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轉,等她的電話打完了,再回到這裡來送她出去。
本來要留她坐一會等雨小些再走,但是她說她還有事,今天有個親戚請他們吃飯,剛才她就為這個事打電話找豫瑾,叫他直接到館子裡去。
她走後,曼桢回到樓上她自己的房間裡,聽那雨聲緊一陣慢一陣,不像要停的樣子。
她心裡想豫瑾要是知道她住在這裡,過兩天他一定會來看她的。
她倒有點怕看見他,因為一看見他就要想起别後這幾年來她的經曆,那噩夢似的一段時間,和她過去的二十來年的生活完全不發生連系,和豫瑾所認識的她也毫不相幹。
她非常需要把這些事情痛痛快快地和他說一說,要不然,那好象是永遠隐藏在她心底裡的一個恐怖的世界。
這樣想着的時候,立刻往事如潮,她知道今天晚上一定要睡不着覺了。
那天天氣又熱,下着雨又沒法開窗子,她躺在床上,不停地-着扇子,反而-出一身汗來。
已經快十點鐘了,忽然聽見門鈴響,睡在廚房裡的女傭睡得糊裡胡塗的,甕聲甕氣地問:"誰呀?……啊?……啊?找誰?"曼桢忽然靈機一動,猜着一定是豫瑾來了。
她急忙從床上爬起來,撚開電燈,手忙腳亂地穿上衣裳,便跑下樓去。
那女傭因為是晚上,不認識的人不敢輕易放他進來。
是豫瑾,穿著雨衣站在後門口,正拿着手帕擦臉,頭發上亮晶晶地流下水珠來。
他向曼桢點頭笑道:"我剛回來。
聽見說你住在這兒。
"曼桢也不知道為什麼,一看見他,馬上覺得萬種辛酸都湧上心頭,幸而她站的地方是背着燈,人家看不見她眼睛裡的淚光。
她立刻别過身去引路上樓,好在她總是走在前面,依舊沒有人看見她的臉。
進了房,她又搶着把床上蓋上一幅被單,趁着這背過身去鋪床的時候,終于把眼淚忍回去了。
豫瑾走進房來,四面看看,便道:"你怎麼一個人住在這兒?老太太他們都好吧?"曼桢隻得先含糊地答了一句:"她們現在搬到蘇州去住了。
"豫瑾似乎很詫異,曼桢本來可以趁此就提起她預備告訴他的那些事情,她看見豫瑾這樣熱心,一聽見說她住在這裡,連夜就冒雨來看她,可見他對她的友情是始終如一的,她更加決定了要把一切都告訴他。
但是有一種難于出口的話,反而倒是對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可以傾心吐膽地訴說。
上次她在醫院裡,把她的身世告訴金芳,就不像現在對豫瑾這樣感覺到難以啟齒。
她便換了個話題,笑道:"真巧了,剛巧會碰見你太太。
你們幾時到上海來的?"豫瑾道:"我們來了也沒有幾天。
是因為她需要開刀,我們那邊的醫院沒有好的設備,所以到上海來的。
"曼桢也沒有細問他太太需要開刀的原因,猜着總是因為生産的緣故,大概預先知道要難産。
豫瑾又道:"她明天就要住到醫院裡去了,現在這兒是她母親家裡。
" 他坐下來,身上的雨衣濕淋淋的,也沒有脫下來。
當然他是不預備久坐的,因為時間太晚了。
曼桢倒了一杯開水擱在他面前,笑道:"你們今天有應酬吧?"豫瑾笑道:"是的,在錦江吃飯,現在剛散,她們回去了,我就直接到這兒來了。
"豫瑾大概喝了點酒,臉上紅紅的,在室内穿著雨衣,也特别覺得悶熱,他把桌上一張報紙拿起來當扇子-着。
曼桢遞了一把芭蕉扇給他,又把窗子開了半扇。
一推開窗戶,就看見對過一排房屋黑沉沉的,差不多全都熄了燈,豫瑾在嶽家的人想必都已經睡覺了。
豫瑾倘若在這裡耽擱得太久了,他的太太雖然不會多心,太太娘家的人倒說不定要說閑話的。
曼桢便想着,以後反正總還要見面的,她想告訴他的那些話還是過天再跟他說吧。
