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陷入疑惑
關燈
小
中
大
此,就這樣置之不理的話,他的疑惑與不安也不會就此消失。
該怎麼辦才好呢? 田島從椅子上站起。
“我出去一下。
”他向總編輯說道。
“我想去找尋那名和服女人。
” “你有什麼線索嗎?” “也沒什麼線索,不過若再度過濾一下久松身邊的人,或許會有所發現。
” “說得也是。
”總編輯點頭道。
“如果查到了些什麼,立刻打電話來通知我。
” “知道了。
”田島答道,然後離開了辦公室。
走到外頭,他立即忘記了剛才對總編輯所說的話。
說忘記或許不太恰當,因為他剛才對總編輯說的話原本就是外出的藉口。
田島想要确定一些事。
二十萬元的彙款人是否真的是昌子?如果昌子果真遭到久松的勒索,那麼兩人之間又是何種關系?如果有會遭到恐吓勒索的秘密,那又會是什麼? 至于确定之後又如何呢?田島自己也不知道。
或許隻是徒增痛苦罷了。
然而,如果對疑惑置之不理,那麼他實在無法專心工作。
而且萬一疑惑越來越大,或許在精神上他就會失去昌子,愛情是無法在疑惑中滋長的。
這股疑惑,或許會使他們截至目前所培養出來的愛情枯萎凋零。
這些事終究必須加以确定,并非為了想失去昌子,而是為了不願失去昌子。
田島知道昌子從微薄的薪水中省吃儉用地存了一些錢。
昌子曾拿存折給他看,這就像女人以心相許時會拿出小時候的照片給愛人看一樣,昌子拿出存折展示時的心情或許就是這樣的吧。
田島在路上邊走邊回憶當時的情景,如果沒有記錯,昌子開戶的銀行應該是車站前的東西銀行。
田島攔了一輛車直奔成城學園。
算算時間,昌子尚未到家,這樣反倒好,因為田島此刻并沒有直接向她詢問的勇氣。
田島在車站前下了車,銀行位于這裡。
他推開寫着“東西銀行成城分行”的那扇門走過去,大概是因為時間接近銀行打烊的三點鐘之故,裡面似乎一團忙亂。
田島走向标示着“活期存款經辦員”的那個櫃台。
“有一位山崎昌子小姐應該在貴行設有戶頭。
”田島說道。
櫃台内的女職員應了一聲:“請稍待。
”随即抽出眼前的一疊帳簿。
“有的。
” “我想知道最近有無提款,能讓我看看嗎?” “是不是有什麼可疑之處?” “不是。
” 田島慌張答道,同時漲紅了臉。
平日裡采訪新聞時,說起謊話倒是面不改色,但今天卻立即感到心虛,或許是因為理不直氣不壯的關系吧。
“她從旅行地點打電話回來,說想知道餘額。
” “隻要查看存折就知道了啊。
” “因為剛好找不到存折……” “是嗎?” 女職員神情暧昧地點點頭,然後接着說: “餘額是六百二十元。
” “六百二十元?應該不止才對,最近提過款嗎?” “十月二十六日提了十萬元。
” “不是二十萬元嗎?” “不,是十萬元。
當時的餘額隻有十萬元多一點,所以不可能提領二十萬元。
” 女職員用略帶諷刺的語氣答道。
田島謝過後離開了銀行。
昌子果然曾提領了一筆十萬元整的金額,而且是在十月二十六日提領的,也就是十月三十日的前四天。
田島試圖回憶昌子一個月前的模樣。
他不記得昌子曾買過什麼大件物品,在他的記憶中,昌子房内的物品在十月底并未突然增多。
難道真的是遭到久松的勒索,昌子才提領出十萬元嗎? (然而,昌子提領的是十萬,并非二十萬。
) 田島對這中間的差距耿耿于懷。
在所有的狀況尚未完全吻合之前,太早下結論是件危險的事。
(況且那名戴太陽眼鏡的女人是從三星銀行上野分行彙出二十萬元。
如果是昌子,根本沒有必要特地跑到上野去彙錢,從成城的銀行就可以彙錢,要不然在她上班的京橋也有很多家銀行。
