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和(2)
關燈
小
中
大
恩和的生日是2月17日。
早産。
生下來的時候不足六斤重,一落地即被抱進氧氣房裡看護。
蓮安在懷孕時的不知節制,酗酒抽煙,以及心情抑郁,都給孩子帶來影響。
我每天給蓮安送完飯,便去嬰兒護理室的窗外看望她。
看着她在恒溫氧氣箱子裡入睡,或者醒過來,轉過臉,用黑眼睛靜靜地看着空處。
有時候她撅嘴,伸腿,咬自己的小拳頭。
她像一個被折斷了翅膀的天使,陡然來到這個塵世,還未曾得知任何生命的痛楚。
而我至為愛惜她。
三天後,第一次把她抱在手裡,這柔若無骨的小小肉體,像水泡在手心裡碎掉般的透亮。
讓我驚惶得手足無措。
覺得自己的胸肋都會擱着她。
她很虛弱,但依舊是一個非常非常漂亮的女孩。
頭發漆黑,有淡淡的眉,眼睛極其明亮,總似浸潤着眼淚。
小臉如同蓮花般皎潔。
非常愛哭。
笑起來亦使人忘掉了一切煩惱。
就是這樣的小小寶貝。
哭了要沖奶粉給她喝,半夜還要起來換尿片。
但她使我和蓮安的生活,一下子富足起來,是這樣簇簇湧動着的溫暖火焰,照亮了天地。
同室的産婦,每天都有大堆親戚出入,熱熱鬧鬧。
孩子輪換地被抱着,親吻,撫摸。
鮮花與禮物從不間斷。
蓮安卻冷清,隻有我一個人來來去去。
若有多事的人問起父親為何沒有來,我與蓮安均會不動聲色,微笑着說,他有事出差。
于是他們回應,真辛苦。
自己一個人來生。
憐憫就顯露在臉上。
這世間許多享受世俗幸福的人,會覺得别人若與他們的生活有細微不同,便也是極大的罪孽。
他們是一些活在自我小天地裡的人,生老病死,一生即使盲亦也是圓滿。
我與蓮安倒是無謂。
隻是恩和。
恩和下地之後便沒有男性的手來撫摸過她。
沒有再多的人對她表示歡迎。
有些人生來便帶着生命的諸多欠缺,猶如一種原罪。
恩和亦沒有躲過。
恩和自小便是敏感激烈的孩子。
敏感的孩子都容易早熟,激烈則容易帶給自己和旁人傷害。
她3歲的時候,便會因為小小心事,不願意吐露,一個人關在緊閉的房間裡不出來。
身體也虛弱,三天兩頭就會發起低燒。
這低燒有時候給她喂些許糖漿就會平息,有時候不知不覺半夜醒來摸一摸她的額頭,就已經燒得滾燙。
于是就要用毯子包裹住她,連夜打車送她去醫院打吊針。
她有天生的依賴,需要得到旁人對她的更多關注。
所有的愛與恨都是都有着水晶般的脆硬。
一拍就碎。
我知道我其實對她誠惶誠恐。
因我與蓮安,皆有過欠缺的童年,知道這欠缺的陰影難以驅除,甚至對一生都留下創傷。
且隻能通過漫長而流離的自我摸索,才能夠漸漸探測到真相。
所以我自恩和1歲時開始帶她在身邊,就未曾輕易離開她。
獨自一人帶得非常辛苦。
平時隻
早産。
生下來的時候不足六斤重,一落地即被抱進氧氣房裡看護。
蓮安在懷孕時的不知節制,酗酒抽煙,以及心情抑郁,都給孩子帶來影響。
我每天給蓮安送完飯,便去嬰兒護理室的窗外看望她。
看着她在恒溫氧氣箱子裡入睡,或者醒過來,轉過臉,用黑眼睛靜靜地看着空處。
有時候她撅嘴,伸腿,咬自己的小拳頭。
她像一個被折斷了翅膀的天使,陡然來到這個塵世,還未曾得知任何生命的痛楚。
而我至為愛惜她。
三天後,第一次把她抱在手裡,這柔若無骨的小小肉體,像水泡在手心裡碎掉般的透亮。
讓我驚惶得手足無措。
覺得自己的胸肋都會擱着她。
她很虛弱,但依舊是一個非常非常漂亮的女孩。
頭發漆黑,有淡淡的眉,眼睛極其明亮,總似浸潤着眼淚。
小臉如同蓮花般皎潔。
非常愛哭。
笑起來亦使人忘掉了一切煩惱。
就是這樣的小小寶貝。
哭了要沖奶粉給她喝,半夜還要起來換尿片。
但她使我和蓮安的生活,一下子富足起來,是這樣簇簇湧動着的溫暖火焰,照亮了天地。
同室的産婦,每天都有大堆親戚出入,熱熱鬧鬧。
孩子輪換地被抱着,親吻,撫摸。
鮮花與禮物從不間斷。
蓮安卻冷清,隻有我一個人來來去去。
若有多事的人問起父親為何沒有來,我與蓮安均會不動聲色,微笑着說,他有事出差。
于是他們回應,真辛苦。
自己一個人來生。
憐憫就顯露在臉上。
這世間許多享受世俗幸福的人,會覺得别人若與他們的生活有細微不同,便也是極大的罪孽。
他們是一些活在自我小天地裡的人,生老病死,一生即使盲亦也是圓滿。
我與蓮安倒是無謂。
隻是恩和。
恩和下地之後便沒有男性的手來撫摸過她。
沒有再多的人對她表示歡迎。
有些人生來便帶着生命的諸多欠缺,猶如一種原罪。
恩和亦沒有躲過。
恩和自小便是敏感激烈的孩子。
敏感的孩子都容易早熟,激烈則容易帶給自己和旁人傷害。
她3歲的時候,便會因為小小心事,不願意吐露,一個人關在緊閉的房間裡不出來。
身體也虛弱,三天兩頭就會發起低燒。
這低燒有時候給她喂些許糖漿就會平息,有時候不知不覺半夜醒來摸一摸她的額頭,就已經燒得滾燙。
于是就要用毯子包裹住她,連夜打車送她去醫院打吊針。
她有天生的依賴,需要得到旁人對她的更多關注。
所有的愛與恨都是都有着水晶般的脆硬。
一拍就碎。
我知道我其實對她誠惶誠恐。
因我與蓮安,皆有過欠缺的童年,知道這欠缺的陰影難以驅除,甚至對一生都留下創傷。
且隻能通過漫長而流離的自我摸索,才能夠漸漸探測到真相。
所以我自恩和1歲時開始帶她在身邊,就未曾輕易離開她。
獨自一人帶得非常辛苦。
平時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