但是豫瑾自從踏進她這間房間,就覺得很奇怪,怎麼曼桢現在弄得這樣孑然一身,家裡人搬到内地去住,或許是為了節省開銷,沉世鈞又到哪裡去了呢?怎麼他們到現在還沒有結婚? 豫瑾忍不住問道:"沈世鈞還常看見吧?"曼桢微笑道:"好久不看見了。
他好幾年前就回南京去了。
"豫瑾道:"哦?"曼桢默然片刻,又說了一聲:"後來聽說他結婚了。
"豫瑾聽了,也覺得無話可說。
在沉默中忽然聽見一陣瑟瑟的響聲,是雨點斜撲進來打在書本上,桌上有幾本書,全打濕了。
豫瑾笑道:"你這窗子還是不能開。
"他拿起一本書,掏出手帕把書面的水漬擦幹了。
曼桢道:"随它去吧,這上頭有灰,把你的手絹子弄髒了。
"但是豫瑾仍舊很珍惜地把那些書一本本都擦幹了,因為他想起從前住在曼桢家裡的時候,晚上被隔壁的無線電吵得睡不着覺,她怎樣借書給他看。
那時候要不是因為沉世鈞,他們現在的情形也許很兩樣吧? 他急于要打斷自己的思潮,立刻開口說話了,談起他的近況,因道:"在這種小地方辦醫院,根本沒有錢可賺,有些設備又是沒法省的,隻好少雇兩個人,自己忙一點。
我雖然是土生土長的,跟地方上的人也很少來往。
蓉珍剛去的時候,這種孤獨的生活她也有點過不慣,覺得悶得慌,後來她就學看護,也在醫院裡幫忙,有了事情做也就不寂寞了。
"蓉珍想必是他太太的名字。
他自己覺得談得時間夠長了,突然站起身來笑道:"走了!"曼桢因為時候也是不早了,也就沒有留他。
她送他下樓,豫瑾在樓梯上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來,問道:"上次我在這兒,聽見說你姊姊病了,她現在可好了?"曼桢低聲道:"她死了。
就是不久以前的事。
"豫瑾惘然道:"那次我聽見說是腸結核,是不是就是那毛病?"曼桢道:"哦,那一次……那一次并沒有那麼嚴重。
"那次就是她姊姊假裝命在旦夕,做成了圈套陷害她。
曼桢頓了一頓,便又淡笑着說道:"她死我都沒去──這兩年裡頭發生的事情多了,等你幾時有空講給你聽。
"豫瑾不由得站住了腳,向她注視了一下,彷佛很願意馬上聽她說出來,但是他看見她臉上突然顯得非常疲乏似的,他也就沒有說什麼,依舊轉身下樓。
她一直送到後門口。
她回到樓上來,她房間裡唯一的一張沙發椅,豫瑾剛才坐在這上面的,椅子上有幾塊濕印子,是他雨衣上的水痕染上去的。
曼桢望着那水漬發了一會呆,心裡有說不出來的惆怅。
今天這雨是突然之間下起來的,豫瑾出去的時候未見得帶着雨衣,一定是他太太給他把雨衣帶到飯館子裡去的。
他們當然是感情非常好,這在豫瑾說話的口吻中也可以聽得出來。
那麼世鈞呢?他的婚後生活是不是也一樣的美滿?許久沒有想起他來了。
她自己也以為她的痛苦久已鈍化了。
但是那痛苦似乎是她身體裡面唯一的有生命力的東西,永遠是新鮮強烈的,一發作起來就不給她片刻的休息。
她把豫瑾的那杯茶倒在痰盂裡,自己另外倒上一杯。
不知道怎麼一來,熱水瓶裡的開水一沖沖出來,全倒在她腳面上,她也木木的,不大覺得,彷佛腳背上被一隻鐵錘打了一下,但是并不痛。
那天晚上的雨一直下到天明才住,曼桢也直到天明才睡着。
剛睡了沒有一會,忽然有人推醒了她,好象還是在醫院裡的時候,天一亮,看護就把孩子送來喂奶。
她迷迷糊糊地抱着孩子,心中悲喜交集,彷佛那孩子已經是失而複得的了。
但是她忽然發現那孩子渾身冰冷──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了,都已經僵硬了。
她更緊地抱住了他,把他的臉揿沒在她胸前,唯恐被人家發覺這是一個死孩子。
然而已經被發覺了。
那滿臉橫肉的周媽走過來就把他奪了過去,用蘆席一卷,挾着就走。
那死掉的孩子卻在蘆席卷裡掙紮着,叫喊起來:"阿姨!阿姨!"那孩子越叫越響,曼桢一身冷汗,醒了過來,窗外已是一片雪白的晨光。
