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伏虎降龍定亂

關燈
“你知道皇帝的行程嗎?”周淩雲鄭重地問。

     “不太清楚。

    ”郭智先搖頭苦笑:“那昏君不許延臣幹涉他的活動,外四家的官兵徹底封鎖了至昌平州的道路,沿途七八十裡的大小官道戒嚴,發現朝臣一律擋駕,看到禦史就困住,用馬馱回京城。

     我不便派眼線,也無此必要,反正他想玩多久,那是他的事。

    皇後死了,等于是去了眼中釘,他更不想回京了,對外面的女人他更為瘋狂了。

    ” “真的?” “不錯。

     “你知道神龍與四海盟的首惡,目下的藏匿處和打算嗎?” “他們反常地銷聲匿迹,也許是被你吓壞了。

    我的眼線已查出一些人,躲在崇文門附近的安定伯劉府。

    安定伯劉興遠是甯府的走狗,包庇他們并非難事。

    ” “哪是誘餌,你上當了。

    ” “咦!賢侄,你是說……” “他們的主力,躲在上城關,等候臣民出城迎駕時,與嘩變的外四家叛兵聯手,劫持皇帝進據紫禁城。

    ” “什麼?”郭智先大吃一驚:“此事可真?” “出動主力,行毀滅性的威力搜索,不就知道真假了?遲恐不及,閣下。

    ” “我的老天爺……” “不是叫天的時候。

    ” “我這就發出緊急召集令……” “對付得了百變金剛那些超等高手嗎?” “隻好……隻好不計一切犧牲……” “去把潛龍找來,曉以大義,動以利害,甚至不惜加以脅迫,潛龍那些人可派用場。

    如果明天中午之前,你們來得及發動,算我一份,但不能把其他的人算人。

    我不希望我的朋友們,卷入皇室的血腥鬥争中。

    ” “我等你,明日破曉時分,上城關見,謝謝你。

    ”郭智先扭頭狂奔。

     五更初,周淩雲穿着停當,最後将刀插人腰帶。

     他與七位同伴住在季夫子任教的私塾内,東方纖纖一家老少則住在白雲觀分的客餞裡面。

     簡陋的房間好黑好黑,寒氣甚濃,他卻感到熱血沸騰。

     今生今世,這決不是他最後一次參加慘烈的搏殺。

    但在感覺中,他覺得這次即将到來的慘烈搏殺,卻是最有意義的一次,不管是死是活,畢竟他曾經為蒼生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他認為,他并不是為了忠義而奮戰,他對忠義的觀念不明确,他隻是為了應該做的事而做。

     大丈夫有為有不為,他隻是抱着有為的信念而揮刀。

     推開房門,鼻中剛嗅到淡淡的幽香,便被一個顫抖的困體緊緊地抱住了。

     “你……你一定要……要去嗎?”像懇求,像傾訴,柔柔地、幽幽地,令人心弦為動。

     “是的,我應該去的。

    ”他緊擁着前柔柔,耳鬓厮磨,他感到頰上沾了前柔柔涼涼的淚水:“攤湘女神與洞庭線仙也在那兒,我不能為人謀而不忠,我必須盡全力把她們帶回來,才能讓小龍母子團圓。

    柔柔,這理由是不是很可笑?” “我明白,你從不用道學的動聽理由,來襯托你的義行。

    帶我去,不然,我……我會恨……恨你一輩子,甚至十革了。

    ” “柔柔,我們不是去遊山玩水,你……” “淩雲,我……我也有理由。

    ” “我知道你關。

    動我的安全……” “不,我的理由是,我決不容許郭嫔停再打你的主意,這個理由是不是山很可笑?” “我們所做的事并不可笑,隻是我們自欺地替自己找理由。

    用演湘女神與洞庭線仙做藉口,其實很笨拙,應該說我願意這麼做,不需要任何理由。

    好吧!讓我們并肩攜手,共同應付這次劫難吧! 我想,我趕不走你的。

    ” “是的,你趕不走我的。

    ”俞柔柔在他耳畔低語:“我根本不在乎郭婷婷呢!她……” “柔柔,我們不談她。

    不管是她或地的老爹,這一類人對你我這種沒有機心的人來說,愈少沾惹愈安全。

    有十幾裡路要趕,我不希望累壞了你,我去準備坐騎。

    ” 俞柔柔噗喘一笑,在他的懷中笑成一團。

     “你怎麼啦?”他惑然問。

     “所有的人,都準備好了。

    ”俞柔柔說:“東方堡主早就将坐騎準備停當,日下在街口等候。

    ” “咦!他們……” “你以為你和郭智先躲在一旁嚼牆咕咕,能瞞得了我們嗎?假使飛虎鬥神龍失敗了,我們這些人日後能有好口子過?他們能不傾全力參加?你好笨哦! “我……真得謝謝他們。

    ”他由衷地說。

     一百四十餘名刀客,八十餘名穿虎形農與虎皮背心的勇士,三百名西城兵馬司的校刀手與箭手,加上潛龍密諜的六十餘名技管擁槍的好漢,組成了四隊聲勢渾雄的騎軍。

     周淩雲三十六騎在破曉之前到達,郭智先父女已帶了親信久候多時,略一交代情勢,立即五路并進。

     神龍與四海盟的精銳,約有一百八十餘名,散處在樹林新綠野草蔓生的廢墟中露宿,馬匹藏在樹林内。

     當警哨聽到南面傳來如雷蹄聲時,先機已失,連為坐騎備鞍的機會也消失了。

     這些人本來就不習慣騎戰,所以大部份人皆放棄坐騎,倉卒另行組隊應變。

    有些人根本不相信陰謀已露,還以為是城外的衛軍演習呢! 真不該來了太多的人,如雷的蹄聲驚醒經驗豐富的高手注{不等首腦們發令,便一哄而散,八方選走。

     五路騎士也随即分開披殺,奔東逐北,當然沒有分散而逃的人靈活,在殺聲震天中,各拭目标生死相搏。

     周淩雲是行家,東方堡主也對戰陣不含糊,三十六騎直貫士城廢墟,盯牢前面三十餘匹向北落荒而逃的健馬、日上二竿,已進入二十裡外的丘陵區。

     坐騎已失去沖刺力,但在主人的鞭策下,仍然勉力奔馳,每匹馬都瀕臨血液沸騰的崩潰邊緣。

     沒有路徑,誰也不知道身在何處。

    丘陵已逐漸成了小山,健馬更為疲憊,當發現第一匹倒斃的健馬時,前面的人已紛紛棄了坐騎,登上一座亂石嗟峨的山頂。

     周淩雲挽了前柔柔的手,最先登上山頂。

    他倆是從側方繞登的,不敢從對方扼守列陣的險要處所強登。

     坐騎已棄置山下,這種小山不用輕功,也可以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