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梭珠争威
關燈
小
中
大
清虛道姑被劍上傳來的強勁震力,震裂虎口脫手棄劍,人不由自主,向右震飛,不偏不倚,撞上了火把。
“哎唷……”她一聲慘叫,火把油星四濺,她臉上和頸脖,皮焦肉臭,以手蒙臉倒在地上狂叫不已。
玉琦看了她的慘叫,心中一軟,便退在一旁,向兩綠衣女人問:“兩位是誰?” 大丫頭戰栗地說道:“我們是她的門徒。
” “帶她走,也許還有救。
” 兩綠衣女心中一寬,攙扶起赤裸的清虛道姑,倉惶地走了。
清虛臉上已不成人形,雙目已盲,皮開肉綻,已經昏厥過去了。
兩個綠衣女人互相遞送過一次奇異的眼色,急急地離開。
此後,江湖上永遠消失了清虛道姑的蹤迹,她的命運誰也無法估猜。
兩個綠衣女人,也下落不明。
在那官道旁的三棟木屋中,丫環小青等了三天,不見主人回來,她心中一害怕,也悄悄地溜了,等飛爪歐朋以後前來訪尋時,已經人去屋空了。
玉琦等衆人全走了,正想回身,蓦地發現不遠處劍芒閃爍,他心中一動,拾起一看,罵道:“是她!這賤婦。
” 劍細長輕巧,像是飾物,他一看便知,那是妖婦池缣之劍,定然是她正和清虛道姑一塊兒計算他。
他提着兩把劍,向洞内趕,老遠便亮聲叫道:“華,她們走了。
” 他赤身露體,意思是教姑娘回避。
他踏入洞中,姑娘已躲在被中,旁邊堆着她的濕衣。
她定然已經起身撿回衣裳,可是衣濕且破,不能穿。
他匆匆穿上内衣,轉過身說道:“華妹,先穿我的外衣,以後再說。
” 姑娘畏縮地起身,穿上他寬大的衣褲,猛地撲入他懷中,放聲大哭。
他對以往之事,茫然不知,緊抱住她,不安地說道:“我該死,我确不知過去做了些什麼,如果屈辱了你,我不知如何贖罪。
請相信我,見到奶奶,請求奶奶派人往毒龍島……” 姑娘用手搪住他的口,幽幽地說道:“哥,你我都是清白的,闖來的人救了我們。
” 玉琦心頭的石塊落地,說道:“闖來的人,也不是個好東西,看那把劍。
” 姑娘被玉琦用話岔開,羞意略減,看了劍一眼,說:“咦!是女人的飾劍。
”她并未與池缣照過面,故不認識。
“是池缣妖婦之物,她是神劍書生的妹妹。
看來,他兄妹倆都蹑在我們左近,今後我們除了晝伏夜行之外,是躲不開他們的。
” “從明日起,我們扔掉這畜生兄妹倆。
” “且讓他們逍遙一時,見過奶奶和爹媽後,我絕不饒他們。
我們該走了。
” 菁華放開他,忸怩地說道:“哥,馬在第一棟破屋中,包裹……” 玉琦會意說,“你稍等,拿着含光劍防身。
” 他取了火把覓路出洞,上了廳堂,菁華的劍仍在那兒,想是池缣退得匆忙,無暇帶走。
不久,兩人重新出洞,在破屋取了馬匹,菁華一直不敢擡頭,更不敢和他對視。
她自顧自躍上馬背,不像已往招手要他同乘。
玉琦臉皮厚,他一帶馬缰,躍上了她身後。
姑娘嗯了一聲,伸手去推,他反而一把将她挽緊,笑道:“妹,見外了?我們該親密些啊!” “壞!你……”她臉紅耳赤,但卻倒在他懷中,閉上鳳目,長籲一口氣,坐得甚是舒熨。
到了颍上,玉琦仍向鳳台官道走,姑娘詫異地問道:“哥,不是該分路走正陽關麼?” “傻妹妹,要扔脫釘梢的人,至少我們得到懷遠,方能在夜間往回趕,不然扔不掉的。
” “那,我們不是要多費兩天的時間?” “為了奶奶的安全,這兩天是值得的。
” “我們何不棄馬步行,用輕功趕路豈不快些?” “不!數百裡長途,我不願你吃風雪之苦。
” 姑娘一時感上心頭,蓦地扭轉嬌軀抱住他狂吻,在愛侶們的心中,對方一句關注的言詞,所引起的共鳴,其效果是局外人無法了解的。
三天後,時屆午夜,兩匹健馬越過了六安州,這座名城已經沉沉睡去,馬繞城郊而走,沒人發現。
越過離城東八十裡的肥河,便進入了山區,山區的東面,約一百五十裡到盧州,這兩個州,相距太近了些;倒不是因為民豐物阜,夠條件設州治,而是因為中間隔了一座山區,中間用不着設縣。