曼桢覺得她這夢做得非常奇怪。
她不知道她是因為想起過去的事情,想到世鈞,心裡空虛得難過,所以更加渴念着她的孩子,就把一些片段的印象湊成了這樣一個夢。
她再也睡不着了,就起來了。
今天她一切都提早,等她走出大門的時候,還不到七點,離她辦公的時間還有兩個鐘頭呢。
她在馬路上慢慢地走着,忽然決定要去看看她那孩子。
其實,與其說是"決定",不如說是她忽然發現了她一直有這意念,所以出來得特别早,恐怕也是為了這個緣故。
快到大安裡了。
遠遠的看見那-堂裡走出一行人來,兩個扛夫挑着一個小棺材,後面跟着一個女傭──不就是那周媽嗎!曼桢突然眼前一黑,她身體已經靠在牆上了,兩條腿站都站不住。
她極力鎮定着,再向那邊望過去。
那周媽一隻手舉着把大芭蕉扇,遮住頭上的陽光,嘴裡一動一動的,大概剛吃過早飯,在那裡吮舐着牙齒。
這一幅畫面在曼桢眼中看來,顯得特别清晰,她心裡卻有點迷迷糊糊的。
她覺得她又走入噩夢中了。
那棺材在她面前經過。
她想走上去向那周媽打聽一聲,死的是什麼人,但是那周媽又不認識她是誰。
她這一躊躇之間,他們倒已經去遠了。
她一轉念,竟毫不猶豫地走進大安裡,她記得祝家是一進門第四家,她徑自去揿鈴,就有一個女傭來開門,這女傭卻是一個舊人,姓張。
這張媽見是曼桢,不由得呆了一呆,叫了聲"二小姐"。
曼桢也不和她多說,隻道:"孩子怎麼樣了?"張媽道:"今天好些了。
"──顯然是還活着。
曼桢心裡一松,陡然腳踏實地了,但是就像電梯降落得太快,反而覺得一陣眩暈。
她扶着門框站了一會,便直截地舉步往裡走,說道:"他在哪兒?我去看看。
"那張媽還以為曼桢一定是從别處聽見說孩子病了,所以前來探看,便在前面引路,這是個一樓一底的石庫門房子,從後門進出的,穿過竈披間,來到客堂裡。
客堂間前面一列排門都釘死了,房間裡暗沉沉的,靠裡放着一張大床,孩子就睡在那張床上。
曼桢見他臉上通紅,似睡非睡的,伸手在他額上摸了摸,熱得燙手。
剛才張媽說他"今天好些了,"那原來是她們的一種照例的應酬話。
曼桢低聲說:"請醫生看過沒有?"張媽道:"請的。
醫生講是他姊姊過的,叫兩人不要在一個房間裡。
"曼桢道:"哦,是傳染病。
你可知道是什麼病?"張媽道:"叫什麼猩紅熱。
招弟後來看着真難受──可憐,昨天晚上就死了呀。
"曼桢方才明白過來,剛才她看見的就是招弟的棺材。
她仔細看那孩子臉上,倒沒有紅色的斑點。
不過猩紅熱聽說也有時候皮膚上并不現出紅斑。
他在床上翻來覆去,不到一分鐘就換一個姿勢,怎樣睡也不舒服。
曼桢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又幹又熱,更覺得她自己的手冷得像冰一樣。
張媽送茶進來,曼桢道:"你可知道,醫生今天還來不來?"張媽道:"沒聽見說。
老爺今天一早就出去了。
"曼桢聽了,不禁咬了咬牙,她真恨這鴻才,又要霸住孩子不肯放手,又不好好的當心他,她不能讓她這孩子再跟招弟一樣,糊裡胡塗的送掉一條命。
她突然站起身來往外走,隻匆匆地和張媽說了一聲:"我一會兒還要來的。
"她決定去把豫瑾請來,叫他看看到底是不是猩紅熱。
她總有點懷疑祝家請的醫生是否靠得住。
這時候豫瑾大概還沒有出門,時候還早。
她跳上一部黃包車,趕回她自己的寓所,走到斜對過那家人家,一揿鈴,豫瑾卻已經在陽台上看見了她,她這裡正在門口問傭人:"張醫生可在家?"豫瑾已經走了出來,笑着讓她進去。
曼桢勉強笑道:"我不進去了。
你現在可有事?"豫瑾見她神色不對,便道:"怎麼了?你是不是病了?"曼桢道:"不是我病了,因為姊姊的小孩病得很厲害,恐怕是猩紅熱,我想請你去看看。
