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毀蕭贈蕭
關燈
小
中
大
上。
“是我!”他叫。
“咦!怎麼啦?”仲孫秀驚問。
他向前面一指,說:“看,刺客走了。
” 黑影去勢奇疾,穿房越脊如履平地。
“追!”仲孫秀叫。
“不必了,追不上啦!這家夥的輕功十分高明,不易追上了。
”他伸手虛攔,阻止仲孫秀追趕。
“是什麼人?”仲孫秀問。
“不知道,手腳頗為高明。
” “隻來了一個人?” “也許還有人把風,但必定隐藏起來了。
下去吧,不會再來了,這家夥不是笨賊。
”他掩上松動的瓦片說。
兩人跳下天井,各自回房。
四更盡五更初,一個黑影鬼魅似的到了瓦面,在原揭瓦處伏下,靜聽片刻,重新開始揭瓦。
脊角突然暴起一個黑影,電射而來,左手一揚,一顆小石先發。
“噗”一聲輕響,射中揭瓦黑影的玉枕骨,一擊使昏。
撲來的黑影壓在揭瓦黑影的身上,也伏下去。
是杜弘,他知道對方不死心,必定卷土重來,故意向仲孫秀說刺客不會來了放膽歇息,讓把風的人離開通風報信,他卻入房重行外出,隐身脊角守株待兔,果然料中了,毫不費事地手到擒來。
他先制了對方的軟穴,再将人弄醒,并排伏下,壓低聲音說:“閣下,不要妄圖反抗,咱們談談。
” 黑影知道絕望,硬着頭皮說:“閣下要談些什麼?” “聲音放低些,你不希望左面監視天并把風的同伴,知道你失風吧?他雖看不見,卻聽得見是麼?” “你說吧,在下已落在你手下了。
” “你老兄貴姓大名?” “那家麒。
” “好名字,姓那的卻甚少見。
好吧,就算你閣下真是那家麒,誰要你來用迷香行刺?行刺誰?” “這……” “說實話,在下放你走,不然雙方都不愉快。
在下大可将供拖下去,拷問口供然後将你丢入洛河喂王八,用不着陪你在此地講悄悄話。
你又不是女人,這樣講悄悄話毫無情趣可言,對麼?” 那家麒完全屈服了,歎口氣說:“罷了,在下認栽。
在下是駝煞的姨侄,四天前他派人來傳話,說要去找玉蕭客算帳,豈知從此便音訊全無。
傍晚時分,有人看見你腰帶上插着玉蕭,你該是玉蕭客李起風,因此在下要找你讨消息。
” 話說得合情合理,杜弘不得不信,解了對方的穴道,退至一旁說:“你找錯人了,老兄,在下不是玉蕭客,你走吧。
” “那……你閣下是……” 杜弘已經走了,穿窗入室。
仲孫秀已換至他的房内,低聲問:“大哥,那人的話有幾分可信?” 他不假思索地說:“很難說,也許他說的是真話,也可能是一派胡言。
” “會不會是青城三子的人?” “青城三子自命不凡,藝業在武林确也值得驕傲,沒有派人行刺的必要,更不可能使用迷香,他們是正道人土,決不至于自貶身價。
” “那……” “我猜想可能是玉蕭客的朋友,可惜咱們已沒有工夫追蹤,快天亮了。
” “如果是我問口供……” “呵呵!你就用分筋錯骨?小妹,算了吧,你的心腸似乎比我硬多了。
回房安歇吧,給他們鬧了半夜,如不乘機好好歇息養神,午正的約會恐怕精神不濟呢。
” 出城約十裡地,便是翠雲峰的上清宮,是洛陽北面郊山的名勝區,據說這裡是老子煉丹的地方,正殿的梁柱與項上的瓦皆是鐵制,是洛陽第一大宮觀,住有三十餘名道侶,與十餘名香火道人。
整座觀被蒼松翠柏所圍繞,頗為清淨。
觀前的拜天壇右首,建了一座宏偉的翠雲亭,是香客們賞景的好所在。
兩人緩步登山,道旁坐着一位歇腳的香客,等兩人走近,泰然自如地跟上,低聲說: “三位正主兒半個時辰前經過,并未多帶伴當。
今天的香客不多,但請放心。
” “謝謝關照。
貴當家來了麼?”他也低聲問。
“在上清宮坐鎮,附近皆有咱們的弟兄。
” “在下感激不盡。