六安曾經出過一位名将,就是朱皇帝的本家朱亮祖。
在朱皇帝還自稱吳王,攻向江南之時,在甯國路(明改府)被朱亮祖打得落花流水,要不是朱元璋用車輪戰加上絆馬索擒下朱亮祖,他就下不了江南。
這一場鳳陽朱縛六安朱的美談,在這一帶甚是傳誦.後來朱亮祖幫朱元璋打江山,伐吳取粵,功業彪炳,封為永嘉侯。
以後至邊疆代替徐達,鎮守東北,元朝的餘孽,畏之如虎。
六安人傑地靈,既然出了一名開國勇将,這一帶的土著好武之風,極為興盛。
換言之,就是所謂民風骠悍。
超越六安城,平安無事,一過十裡店,便發生了問題。
風并不勁烈,雪也止了。
在嚴冬的午夜,按理道路上不會有行人,可是這時卻出現了大批人影。
正走間,前面三五裡地人聲隐隐,犬吠連連。
玉琦将缰繩一松,說道:“前面有人械鬥,我們且繞道,不必介入。
” 菁華卻說:“我們可在一旁瞧瞧,不插手就是,也許還用得着我們插手,恐怕有我們的朋友在内呢。
” “将面蒙起,我們不可露出本來面目。
” 兩匹馬向前急沖,遠遠地已看到官道之中,圍了一大群人,不住呐喊,獵犬的吠聲此起彼落,大多數人手中高舉着火把,照耀如同白晝。
玉琦将馬帶入左側田野說:“我們将馬匹放在前面,然後轉回來瞧熱鬧。
” 馬匹繞了一個大圈,越野而過,奔出三裡地即轉上官道,将馬匹栓在樹林内,帶上應用物品,攜手向火光熊熊的所在掠去。
他倆接近了鬥場,在路旁掩近一株高大的蒼松,掃掉橫枝上的雪,并排兒坐了,可将場中的景象看得一清二楚,相距約有半裡地。
官道兩側,三十餘名内穿對襟衣,外穿棉衫,頭戴棉帽的大漢,牽着獵犬執着火把,七嘴八舌在窮嚷嚷。
官道西面,三匹馬放在田野裡。
官道中間,三名身材雄偉,内穿輕裘外罩大氅的兇猛高個兒,年紀皆在古稀以上,面如鍋底,隻有灰色的須眉略帶白色,銅鈴眼兇光暴射,乍看去,像煞了廟門口的四大天王。
三個兇猛老人之前,是兩個玉琦極為熟悉的身影,左首那人,赫然是奪魄金梭巴天龍;另一個則是在惠濟河畔,随同太清出現過的陰森的老人。
道路中間,有
“哎唷……”她一聲慘叫,火把油星四濺,她臉上和頸脖,皮焦肉臭,以手蒙臉倒在地上狂叫不已。
玉琦看了她的慘叫,心中一軟,便退在一旁,向兩綠衣女人問:“兩位是誰?” 大丫頭戰栗地說道:“我們是她的門徒。
” “帶她走,也許還有救。
” 兩綠衣女心中一寬,攙扶起赤裸的清虛道姑,倉惶地走了。
清虛臉上已不成人形,雙目已盲,皮開肉綻,已經昏厥過去了。
兩個綠衣女人互相遞送過一次奇異的眼色,急急地離開。
此後,江湖上永遠消失了清虛道姑的蹤迹,她的命運誰也無法估猜。
兩個綠衣女人,也下落不明。
在那官道旁的三棟木屋中,丫環小青等了三天,不見主人回來,她心中一害怕,也悄悄地溜了,等飛爪歐朋以後前來訪尋時,已經人去屋空了。
玉琦等衆人全走了,正想回身,蓦地發現不遠處劍芒閃爍,他心中一動,拾起一看,罵道:“是她!這賤婦。
” 劍細長輕巧,像是飾物,他一看便知,那是妖婦池缣之劍,定然是她正和清虛道姑一塊兒計算他。
他提着兩把劍,向洞内趕,老遠便亮聲叫道:“華,她們走了。
” 他赤身露體,意思是教姑娘回避。
他踏入洞中,姑娘已躲在被中,旁邊堆着她的濕衣。
她定然已經起身撿回衣裳,可是衣濕且破,不能穿。
他匆匆穿上内衣,轉過身說道:“華妹,先穿我的外衣,以後再說。
” 姑娘畏縮地起身,穿上他寬大的衣褲,猛地撲入他懷中,放聲大哭。
他對以往之事,茫然不知,緊抱住她,不安地說道:“我該死,我确不知過去做了些什麼,如果屈辱了你,我不知如何贖罪。
請相信我,見到奶奶,請求奶奶派人往毒龍島……” 姑娘用手搪住他的口,幽幽地說道:“哥,你我都是清白的,闖來的人救了我們。
” 玉琦心頭的石塊落地,說道:“闖來的人,也不是個好東西,看那把劍。
” 姑娘被玉琦用話岔開,羞意略減,看了劍一眼,說:“咦!是女人的飾劍。
”她并未與池缣照過面,故不認識。
