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終年新歲
關燈
小
中
大
德川家康相信自己已成功地令政宗收起了叛心。
政宗并非石田三成那種不知進退之人。
石田三成自非愚人,他對秀吉去後天下會變成何樣,心知肚明,但他是那種隻願為情義殉身之人,無法控制自己,才會逆流而動,自取敗亡。
但伊達政宗并非如此,他能冷靜思量。
三成既不知明哲保身,也不會韬光養晦,政宗卻能随機應變。
他在看到家康親赴江戶,仔細地檢查江戶周邊軍備時,便已知萬事休矣。
政宗苦苦等待的歐羅巴的消息如石沉大海。
從少年時便與他同甘共苦、為他股肱之臣的片倉景綱也病殁了。
被當作擋箭牌、甚至可當成人質操縱的女婿松平忠輝,竟被家康三下五除二圈禁于深谷城。
政宗可謂爪牙皆斷。
政宗是個聰明人,已對天下局勢一目了然。
此時家康若要責罰他,他隻會走向窮途末路。
但若責罰他,便會違背家康所言“為政之要訣乃是慈悲”。
于是,家康主動向他伸出了寬諒之手,不僅為他的忽回領内尋了個體面的理由——回去探望病重重臣,還為兩家安排了一樁新的婚事,以彌補忠輝和五郎八姬的離散。
這對于目下的家康來說乃是正道,絕非策略。
政宗自應明白。
家康回到駿府,自信之心遍及全身。
但對家康并不責罰政宗,還要把将軍之女嫁與政宗之子一事,土井利勝認為過于示弱讨好心存不滿。
“沒有年齡相當的女兒,可收養一個再嫁去也無妨。
”家康淡淡說完,又談起了新年諸事,“過年時,皇室依例會派來賀年敕使。
但這次不用了。
來年春日,我會帶着竹千代同赴京城,給聖上拜年,此次不必再派來敕使了。
”說完,他便開始認真思量進京一事。
土井利勝依然對“伊達已服”半信半疑。
他覺得,家康的關東巡遊反而可能煽起政宗的鬥志,于是,他每日都在注意江戶傳來的消息,決定在駿府稍事停留,以觀察事态。
關于伊達要舉兵的傳聞,又一次在江戶市井被人大肆傳揚,乃是新年之時。
“怕是想利用過年的機會,出其不意。
”在将軍的親信當中,多有人贊成此種說法。
唯家康并不在意。
家康和賴宣、賴房同迎來了元和二年新年,一邊給他們講些已講了幾十遍的信濃舊事,一邊吃着兔雜煮,從大年初一起便高高興興接受諸家臣賀年。
家康與其說是疲憊,不如說是真已老矣。
和土井利勝留于駿府的柳生宗矩,在這個平靜的新春亦深有同感。
以家康公目下的身子骨,他能否親自進京?初六,家康聽完曹洞宗的佛法問答之後,柳生宗矩突然想及此事。
此次佛法問答乃是元和二年首次。
家康聽了兩個時辰的佛法之後,從座位上站起身時,搖搖晃晃,險些摔倒,旁邊的茶阿局急扶住了他。
家康自己卻并不在意。
到了初九,他便令土井利勝趕回江戶:“你要是不在将軍身邊,将軍定然有諸多不便。
回去吧。
”家康又對竹千代的元服儀式作出了詳細的指示。
竹千代年已十三,将在京都舉行元服儀式,因此,家康決定在梅花開放時節,再次前往江戶商議此事,讓江戶重臣作好準備。
此時受命擔任竹千代師父之人,又增酒井忠世、土井利勝和青山忠俊等。
竹千代元服儀式之事,家康亦已知會了京都。
土井利勝領命,決定退回江戶。
出發前,利勝到家康房裡辭行,發現家康正戴着老花鏡,在書案前寫着什麼。
土井利勝心裡尋思,怕是寫給将軍的書函,便等在一邊。
信到手裡,他才知是安慰失意的千姬的。
信如次: 〖常收來書,欣慰之至。
謹祝新春,身體安泰。
祖父甚好,不必挂念。
另,向阿小緻意。
〗 家康一臉認真道:“幫我把這信交給阿千。
人人身上都背着一個擔子,一個重擔。
你要告訴她,不能氣餒。
” “是。
”利勝忍不住聲音顫抖,眼圈通紅。
利勝去後,柳生宗矩依舊留于駿府。
宗矩在此處并非僅僅陪家康閑聊,他要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家康,将他的體會傳達給日後會成為三代将軍的竹千代。
宗矩眼見着家康的身子一日日衰老,愈發感到焦急。
家康卻依舊怡然自得。