” “那家麒的事,經已查明,駝煞确有這麼一位姨佳,但僅是個三流小混混頭兒,在邙山的六煞諸爪牙中,論武藝不倒數第一,也倒數第二,決不像杜爺所說的高明。
這厮早些天還在府城中鬼混,最近三天方失去蹤迹,可能與其他爪牙一同隐匿在北面的麻屯附近。
” 杜弘暗叫一聲糟,說:“那麼,昨晚那人定是玉蕭客派來的人,可能那位把風的仁兄就是玉蕭客,我錯過機會了,不該信任那家夥的話。
請轉告貴當家,小心玉蕭客。
” “是,在下這就走,叫附近的弟兄們小心防範。
”說完,超越兩人急急走了。
杜弘提高了警覺,向仲孫秀說:“小妹,如果玉蕭客仍在人間,那麼,弓貞兒必定已為他所用,咱們小心巫術。
” 仲孫秀心中發慌,惶然道:“那鬼女人的巫術太邪,防不勝防呢。
那晚我根本一無所知,便被她不費吹灰之力擄走,想起來委實有點心中發毛,那是無法抗拒的。
” 他倒沉得住氣,笑道:“放心啦!巫術必須找地方建法壇,說穿了并不奇怪,僅是利用一些法器與藥物,亂人心神驚擾神志的左道伎倆而已,這一帶已有仙人山的朋友清過了,隻要你不自亂心神自相驚擾,不好奇亂動岔眼的事物,青天白日之下,巫術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當然,我不會小看巫術,但卻深信邪不勝正,有信心有定力,巫術是無所施其技的。
” 兩人一面說一面走,腳下一緊。
不久,上清宮在望。
踏入拜天壇廣場,那是道侶做早課叫開天門的地方,恰好午正。
松風老道站在觀門的台階上,另兩個青衣佩了劍,背着手站在翠雲亭中,背向而立看不清相貌。
老道獨自迎出,在壇前相遇,稽首道:“施主信人,按期而至。
無量壽佛!” 杜弘回了禮,笑道:“言而無信,豈不賠笑江湖。
哦!道長亭子裡的兩位朋友,何不請來相見?” 松風打了一聲尖哨,招呼同伴前來。
亭中的兩個人
“是我!”他叫。
“咦!怎麼啦?”仲孫秀驚問。
他向前面一指,說:“看,刺客走了。
” 黑影去勢奇疾,穿房越脊如履平地。
“追!”仲孫秀叫。
“不必了,追不上啦!這家夥的輕功十分高明,不易追上了。
”他伸手虛攔,阻止仲孫秀追趕。
“是什麼人?”仲孫秀問。
“不知道,手腳頗為高明。
” “隻來了一個人?” “也許還有人把風,但必定隐藏起來了。
下去吧,不會再來了,這家夥不是笨賊。
”他掩上松動的瓦片說。
兩人跳下天井,各自回房。
四更盡五更初,一個黑影鬼魅似的到了瓦面,在原揭瓦處伏下,靜聽片刻,重新開始揭瓦。
脊角突然暴起一個黑影,電射而來,左手一揚,一顆小石先發。
“噗”一聲輕響,射中揭瓦黑影的玉枕骨,一擊使昏。
撲來的黑影壓在揭瓦黑影的身上,也伏下去。
是杜弘,他知道對方不死心,必定卷土重來,故意向仲孫秀說刺客不會來了放膽歇息,讓把風的人離開通風報信,他卻入房重行外出,隐身脊角守株待兔,果然料中了,毫不費事地手到擒來。
他先制了對方的軟穴,再将人弄醒,并排伏下,壓低聲音說:“閣下,不要妄圖反抗,咱們談談。
” 黑影知道絕望,硬着頭皮說:“閣下要談些什麼?” “聲音放低些,你不希望左面監視天并把風的同伴,知道你失風吧?他雖看不見,卻聽得見是麼?” “你說吧,在下已落在你手下了。
” “你老兄貴姓大名?” “那家麒。
” “好名字,姓那的卻甚少見。
好吧,就算你閣下真是那家麒,誰要你來用迷香行刺?行刺誰?” “這……” “說實話,在下放你走,不然雙方都不愉快。
在下大可将供拖下去,拷問口供然後将你丢入洛河喂王八,用不着陪你在此地講悄悄話。
你又不是女人,這樣講悄悄話毫無情趣可言,對麼?” 那家麒完全屈服了,歎口氣說:“罷了,在下認栽。