"豫瑾道:"好,我立刻就去。
"他進去穿上一件上裝,拿了皮包,就和曼桢一同走出來,兩人乘黃包車來到大安裡。
豫瑾曾經聽說曼璐嫁得非常好,是她祖母告訴他的,說她怎樣發财,造了房子在虹橋路,想不到他們家現在卻住着這樣湫隘的房屋,他覺得很是意外。
他以為他會看見曼璐的丈夫,但是屋主人并沒有出現,隻有一個女傭任招待之職。
豫瑾一走進客堂就看見曼璐的遺容,配了鏡框迎面挂着。
曼桢一直就沒看見,她兩次到這裡來,都是心慌意亂的,全神貫注在孩子身上。
那張大照片大概是曼璐故世前兩年拍的,眼睛斜睨着,一隻手托着腮,手上戴着一隻晶光四射的大鑽戒。
豫瑾看到她那種不調和的媚态與老态,隻覺得怆然。
他不由得想起他們最後一次見面的時候。
那次他也許是對她太冷酷了,後來想起來一直耿耿于心。
是她的孩子,他當然也是很關切的。
經他診斷,也說是猩紅熱。
曼桢說:"要不要進醫院?"醫生向來主張進醫院的,但是豫瑾看看祝家這樣子,彷佛手頭很拮據,也不能不替他們打算打算,便道:"現在醫院也挺貴的,在家裡隻要有人好好的看護,也是一樣的。
"曼桢本來想着,如果進醫院的話,她去照料比較方便些,但是實際上她也出不起這個錢,也不能指望鴻才拿出來。
不進醫院也罷。
她叫張媽把那一個醫生的藥方找出來給豫瑾看,豫瑾也認為這方子開得很對。
豫瑾走的時候,曼桢一路送他出去,就在-口的一丬藥房裡配了藥帶回來,順便在藥房裡打了個電話到她做事的地方去,請了半天假。
那孩子這時候清醒些了,隻管目光灼灼地望着她。
她一轉背,他就悄悄地問:"張媽,這是什麼人?"張媽頓了一頓,笑道:"這是啊……是二姨。
"說時向曼桢偷眼望了望,彷佛不大确定她願意她怎樣回答。
曼桢隻管搖晃着藥瓶,搖了一會,拿了隻湯匙走過來叫孩子吃藥,道:"趕快吃,吃了就好了。
"又問張媽:"他叫什麼名字?"張媽道:"叫榮寶。
這孩子也可憐,太太活着的時候都寶貝得不得了,現在是周媽帶他──"說到這裡,便四面張望了一下,方才鬼鬼祟祟地說:"周媽沒良心,老爺雖然也疼孩子,到底是男人家,有許多地方他也想不到──那死鬼招弟是常常給她打的,這寶寶她雖然不敢明欺負他,暗地裡也不少吃她的虧。
二小姐你不要對别人講呵,她要曉得我跟你說這些話,我這碗飯就吃不成了。
阿寶就是因為跟她兩個人鬧翻了,所以給她戳走了。
阿寶也不好,太太死了許多東西在她手裡弄得不明不白,周媽一點也沒拿着,所以氣不伏,就在老爺面前說壞話了。
" 這張媽把他們家那些是是非非全都搬出來告訴曼桢,分明以為曼桢這次到祝家來,還不是跟鴻才言歸于好了,以後她就是這裡的主婦了,趁這時候周媽出去了還沒回來,應當趕緊告她一狀。
張媽這種看法使曼桢覺得非常不舒服,祝家的事情她實在不願意過問,但是一時也沒法子表明自己的立場。
後門口忽然有人拍門,不知道可是鴻才回來了。
雖然曼桢心裡并不是一點準備也沒有,終究不免有些惴惴不安,這裡到底是他的家。
張媽去開門,随即聽見兩個人在廚房裡嘁嘁喳喳說了幾句,然後就一先一後走進房來。
原來是那周媽,把招弟的棺材送到義冢地去葬了,現在回來了。
那周媽雖然沒有見過曼桢,大概早就聽說過有她這樣一個人,也知道這榮寶不是他們太太親生的。
現在曼桢忽然出現了,周媽不免小心翼翼,"二小姐"長"二小姐"短,在旁邊轉來轉去獻殷勤,她那滿臉殺氣上再濃濃堆上滿面笑容,卻有點使人不寒而栗。
曼桢對她隻是淡淡的,心裡想倒也不能得罪她,她還是可以把一口怨氣發洩在孩子身上。
那周媽自己心虛,深恐張媽要在曼桢跟前揭發她的罪行,她一向把那邋遢老太婆欺壓慣了的,現在卻把她當作老前輩似的尊崇起來,趕着她喊"張奶奶",拉她到廚房裡去商量着添點什麼菜,
