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血濃血薄
關燈
小
中
大
其明白。
京極氏和六角氏雖然均為近江源氏佐佐木一族的後裔,不過在高次之父高吉時,松丸夫人之父被淺井長政奪了領地,高次幼年時流離失所,無比辛酸。
自從松丸夫人成為秀吉愛妾,澱夫人的妹妹嫁與高次以後,高次始得到秀吉庇護,京極一門亦漸漸複興。
京極一族應該對此心中有數。
阿江與夫人對此亦甚是清楚,方才設此一計。
正成照例喝了冷酒、吃了具足餅後便退下了。
事不宜遲,正月裡可借“拜年”之名,做許多大事。
阿江與夫人立刻叫來民部卿局,命令她準備出門,“辛苦你一趟,去京城西洞院拜年。
” 民部卿局一聽,就知是要讓她去看望京極遺孀常高院。
京極家那位夫人每年年初,亦會鄭重其事派人來看望妹妹阿江與夫人。
“你去常高院處。
又是一年了,孝也滿了,她成了寡婦,一定頗為寂寞,安慰安慰她吧。
”說完這鑒客氣話,阿江與才把真意明明白白說給民部卿局。
不過民部卿局看似很是為難。
她已認定,豐臣和德川根本不會消除芥蒂。
亂世仿佛就在昨日——人人用盡心計,父子兄弟無不互相提防,偌多人尚未适應太平。
我若也是沒落大名的遺孀,想必也會疑窦叢生。
阿江與暗想,她的第二任丈夫、秀吉養子丹波少将秀勝亡故時,覺得自己一生仿佛就此完結了。
人生即如煉獄,一生都将受到詛咒。
第三任丈夫死後,她被強行嫁給比她年輕的秀忠——那時她幾乎絕望。
然而這樁姻緣,卻令她枯木逢春。
剛開始時,阿江與亦一片茫然,心若死灰。
但自生了兒子竹千代和國松丸以後,她的心思立時改變了。
家康時常挂在嘴邊的“神佛”似的确存在。
她先前遭遇的種種不幸,都是人生磨煉。
過了那扇門,再回頭看去,發現先前所曆其實皆是幸運的前兆。
那時開始,阿江與夫人開始真正親近家康,尊敬家康。
家康也是多受磨煉之人。
對秀忠,她也重新認真思量。
以前,她對男人的放縱甚是痛恨,恨不能把男人的手腳都捆起來。
不過,現在她亦開始尊重秀忠。
她意識到,秀忠不娶側室,并非畏懼她。
家康決定以儒道教化天下,秀忠也嚴格實踐。
“父親心願若得以實現,日本将成為東海君子之國。
讓人人都成聖人,這想法即如神佛之言。
我不如父親,故我當嚴格遵照父親吩咐。
”秀忠的這些話,牢牢刻在她心裡。
自那以後,她心思起了巨大的變化。
此時,阿江與暗下決心:定要讓澱夫人明白家康的良苦用心。
“也許澱夫人會做出将軍進京時那樣的事。
”阿江與夫人仔仔細細檢查了一遍寫給常高院的書函,方交給民部卿局,提醒道,“世人因此添油加醋,說江戶與大坂不和,純屬子虛烏有。
” 民部卿局不答。
“你想想,”阿江與夫人爽朗地笑了,“若我們兩家不和,隻會令世人笑話,我們姐妹也丢臉。
我亦常這般對常高院與松丸夫人說。
” “是。
” “我和兩個姐姐,當初從越前北莊逃出時,都直歎自己命薄……” “是,今日想來,還令人傷懷……” “但我們姐妹生的兒子一個要做攝政關白,一個要做将軍,共同負起天下重任,這又是何等幸運的事啊!” “是。
” “你說澱夫人會不會這樣想?” “是。
不……雖然認為如此,但……上次将軍進京,便發生了不快。
” “呵呵,你不能總這樣想。
對方誤會,就要把誤會解開。
” “是。
” “我不能親自去說服她。
常高院和松丸夫人會帶你去,你隻要告訴常高院即可。
我以前也不喜歡大禦所大人,冷冷的……其實不然。
人都在不斷成長,大禦所大人對此甚是清楚,他知我早晚會明白過來,故一直等着。
如今,他連教導孩子的心得都寫下來給了我。
” “大禦所大人……” “你要讓常高院也明白這些。
大禦所大人最近老了許多,對我們的教訓都将成為遺言。
今年他想見見秀賴,想看看秀賴長成什麼樣子了。
若能進京,希望能高高興興見面。
倘若能見到澱夫人,大禦所大人不知多快慰。
就這樣說吧。
”說着說着,阿江與夫人眼中蓄滿淚水。
“大禦所大人若怨恨秀賴,為何特意把忠輝派去大坂?他自然希望,姐姐和她周圍的人能夠醒悟。
我身邊幾曾有過如此寬大之人啊!我如今方明白過來。
” 阿江與夫人一番懇切的言語,聽得民部卿局也流下淚來,“明白。
人不會一成不變。
靜靜等待對方成長,這真是神佛一般的心思啊。
