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危哉绮鄉

關燈
她心中焦躁,踱回城中,心裡暗忖道:“賊人勢大,即使有華姐真弟在,也無法找到琦哥的下落,我何不先找宋老爺子?” 她可不知在兩天前,就在龍廷下西面的楊湖湖岸上,天涯跛乞險些兒在那兒喪命。

     府城外表平靜,市面安谧,其實暗流激蕩,黑社會中隐伏着重重殺機。

     她到了寬敞的南大街,進入一家三流小酒店。

     酒店不大,隻有十來副座頭,既不清潔,也無防寒設備,唯一的暖源,就是後面竈上的火焰。

     店中食客倒是不少,大多是販夫走卒。

    她選了這地方,就是要找天涯跛乞的線索。

     她選了左側中間的一副座頭,招呼夥計切來一盤熟驢肉,要了十張烙馍,來個火鍋兒,還有一壺白幹。

     酒她沒吃,酒壺口對着自己,杯兒擱在提把後。

    她一面将烙馍卷上熟驢肉,慢騰騰地埋頭咽嚼,信手将一個洪武通寶陽面向上,擱在酒杯之下,杯兒壓住一半錢邊,隻能看到“洪通”二字。

    這是求助的記号:有急事在身。

     店中客人進進出出,誰也沒留意桌上的小玩意。

    她吃了兩卷馍,還未見動靜,心裡逐漸焦躁起來。

     吃到第三張馍,桌邊突然現出一個人影。

     她徐徐擡頭,不經意地掃了那人一眼。

    來人身材中等,穿着老羊皮外襖,紮腳夾褲直縫靴,棉風帽放下護耳,帶兒下垂,上面帽邊齊眉罩,露出一雙半醉的眼睛和亂蓬蓬微泛黃色的絡腮大胡子。

     這人盯了茜茵一眼,陪笑道:“對不起,借光。

    ” 茜茵向側面長凳一擺手,說道:“不打緊,地方寬着哩。

    ” 大漢剛坐下,過來一名店夥,哈着腰問道:“大爺,吃些什麼。

    ” “等會兒,替俺來兩碗原湯泡馍。

    ” “是,小人這就吩咐下去。

    ” 店夥一走,大漢順手一帶,将酒杯碰開,大手掌蓋着那枚小錢,向茜茵略一點頭。

     這是說:你這暗記我知道了。

     接着他将小錢翻轉,向杯底一塞,連杯帶錢向面前一挪,喝掉杯中酒,再推向桌旁。

     這是說:等會兒且随我走,這兒耳目衆多,不方便,而且目下風聲甚緊。

     兩人都不吭氣,各吃各的。

    大漢吃完自去付賬,掀簾昂然走了。

     茜茵也起身結賬,踏出店門跟緊大漢身後随着走。

     大漢沿着街邊不徐不疾走向市中心,到了人煙稍稠之處,腳下一緩,在等候姑娘說話。

     兩人将手籠在袍袖内,走了個并排,像是一對逛街的同伴,也像是漠不相關的人。

     大漢用隻有兩人可聞的聲音自語道:“五湖四海。

    ” 姑娘也用同樣的語調回答“任我遨遊。

    ” 大漢又問道:“天涯。

    ” 姑娘答道:“浩然。

    ” 大漢側首向她善意地一笑道:“小兄弟,你來得很不巧,浩然公不在開封府城;但如有急事,在下願效微勞。

    ” 姑娘一聽天涯跛乞宋浩然不在開封府,臉上變色,絕望地歎息一聲道:“糟了!這…… 這怎生是好?” 大漢驚問道:“小兄弟有重大要事麼?” “是的。

    真糟!宋老爺子不在,大事不妙。

    ” “小兄弟,在下姓康,名士珍,乃是浩然公的手下,請教小兄弟貴姓大名。

    ” “在下姓譚……” “哦!是譚冕兆祥麼?” 她詫異地問道:“咦!康兄怎知賤名?” “浩然公的得意高足彭霄兄弟,已将你們的信息傳到了。

    兆祥兄,楊公子落腳何處?” “在下即為此而來,楊公子已中賊人暗算,午前在中牟縣太白樓,不幸……” 大漢驚問道:“兄弟,你說什麼?” “楊公子已落入匪手,至今吉兇難料,兄弟此來,就是要找宋老爺子設法援救。

    ” “兆祥兄,此話當真?” “半點不假。

    兄弟抄小道急奔開封,正感束手無策。

    ” “跟我來。

    ”大漢迳奔南門。

     一出城,姑娘問道:“宋老爺子目下何在?” “在朱仙鎮養傷。

    譚兄請在前面稍等,兄弟先将信息傳出,回頭咱們火速趕往朱仙鎮。

    ” 大漢自去了,姑娘信步往南走,這一帶道路她不熟,不敢亂走,也不知朱仙鎮在何處,反正這地名十分厮熟,那是嶽武穆最後進兵的目标,人們大多對這小鎮不陌生。

     片刻,身後蹄聲如雷,三匹馬狂風似的卷到。

    最先一騎上是康士珍,他另牽了一匹空馬。

     馬并未停,康士珍将缰繩一抛,叫道:“兄弟,上!” 茜茵飛躍上馬,三匹馬放蹄狂奔,康士珍一面亮聲兒叫道:“朱仙鎮距這兒有八十餘裡,咱們快趕,别顧馬兒。

    ” 當他們飛馳而過護城河時,橋旁有一名中年人盯視着他們的背影,喃喃地說:“唔!不對勁,這三個人鬼鬼祟祟,八成兒是他們的黨羽,我得叫人追蹤。

    ” 他火速轉身奔向城内,速度甚快。

     城門口,有一個身披皮襖的人,像在等候朋友,正留意着中年人的舉動,這時突然轉身面向城門,移至路中。

     中年人向城内急奔,恰從穿皮襖大漢身側擦過。

     大漢猛地一伸手,戟指向中年身後靈台穴急點。

     中年人毫不及防,應指便倒。

     大漢一看四下無人,搶前兩步一把扣住他的肩膀,向身側一帶,一下便挾扶住了道: “啊!兄弟,大冷天,你也不保重些兒,到城裡來幹啥?回去吧!” 他半挾半扶,帶着人轉身,走到護城河外岸,轉向東面惠濟河畔走去。

     走了兩裡地,四下裡鬼影俱無。

    大漢在偏僻處将人放下,在那人腦勺上擊了一重掌,找塊大石塞在他腰帶裡捆好,敲開厚冰,将人塞入冰洞中,冷笑一聲,轉向東門昂然走了。

     在茜茵與康士珍會合出城之際,龍廷之南楊湖湖岸上,到了一雙一身狐裘的少年,他們正是菁華和元真。

     姐弟倆背向龍廷,雙目不時遠眺對面遠處的街市,并留意經過兩湖中大道上的行人,似有所待。

     菁華易了男裝,她目光落在湖面的冰雪上,輕聲道:“按行程,琦哥他們該到了,可是怎麼不見他們的蹤迹?難道……” “姐姐,我們闖上廷殿看看,也許他們早來了,在白石柱上留有暗記呢。

    ” “不成!官兵不許人走近,萬一鬧将起來,反而暴露了我們的形蹤。

    ” “咱們在這兒等也不是辦法呀!” “再等半個時辰,如仍不見他們現身,我們晚上再來,我想不會見不到的。

    ” “姐姐,志中叔會不會趕來找我們?” 菁華微笑道:“我已告訴了他,不許他來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