本來要留她坐一會等雨小些再走,但是她說她還有事,今天有個親戚請他們吃飯,剛才她就為這個事打電話找豫瑾,叫他直接到館子裡去。
她走後,曼桢回到樓上她自己的房間裡,聽那雨聲緊一陣慢一陣,不像要停的樣子。
她心裡想豫瑾要是知道她住在這裡,過兩天他一定會來看她的。
她倒有點怕看見他,因為一看見他就要想起别後這幾年來她的經曆,那噩夢似的一段時間,和她過去的二十來年的生活完全不發生連系,和豫瑾所認識的她也毫不相幹。
她非常需要把這些事情痛痛快快地和他說一說,要不然,那好象是永遠隐藏在她心底裡的一個恐怖的世界。
這樣想着的時候,立刻往事如潮,她知道今天晚上一定要睡不着覺了。
那天天氣又熱,下着雨又沒法開窗子,她躺在床上,不停地-着扇子,反而-出一身汗來。
已經快十點鐘了,忽然聽見門鈴響,睡在廚房裡的女傭睡得糊裡胡塗的,甕聲甕氣地問:"誰呀?……啊?……啊?找誰?"曼桢忽然靈機一動,猜着一定是豫瑾來了。
她急忙從床上爬起來,撚開電燈,手忙腳亂地穿上衣裳,便跑下樓去。
那女傭因為是晚上,不認識的人不敢輕易放他進來。
是豫瑾,穿著雨衣站在後門口,正拿着手帕擦臉,頭發上亮晶晶地流下水珠來。
他向曼桢點頭笑道:"我剛回來。
聽見說你住在這兒。
"曼桢也不知道為什麼,一看見他,馬上覺得萬種辛酸都湧上心頭,幸而她站的地方是背着燈,人家看不見她眼睛裡的淚光。
她立刻别過身去引路上樓,好在她總是走在前面,依舊沒有人看見她的臉。
進了房,她又搶着把床上蓋上一幅被單,趁着這背過身去鋪床的時候,終于把眼淚忍回去了。
豫瑾走進房來,四面看看,便道:"你怎麼一個人住在這兒?老太太他們都好吧?"曼桢隻得先含糊地答了一句:"她們現在搬到蘇州去住了。
"豫瑾似乎很詫異,曼桢本來可以趁此就提起她預備告訴他的那些事情,她看見豫瑾這樣熱心,一聽見說她住在這裡,連夜就冒雨來看她,可見他對她的友情是始終如一的,她更加決定了要把一切都告訴他。
但是有一種難于出口的話,反而倒是對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可以傾心吐膽地訴說。
上次她在醫院裡,把她的身世告訴金芳,就不像現在對豫瑾這樣感覺到難以啟齒。
她便換了個話題,笑道:"真巧了,剛巧會碰見你太太。
你們幾時到上海來的?"豫瑾道:"我們來了也沒有幾天。
是因為她需要開刀,我們那邊的醫院沒有好的設備,所以到上海來的。
"曼桢也沒有細問他太太需要開刀的原因,猜着總是因為生産的緣故,大概預先知道要難産。
豫瑾又道:"她明天就要住到醫院裡去了,現在這兒是她母親家裡。
" 他坐下來,身上的雨衣濕淋淋的,也沒有脫下來。
當然他是不預備久坐的,因為時間太晚了。
曼桢倒了一杯開水擱在他面前,笑道:"你們今天有應酬吧?"豫瑾笑道:"是的,在錦江吃飯,現在剛散,她們回去了,我就直接到這兒來了。
"豫瑾大概喝了點酒,臉上紅紅的,在室内穿著雨衣,也特别覺得悶熱,他把桌上一張報紙拿起來當扇子-着。
曼桢遞了一把芭蕉扇給他,又把窗子開了半扇。
一推開窗戶,就看見對過一排房屋黑沉沉的,差不多全都熄了燈,豫瑾在嶽家的人想必都已經睡覺了。
豫瑾倘若在這裡耽擱得太久了,他的太太雖然不會多心,太太娘家的人倒說不定要說閑話的。
曼桢便想着,以後反正總還要見面的,她想告訴他的那些話還是過天再跟他說吧。
但是豫瑾自從踏進她這間房間,就覺得很奇怪,怎麼曼桢現在弄得這樣孑然一身,家裡人搬到内地去住,或許是為了節省開銷,沉世鈞又到哪裡去了呢?怎麼他們到現在還沒有結婚? 豫瑾忍不住問道:"沈世鈞還常看見吧?"曼桢微笑道:"好久不看見了。