在下是駝煞的姨侄,四天前他派人來傳話,說要去找玉蕭客算帳,豈知從此便音訊全無。
傍晚時分,有人看見你腰帶上插着玉蕭,你該是玉蕭客李起風,因此在下要找你讨消息。
” 話說得合情合理,杜弘不得不信,解了對方的穴道,退至一旁說:“你找錯人了,老兄,在下不是玉蕭客,你走吧。
” “那……你閣下是……” 杜弘已經走了,穿窗入室。
仲孫秀已換至他的房内,低聲問:“大哥,那人的話有幾分可信?” 他不假思索地說:“很難說,也許他說的是真話,也可能是一派胡言。
” “會不會是青城三子的人?” “青城三子自命不凡,藝業在武林确也值得驕傲,沒有派人行刺的必要,更不可能使用迷香,他們是正道人土,決不至于自貶身價。
” “那……” “我猜想可能是玉蕭客的朋友,可惜咱們已沒有工夫追蹤,快天亮了。
” “如果是我問口供……” “呵呵!你就用分筋錯骨?小妹,算了吧,你的心腸似乎比我硬多了。
回房安歇吧,給他們鬧了半夜,如不乘機好好歇息養神,午正的約會恐怕精神不濟呢。
” 出城約十裡地,便是翠雲峰的上清宮,是洛陽北面郊山的名勝區,據說這裡是老子煉丹的地方,正殿的梁柱與項上的瓦皆是鐵制,是洛陽第一大宮觀,住有三十餘名道侶,與十餘名香火道人。
整座觀被蒼松翠柏所圍繞,頗為清淨。
觀前的拜天壇右首,建了一座宏偉的翠雲亭,是香客們賞景的好所在。
兩人緩步登山,道旁坐着一位歇腳的香客,等兩人走近,泰然自如地跟上,低聲說: “三位正主兒半個時辰前經過,并未多帶伴當。
今天的香客不多,但請放心。
” “謝謝關照。
貴當家來了麼?”他也低聲問。
“在上清宮坐鎮,附近皆有咱們的弟兄。
” “在下感激不盡。
” “那家麒的事,經已查明,駝煞确有這麼一位姨佳,但僅是個三流小混混頭兒,在邙山的六煞諸爪牙中,論武藝不倒數第一,也倒數第二,決不像杜爺所說的高明。
這厮早些天還在府城中鬼混,最近三天方失去蹤迹,可能與其他爪牙一同隐匿在北面的麻屯附近。
” 杜弘暗叫一聲糟,說:“那麼,昨晚那人定是玉蕭客派來的人,可能那位把風的仁兄就是玉蕭客,我錯過機會了,不該信任那家夥的話。
請轉告貴當家,小心玉蕭客。
” “是,在下這就走,叫附近的弟兄們小心防範。
”說完,超越兩人急急走了。
杜弘提高了警覺,向仲孫秀說:“小妹,如果玉蕭客仍在人間,那麼,弓貞兒必定已為他所用,咱們小心巫術。
” 仲孫秀心中發慌,惶然道:“那鬼女人的巫術太邪,防不勝防呢。
那晚我根本一無所知,便被她不費吹灰之力擄走,想起來委實有點心中發毛,那是無法抗拒的。
” 他倒沉得住氣,笑道:“放心啦!巫術必須找地方建法壇,說穿了并不奇怪,僅是利用一些法器與藥物,亂人心神驚擾神志的左道伎倆而已,這一帶已有仙人山的朋友清過了,隻要你不自亂心神自相驚擾,不好奇亂動岔眼的事物,青天白日之下,巫術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當然,我不會小看巫術,但卻深信邪不勝正,有信心有定力,巫術是無所施其技的。
” 兩人一面說一面走,腳下一緊。
不久,上清宮在望。
踏入拜天壇廣場,那是道侶做早課叫開天門的地方,恰好午正。
松風老道站在觀門的台階上,另兩個青衣佩了劍,背着手站在翠雲亭中,背向而立看不清相貌。
老道獨自迎出,在壇前相遇,稽首道:“施主信人,按期而至。
無量壽佛!” 杜弘回了禮,笑道:“言而無信,豈不賠笑江湖。
哦!道長亭子裡的兩位朋友,何不請來相見?” 松風打了一聲尖哨,招呼同伴前來。
亭中的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