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悠悠往事
關燈
小
中
大
走了。
到了套間簾口,突又回頭陰森森地說道:“本人最讨厭被釘梢,誰敢在太爺左近鬼鬼祟祟,管教他肝腦塗地,不信大可一試。
” 他向全樓食客淡淡一笑,踏入套間。
金镛城,正确的說,該叫金墉,在白馬寺東北偏東約五六裡一片山坡上。
河南府的土著,大多叫它做李密城。
據說,隋朝末年的草莽英雄李密,曾經在這兒盤據甚久。
唐太宗李世民未做太子時,曾夜探金墉被李密擒住下在牢中。
這座古城是魏明帝所建造,在魏晉兩代确是風光過一段時日。
直至西晉時,這兒又成了被廢的帝後太子的居所,便失去了昔日的光輝,到了南北朝,卻又成了軍隊的屯戍要地。
輪到李密盤據,可就淪為山寨啦! 這以後,這座古城大部崩圮、凋零、荒蕪,觸目全是斷瓦頹垣,成了狐鼠之窩。
大明建國後,興建了龍門北面的關林,替關夫子建廟享受千秋香火,而這座古城隻派了幾名老卒看守,任由它湮沒。
近來,那兒白日見鬼,枯林斷垣之中,狐鼠橫行。
那幾位年高體衰的老卒,早已搬到山下去住了。
白天裡放眼望去,那些崩塌了的宮牆巨宅,不但蛛網塵封,而且陰森可怖。
玉琦送走了神劍書生,關上房門先練半個時辰的死寂潛能氣功,再練玄通心法。
一個時辰後,他喚來店夥,将晚膳送至房中,仔細檢視一番方行進食。
餐後,拒絕了隔房神劍書生的邀談,獨自在房中回憶昨夜間,從生死拼鬥中體悟出來的兵刃拳腳等招術,一個人手舞足蹈苦練不懈。
夜來了,他從二更起又重新用功苦練。
由南雒老店到金墉城,不過二十來裡。
以他的輕功造詣來說,要不了一盞茶的時辰。
他心中早有打算,好好練功絕不會耽誤。
三更更鼓初起,他輕輕推窗而出。
鄰房窗下,神劍楊高也恰好躍出窗來。
兩人一打手式,向東飛躍上屋,恍若星飛電射,隐入茫茫夜色之中。
一路上,兩人較上了輕功。
玉琦在陰山苦練二十載,兢兢業業無時不在生死存亡間求自全之道,在冰天雪地絕壁懸崖中,他怎能不用心求進?他的輕功以“滑”字訣為主,那是在冰雪上最需要的技藝,更輔以“點”“飄”兩訣,幾乎集輕功要訣的大成。
所以他的輕功身法,連菁華姑娘也大為激賞,可知他定有超人的造詣,淩駕一切輕功之上。
一縱上官道,神劍書生一馬當先。
今晚他身穿深灰色夜行衣,背系寶劍,脅下挂囊,腳下是發底快靴。
一開始,他就用上了八成勁,雙足疾點,肩不搖手不晃,似乎淩空飛射。
路面積雪厚實,雙足點處聲息俱無。
玉琦為人坦率,但不喜賣弄,他不願用全力與神劍書生較勁,怕對方難堪。
他腳下恍若行雲流水,神定氣閑,貼地飛掠,保持輕靈飄逸十分勻稱的速度,始終在神劍書生右肩後五尺之遙,緊跟不舍。
他身穿褐布夾衣,在雪地裡十分觸目。
他僅有一身銀灰色的夜行衣,昨晚已染透了鮮血,沒得穿啦,隻好改着平常的兩截褐衣。
說起來也夠可憐,他沒有任何稱手的兵刃,也沒有暗器防身,惟一可倚仗的是一雙肉掌。
神劍書生愈來愈心驚,明明身後聽不到任何聲息,但聽到自己破空飛行,氣流在耳畔輕嘯而已。
