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初會太清

關燈
旁嘟哝好半天,方依依向玉琦道聲珍重,拭着珠淚随乃母走了。

     送走了老一輩的人,三人仍回大廳,菁華突然說道:“琦哥,我對譚老爺子的話,甚有同感。

    ” 玉琦惑然不解道:“華妹,請教意何所指?” “就是假使琦哥你單人隻劍,足可橫行天下的事。

    ” “什麼?你……你……” “我姐弟在你身邊,确是給你帶來許多麻煩。

    小妹亦想在今晚啟程,返回東海。

    ” “不!我不同意……” “琦哥,五月初五日,小妹和真弟定然可以趕赴黃山,風雲五劍再行聚首。

    ” 玉琦焦躁地叫道:“好好好,你們都丢下我一個人……” 菁華幽幽一歎,接口道:“琦哥,請别生氣啊,你重責在身,可不能因圖短期小聚,而耽誤重責大任,琦哥,請别說了,你知道我不願拂逆你任何一句話的,但為了你,我不得不如此做了。

    ” “我知道,你認為我沒有力量保護你倆的安全,所以……” “琦哥,請别說了,再說的話,我會動搖的,我不願離開你,但必須離開。

    ” 她探囊取出那顆綠珠,遞入他手中說道:“這珠子由你親交祖奶奶,我不能代勞了。

    琦哥,請珍重。

    ” 元真突然說:“姐姐今夜就走麼?” “是的,今夜就走,快去拾掇,将我那包金珠留給琦哥。

    ” 玉琦凄然搖頭,将珠納入懷中說道:“華妹,我送你們一程。

    金珠不必留下了,在浮屠古宅順手牽羊得來的那包金珠,價值不菲,我還想分給你們那些不義之财呢。

    ” 菁華搖首道:“送君千裡,終須一别,為我姐弟沿途安全,還是讓我們秘密出城為佳。

    ” 玉琦道:“至少我該送你們出城。

    ” “謝謝你,琦哥,你在這兒吸引賊人,我們方便多了,相見之期不遠,請珍重。

    ” 元真也說:“琦哥,珍重,端陽節日黃山見。

    ” 玉琦一時感情沖動,突然沖前将兩人攬入懷中,顫聲輕喚道:“哥哥心感你兩人的盛情,願你倆平安,快樂,健康。

    四月末我或可先到黃山,盼望你們早莅中原,前來黃山歡聚,以免哥哥望穿秋水。

    ” 他這不避嫌隙的舉動,可把姑娘激動得血脈贲張,心中如小鹿亂闖,渾身如中電觸。

     兩姐弟同聲說道:“哥哥珍重,我們會盡快趕來聚首的。

    ” 不久,兩條黑影箭似越窗而出,在屋頂會合,向南如飛而逝。

     另一個窗口中,玉琦在默默地目送他們身影消失,喃喃地為他們祝福。

     兩黑影背着包裹,正是菁華姐弟,越過兩條街,冒着風雪在屋頂飛躍。

     元真埋怨道:“姐姐,你行事莫名其妙。

    ” 菁華信口答道:“怎麼莫名其妙?” “為什麼要離開琦哥?” “為了他的安全。

    ” “廢話!你真愚不可及。

    ” “你意指什麼?” “你竟愚蠢地離開他,不知譚老爺子的詭計麼?” “你胡說什麼?” “我絕不胡說,席間譚老爺子的話你沒留意,我可留意了,其中有鬼。

    ” “胡說八道!有什麼鬼?” “我絕不胡說八道。

    姐姐,我希望琦哥是我的姐夫,你愛他,我由衷歡迎。

    ” 姑娘裝腔作勢罵道:“啐!小鬼,你可想挨揍?” “茜茵姐的心事,我也明若觀火。

    ” “哦!小鬼,你對她有意思,是麼?” “我小着哩,她的意思對的是琦哥。

    譚老爺子也知道,他在搗鬼。

    ” “什麼?” “什麼,哼!他用激虎離山計。

    你不聽他對平伯母說的活麼?‘她的事我自會安排’,哼!他安排下妙計,先捧我們東海毒龍島絕學,再說琦哥單人隻劍足可橫行天下。

    咱們都愛護琦哥,隻好忍痛離開他。

    哈哈!落入老爺子的算中了,如意之極。

    ” “這安排算不了什麼,你不可曲解了老人家。

    ” “算不了什麼?妙極了哩!明天,茜茵姐将被送到琦哥處,伴他走江湖,日久情生,他們又是世交,結朱陳名正言順,這巧計天涯跛乞也曾玩過一次,他為何不教兆祥哥帶茵姐回湖廣?哼!姐姐,你愚蠢之至,我這做弟弟的幹着急,傷哉!” 菁華突然嘻嘻一笑道:“小鬼,你的詭計也不少,分明你在暗戀着茵妹,所以處處留心,你在吃醋了,弟弟。

    ” 元真也呵呵一笑道:“姐姐,你錯了。

    我對茵姐除了喜歡二字之外,别無他念,她不是我心目中的伴侶。

    ” “哼!你在自欺欺人,言不由衷。

    ” “我絕不自欺欺人。

    茵姐那嬌滴滴怯生生、百依百順的柔勁兒,我可不敢領教。

    ” “你心目中的伴侶,又是怎樣的?” “咦!你不耽心你自己,耽心我幹啥?我不找伴侶便罷,要找就找個……找個……” “找個潑辣的,是麼?就像池缣那種……” “别開玩笑,那種女人叫人見了就惡心。

    你說潑辣二字,未免過火,說活潑刁鑽不好聽些麼?” “傻瓜,真找到那種女孩子,除非她不愛你,不然她就會變得百依百順了,啊!快到大南門了,慢些兒。

    ” “姐姐,我真替你着急,你竟然會舍他而去,而且無憂戚之感,令人費解。

    ” “嘻嘻,我有比譚老爺子更高明的妙計哩。

    ” 元真略一沉思,突然大笑道:“哈哈!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果然妙計。

    ” “咱們越牆而出。

    二更就閉上城,讨厭極了。

    ” “是到惠濟河畔那座古樓麼?” “是的,那兒正好藏身。

    咱們且在城根大戶人家,暫借兩套寝具來。

    ” 次日淩晨,玉琦到北門騾馬店選購了一匹健馬,備置了全套行囊,準備東下。

     直到他啟程出了東門,并沒見茜茵到來,菁華姐弟的臆測,全告落空。

     在他後面十餘裡,有兩匹駿馬也向東趕。

    馬上人是兩個全身裹在羌羊皮襖棉夾褲的俊美少年,皮風帽上下遮蓋,隻露出一雙亮晶晶的大眼,點漆雙睛令女孩子心中怦然,猶其是個兒稍矮的那位爺,像深潭,也像鑽石。

     玉琦并不急于趕路,他要在這兩個月裡,在茫茫人海中,訪尋奶奶和爹媽。

    這一段旅程,表面上看,并無險阻可言,用不着窮緊張,白道英雄間的事,有武陵狂生主持,用不着他耽心黃山之約,流言已不胫而走,太清妖道如果不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