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幾乎沒有,反而正課以外的熏陶,越來越使她憧憬一個“滿人的祖國”。

     背後的陰謀,她如何得知?即便知道,也是增懂難明。

     隻在校園放小息的時候,跟同學玩耍。

     男孩的頭發都給剃去,整齊劃一,穿棉布上衣,斜紋嘩叽褲子。

    女孩則一身花紋緞子上衣,紫緞裙褲。

     小學體操課有軍事訓練呢。

    男孩聽從指令,互相用竹枝攻守,大家以中國人為征服目标——如果“進入”了中國,可以吃鮮甜的梨子,住華麗的大宅,中國的仆從是忠心的。

     小憩時,大家又在玩戰鬥機的遊戲。

     芳子扮演戰鬥機,向同學們轟炸,四下所到之處,要他們紛紛卧倒。

     一個男孩不肯卧倒。

     芳子沖前,一鳴鳴!隆隆地壓住他,年紀小小,又勇又狠。

     男孩被壓,大哭起來。

     “哭什麼?”芳子取笑,“戰事發生了,一定有死傷!” 她的一個同學,忽然狡黠地問: “芳子,究竟你家鄉在哪兒?” 另一個使附和: “是中國?是日本?吓?” 芳子受窘。

    她的國籍含糊不清,一切都混淆了,成為小女孩的負擔。

     她靈機一動,隻聰明地答: “我家鄉在媽媽肚子裡。

    ” 然後轉身飛跑。

     跑! ——又跑得到哪兒去? 還不是異鄉嗎? 到底不是家鄉。

    真Www.Tianyashuku.com糟,連媽媽的樣子也幾乎記不起來,努力地追憶。

    ,…· 女孩的淚水隻不由自主地在眼眶内打轉。

    不是因為傷心,而是,一種沒有歸屬感的凄惶。

     遠處的體操場飛來一個皮球,落在她腳下,當對方還未走近來撿拾時,芳子蓦地揀起,用盡全身力氣,扔到更遠的地方去,狠狠地。

     她男性的氣質,在這些微妙的時刻,已經不自知地,初露頭角。

     她還是跑回川島浪速義父的身邊,别無去處。

     背後是同齡東洋小子的挪揄: “芳子!若幹!支那的芳子!” 她不要再上學了。

     她根本不愛課堂中同遊共息的正常學習生活。

     轉了多間小學,換了家庭教師,上着很速規定的日課,日夕被灌輸複辟和獨立的思想…漸漸,芳子長大了。

     而在千裡以外的中國:袁世凱在一九一六年死去,不管他是病死,受刺激而腦溢血,抑或遭暗殺,總之,川島浪速等伺機待發,部署舉兵的“扶清讨袁”行動,馬上失去了目标。

    如鼓足了氣的皮球被紮上一個小孔。

    肅親王也郁郁寡歡了好一陣。

     誰知第二年,安徽督軍張勳也發動了複辟清室的運動,才十二天就以失敗告終。

    事情弄得很糟。

    民國六年雖改為宣統九年,不了了之。

     他倆的後台,蒙古巴布紮布将軍苦戰橫死了。

    輾轉幾年,軍費彈藥付諸東流,一事無成。

    美夢那堪一再破滅? 即便他落魄了,但—— 他還有一枚未走的棋子! 女孩長至十四五歲。

     夜裡,她倚在新居的窗前看着滿天星鬥。

     落腳的地方又由東京赤羽,遷到信州松本,淺間的溫泉區。

     星星好像有顔色,密綴在一條寬闊的黑腰帶上,有黃色、藍色、銀色、紅色……,她盯着它們,良久,一種孤寂無聊的感覺擾亂了少女的心,思緒不定 但,隻要她一想到“大清皇朝還有我呢!我一定要為祖國做點事!”以此自勉,又再熱血沸騰起來。

    川島浪速在她身上的心血沒有白花。

     她有機心、肯吃苦、任性安為、大膽而有主見。

     但那天噩耗傳來了。

     芳子是松本高等女子學校的插班生,在學校的紀錄并不好,高興就上課,不高興就溜課,我行我素。

     浪速來找她的時候,她正自課堂逃出來,跟校裡的勤雜男人聊天,嬉笑,打發時間,但不予甜頭。

     “芳子!” 隻見義父神色凝重,心知有異。

     他摟搭着她的肩膊。

    她雖然瘦小,但有力。

    浪速告訴她: “芳子,又有一個壞消息,你要堅強——你父王,二月十七比因為糖尿病,在旅順逝世了。

    ” 芳子用心地聽着。

     “又”有一個壞消息?是,于肅親王去世前一個月,她的生母已不在了。

    據說是身懷第十一個孩子,但為了專心照顧肅親王,喝了堕胎藥,結果意外身亡。

     母親去了。

     父親也去了。

     自此,她仿佛一點家族的牽挂也沒有了。

     于然一身。

     “芳子,你不要傷心。

    記着,我們要繼承你父王的遺志,複興清室!” 說真的,這是她親人的死訊呀,不過,芳子咬着牙,她沒有哭。

    她很鎮定、莊嚴,如一塊青石在平視。

    默然。

     幼受訓練,芳子已經與小時候有顯著的分别了,不再是個愛哭胡鬧的小玩具,她是“無淚之女”,等閑的事,動搖不了她。

     川島浪速正正地望定芳子,饒有深意: “大家都在等着你長大成人!” 是的,生父壯志未酬,養父空言奢想,隻有她,是未綻放的一朵花,未揭盅的一局賭。

     雖然自幼成長于動蕩不安的亂世。

    帝制與革命的夾縫,推齡即隻身東渡,為浪人之手撫育,她的“骨肉情”幾乎湮沒了,但還是以肅親王十四格格的身份,回北京奔喪,從而為政治活動銷好遠大光明之路。

     親王的靈柩由旅順運送至北京,扛靈柩的、誦經的、送葬的、擡紙活供品的、戴孝的,隊伍很長。

    等最後一輛車離開家門出發,到達火車站,整整用了天的時間。

     親王葬禮,規格僅次于皇帝。

    還是有他的氣派。

     奔喪之後,芳子更加無心向學了。

    便乘機休假。

    兩邊往來。

    長期缺課,校長表示不滿,正在有意勒令退學的邊緣。

     芳子并不在乎。

     她開始戀愛了—— 像個男孩子般,穿水手眼,戴帽,騎着馬呢。

    這樣的戀愛。

     不過,她長着一頭披肩長發,在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