可是當他轉首一看時,玉琦卻像鬼魅一般,正緊附在他右同後,悄然飄掠聲息俱無。
他懔然心驚,暗說:“這人可算得一大勁敵,假以時日,武林中将是他的天下,他年輕着哩!” 他心中一發狠,功力由八成逐漸提至十成,逐漸加快,身軀如脫弦之箭,快得成了一道淡淡輕煙。
縱躍七八裡,在他的想像中,至少也可把玉琦擺落十丈以外,也許更多些。
可是當他側首一瞥時,倒抽了一口涼氣。
玉琦那高大的黑影,半點不假,仍在他右肩後五尺,如影附形飄然舉步,狀極悠閑。
遠遠已可看到巍峨的白馬寺,長明燈的光芒搖曳,鐘鼓梵呗之聲平靜地傳來。
神劍書生已感到渾身發熱,額上見汗,不得已隻好将身形放緩,用奇怪聲調歎道: “唉!以常情論,練功多一日則精一分,可是我已虛費光陰二十年。
” 身後傳來玉琦平靜的聲音道:“大哥因何感慨系之;影射何事?” “由愚兄與賢弟的輕功造詣而言,故有此歎。
” “大哥見笑小弟麼?” “正相反,愚兄感慨出自肺腑。
論年歲,愚兄癡長四十齡,比賢弟你年長近乎一倍。
可是今晚愚兄甘拜下風,慚愧得緊。
” “大哥行道江湖,俗務纏身,行俠仗義之餘,擱下功夫乃是常情。
不像小弟終日遊蕩,無所事事,有暇苦練。
小弟感到大哥的輕功,比小弟凝實穩健多多呢。
” 神劍書生苦笑道:“賢弟,别挖苦我了。
” 說話間,過了白馬寺,寺側小村鎮中,傳出三兩聲大吠,四條灰影閃出官道,在兩人之後裡餘跟進。
兩人身形已經放緩,距三更末早着哩!後面的四道灰影,也緊蹑而行。
不久,四灰影向左一折,分道上山,奔向清字壇秘窟。
這四個灰影,正是趙元真、施威施全兄弟,還有一個譚兆祥。
金墉古城中,黑沉沉如同鬼域,崩樓塌牆恍若無數巨獸蹲伏,殘柱枯樹像煞了鬼怪張牙舞爪。
沒有蟲聲,沒有枭啼,狐鼠亦在嚴冬之時絕迹,隻有寒風的呼嘯和風貫枯枝石縫的尖厲狂鳴。
城中心原是深宮的遺址前,演武場磚石淩落,怪木叢生。
積雪深達數尺,仍可看到一堆堆巨大的殘磚形影,遠看像是野獸,也像假山,東一堆西一壘,分布各處。
廣場中間,三個白影不住來回走動,另一個灰影則屹立不動。
他們在等人。
天空雲層密布,嚴寒又臨大地,從天黑後,天氣已轉壞,從東北刮來的凜冽寒風,刺骨奇寒。
三更将盡,時辰快到了。
神劍書生和玉琦,這時正泰然舉步,用平常腳程向城下緩行。
黑暗中,傳出一聲尖厲鬼嘯。
走動者的三個白影,倏然站定,其中之一說道:“這兩個小輩來了,沒有其他助拳的人。
” 屹立着的灰影,突用陰森森的聲音說道:“這麼說來,不必老夫出手了。
” 最外側白影,正是天盲叟。
他揮動着手中黃玉杖,陰陽怪氣地說道:“郭老哥是否出手,目下難以逆料。
其實那神劍書生的劍術,不見得能勝得了大壇主。
是否要咱們出手,且拭目以待。
” 正說間,神劍書生和玉琦已飛掠而至,在他們身外三丈止步,并肩而立。
三個白色人影,一是天盲叟,一是邙山婆婆,另一個是清字壇壇主逍遙道人。
灰影穿着一襲葛布灰長袍,身材高瘦,有點仙風道骨的味兒。
偌冷的天氣,他竟穿葛衫,邪門!—— 無涯掃校,獨家連載
