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豪情志酬

關燈
叢生,小樹荒草從石縫中擠出,整座山沒有一株大樹,視野極廣。

    山外奇峰四起,松林成海。

     巳牌末,兩面峰頭已現人迹,正主兒尚未出現,但蒼山禅寺已到了無數的黑衣人,在四周淩亂地散處。

    在寺前廣場中,唯一的人寺并由寺後上山的小道,排列着無數人。

    正中,是一身黃色勁裝,黃色頭罩的人。

    黃色,是犯禁之色,但他們竟不怕犯法,穿了一身黃。

    在他們之前,列着身穿各式葛袍的兇惡老怪物,正是太清等幫中最高階層的人物,至于佛道兩種人物,則穿了大紅的法服袈裟。

     左面外側,約有百十人,一身紫衣,紫色頭罩。

    右面外側,也有百十人,一身銀衣銀頭罩,黃紫銀三種人,右襟前,繡着一把金色小劍;穿着幫服,劍的顔色一律是金。

    三色就代表了紫金銀三堂。

     幫中首腦們不穿幫服,太清是大紅法服。

    左是如虛人魔,他仍是那要死不活的虛弱相。

     百毒如來則站在人魔肩下,一身大紅袈裟。

    他們的黨羽,合計也在百數。

     太清身後,有三名身材雄偉,一式紫衣頭罩,中間那人持着一面三角大旗,綠底,金線流蘇,中繡徑尺長金色劍,尖上是黑白太極圖,兩側是兩座北鬥。

     乖乖!人山人海,總數不下五百之多,将寺前廣場全占住了,誰要往這兒走,大概是不想活了。

     東面通蒼山禅寺的小徑,遠處出現了人影。

    第一批出現的是兩側急速飄動的人影,他們不走小徑,穿林越山,漫山遍野而來,時隐時現,迅捷如風。

     小徑中出現了風雲五劍,一身綠色勁裝,背上系紮長劍,顯得英氣勃勃。

    他們手執大弓作手杖,挂着一袋箭。

     漸來漸近,看看要踏入廣場前緣,半裡後方現出長龍般的人影。

    最前面,是老奶奶和一雙愛孫,後面,是武陵狂生等一衆老英雄,人數約在八十人之間。

    算上由兩側山林間搜進的人,總數在一百五十名左右。

     太清妖道看群雄已經現身,突然舉右手一揮大袖。

     “威加宇内。

    ”五百人同聲大吼。

     “武林争雄。

    ”第二次吼聲更響亮。

     接着幫旗高擎,左右揮舞,迎風招展,獵獵有聲。

    散處各地的無數黑衣人,全現身站起。

    這些人,全都是身背箭袋,手執強弓,腰插樸刀的人。

     玉琦停步,手中大弓一舉,五人同聲大吼,聲震山嶽。

     “劍蕩群醜;風雲變色。

    風雲五劍到。

    ” 半裡外的人也止步不前,兩側的七十餘人亦紛紛現身,他們手中,各擎着一具霸道的諸葛連弩,弩匣前的九枝矢尖,寒芒閃閃。

     玉琦這五個少年男女,确是膽大包天,他們身為主人,竟敢放膽深入。

    他傲然張目四顧,用震人心魄的語音說:“今日之會,在下乃是主人,讓路!” 太清一抖袖,身後一個葛袍老人向前迎上說:“黃山乃是本幫總壇所在地,算是地主,所以東道主可先登山,但得越野而進,此路不通。