他好幾年前就回南京去了。
"豫瑾道:"哦?"曼桢默然片刻,又說了一聲:"後來聽說他結婚了。
"豫瑾聽了,也覺得無話可說。
在沉默中忽然聽見一陣瑟瑟的響聲,是雨點斜撲進來打在書本上,桌上有幾本書,全打濕了。
豫瑾笑道:"你這窗子還是不能開。
"他拿起一本書,掏出手帕把書面的水漬擦幹了。
曼桢道:"随它去吧,這上頭有灰,把你的手絹子弄髒了。
"但是豫瑾仍舊很珍惜地把那些書一本本都擦幹了,因為他想起從前住在曼桢家裡的時候,晚上被隔壁的無線電吵得睡不着覺,她怎樣借書給他看。
那時候要不是因為沉世鈞,他們現在的情形也許很兩樣吧? 他急于要打斷自己的思潮,立刻開口說話了,談起他的近況,因道:"在這種小地方辦醫院,根本沒有錢可賺,有些設備又是沒法省的,隻好少雇兩個人,自己忙一點。
我雖然是土生土長的,跟地方上的人也很少來往。
蓉珍剛去的時候,這種孤獨的生活她也有點過不慣,覺得悶得慌,後來她就學看護,也在醫院裡幫忙,有了事情做也就不寂寞了。
"蓉珍想必是他太太的名字。
他自己覺得談得時間夠長了,突然站起身來笑道:"走了!"曼桢因為時候也是不早了,也就沒有留他。
她送他下樓,豫瑾在樓梯上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來,問道:"上次我在這兒,聽見說你姊姊病了,她現在可好了?"曼桢低聲道:"她死了。
就是不久以前的事。
"豫瑾惘然道:"那次我聽見說是腸結核,是不是就是那毛病?"曼桢道:"哦,那一次……那一次并沒有那麼嚴重。
"那次就是她姊姊假裝命在旦夕,做成了圈套陷害她。
曼桢頓了一頓,便又淡笑着說道:"她死我都沒去──這兩年裡頭發生的事情多了,等你幾時有空講給你聽。
"豫瑾不由得站住了腳,向她注視了一下,彷佛很願意馬上聽她說出來,但是他看見她臉上突然顯得非常疲乏似的,他也就沒有說什麼,依舊轉身下樓。
她一直送到後門口。
她回到樓上來,她房間裡唯一的一張沙發椅,豫瑾剛才坐在這上面的,椅子上有幾塊濕印子,是他雨衣上的水痕染上去的。
曼桢望着那水漬發了一會呆,心裡有說不出來的惆怅。
今天這雨是突然之間下起來的,豫瑾出去的時候未見得帶着雨衣,一定是他太太給他把雨衣帶到飯館子裡去的。
他們當然是感情非常好,這在豫瑾說話的口吻中也可以聽得出來。
那麼世鈞呢?他的婚後生活是不是也一樣的美滿?許久沒有想起他來了。
她自己也以為她的痛苦久已鈍化了。
但是那痛苦似乎是她身體裡面唯一的有生命力的東西,永遠是新鮮強烈的,一發作起來就不給她片刻的休息。
她把豫瑾的那杯茶倒在痰盂裡,自己另外倒上一杯。
不知道怎麼一來,熱水瓶裡的開水一沖沖出來,全倒在她腳面上,她也木木的,不大覺得,彷佛腳背上被一隻鐵錘打了一下,但是并不痛。
那天晚上的雨一直下到天明才住,曼桢也直到天明才睡着。
剛睡了沒有一會,忽然有人推醒了她,好象還是在醫院裡的時候,天一亮,看護就把孩子送來喂奶。
她迷迷糊糊地抱着孩子,心中悲喜交集,彷佛那孩子已經是失而複得的了。
但是她忽然發現那孩子渾身冰冷──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了,都已經僵硬了。
她更緊地抱住了他,把他的臉揿沒在她胸前,唯恐被人家發覺這是一個死孩子。
然而已經被發覺了。
那滿臉橫肉的周媽走過來就把他奪了過去,用蘆席一卷,挾着就走。
那死掉的孩子卻在蘆席卷裡掙紮着,叫喊起來:"阿姨!阿姨!"那孩子越叫越響,曼桢一身冷汗,醒了過來,窗外已是一片雪白的晨光。
曼桢覺得她這夢做得非常奇怪。