” “是啊。
這樣的人就
京極氏和六角氏雖然均為近江源氏佐佐木一族的後裔,不過在高次之父高吉時,松丸夫人之父被淺井長政奪了領地,高次幼年時流離失所,無比辛酸。
自從松丸夫人成為秀吉愛妾,澱夫人的妹妹嫁與高次以後,高次始得到秀吉庇護,京極一門亦漸漸複興。
京極一族應該對此心中有數。
阿江與夫人對此亦甚是清楚,方才設此一計。
正成照例喝了冷酒、吃了具足餅後便退下了。
事不宜遲,正月裡可借“拜年”之名,做許多大事。
阿江與夫人立刻叫來民部卿局,命令她準備出門,“辛苦你一趟,去京城西洞院拜年。
” 民部卿局一聽,就知是要讓她去看望京極遺孀常高院。
京極家那位夫人每年年初,亦會鄭重其事派人來看望妹妹阿江與夫人。
“你去常高院處。
又是一年了,孝也滿了,她成了寡婦,一定頗為寂寞,安慰安慰她吧。
”說完這鑒客氣話,阿江與才把真意明明白白說給民部卿局。
不過民部卿局看似很是為難。
她已認定,豐臣和德川根本不會消除芥蒂。
亂世仿佛就在昨日——人人用盡心計,父子兄弟無不互相提防,偌多人尚未适應太平。
我若也是沒落大名的遺孀,想必也會疑窦叢生。
阿江與暗想,她的第二任丈夫、秀吉養子丹波少将秀勝亡故時,覺得自己一生仿佛就此完結了。
人生即如煉獄,一生都将受到詛咒。
第三任丈夫死後,她被強行嫁給比她年輕的秀忠——那時她幾乎絕望。
然而這樁姻緣,卻令她枯木逢春。
剛開始時,阿江與亦一片茫然,心若死灰。
但自生了兒子竹千代和國松丸以後,她的心思立時改變了。
家康時常挂在嘴邊的“神佛”似的确存在。
她先前遭遇的種種不幸,都是人生磨煉。
過了那扇門,再回頭看去,發現先前所曆其實皆是幸運的前兆。
那時開始,阿江與夫人開始真正親近家康,尊敬家康。
家康也是多受磨煉之人。
對秀忠,她也重新認真思量。
以前,她對男人的放縱甚是痛恨,恨不能把男人的手腳都捆起來。
不過,現在她亦開始尊重秀忠。
她意識到,秀忠不娶側室,并非畏懼她。
家康決定以儒道教化天下,秀忠也嚴格實踐。
“父親心願若得以實現,日本将成為東海君子之國。
讓人人都成聖人,這想法即如神佛之言。
我不如父親,故我當嚴格遵照父親吩咐。
”秀忠的這些話,牢牢刻在她心裡。
自那以後,她心思起了巨大的變化。
此時,阿江與暗下決心:定要讓澱夫人明白家康的良苦用心。
“也許澱夫人會做出将軍進京時那樣的事。
”阿江與夫人仔仔細細檢查了一遍寫給常高院的書函,方交給民部卿局,提醒道,“世人因此添油加醋,說江戶與大坂不和,純屬子虛烏有。
” 民部卿局不答。
“你想想,”阿江與夫人爽朗地笑了,“若我們兩家不和,隻會令世人笑話,我們姐妹也丢臉。
我亦常這般對常高院與松丸夫人說。
” “是。
” “我和兩個姐姐,當初從越前北莊逃出時,都直歎自己命薄……” “是,今日想來,還令人傷懷……” “但我們姐妹生的兒子一個要做攝政關白,一個要做将軍,共同負起天下重任,這又是何等幸運的事啊!” “是。
” “你說澱夫人會不會這樣想?” “是。
不……雖然認為如此,但……上次将軍進京,便發生了不快。
” “呵呵,你不能總這樣想。
對方誤會,就要把誤會解開。
” “是。
” “我不能親自去說服她。
常高院和松丸夫人會帶你去,你隻要告訴常高院即可。
我以前也不喜歡大禦所大人,冷冷的……其實不然。
人都在不斷成長,大禦所大人對此甚是清楚,他知我早晚會明白過來,故一直等着。
如今,他連教導孩子的心得都寫下來給了我。
” “大禦所大人……” “你要讓常高院也明白這些。
大禦所大人最近老了許多,對我們的教訓都将成為遺言。
今年他想見見秀賴,想看看秀賴長成什麼樣子了。
若能進京,希望能高高興興見面。
倘若能見到澱夫人,大禦所大人不知多快慰。
就這樣說吧。
”說着說着,阿江與夫人眼中蓄滿淚水。
“大禦所大人若怨恨秀賴,為何特意把忠輝派去大坂?他自然希望,姐姐和她周圍的人能夠醒悟。
我身邊幾曾有過如此寬大之人啊!我如今方明白過來。
” 阿江與夫人一番懇切的言語,聽得民部卿局也流下淚來,“明白。
人不會一成不變。
靜靜等待對方成長,這真是神佛一般的心思啊。
” “是啊。
這樣的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