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稻草人與海苔壽司
關燈
小
中
大
他記不太清楚了。
紅葉季節已經結束。
田島停下腳步,昌子的鞋子跑進小石頭的地方大概是這附近吧,他想不起正确的位置。
田島蹲在枯葉上,由于枯葉堆積得很厚,所以地面被遮蓋住了。
那天昌子穿着一雙乳白色的低跟鞋,鞋子看起來很合腳,但也不能就此斷言不會有小石頭跑進鞋子裡。
小石頭是有可能跑進鞋子裡。
然而,田島的腳底下全是枯葉,根本看不到一顆小石頭。
他用雙手扒開層層枯葉,赤褐色的地面露了出來,但全是黏土質的土地,找下到任何一顆小石頭。
田島的臉上浮起一抹驚慌。
他慌張地站起來,環視四周,試圖尋找一處小石頭較多的地方,但在林蔭隧道中淨是枯葉厚毯,找不出任何可能造成小石頭跑進鞋内的地方。
難道連小石頭跑進鞋内也是謊言? 疑惑襲上田島的心頭。
然而,那天跟今天不同,那天是紅葉燦爛的季節,或許枯葉不像今天堆積得這麼厚。
田島拍落沾在褲子上的枯葉,然後往車站的方向折回。
當時田島曾替昌子拍照,因為用的是彩色底片,所以隻要将底片插入幻燈機裡放映出來,或許就能弄清楚當天的枯葉究竟有多厚。
5 返回公寓後,田島立即從壁櫥裡取出那台中古的幻燈機。
天色還很亮,田島将窗簾拉上,房内立即變暗了。
田島用圖針将一張新床單固定在牆上當熒幕,随後将正片插入幻燈機,打開開關後,鮮明的色彩立即在簡易的熒幕上擴大開來,他謹慎地調妥焦距。
昌子模糊的臉孔霎時變得清晰。
她的白色毛衣與紅葉的豔紅形成極美的對比,蹲在地上的她用右手拎着一隻乳白色的鞋子。
田島的視線自然而然地望向昌子的腳下。
枯葉已經堆積起來了,雖然不像今天這麼厚,但那天确實已堆積着一層枯葉。
田島感到自己已被徹底擊潰,當他正想關掉幻燈機之際,突然發現榮幕上有個奇怪的東西,令他不禁縮回了手。
那是一根線。
有一根細細的線橫過昌子的背後,線的高度剛好在膝蓋附近,由于昌子蹲着,所以那根線隻露出了一小段,感覺上似乎是橫在背後。
看起來是一根赤褐色的細線。
如果出現在黑白照片中,細線可能會融人景中而看不見,但因為拍照時使用的是彩色底片,所以細線與背景産生了微妙的顔色差異,因而一眼就能看出來。
何況正片經過幻燈機放大了許多倍以後,顔色更是一目了然。
至于交給昌子的那張照片,因為尺寸太小,所以田島并未注意到那根線。
(那是什麼玩意?) 田島凝視着銀幕上靜止的畫面。
宛如一條被拉長的橡皮繩或細麻繩,但又有點像是細鐵絲。
那根線繃得很緊,簡直就像是一條拉得滿滿的弓弦。
(如果腳碰到了那根線,會如何呢?) 想到這裡,忽然有一種不祥的念頭湧上田島的心頭。
6 陷阱! 這個字眼跳入了他的腦海,是捕獸的餡餅!隻要稍微經過改良,應該可以變成足以讓刺刀刺入人體的陷阱。
田島記起來了。
案發當天他曾為不斷彈跳回來的樹枝所惱,今天他行走在林蔭隧道時也遇到同樣的情況。
如同用弓射箭般地将刺刀射出,那處場所多得是像弓一般的彈性枝條,而那條赤褐色的線不正是扳機嗎? 橫拉在膝蓋高度的一根線,若有人走過,腳一定會碰到線。
如果是普通的場所,人們可能會注意到那根線,但那裡的光線幽暗,再加上注意力被反彈到臉上的枝條分散,所以無暇顧及腳下。
田島想起殺死久松的那把兇器。