她不知道她是因為想起過去的事情,想到世鈞,心裡空虛得難過,所以更加渴念着她的孩子,就把一些片段的印象湊成了這樣一個夢。
她再也睡不着了,就起來了。
今天她一切都提早,等她走出大門的時候,還不到七點,離她辦公的時間還有兩個鐘頭呢。
她在馬路上慢慢地走着,忽然決定要去看看她那孩子。
其實,與其說是"決定",不如說是她忽然發現了她一直有這意念,所以出來得特别早,恐怕也是為了這個緣故。
快到大安裡了。
遠遠的看見那-堂裡走出一行人來,兩個扛夫挑着一個小棺材,後面跟着一個女傭──不就是那周媽嗎!曼桢突然眼前一黑,她身體已經靠在牆上了,兩條腿站都站不住。
她極力鎮定着,再向那邊望過去。
那周媽一隻手舉着把大芭蕉扇,遮住頭上的陽光,嘴裡一動一動的,大概剛吃過早飯,在那裡吮舐着牙齒。
這一幅畫面在曼桢眼中看來,顯得特别清晰,她心裡卻有點迷迷糊糊的。
她覺得她又走入噩夢中了。
那棺材在她面前經過。
她想走上去向那周媽打聽一聲,死的是什麼人,但是那周媽又不認識她是誰。
她這一躊躇之間,他們倒已經去遠了。
她一轉念,竟毫不猶豫地走進大安裡,她記得祝家是一進門第四家,她徑自去揿鈴,就有一個女傭來開門,這女傭卻是一個舊人,姓張。
這張媽見是曼桢,不由得呆了一呆,叫了聲"二小姐"。
曼桢也不和她多說,隻道:"孩子怎麼樣了?"張媽道:"今天好些了。
"──顯然是還活着。
曼桢心裡一松,陡然腳踏實地了,但是就像電梯降落得太快,反而覺得一陣眩暈。
她扶着門框站了一會,便直截地舉步往裡走,說道:"他在哪兒?我去看看。
"那張媽還以為曼桢一定是從别處聽見說孩子病了,所以前來探看,便在前面引路,這是個一樓一底的石庫門房子,從後門進出的,穿過竈披間,來到客堂裡。
客堂間前面一列排門都釘死了,房間裡暗沉沉的,靠裡放着一張大床,孩子就睡在那張床上。
曼桢見他臉上通紅,似睡非睡的,伸手在他額上摸了摸,熱得燙手。
剛才張媽說他"今天好些了,"那原來是她們的一種照例的應酬話。
曼桢低聲說:"請醫生看過沒有?"張媽道:"請的。
醫生講是他姊姊過的,叫兩人不要在一個房間裡。
"曼桢道:"哦,是傳染病。
你可知道是什麼病?"張媽道:"叫什麼猩紅熱。
招弟後來看着真難受──可憐,昨天晚上就死了呀。
"曼桢方才明白過來,剛才她看見的就是招弟的棺材。
她仔細看那孩子臉上,倒沒有紅色的斑點。
不過猩紅熱聽說也有時候皮膚上并不現出紅斑。
他在床上翻來覆去,不到一分鐘就換一個姿勢,怎樣睡也不舒服。
曼桢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又幹又熱,更覺得她自己的手冷得像冰一樣。
張媽送茶進來,曼桢道:"你可知道,醫生今天還來不來?"張媽道:"沒聽見說。
老爺今天一早就出去了。
"曼桢聽了,不禁咬了咬牙,她真恨這鴻才,又要霸住孩子不肯放手,又不好好的當心他,她不能讓她這孩子再跟招弟一樣,糊裡胡塗的送掉一條命。
她突然站起身來往外走,隻匆匆地和張媽說了一聲:"我一會兒還要來的。
"她決定去把豫瑾請來,叫他看看到底是不是猩紅熱。
她總有點懷疑祝家請的醫生是否靠得住。
這時候豫瑾大概還沒有出門,時候還早。
她跳上一部黃包車,趕回她自己的寓所,走到斜對過那家人家,一揿鈴,豫瑾卻已經在陽台上看見了她,她這裡正在門口問傭人:"張醫生可在家?"豫瑾已經走了出來,笑着讓她進去。
曼桢勉強笑道:"我不進去了。
你現在可有事?"豫瑾見她神色不對,便道:"怎麼了?你是不是病了?"曼桢道:"不是我病了,因為姊姊的小孩病得很厲害,恐怕是猩紅熱,我想請你去看看。
"豫瑾道:"好,我立刻就去。
"他進去穿上一件上裝,拿了皮包,就和曼桢一同走出來,兩人乘黃包車來到大安裡。
