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婉容望着這個自信十足處變不驚的芳子,疑惑地:
“用的是什麼?”
芳子按住她半撐的身子:
“皇上會在長春登基,你今生今世都是他的人。
” 婉容掙紮着,她自一個羅網掉進另一個羅網中去了。
“我不去!我信不過你們,你——” 但無法繼續了。
芳子用上了藥的手帕蒙上她嘴臉,婉容昏迷過去。
芳子無情地,目光堅定前望。
救護車駛離市區,直向荒僻的村路駛去。
“靜園”開始不靜了。
小林的屍體被發現。
神秘車子拚盡全力追蹤救護車…… ——不過芳子早着先機。
停在一間村屋前。
她把昏迷了的婉容半拖半抱曳下地來。
村屋旁山邊正有一隊送葬的隊伍。
一口大棺材、許工、送葬者全在默默等候着。
“目的物”來了。
大家又無聲地,把婉容放進棺材中去。
救護車駛入一個隐蔽的地方,用樹枝樹葉給掩蓋好。
芳子迅速無比地更衣。
不消一刻,她已是個愚昧的村婦,哭喪着臉。
隊伍準備妥當。
四個竹工扛着大棺材。
一個老頭在前頭撒紙錢,唢呐和鼓手奏起哀樂,孝子和未亡人都哭哭啼啼地,上路了。
行列緩緩前進。
幾輛追尋皇後行蹤的神秘車子呼嘯地,隻擦身過去。
他們堂堂正正地出殡,沒有人對村野送葬的行列起過疑心。
隊伍十分安全地,把婉容偷運出天津,自水路,送至旅順去。
芳子立了大功。
日本人意氣風發,不可一世。
帝後都齊了,東北二百萬平方裡的土地,三千萬人民,也在手上了,就等他們一聲令下——不過傅儀開始惶惑不安,他們受到封鎖、隔離,俯仰由人的生活也就算了,最煩惱的,是關東軍參謀闆垣征四郎跟他說的一番話。
這個剃光了頭的矮個子,青白着一張沒有春夏秋冬的臉,慢條斯理地道: “新國家名号是‘滿洲國’,國都設在長春,改名新京。
這國家由滿、漢、蒙古、日本和朝鮮等五族組成。
而日本人在滿洲花了幾十年的心血,大量的寶貴生命才得到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自然和别的民族不同……” 占據傅儀全心的,不是東北老百姓死了多少人,不是日本人如何陰謀地統治這塊殖民地,要駐多少兵,采多少礦,運走多少油鹽大麥…隻是想,不給他當“皇帝”,隻給他當“滿洲國執政”?他存在于世上還有什麼意義?連八十高齡的遺老也聲淚俱下:“若非複位以正統系,何以對待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多番交涉,讨價還價,日本人的野心不能暴露得肆無忌憚,便以“過渡時期”為名,準予一年期滿之後改号。
終于才給了他“滿洲國皇帝”的稱謂。
——他還不是在五指山裡頭當傀儡? 但傅儀委曲求全,忍辱負重,把美夢寄托在屠殺同胞的關東軍身上,不敢惹翻。
他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
芳子和大清遺臣等這一天,也等得太久了。
一九三四年三月一日,是登極大典的正日子。
傅儀要求穿龍袍,關東軍方面的司令官說,日本承認的是“滿洲國來帝”,不是“大清皇帝”,隻準許他穿“陸海空軍大元帥正裝”。
傅儀隻這一點,不肯依從——他唯一的心願是穿“龍袍”,聽着“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雙方遂在一件戲服上糾纏良久。
終于,當日清晨,改名新京的長春郊區杏花村,搭起一座祭天高台,象征“天壇”。
樂隊奏出《滿洲國國歌》。
傅儀喜孜孜地,獲準穿上龍袍祭天,這東西,是他急急忙忙派人到北京城,從榮惠太妃那兒取來上場用,據說是光緒帝曾經穿過的。
皇後也宮裝錦袍,鳳冠上有十三支鳳凰。
遺老們呢,也紛紛把“故衣”給搜尋出來,正一品珊瑚頂.三眼花翎,仙鶴或錦雞輔獻,還套上朝珠——是算盤珠子給拆下來混過去的。
