,都是為了掩蓋衰老、彰顯豐臣氏威風的玩意兒。
唉,我怕鬥不過根深蒂固的病患了,故把此行看作是最後一次……然而,我看到的大禦所,不愧是太閣托付天下的有德之人,并非那種視豐臣氏為敵的小肚雞腸之輩。
他摸透了高台院夫人的心思,為少君的未來苦心打算。
夫人,清正此後便要回故鄉靜養。
請容進言!若說有能消滅豐臣氏的,非德川,而是來自豐臣氏内部。
這便是清正最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