    ” 玉琦哼了一聲說:“豈有此理!你們讓是不讓?” “越野而進!” “你再說一句試試?” “越野而進。

    ” 綠影一閃,老家夥大吼一聲,雙掌齊推。

    “啪“一聲暴響,他身軀倒飛,呼一聲掼倒,右手骨裂,但皮肉未損。

     玉琦身形重現,将手一揮,四弟妹飄身後退,在後面左右一分,占住兩塊巨石掩身。

     玉琦挂上弓弦,背上,厲聲道:“你們是想在山下決戰麼?” “客随主便,亦無不可。

    ”太清說話了。

     “山上見,讓路!” “越野而進。

    ” 玉琦反手拔劍,含光劍出鞘,冷笑道:“看楊玉琦開路。

    ” 太清手一揮,人全向後退到廟門前,讓出三十餘畝大的廣場。

    場中,留着十二名紫衣蒙面人,十二把長劍映日生光,阻在路中。

     小徑上,響起三聲震天長嘯,兩側持弩的人向前推進,楊夫人亦率衆人向前舉步。

     匣弩狂鳴,弦聲急響,雙方箭手開始接觸,弓與弩對陣,那是以卵擊石,先天上便被克制了。

     “退!”太清下令,慘叫聲已經令人毛骨悚然了。

     玉琦知道今天不大開殺戒是不行的,心中早定下制敵之策,他要用潛形十二散手劍法和師子三劍,絕不拖延。

     他徐徐舉劍,猛地一聲長嘯,人如瘋虎,撲入人叢之中。

    所有的人,全被他的大膽舉止震住了,孤身深入,夷然無懼,面對這許多宇内絕頂高手,他毫無顧忌,年輕人端的可怕,竟不知死為何物哩。

     十二個人功力皆不等閑,齊向他沖去。

    含光劍風雷俱發手下絕情,隻見人影一動,光華連閃,綠影反而在衆人之後出現,含光劍斜舉,人如泰山屹立。

     接着,起了兩聲悶哼,“噗噗噗”三聲,三個紫衣人先後以手掩胸,也先後倒地。

     另九個人火速轉身,兩邊一抄,九支劍分舉,以怨毒的眼神死盯玉琦,步步逼近。

     人叢中響着一陣嗡嗡噪音,有人長籲大氣。

     玉琦站在哪兒,像一具石人,靜等九人進擊,面上每一顆細胞全凝結了,木無表情,看去他像在眼觀鼻鼻觀心,與外界毫無感觸,其實他在以神馭劍。

     九人同聲暴喝,左右分頭合擊,狂風似的卷到。

     綠影乍隐,像鬼魅般消失了,但見光華倏吞倏吐,連閃幾閃人影又現。

    這次他出現在南方,仍是那石像般姿态。

     “當!”一支劍掉地:“當當當!”又是三支。

    “啊……”一聲絕望的慘叫,一個人用手掩住左胸,晃兩晃,“噗”一聲跌倒在地。

     “唉!”“哎!”另三個各以手掩住心口,像喝醉了酒,漸漸踉跄跌倒了,漸漸不再蹬腿了,漸漸閉上眼了,漸漸地停止呼吸了。

     “不退者死!”玉琦冷喝,主動展開進擊,光華急射而出。

     “快退!”太清接着大喝。

     可是慢了,太慢了!王琦已從五個人中間穿過,光華急射中,他又回到東面,面向廟門衆賊,凝立如同化石。

     五個紫衣人,三個慢慢躺倒,兩個丢下劍,用手掩住小腹,用顫動着的步履,走向行列,終于倒在撲出搶救的同伴懷中。

    “天哪……”他倆虛弱地叫,即行昏厥。

     曾随太清在惠濟河現身的三名老人,拔劍而出,喝道:“小輩!你敢接下我三人聯手麼?” “你們上!楊玉琦接下了。

    ”玉琦用極為平靜的口氣說,身軀無絲毫移動,含光劍如鑄在手上的一般,仍是那眼觀鼻鼻觀心的形态。

     寺中大殿的飛檐暗影中,有人發出了一聲驚噫,大概是對玉琦那不為外界任何動靜所惑,以神馭劍的神情所驚。

     三老人三方面一分,将玉琦圍在圈中,三支寒芒閃閃的長劍,發出刺耳劍嘯,劍氣直追八尺外,好深厚的内力,好驚人的造詣。

     愈迫愈近,相距隻有一丈左近了。

    三老人大概是想看看玉琦是怎樣閃動的,所以僅将劍平舉,一步步前移。

     玉琦突然左足尖微動。

    三老人略挫身,劍向下一沉,準備迎擊。

    可是玉琦并沒再動,仍是那陰陽怪氣的樣子。

     遠處的江南老怪急道:“大公子恐難招架三個老鬼物。

    ” 武陵狂生卻淡淡一笑道:“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