這天雖然寒風凜冽,用雲密布,但看着皇帝對天恭行三跪九叩大禮的“文武百官”,開心滿足得很,一個一個肅立不語。
夾在日本太陽旗之間的,是大清八旗。
打着黃龍旗的“迎銮團”,甚至一直跪着。
在這個莊嚴的典禮上,傅儀感動之極,熱淚盈眶。
芳子也在場。
親自參與,也促成——她是這樣想的——大清皇帝重登九五,她顧盼自豪。
思潮起伏,熱血沸騰,心底有說不出的激動: “滿洲國,終于成立了!我們等了二十年,終于見到一個好的開始。
是的,東北隻是一個開始,整個中國,将有一天重歸我大清皇朝手中。
清室複興了,一切推翻帝制的人,滅亡的日子到了!” 她傲然挺立。
神聖不可侵犯。
一直以來的“犧牲”,是有代價的。
肅親王無奈離開北京時,做過一首詩:“幽雁飛故國,長嘯返遼東;回首看烽火,中原落日紅。
’”——是一點不祥的戲語吧? 沒有人知道天地間的玄妙。
但芳子,卻是一步一步地,踏進了虛榮和權勢的陷阱中去。
記得一生中最風光的日子—— 芳子身穿戎裝、馬褲、革履,頭上戴了軍帽。
腰間有豪華佩刀,以及金黃色刀帶。
還有雙槍:二号型新毛瑟槍、柯爾特自動手槍。
革履走起來,發出咯咯的響聲,威風八面地,上了司令台。
宇野駿吉,她的“保家”、靠山、情夫、上司……,把三星勳章别在她肩上: “滿洲國‘安國軍’,将以川島芳子,金壁輝為司令!” 她手下有五千的兵了。
她是一個總司令,且擁有一寸見方的官印,從此發号施令,即使反滿的武裝,鑒于她王女身份,也會欣然歸服,投奔她麾下吧?金司令有一定的号召力。
自己那麼年輕,已是巾帼英雄——芳子陶醉着。
關東軍樂得把她捧上去。
當她以為利用了對方時,對方也在利用她。
這道理淺顯。
但當局者迷。
從此,日本人在滿洲國的地位,不是僑民而是主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他們要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上,以“
” 婉容掙紮着,她自一個羅網掉進另一個羅網中去了。
“我不去!我信不過你們,你——” 但無法繼續了。
芳子用上了藥的手帕蒙上她嘴臉,婉容昏迷過去。
芳子無情地,目光堅定前望。
救護車駛離市區,直向荒僻的村路駛去。
“靜園”開始不靜了。
小林的屍體被發現。
神秘車子拚盡全力追蹤救護車…… ——不過芳子早着先機。
停在一間村屋前。
她把昏迷了的婉容半拖半抱曳下地來。
村屋旁山邊正有一隊送葬的隊伍。
一口大棺材、許工、送葬者全在默默等候着。
“目的物”來了。
大家又無聲地,把婉容放進棺材中去。
救護車駛入一個隐蔽的地方,用樹枝樹葉給掩蓋好。
芳子迅速無比地更衣。
不消一刻,她已是個愚昧的村婦,哭喪着臉。
隊伍準備妥當。
四個竹工扛着大棺材。
一個老頭在前頭撒紙錢,唢呐和鼓手奏起哀樂,孝子和未亡人都哭哭啼啼地,上路了。
行列緩緩前進。
幾輛追尋皇後行蹤的神秘車子呼嘯地,隻擦身過去。
他們堂堂正正地出殡,沒有人對村野送葬的行列起過疑心。
隊伍十分安全地,把婉容偷運出天津,自水路,送至旅順去。
芳子立了大功。
日本人意氣風發,不可一世。
帝後都齊了,東北二百萬平方裡的土地,三千萬人民,也在手上了,就等他們一聲令下——不過傅儀開始惶惑不安,他們受到封鎖、隔離,俯仰由人的生活也就算了,最煩惱的,是關東軍參謀闆垣征四郎跟他說的一番話。
這個剃光了頭的矮個子,青白着一張沒有春夏秋冬的臉,慢條斯理地道: “新國家名号是‘滿洲國’,國都設在長春,改名新京。
這國家由滿、漢、蒙古、日本和朝鮮等五族組成。