到了套間簾口,突又回頭陰森森地說道:“本人最讨厭被釘梢,誰敢在太爺左近鬼鬼祟祟,管教他肝腦塗地,不信大可一試。
” 他向全樓食客淡淡一笑,踏入套間。
金镛城,正确的說,該叫金墉,在白馬寺東北偏東約五六裡一片山坡上。
河南府的土著,大多叫它做李密城。
據說,隋朝末年的草莽英雄李密,曾經在這兒盤據甚久。
唐太宗李世民未做太子時,曾夜探金墉被李密擒住下在牢中。
這座古城是魏明帝所建造,在魏晉兩代确是風光過一段時日。
直至西晉時,這兒又成了被廢的帝後太子的居所,便失去了昔日的光輝,到了南北朝,卻又成了軍隊的屯戍要地。
輪到李密盤據,可就淪為山寨啦! 這以後,這座古城大部崩圮、凋零、荒蕪,觸目全是斷瓦頹垣,成了狐鼠之窩。
大明建國後,興建了龍門北面的關林,替關夫子建廟享受千秋香火,而這座古城隻派了幾名老卒看守,任由它湮沒。
近來,那兒白日見鬼,枯林斷垣之中,狐鼠橫行。
那幾位年高體衰的老卒,早已搬到山下去住了。
白天裡放眼望去,那些崩塌了的宮牆巨宅,不但蛛網塵封,而且陰森可怖。
玉琦送走了神劍書生,關上房門先練半個時辰的死寂潛能氣功,再練玄通心法。
一個時辰後,他喚來店夥,将晚膳送至房中,仔細檢視一番方行進食。
餐後,拒絕了隔房神劍書生的邀談,獨自在房中回憶昨夜間,從生死拼鬥中體悟出來的兵刃拳腳等招術,一個人手舞足蹈苦練不懈。
夜來了,他從二更起又重新用功苦練。
由南雒老店到金墉城,不過二十來裡。
以他的輕功造詣來說,要不了一盞茶的時辰。
他心中早有打算,好好練功絕不會耽誤。
三更更鼓初起,他輕輕推窗而出。
鄰房窗下,神劍楊高也恰好躍出窗來。
兩人一打手式,向東飛躍上屋,恍若星飛電射,隐入茫茫夜色之中。
一路上,兩人較上了輕功。
玉琦在陰山苦練二十載,兢兢業業無時不在生死存亡間求自全之道,在冰天雪地絕壁懸崖中,他怎能不用心求進?他的輕功以“滑”字訣為主,那是在冰雪上最需要的技藝,更輔以“點”“飄”兩訣,幾乎集輕功要訣的大成。
所以他的輕功身法,連菁華姑娘也大為激賞,可知他定有超人的造詣,淩駕一切輕功之上。
一縱上官道,神劍書生一馬當先。
今晚他身穿深灰色夜行衣,背系寶劍,脅下挂囊,腳下是發底快靴。
一開始,他就用上了八成勁,雙足疾點,肩不搖手不晃,似乎淩空飛射。
路面積雪厚實,雙足點處聲息俱無。
玉琦為人坦率,但不喜賣弄,他不願用全力與神劍書生較勁,怕對方難堪。
他腳下恍若行雲流水,神定氣閑,貼地飛掠,保持輕靈飄逸十分勻稱的速度,始終在神劍書生右肩後五尺之遙,緊跟不舍。
他身穿褐布夾衣,在雪地裡十分觸目。
他僅有一身銀灰色的夜行衣,昨晚已染透了鮮血,沒得穿啦,隻好改着平常的兩截褐衣。
說起來也夠可憐,他沒有任何稱手的兵刃,也沒有暗器防身,惟一可倚仗的是一雙肉掌。
神劍書生愈來愈心驚,明明身後聽不到任何聲息,但聽到自己破空飛行,氣流在耳畔輕嘯而已。
可是當他轉首一看時,玉琦卻像鬼魅一般,正緊附在他右同後,悄然飄掠聲息俱無。