豫瑾曾經聽說曼璐嫁得非常好,是她祖母告訴他的,說她怎樣發财,造了房子在虹橋路,想不到他們家現在卻住着這樣湫隘的房屋,他覺得很是意外。
他以為他會看見曼璐的丈夫,但是屋主人并沒有出現,隻有一個女傭任招待之職。
豫瑾一走進客堂就看見曼璐的遺容,配了鏡框迎面挂着。
曼桢一直就沒看見,她兩次到這裡來,都是心慌意亂的,全神貫注在孩子身上。
那張大照片大概是曼璐故世前兩年拍的,眼睛斜睨着,一隻手托着腮,手上戴着一隻晶光四射的大鑽戒。
豫瑾看到她那種不調和的媚态與老态,隻覺得怆然。
他不由得想起他們最後一次見面的時候。
那次他也許是對她太冷酷了,後來想起來一直耿耿于心。
是她的孩子,他當然也是很關切的。
經他診斷,也說是猩紅熱。
曼桢說:"要不要進醫院?"醫生向來主張進醫院的,但是豫瑾看看祝家這樣子,彷佛手頭很拮據,也不能不替他們打算打算,便道:"現在醫院也挺貴的,在家裡隻要有人好好的看護,也是一樣的。
"曼桢本來想着,如果進醫院的話,她去照料比較方便些,但是實際上她也出不起這個錢,也不能指望鴻才拿出來。
不進醫院也罷。
她叫張媽把那一個醫生的藥方找出來給豫瑾看,豫瑾也認為這方子開得很對。
豫瑾走的時候,曼桢一路送他出去,就在-口的一丬藥房裡配了藥帶回來,順便在藥房裡打了個電話到她做事的地方去,請了半天假。
那孩子這時候清醒些了,隻管目光灼灼地望着她。
她一轉背,他就悄悄地問:"張媽,這是什麼人?"張媽頓了一頓,笑道:"這是啊……是二姨。
"說時向曼桢偷眼望了望,彷佛不大确定她願意她怎樣回答。
曼桢隻管搖晃着藥瓶,搖了一會,拿了隻湯匙走過來叫孩子吃藥,道:"趕快吃,吃了就好了。
"又問張媽:"他叫什麼名字?"張媽道:"叫榮寶。
這孩子也可憐,太太活着的時候都寶貝得不得了,現在是周媽帶他──"說到這裡,便四面張望了一下,方才鬼鬼祟祟地說:"周媽沒良心,老爺雖然也疼孩子,到底是男人家,有許多地方他也想不到──那死鬼招弟是常常給她打的,這寶寶她雖然不敢明欺負他,暗地裡也不少吃她的虧。
二小姐你不要對别人講呵,她要曉得我跟你說這些話,我這碗飯就吃不成了。
阿寶就是因為跟她兩個人鬧翻了,所以給她戳走了。
阿寶也不好,太太死了許多東西在她手裡弄得不明不白,周媽一點也沒拿着,所以氣不伏,就在老爺面前說壞話了。
" 這張媽把他們家那些是是非非全都搬出來告訴曼桢,分明以為曼桢這次到祝家來,還不是跟鴻才言歸于好了,以後她就是這裡的主婦了,趁這時候周媽出去了還沒回來,應當趕緊告她一狀。
張媽這種看法使曼桢覺得非常不舒服,祝家的事情她實在不願意過問,但是一時也沒法子表明自己的立場。
後門口忽然有人拍門,不知道可是鴻才回來了。
雖然曼桢心裡并不是一點準備也沒有,終究不免有些惴惴不安,這裡到底是他的家。
張媽去開門,随即聽見兩個人在廚房裡嘁嘁喳喳說了幾句,然後就一先一後走進房來。
原來是那周媽,把招弟的棺材送到義冢地去葬了,現在回來了。
那周媽雖然沒有見過曼桢,大概早就聽說過有她這樣一個人,也知道這榮寶不是他們太太親生的。
現在曼桢忽然出現了,周媽不免小心翼翼,"二小姐"長"二小姐"短,在旁邊轉來轉去獻殷勤,她那滿臉殺氣上再濃濃堆上滿面笑容,卻有點使人不寒而栗。
曼桢對她隻是淡淡的,心裡想倒也不能得罪她,她還是可以把一口怨氣發洩在孩子身上。
那周媽自己心虛,深恐張媽要在曼桢跟前揭發她的罪行,她一向把那邋遢老太婆欺壓慣了的,現在卻把她當作老前輩似的尊崇起來,趕着她喊"張奶奶",拉她到廚房裡去商量着添點什麼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