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陽光下
關燈
小
中
大
到昌子持着一個布制的手提袋。
他不知道這種袋子有無特别的名稱。
他往袋中瞄了一下,聞到裡頭散發出面包和海苔的香味。
中午的便當也是委由昌子一手包辦。
車廂内空空蕩蕩。
剛開始時,還以為是在搭乘平常的通勤電車,直到駛過調布一帶,車窗外才出現雜木林及旱田,有了些郊外的氣氛。
約過了三十分鐘,電車抵達聖迹櫻丘車站。
這是一處稻田環繞的孤寂小車站,一踏出車廂,便可見到月台上豎立着各種土地分割出售的廣告招牌,顯然這一帶也遭到土地炒作熱潮的波及。
步出剪票口後,便見到一條狹長的商店街橫在車站前。
其實稱之為“街”未免過于誇張,整條街其實隻有相片沖洗店、餐館、面館及土地中介公司等四家商店。
田島在相片沖洗店購買了備用底片。
店老闆告訴他,越過平交道後往前直走,便可到達多摩川的河床,接着又說: “但是河邊蓋了許多雜亂的房子,就算你去了也不會覺得好玩。
” 相較之下,車站周圍倒是一戶住家也沒有,或許是因為地價的關系吧。
田島記得自己曾在某本書中讀過,說一旦地價高漲後,車站的周圍便會出現甜甜圈型的空地。
“三角山呢?”田島問。
“山的方向跟河川正好相反,約走兩百公尺便可見到一座小山。
原先的名字是叫做‘和田山’,因為山的形狀呈三角形,所以本地人便稱之為‘三角山’。
山雖低,但視野景觀卻很好。
” “就是那座山。
”昌子在一旁插嘴道。
依照相片沖洗店老闆所指引的方向往前走不久,兩人便來到一條寬闊的柏油路。
路旁豎立着巴士站牌,似乎是有巴士經過這條路,但卻久久不見有車開過。
此地的巴士發車間隔時間恐怕是每小時隻有一班吧。
沿着柏油路走了一陣子,道路兩旁的雜木林便多了起來。
渡過一座小橋後,見到一間晉察派出所。
派出所門口的招牌上寫着“南多摩警察署關産派出所”。
從“關戶”這個名稱來判斷,這一帶在古時候或許是北條氏的關卡所在地。
在道路的左側可見到一座矮山,路旁豎立着一根“三角山入口”的路标。
有一條小徑從柏油路分岔而出,通往那座山。
那是一條塵埃飛揚的幹燥小徑。
小徑兩旁全是雜木林及梯田,剛收割完的梯田中見不到勤勞農夫的蹤影,隻有髒兮兮的稻草人兀自豎立在田裡。
眼見四下無人。
昌子便将身子挨了過來,和田島牽起了手。
“這樣不好走路啊。
”田島苦笑道,當然這隻是嘴上說說,他的手已經将昌子的身體樓了過來。
四周一片靜寂,連一絲風也沒有,隻有晚秋的陽光兜頭兜臉地灑下來。
與其說是暖和,倒不如說是有些暑熱。
昌子一面走着,一面将頭依偎在田島的肩膀上。
陽光的味道和發香直撲田島的鼻腔。
或許是意識到此時隻有兩人獨處,所以昌子才變得大膽起來。
步行約十分鐘後,兩人走到一處分岔路口。
這裡已看不到梯田,周圍隻剩紅葉斑斓的雜木林。
根據路标,往右是通向山頂的捷徑。
于是兩人依照路标的指示轉向右邊的山路,走着走着,山路逐漸變得細窄,兩人仿佛穿梭在枝葉茂盛的雜木林隧道中。
這是一條林蔭隧道。
每走一步,腳底下便響起枯葉的聲音。
樹枝恣意橫生,一不小心便有柔軟的樹枝反彈到身上。
兩人再也無法悠閑地手牽着手前進。
狹窄的山路也不容許兩人并肩而行。
“我在前面開路吧。
”田島說道,然後拉起一根枯枝,一面撥開垂在眼前的樹枝及蔓藤一面往前走。
路标的指示似乎有誤。
然而,山路既然是往上,似乎也沒道理認為它不是通往山頂,或許兩人走的是以前的舊道吧。
“你的家鄉是類似這種地方嗎?” 田島一面前進,一面開口詢問跟随在身後的昌子,但卻未聽見回答的聲音。
他停下腳步轉頭一看,隻見昌子蹲在自己身後約五公尺之處。
“怎麼了?”田島問道。
昌子依然蹲在地上,手中揚起一隻脫下來的鞋子。
“石頭跑進鞋子裡,不過我已經取出來了。
” 樹上的紅葉映照在昌子的白色毛衣上,将毛衣的肩部染成一片豔紅。
田島舉起相機,按下快門。
由于裡頭裝的是彩色底片,隻要拍得好,相片中應該會出現毛衣的雪白與紅葉的火紅這種美麗的對比。
昌子套上鞋子後,走了過來,嘟起小嘴說道: “讨厭哪。
” 接着又嬌嗔: “怎麼拍人家正在脫鞋子的鏡頭……” “我不是因為你的姿勢滑稽而拍照。
” 田島急忙辯解。