正月十一,他再次見了明人華宇、明人三
政宗并非石田三成那種不知進退之人。
石田三成自非愚人,他對秀吉去後天下會變成何樣,心知肚明,但他是那種隻願為情義殉身之人,無法控制自己,才會逆流而動,自取敗亡。
但伊達政宗并非如此,他能冷靜思量。
三成既不知明哲保身,也不會韬光養晦,政宗卻能随機應變。
他在看到家康親赴江戶,仔細地檢查江戶周邊軍備時,便已知萬事休矣。
政宗苦苦等待的歐羅巴的消息如石沉大海。
從少年時便與他同甘共苦、為他股肱之臣的片倉景綱也病殁了。
被當作擋箭牌、甚至可當成人質操縱的女婿松平忠輝,竟被家康三下五除二圈禁于深谷城。
政宗可謂爪牙皆斷。
政宗是個聰明人,已對天下局勢一目了然。
此時家康若要責罰他,他隻會走向窮途末路。
但若責罰他,便會違背家康所言“為政之要訣乃是慈悲”。
于是,家康主動向他伸出了寬諒之手,不僅為他的忽回領内尋了個體面的理由——回去探望病重重臣,還為兩家安排了一樁新的婚事,以彌補忠輝和五郎八姬的離散。
這對于目下的家康來說乃是正道,絕非策略。
政宗自應明白。
家康回到駿府,自信之心遍及全身。
但對家康并不責罰政宗,還要把将軍之女嫁與政宗之子一事,土井利勝認為過于示弱讨好心存不滿。
“沒有年齡相當的女兒,可收養一個再嫁去也無妨。
”家康淡淡說完,又談起了新年諸事,“過年時,皇室依例會派來賀年敕使。
但這次不用了。
來年春日,我會帶着竹千代同赴京城,給聖上拜年,此次不必再派來敕使了。
”說完,他便開始認真思量進京一事。
土井利勝依然對“伊達已服”半信半疑。
他覺得,家康的關東巡遊反而可能煽起政宗的鬥志,于是,他每日都在注意江戶傳來的消息,決定在駿府稍事停留,以觀察事态。
關于伊達要舉兵的傳聞,又一次在江戶市井被人大肆傳揚,乃是新年之時。
“怕是想利用過年的機會,出其不意。
”在将軍的親信當中,多有人贊成此種說法。
唯家康并不在意。
家康和賴宣、賴房同迎來了元和二年新年,一邊給他們講些已講了幾十遍的信濃舊事,一邊吃着兔雜煮,從大年初一起便高高興興接受諸家臣賀年。
家康與其說是疲憊,不如說是真已老矣。
和土井利勝留于駿府的柳生宗矩,在這個平靜的新春亦深有同感。
以家康公目下的身子骨,他能否親自進京?初六,家康聽完曹洞宗的佛法問答之後,柳生宗矩突然想及此事。
此次佛法問答乃是元和二年首次。
家康聽了兩個時辰的佛法之後,從座位上站起身時,搖搖晃晃,險些摔倒,旁邊的茶阿局急扶住了他。
家康自己卻并不在意。
到了初九,他便令土井利勝趕回江戶:“你要是不在将軍身邊,将軍定然有諸多不便。
回去吧。
”家康又對竹千代的元服儀式作出了詳細的指示。
竹千代年已十三,将在京都舉行元服儀式,因此,家康決定在梅花開放時節,再次前往江戶商議此事,讓江戶重臣作好準備。
此時受命擔任竹千代師父之人,又增酒井忠世、土井利勝和青山忠俊等。
竹千代元服儀式之事,家康亦已知會了京都。
土井利勝領命,決定退回江戶。
出發前,利勝到家康房裡辭行,發現家康正戴着老花鏡,在書案前寫着什麼。
土井利勝心裡尋思,怕是寫給将軍的書函,便等在一邊。
信到手裡,他才知是安慰失意的千姬的。
信如次: 〖常收來書,欣慰之至。
謹祝新春,身體安泰。
祖父甚好,不必挂念。
另,向阿小緻意。
〗 家康一臉認真道:“幫我把這信交給阿千。
人人身上都背着一個擔子,一個重擔。
你要告訴她,不能氣餒。
” “是。
”利勝忍不住聲音顫抖,眼圈通紅。
利勝去後,柳生宗矩依舊留于駿府。
宗矩在此處并非僅僅陪家康閑聊,他要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家康,将他的體會傳達給日後會成為三代将軍的竹千代。
宗矩眼見着家康的身子一日日衰老,愈發感到焦急。
家康卻依舊怡然自得。
正月十一,他再次見了明人華宇、明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