根據警方的公布,那是一把用細長挫刀改造成的刺刀,刀刃被塗成墨黑色。
當初聽到警方的公布時,田島對于兇手為何不辭辛勞地使用手工制的刺刀頗感費解,如今想起來,他覺得其中的理由極為明顯。
對兇手而言,使用普通的刀子當兇器是行不通的,必須是像箭一般能刺進人體的細長刺刀。
至于塗黑刀刃,顯然是為了避免刀刃的反光曝露出陷阱的位置。
警方也公布了刺刀上有一手工制造的護手,這護手的功用大概就是用來張挂陷阱的吧。
田島知道昌子出生在熊狸頻頻出沒的東北山村。
在十九歲赴東京之前,一直都在家鄉生活,當然可能懂得如何在山中設下捕獸的餡餅。
而且憑她的聰明程度,想要将之改造成一組殺人的陷阱并非不可能之事。
或許昌子真的殺了久松。
然而,陷阱又是如何裝設的呢? 是假借小石頭跑進鞋内,趁着蹲下之際設好的嗎?應該不可能,因為蹲下來的時間隻有兩、三分鐘,不可能夠用來裝設一組殺人用的陷阱。
陷阱是事先就設好的。
田島當天十點跟昌子在新宿碰頭,隻要昌子早點起床,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前往三角山裝設陷阱,或許她也順便将路标的指示弄反。
當田島走過時,既無刺刀飛來,腳下也未碰觸到任何東西,因為在那個時刻,扳機的部分并未套上去。
等田島通過之後,昌子假裝小石頭跑進鞋内,蹲下來将扳機裝置,也就是那根線張挂在膝蓋的高度。
因為隻是如此簡單的動作,所以有兩、三分鐘也就夠了。
結果是久松中了那個陷阱。
田島再度将視線投向銀幕。
昌子為了拍照之事而嬌嗔,直說要讨回底片,原因并非是嫌拍照的姿勢不雅,而是擔心陷阱會被攝人照片中。
然而,在久松實遇害後,南多摩警署的衆刑警應該也曾仔細搜索
紅葉季節已經結束。
田島停下腳步,昌子的鞋子跑進小石頭的地方大概是這附近吧,他想不起正确的位置。
田島蹲在枯葉上,由于枯葉堆積得很厚,所以地面被遮蓋住了。
那天昌子穿着一雙乳白色的低跟鞋,鞋子看起來很合腳,但也不能就此斷言不會有小石頭跑進鞋子裡。
小石頭是有可能跑進鞋子裡。
然而,田島的腳底下全是枯葉,根本看不到一顆小石頭。
他用雙手扒開層層枯葉,赤褐色的地面露了出來,但全是黏土質的土地,找下到任何一顆小石頭。
田島的臉上浮起一抹驚慌。
他慌張地站起來,環視四周,試圖尋找一處小石頭較多的地方,但在林蔭隧道中淨是枯葉厚毯,找不出任何可能造成小石頭跑進鞋内的地方。
難道連小石頭跑進鞋内也是謊言? 疑惑襲上田島的心頭。
然而,那天跟今天不同,那天是紅葉燦爛的季節,或許枯葉不像今天堆積得這麼厚。
田島拍落沾在褲子上的枯葉,然後往車站的方向折回。
當時田島曾替昌子拍照,因為用的是彩色底片,所以隻要将底片插入幻燈機裡放映出來,或許就能弄清楚當天的枯葉究竟有多厚。
5 返回公寓後,田島立即從壁櫥裡取出那台中古的幻燈機。
天色還很亮,田島将窗簾拉上,房内立即變暗了。
田島用圖針将一張新床單固定在牆上當熒幕,随後将正片插入幻燈機,打開開關後,鮮明的色彩立即在簡易的熒幕上擴大開來,他謹慎地調妥焦距。
昌子模糊的臉孔霎時變得清晰。
她的白色毛衣與紅葉的豔紅形成極美的對比,蹲在地上的她用右手拎着一隻乳白色的鞋子。
田島的視線自然而然地望向昌子的腳下。
枯葉已經堆積起來了,雖然不像今天這麼厚,但那天确實已堆積着一層枯葉。