聽到是想要拍出色彩對比之美,昌子似乎才勉強接
他不知道這種袋子有無特别的名稱。
他往袋中瞄了一下,聞到裡頭散發出面包和海苔的香味。
中午的便當也是委由昌子一手包辦。
車廂内空空蕩蕩。
剛開始時,還以為是在搭乘平常的通勤電車,直到駛過調布一帶,車窗外才出現雜木林及旱田,有了些郊外的氣氛。
約過了三十分鐘,電車抵達聖迹櫻丘車站。
這是一處稻田環繞的孤寂小車站,一踏出車廂,便可見到月台上豎立着各種土地分割出售的廣告招牌,顯然這一帶也遭到土地炒作熱潮的波及。
步出剪票口後,便見到一條狹長的商店街橫在車站前。
其實稱之為“街”未免過于誇張,整條街其實隻有相片沖洗店、餐館、面館及土地中介公司等四家商店。
田島在相片沖洗店購買了備用底片。
店老闆告訴他,越過平交道後往前直走,便可到達多摩川的河床,接着又說: “但是河邊蓋了許多雜亂的房子,就算你去了也不會覺得好玩。
” 相較之下,車站周圍倒是一戶住家也沒有,或許是因為地價的關系吧。
田島記得自己曾在某本書中讀過,說一旦地價高漲後,車站的周圍便會出現甜甜圈型的空地。
“三角山呢?”田島問。
“山的方向跟河川正好相反,約走兩百公尺便可見到一座小山。
原先的名字是叫做‘和田山’,因為山的形狀呈三角形,所以本地人便稱之為‘三角山’。
山雖低,但視野景觀卻很好。
” “就是那座山。
”昌子在一旁插嘴道。
依照相片沖洗店老闆所指引的方向往前走不久,兩人便來到一條寬闊的柏油路。
路旁豎立着巴士站牌,似乎是有巴士經過這條路,但卻久久不見有車開過。
此地的巴士發車間隔時間恐怕是每小時隻有一班吧。
沿着柏油路走了一陣子,道路兩旁的雜木林便多了起來。
渡過一座小橋後,見到一間晉察派出所。
派出所門口的招牌上寫着“南多摩警察署關産派出所”。
從“關戶”這個名稱來判斷,這一帶在古時候或許是北條氏的關卡所在地。
在道路的左側可見到一座矮山,路旁豎立着一根“三角山入口”的路标。
有一條小徑從柏油路分岔而出,通往那座山。
那是一條塵埃飛揚的幹燥小徑。
小徑兩旁全是雜木林及梯田,剛收割完的梯田中見不到勤勞農夫的蹤影,隻有髒兮兮的稻草人兀自豎立在田裡。
眼見四下無人。
昌子便将身子挨了過來,和田島牽起了手。
“這樣不好走路啊。
”田島苦笑道,當然這隻是嘴上說說,他的手已經将昌子的身體樓了過來。
四周一片靜寂,連一絲風也沒有,隻有晚秋的陽光兜頭兜臉地灑下來。
與其說是暖和,倒不如說是有些暑熱。
昌子一面走着,一面将頭依偎在田島的肩膀上。
陽光的味道和發香直撲田島的鼻腔。
或許是意識到此時隻有兩人獨處,所以昌子才變得大膽起來。
步行約十分鐘後,兩人走到一處分岔路口。
這裡已看不到梯田,周圍隻剩紅葉斑斓的雜木林。
根據路标,往右是通向山頂的捷徑。
于是兩人依照路标的指示轉向右邊的山路,走着走着,山路逐漸變得細窄,兩人仿佛穿梭在枝葉茂盛的雜木林隧道中。
這是一條林蔭隧道。
每走一步,腳底下便響起枯葉的聲音。
樹枝恣意橫生,一不小心便有柔軟的樹枝反彈到身上。
兩人再也無法悠閑地手牽着手前進。
狹窄的山路也不容許兩人并肩而行。
“我在前面開路吧。
”田島說道,然後拉起一根枯枝,一面撥開垂在眼前的樹枝及蔓藤一面往前走。
路标的指示似乎有誤。
然而,山路既然是往上,似乎也沒道理認為它不是通往山頂,或許兩人走的是以前的舊道吧。
“你的家鄉是類似這種地方嗎?” 田島一面前進,一面開口詢問跟随在身後的昌子,但卻未聽見回答的聲音。
他停下腳步轉頭一看,隻見昌子蹲在自己身後約五公尺之處。
“怎麼了?”田島問道。
昌子依然蹲在地上,手中揚起一隻脫下來的鞋子。
“石頭跑進鞋子裡,不過我已經取出來了。
” 樹上的紅葉映照在昌子的白色毛衣上,将毛衣的肩部染成一片豔紅。
田島舉起相機,按下快門。
由于裡頭裝的是彩色底片,隻要拍得好,相片中應該會出現毛衣的雪白與紅葉的火紅這種美麗的對比。
昌子套上鞋子後,走了過來,嘟起小嘴說道: “讨厭哪。
” 接着又嬌嗔: “怎麼拍人家正在脫鞋子的鏡頭……” “我不是因為你的姿勢滑稽而拍照。
” 田島急忙辯解。
聽到是想要拍出色彩對比之美,昌子似乎才勉強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