) 此一疑
該怎麼辦才好呢? 田島從椅子上站起。
“我出去一下。
”他向總編輯說道。
“我想去找尋那名和服女人。
” “你有什麼線索嗎?” “也沒什麼線索,不過若再度過濾一下久松身邊的人,或許會有所發現。
” “說得也是。
”總編輯點頭道。
“如果查到了些什麼,立刻打電話來通知我。
” “知道了。
”田島答道,然後離開了辦公室。
走到外頭,他立即忘記了剛才對總編輯所說的話。
說忘記或許不太恰當,因為他剛才對總編輯說的話原本就是外出的藉口。
田島想要确定一些事。
二十萬元的彙款人是否真的是昌子?如果昌子果真遭到久松的勒索,那麼兩人之間又是何種關系?如果有會遭到恐吓勒索的秘密,那又會是什麼? 至于确定之後又如何呢?田島自己也不知道。
或許隻是徒增痛苦罷了。
然而,如果對疑惑置之不理,那麼他實在無法專心工作。
而且萬一疑惑越來越大,或許在精神上他就會失去昌子,愛情是無法在疑惑中滋長的。
這股疑惑,或許會使他們截至目前所培養出來的愛情枯萎凋零。
這些事終究必須加以确定,并非為了想失去昌子,而是為了不願失去昌子。
田島知道昌子從微薄的薪水中省吃儉用地存了一些錢。
昌子曾拿存折給他看,這就像女人以心相許時會拿出小時候的照片給愛人看一樣,昌子拿出存折展示時的心情或許就是這樣的吧。
田島在路上邊走邊回憶當時的情景,如果沒有記錯,昌子開戶的銀行應該是車站前的東西銀行。
田島攔了一輛車直奔成城學園。
算算時間,昌子尚未到家,這樣反倒好,因為田島此刻并沒有直接向她詢問的勇氣。
田島在車站前下了車,銀行位于這裡。
他推開寫着“東西銀行成城分行”的那扇門走過去,大概是因為時間接近銀行打烊的三點鐘之故,裡面似乎一團忙亂。
田島走向标示着“活期存款經辦員”的那個櫃台。
“有一位山崎昌子小姐應該在貴行設有戶頭。
”田島說道。
櫃台内的女職員應了一聲:“請稍待。
”随即抽出眼前的一疊帳簿。
“有的。
” “我想知道最近有無提款,能讓我看看嗎?” “是不是有什麼可疑之處?” “不是。
” 田島慌張答道,同時漲紅了臉。
平日裡采訪新聞時,說起謊話倒是面不改色,但今天卻立即感到心虛,或許是因為理不直氣不壯的關系吧。
“她從旅行地點打電話回來,說想知道餘額。
” “隻要查看存折就知道了啊。
” “因為剛好找不到存折……” “是嗎?” 女職員神情暧昧地點點頭,然後接着說: “餘額是六百二十元。
” “六百二十元?應該不止才對,最近提過款嗎?” “十月二十六日提了十萬元。
” “不是二十萬元嗎?” “不,是十萬元。
當時的餘額隻有十萬元多一點,所以不可能提領二十萬元。
” 女職員用略帶諷刺的語氣答道。
田島謝過後離開了銀行。
昌子果然曾提領了一筆十萬元整的金額,而且是在十月二十六日提領的,也就是十月三十日的前四天。
田島試圖回憶昌子一個月前的模樣。
他不記得昌子曾買過什麼大件物品,在他的記憶中,昌子房内的物品在十月底并未突然增多。
難道真的是遭到久松的勒索,昌子才提領出十萬元嗎? (然而,昌子提領的是十萬,并非二十萬。
) 田島對這中間的差距耿耿于懷。
在所有的狀況尚未完全吻合之前,太早下結論是件危險的事。
(況且那名戴太陽眼鏡的女人是從三星銀行上野分行彙出二十萬元。
如果是昌子,根本沒有必要特地跑到上野去彙錢,從成城的銀行就可以彙錢,要不然在她上班的京橋也有很多家銀行。
) 此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