“是池缣妖婦之物,她是神劍書生的妹妹。
看來,他兄妹倆都蹑在我們左近,今後我們除了晝伏夜行之外,是躲不開他們的。
” “從明日起,我們扔掉這畜生兄妹倆。
” “且讓他們逍遙一時,見過奶奶和爹媽後,我絕不饒他們。
我們該走了。
” 菁華放開他,忸怩地說道:“哥,馬在第一棟破屋中,包裹……” 玉琦會意說,“你稍等,拿着含光劍防身。
” 他取了火把覓路出洞,上了廳堂,菁華的劍仍在那兒,想是池缣退得匆忙,無暇帶走。
不久,兩人重新出洞,在破屋取了馬匹,菁華一直不敢擡頭,更不敢和他對視。
她自顧自躍上馬背,不像已往招手要他同乘。
玉琦臉皮厚,他一帶馬缰,躍上了她身後。
姑娘嗯了一聲,伸手去推,他反而一把将她挽緊,笑道:“妹,見外了?我們該親密些啊!” “壞!你……”她臉紅耳赤,但卻倒在他懷中,閉上鳳目,長籲一口氣,坐得甚是舒熨。
到了颍上,玉琦仍向鳳台官道走,姑娘詫異地問道:“哥,不是該分路走正陽關麼?” “傻妹妹,要扔脫釘梢的人,至少我們得到懷遠,方能在夜間往回趕,不然扔不掉的。
” “那,我們不是要多費兩天的時間?” “為了奶奶的安全,這兩天是值得的。
” “我們何不棄馬步行,用輕功趕路豈不快些?” “不!數百裡長途,我不願你吃風雪之苦。
” 姑娘一時感上心頭,蓦地扭轉嬌軀抱住他狂吻,在愛侶們的心中,對方一句關注的言詞,所引起的共鳴,其效果是局外人無法了解的。
三天後,時屆午夜,兩匹健馬越過了六安州,這座名城已經沉沉睡去,馬繞城郊而走,沒人發現。
越過離城東八十裡的肥河,便進入了山區,山區的東面,約一百五十裡到盧州,這兩個州,相距太近了些;倒不是因為民豐物阜,夠條件設州治,而是因為中間隔了一座山區,中間用不着設縣。
六安曾經出過一位名将,就是朱皇帝的本家朱亮祖。
在朱皇帝還自稱吳王,攻向江南之時,在甯國路(明改府)被朱亮祖打得落花流水,要不是朱元璋用車輪戰加上絆馬索擒下朱亮祖,他就下不了江南。
這一場鳳陽朱縛六安朱的美談,在這一帶甚是傳誦.後來朱亮祖幫朱元璋打江山,伐吳取粵,功業彪炳,封為永嘉侯。
以後至邊疆代替徐達,鎮守東北,元朝的餘孽,畏之如虎。
六安人傑地靈,既然出了一名開國勇将,這一帶的土著好武之風,極為興盛。
換言之,就是所謂民風骠悍。
超越六安城,平安無事,一過十裡店,便發生了問題。
風并不勁烈,雪也止了。
在嚴冬的午夜,按理道路上不會有行人,可是這時卻出現了大批人影。
正走間,前面三五裡地人聲隐隐,犬吠連連。
玉琦将缰繩一松,說道:“前面有人械鬥,我們且繞道,不必介入。
” 菁華卻說:“我們可在一旁瞧瞧,不插手就是,也許還用得着我們插手,恐怕有我們的朋友在内呢。
” “将面蒙起,我們不可露出本來面目。
” 兩匹馬向前急沖,遠遠地已看到官道之中,圍了一大群人,不住呐喊,獵犬的吠聲此起彼落,大多數人手中高舉着火把,照耀如同白晝。
玉琦将馬帶入左側田野說:“我們将馬匹放在前面,然後轉回來瞧熱鬧。
” 馬匹繞了一個大圈,越野而過,奔出三裡地即轉上官道,将馬匹栓在樹林内,帶上應用物品,攜手向火光熊熊的所在掠去。
他倆接近了鬥場,在路旁掩近一株高大的蒼松,掃掉橫枝上的雪,并排兒坐了,可将場中的景象看得一清二楚,相距約有半裡地。
官道兩側,三十餘名内穿對襟衣,外穿棉衫,頭戴棉帽的大漢,牽着獵犬執着火把,七嘴八舌在窮嚷嚷。
官道西面,三匹馬放在田野裡。
官道中間,三名身材雄偉,内穿輕裘外罩大氅的兇猛高個兒,年紀皆在古稀以上,面如鍋底,隻有灰色的須眉略帶白色,銅鈴眼兇光暴射,乍看去,像煞了廟門口的四大天王。
三個兇猛老人之前,是兩個玉琦極為熟悉的身影,左首那人,赫然是奪魄金梭巴天龍;另一個則是在惠濟河畔,随同太清出現過的陰森的老人。
道路中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