而日本人在滿洲花了幾十年的心血,大量的寶貴生命才得到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自然和别的民族不同……” 占據傅儀全心的,不是東北老百姓死了多少人,不是日本人如何陰謀地統治這塊殖民地,要駐多少兵,采多少礦,運走多少油鹽大麥…隻是想,不給他當“皇帝”,隻給他當“滿洲國執政”?他存在于世上還有什麼意義?連八十高齡的遺老也聲淚俱下:“若非複位以正統系,何以對待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多番交涉,讨價還價,日本人的野心不能暴露得肆無忌憚,便以“過渡時期”為名,準予一年期滿之後改号。
終于才給了他“滿洲國皇帝”的稱謂。
——他還不是在五指山裡頭當傀儡? 但傅儀委曲求全,忍辱負重,把美夢寄托在屠殺同胞的關東軍身上,不敢惹翻。
他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
芳子和大清遺臣等這一天,也等得太久了。
一九三四年三月一日,是登極大典的正日子。
傅儀要求穿龍袍,關東軍方面的司令官說,日本承認的是“滿洲國來帝”,不是“大清皇帝”,隻準許他穿“陸海空軍大元帥正裝”。
傅儀隻這一點,不肯依從——他唯一的心願是穿“龍袍”,聽着“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雙方遂在一件戲服上糾纏良久。
終于,當日清晨,改名新京的長春郊區杏花村,搭起一座祭天高台,象征“天壇”。
樂隊奏出《滿洲國國歌》。
傅儀喜孜孜地,獲準穿上龍袍祭天,這東西,是他急急忙忙派人到北京城,從榮惠太妃那兒取來上場用,據說是光緒帝曾經穿過的。
皇後也宮裝錦袍,鳳冠上有十三支鳳凰。
遺老們呢,也紛紛把“故衣”給搜尋出來,正一品珊瑚頂.三眼花翎,仙鶴或錦雞輔獻,還套上朝珠——是算盤珠子給拆下來混過去的。
這天雖然寒風凜冽,用雲密布,但看着皇帝對天恭行三跪九叩大禮的“文武百官”,開心滿足得很,一個一個肅立不語。
夾在日本太陽旗之間的,是大清八旗。
打着黃龍旗的“迎銮團”,甚至一直跪着。
在這個莊嚴的典禮上,傅儀感動之極,熱淚盈眶。
芳子也在場。
親自參與,也促成——她是這樣想的——大清皇帝重登九五,她顧盼自豪。
思潮起伏,熱血沸騰,心底有說不出的激動: “滿洲國,終于成立了!我們等了二十年,終于見到一個好的開始。
是的,東北隻是一個開始,整個中國,将有一天重歸我大清皇朝手中。
清室複興了,一切推翻帝制的人,滅亡的日子到了!” 她傲然挺立。
神聖不可侵犯。
一直以來的“犧牲”,是有代價的。
肅親王無奈離開北京時,做過一首詩:“幽雁飛故國,長嘯返遼東;回首看烽火,中原落日紅。
’”——是一點不祥的戲語吧? 沒有人知道天地間的玄妙。
但芳子,卻是一步一步地,踏進了虛榮和權勢的陷阱中去。
記得一生中最風光的日子—— 芳子身穿戎裝、馬褲、革履,頭上戴了軍帽。
腰間有豪華佩刀,以及金黃色刀帶。
還有雙槍:二号型新毛瑟槍、柯爾特自動手槍。
革履走起來,發出咯咯的響聲,威風八面地,上了司令台。
宇野駿吉,她的“保家”、靠山、情夫、上司……,把三星勳章别在她肩上: “滿洲國‘安國軍’,将以川島芳子,金壁輝為司令!” 她手下有五千的兵了。
她是一個總司令,且擁有一寸見方的官印,從此發号施令,即使反滿的武裝,鑒于她王女身份,也會欣然歸服,投奔她麾下吧?金司令有一定的号召力。
自己那麼年輕,已是巾帼英雄——芳子陶醉着。
關東軍樂得把她捧上去。
當她以為利用了對方時,對方也在利用她。
這道理淺顯。
但當局者迷。
從此,日本人在滿洲國的地位,不是僑民而是主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他們要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