田島感到自己已被徹底擊潰,當他正想關掉幻燈機之際,突然發現榮幕上有個奇怪的東西,令他不禁縮回了手。
那是一根線。
有一根細細的線橫過昌子的背後,線的高度剛好在膝蓋附近,由于昌子蹲着,所以那根線隻露出了一小段,感覺上似乎是橫在背後。
看起來是一根赤褐色的細線。
如果出現在黑白照片中,細線可能會融人景中而看不見,但因為拍照時使用的是彩色底片,所以細線與背景産生了微妙的顔色差異,因而一眼就能看出來。
何況正片經過幻燈機放大了許多倍以後,顔色更是一目了然。
至于交給昌子的那張照片,因為尺寸太小,所以田島并未注意到那根線。
(那是什麼玩意?) 田島凝視着銀幕上靜止的畫面。
宛如一條被拉長的橡皮繩或細麻繩,但又有點像是細鐵絲。
那根線繃得很緊,簡直就像是一條拉得滿滿的弓弦。
(如果腳碰到了那根線,會如何呢?) 想到這裡,忽然有一種不祥的念頭湧上田島的心頭。
6 陷阱! 這個字眼跳入了他的腦海,是捕獸的餡餅!隻要稍微經過改良,應該可以變成足以讓刺刀刺入人體的陷阱。
田島記起來了。
案發當天他曾為不斷彈跳回來的樹枝所惱,今天他行走在林蔭隧道時也遇到同樣的情況。
如同用弓射箭般地将刺刀射出,那處場所多得是像弓一般的彈性枝條,而那條赤褐色的線不正是扳機嗎? 橫拉在膝蓋高度的一根線,若有人走過,腳一定會碰到線。
如果是普通的場所,人們可能會注意到那根線,但那裡的光線幽暗,再加上注意力被反彈到臉上的枝條分散,所以無暇顧及腳下。
田島想起殺死久松的那把兇器。
根據警方的公布,那是一把用細長挫刀改造成的刺刀,刀刃被塗成墨黑色。
當初聽到警方的公布時,田島對于兇手為何不辭辛勞地使用手工制的刺刀頗感費解,如今想起來,他覺得其中的理由極為明顯。
對兇手而言,使用普通的刀子當兇器是行不通的,必須是像箭一般能刺進人體的細長刺刀。
至于塗黑刀刃,顯然是為了避免刀刃的反光曝露出陷阱的位置。
警方也公布了刺刀上有一手工制造的護手,這護手的功用大概就是用來張挂陷阱的吧。
田島知道昌子出生在熊狸頻頻出沒的東北山村。
在十九歲赴東京之前,一直都在家鄉生活,當然可能懂得如何在山中設下捕獸的餡餅。
而且憑她的聰明程度,想要将之改造成一組殺人的陷阱并非不可能之事。
或許昌子真的殺了久松。
然而,陷阱又是如何裝設的呢? 是假借小石頭跑進鞋内,趁着蹲下之際設好的嗎?應該不可能,因為蹲下來的時間隻有兩、三分鐘,不可能夠用來裝設一組殺人用的陷阱。
陷阱是事先就設好的。
田島當天十點跟昌子在新宿碰頭,隻要昌子早點起床,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前往三角山裝設陷阱,或許她也順便将路标的指示弄反。
當田島走過時,既無刺刀飛來,腳下也未碰觸到任何東西,因為在那個時刻,扳機的部分并未套上去。
等田島通過之後,昌子假裝小石頭跑進鞋内,蹲下來将扳機裝置,也就是那根線張挂在膝蓋的高度。
因為隻是如此簡單的動作,所以有兩、三分鐘也就夠了。
結果是久松中了那個陷阱。
田島再度将視線投向銀幕。
昌子為了拍照之事而嬌嗔,直說要讨回底片,原因并非是嫌拍照的姿勢不雅,而是擔心陷阱會被攝人照片中。
然而,在久松實遇害後,南多摩警署的衆刑警應該也曾仔細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