他懔然心驚,暗說:“這人可算得一大勁敵,假以時日,武林中将是他的天下,他年輕着哩!” 他心中一發狠,功力由八成逐漸提至十成,逐漸加快,身軀如脫弦之箭,快得成了一道淡淡輕煙。
縱躍七八裡,在他的想像中,至少也可把玉琦擺落十丈以外,也許更多些。
可是當他側首一瞥時,倒抽了一口涼氣。
玉琦那高大的黑影,半點不假,仍在他右肩後五尺,如影附形飄然舉步,狀極悠閑。
遠遠已可看到巍峨的白馬寺,長明燈的光芒搖曳,鐘鼓梵呗之聲平靜地傳來。
神劍書生已感到渾身發熱,額上見汗,不得已隻好将身形放緩,用奇怪聲調歎道: “唉!以常情論,練功多一日則精一分,可是我已虛費光陰二十年。
” 身後傳來玉琦平靜的聲音道:“大哥因何感慨系之;影射何事?” “由愚兄與賢弟的輕功造詣而言,故有此歎。
” “大哥見笑小弟麼?” “正相反,愚兄感慨出自肺腑。
論年歲,愚兄癡長四十齡,比賢弟你年長近乎一倍。
可是今晚愚兄甘拜下風,慚愧得緊。
” “大哥行道江湖,俗務纏身,行俠仗義之餘,擱下功夫乃是常情。
不像小弟終日遊蕩,無所事事,有暇苦練。
小弟感到大哥的輕功,比小弟凝實穩健多多呢。
” 神劍書生苦笑道:“賢弟,别挖苦我了。
” 說話間,過了白馬寺,寺側小村鎮中,傳出三兩聲大吠,四條灰影閃出官道,在兩人之後裡餘跟進。
兩人身形已經放緩,距三更末早着哩!後面的四道灰影,也緊蹑而行。
不久,四灰影向左一折,分道上山,奔向清字壇秘窟。
這四個灰影,正是趙元真、施威施全兄弟,還有一個譚兆祥。
金墉古城中,黑沉沉如同鬼域,崩樓塌牆恍若無數巨獸蹲伏,殘柱枯樹像煞了鬼怪張牙舞爪。
沒有蟲聲,沒有枭啼,狐鼠亦在嚴冬之時絕迹,隻有寒風的呼嘯和風貫枯枝石縫的尖厲狂鳴。
城中心原是深宮的遺址前,演武場磚石淩落,怪木叢生。
積雪深達數尺,仍可看到一堆堆巨大的殘磚形影,遠看像是野獸,也像假山,東一堆西一壘,分布各處。
廣場中間,三個白影不住來回走動,另一個灰影則屹立不動。
他們在等人。
天空雲層密布,嚴寒又臨大地,從天黑後,天氣已轉壞,從東北刮來的凜冽寒風,刺骨奇寒。
三更将盡,時辰快到了。
神劍書生和玉琦,這時正泰然舉步,用平常腳程向城下緩行。
黑暗中,傳出一聲尖厲鬼嘯。
走動者的三個白影,倏然站定,其中之一說道:“這兩個小輩來了,沒有其他助拳的人。
” 屹立着的灰影,突用陰森森的聲音說道:“這麼說來,不必老夫出手了。
” 最外側白影,正是天盲叟。
他揮動着手中黃玉杖,陰陽怪氣地說道:“郭老哥是否出手,目下難以逆料。
其實那神劍書生的劍術,不見得能勝得了大壇主。
是否要咱們出手,且拭目以待。
” 正說間,神劍書生和玉琦已飛掠而至,在他們身外三丈止步,并肩而立。
三個白色人影,一是天盲叟,一是邙山婆婆,另一個是清字壇壇主逍遙道人。
灰影穿着一襲葛布灰長袍,身材高瘦,有點仙風道骨的味兒。
偌冷的天氣,他竟穿葛衫,邪門!—— 無涯掃校,獨家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