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風雲五劍

關燈
玉琦在這短短數天中,發覺自己經過二十年辛勤苦練,仍然不登大雅之堂,無法與武林高手一争短長,老和尚既說要傳他兩種絕學,自然心喜,忙掙紮站起說:“晚輩願執弟子禮,不知大師可肯将小可收列門牆?” 老和尚笑道:“老衲閑雲野鶴,遨遊宇内窮荒絕域,極少涉足莽莽紅塵,大可不必介意虛名俗套,不必了。

    ” 玉琦略一沉吟道:“大師是拒絕晚輩了?” “老衲不問世俗,隻想贈你防身技藝。

    ” “晚輩卻不敢有違古訓,也可說晚輩沒有師事大師的福緣。

    授藝之事,晚輩領謝,但請受晚輩一拜。

    ”他略一整衣,再拜而起。

     老和尚端坐受禮,召他坐下說:“首先,老衲傳你防身之術,先求自全,方能進擊。

    一般内家氣功,若要練至外力不侵之境,須有一甲子以上修為,方可臻此;在你來說,緩不濟急。

    火候不夠,仍難禁受高手一擊,所以老衲不能傳你,何況你已有了良好的根基,不需老衲費心。

    我傳你的絕學,名叫‘移穴變經術’,功成之後,渾身經脈變易,一受外力,自行封閉。

    先記清心訣……” 他将心訣用傳音入密之術,念了三遍。

    随即将玉琦按倒,十指運轉如飛,在他身上一陣撲打按揉扣擠,更用内力迫吸齊施,直搬弄了半個時辰,方行住手。

     老和尚額上見汗,将他扶起笑道:“你的造詣比我想象的要高,确是天生奇材。

    今後,你若能不斷苦練,不久定可臻于外力不侵之境。

    ” “謝謝大師成全。

    ”玉琦虔誠地說。

     老和尚呵呵一笑道:“今後你必須将自己的經脈記清啊!不然萬一受傷,找不到經脈可就麻煩哩!” 他含笑起立,順手折下兩根樹枝,将一根交到玉琦手中,神色一正道:“老衲授你三招奪天地造化的劍術,但你得緊記老衲的話,免得增加老衲的罪孽,有失慈悲之旨。

    ” 玉琦屈膝下跪,朗聲說:“晚輩敬領大師金谕,永銘于心。

    ” 老和尚伸手虛擡,将他扶起說:“這三招劍法,老衲亦不知何名。

    三十年前,老衲偶遊杭州飛來峰,在石壁縫中發現一具石匣,裡面一卷羊皮圖籍中,就載了這三招奇學。

    圖籍後落款,寫的是師子尊者。

    ” 玉琦在老和尚停頓時,輕聲道:“那是禅門二十四祖。

    ” “是的,嵩山少林的菩提達摩尊者,是二十八祖。

    ” “這石匣竟出現在飛來峰,晚輩揣測,可能不是師子祖師的手澤……” “老衲也疑心是後人所假借,但劍招确是天下無雙。

    老衲自參研此三招奇學後,二十年前遠遊長白,在天池與長白派祖師長白之龍金弘軒相遇。

    他知老衲來自中原,便苦苦相逼要求印證。

    老衲被迫無奈,兩招之下,他棄劍負創。

    惱羞成怒之下,他竟然傾派報複,可是無人能勝得了老衲兩劍以上。

    今日,老衲将這三招劍法傳你。

    今後行道江湖,如非窮兇極惡之徒,或者對方确是劍術通玄之人,不許用這三招劍法應敵。

    你能答允麼?” “晚輩決不敢有負大師所囑。

    ” “你留意了。

    這威力奇大的招法,甚為簡易,可是也極為困難,且注意老衲的手眼心法步。

    ” 他手中樹枝置于脅下,右足徐徐前伸,在左足續出的同時,樹枝亦斜向上掠,手腕一翻,身形突向右縱起;在沉落的刹那間,樹枝振出一圈圈虛影,歪歪斜斜像是亂堆彩雲,由上至下再向上升,身軀一落地,樹枝卻在左足前垂下,左手立掌,置于胸前。

     他的舉動極為緩慢,手眼心法步變化萬端,難辦到的是那力向左上移,而形卻又向右沖起,更在沖起的片刻間卻折向左沖降,千難萬難。

     老和尚說:“這是第一招,老衲用緩慢身法讓你看清。

    當對敵之時,迅疾出招則無往而不利,對方準會将左半身空門任汝宰割。

    今晚你記住要訣,并比拟招式。

    你受傷極重,須調養三天。

    這三天調養期間,你可以好好體會并練心法。

    大後天晚上三更正,老衲在這兒等你,再将應敵時的萬千變化與你印證。

    ” 五更已盡,風雪更大。

    老和尚又給他服下一顆丹丸,慈祥地說:“你該回去了,好好靜養。

    你的悟力确是驚人,我感到萬分欣慰。

    記住:不懈不怠,萬事可成。

    天下間沒有速成的神奇絕學,惟一可倚的,是恒心二字。

    大後天三更見。

    ” “大師,可否賜告法諱?也可讓晚輩心香供奉。

    ” 老和尚淡淡一笑道:“自老衲看破紅塵,皈依我佛後,法名已寂,無人知聞。

    但老衲出世前的名号,也許你還聽說過。

    ” “晚輩進入中原,乃是最近十來日之事,孤陋寡聞,恐令大師失望。

    ” “老衲以往姓樂,名天。

    ” 玉琦大驚,駭然道:“大師可是以一柄玉扇稱雄宇内,人稱落魄狂生的樂老前輩麼?” “正是老衲,也就是‘隐箫逸琴,樂天知命’的樂天。

    可是老衲已經脫身世外,玉扇早埋;今晚,隻能教你三招劍法。

    記住:大後天晚上三更正。

    ” “正”字一落,大袖一展,灰影冉冉而逝。

     玉琦目送灰影消失,喃喃地說:“在短短幾天裡,武林九大奇人中,我已親與兩位打交道,這天下委實不算大哩。

    ” 他所指的兩位,一是老和尚落魄狂生樂天,一指毒無常班廷和。

     他卻不知,恨天翁伊明,這晚上也在金塘城出現呢! 他慢慢踱出小村外官道,冒着大風雪走向河南府。

    身上創傷皆已愈合,痛苦全失,隻是還不能運勁,展開輕功趕路,渾身仍感到酸軟無力。

     東方已泛出魚肚白,天已破曉,官道上狂風勁烈,大雪紛飛,沒有趕早市的村民,沒有在外落荒的野犬;隻有他一個渾身染血的孤零身影,在官道中彳亍而行,顯得那麼蒼涼、孤寂、無助。

     但他的心中是溫暖的,豪氣英風在他心中蘊釀,他對自己有自信,他要憑所學在江湖一展雄才。

     距東關約有五六裡,蓦地前後皆現出飛掠而至的人影。

    河南府方向,來了十二人,相距約有半裡之遙。

    後面兩裡左右,也有十一條人影,向河南府飛趕。

     看看和前面的十二個人相遇了。

    玉琦眼尖,已看清那是穿着一身銀灰色勁裝,背劍挎刀的大漢。

    看裝束和神态,分明是無為幫的人。

     他心中暗叫一聲“糟”!這時要退開已來不及了。

    其實他也無意閃避;他是個頂天立地奇男子,要他爬溝伏地避開幾個小賊,那是不可能之事。

     十幾名灰衣人果是無為幫的幫衆,内中就有東關眼線負責人盛如虎。

    他們走得極為匆忙,冒着大雪急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