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章 知人知面
關燈
小
中
大
門典故的人,對河南府的白馬寺當不會陌生。
這座千餘年前,中國佛寺的鼻祖,漢唐兩代,确是風雲際會,光輝燦爛。
從竺法蘭攝摩騰的墓殿右垣下,有一條小徑通向西側一座濃密的柏園。
那兒,有許多年代久遠的斷碑殘碣。
二更初,初月已落下邙山的西峰背。
柏園中,陰森森寒風凜冽,積雪一片白茫茫挂滿樹上和鋪滿大地,如果有人站在樹林内,将無所遁形。
一條銀灰色的淡影,以奇疾的輕功身法,由西首飛射而至,他是前來應約的玉琦。
在正西一座圓形的石碣下,一左一右站着兩個白色的人影,自頭至腳一色白,背上斜系着長劍。
由身材上看,兩人的個兒不大,不辨男女,因為他們倚碣半掩着身形。
玉琦一到,他耳目極為銳敏,老遠便看清了那兩個人影,便在他們身前另一座高大石碑下站住了。
“閣下果是信人,該走了。
”左首那白影說話了。
聽口音,确是稚嫩,但卻壓住真嗓說話,顯然想掩飾本來面目。
“且慢!”玉琦壓低聲音說道:“在下有事待辦,不克奉陪。
晝間傳箋之人,可是你麼?” “就算是吧。
”白影答。
“閣下傳錯人了。
在下并無同伴,更無朋友,兩位定然有所誤會,在下特趕來說明。
告辭!”他抱拳拱手,向後緩退,便待撤走。
“請稍等。
”右首白影開了口,聲音更為稚嫩,定是女人。
玉琦依言止步道:“請問有何見教?” “那姓譚的兄妹倆,不是你的朋友麼?”白影問。
“非也,萍水相逢,并未論交。
” “怪!那麼,你們聯手拼鬥毒無常,又是怎麼回事?” 玉琦恍然大悟,傳箋之人,定然是在龍門大道上,那兩個小姑娘之一所為了。
他淡淡一笑道:“在下一時激憤,伸手架梁,其實與譚家兄妹素昧平生,僅此而已。
” 白影略一颔首說:“目下他倆人已身陷危境,命在旦夕。
你既然曾為他們仗義出手,也算是俠義神交。
今他倆身陷險地,論道義,你不能不管吧?” 玉琦略一沉吟,為難地說道:“可是,在下與人另訂有約會,勢難分身。
晝間姑娘與貴同伴亦曾仗義助拳,神技吓退毒無常。
如以姑娘及貴同伴的驚世神技來說,援救譚家兄妹,不過是舉手之勞,大可不用在下在旁礙手礙腳……” “要是能如你所說,舉手之勞即可成事,還用找你同行麼?真是!”小姑娘似乎在埋怨他。
“在下不信,世間還有比姑娘身手更勝一籌的高手。
真要有,在下如果同往,亦是枉然。
” “世間的事,并不一定僅憑身手便可解決的哪!事實上我約你前來,亦難以相信你能給我們有何幫助。
” 玉琦心中冷哼一聲,這些話未免傷了他的自尊心,既然不能對你們有何幫助,何必約我前來? 他強抑心中怒意,冷冷地說道:“是的,在下隻配稱三流腳色,怎敢與姑娘……” 姑娘心中暗笑,這小夥子可上鈎啦,忙打斷他的話,輕快地說道:“楊大俠,請别誤解我的話意,我可不是說閣下的身手不能相助我們,而是那地方太過兇險,布有詭奇的生克變化。
我們對奇門生克之學一竅不通,也許你也和我們一般無能為力哩。
” 要說奇門生克之學,可抓到玉琦的癢處啦!雙絕窮儒既能稱“儒”,對易理之學豈有不通之理?随他浸霪二十年的玉琦,又豈是弱者? 但他并不是一個浮躁而喜歡炫露自己的人,仍然淡淡一笑道:“是啊!在下确是無能為力哩。
” 姑娘輕籲一聲,慨然說:“看來,我們隻好冒險了,或者讓無為幫宰割了那一雙熱血兄妹倆,我們愛莫能助哪!” 玉琦略一遲疑道:“姑娘,可不可以等明晚再行設法?” “那怎成?救人如救火,刻不容緩。
” “可是……可是我卻不能失信于人。
” “是與你約會的人麼?誰?” “三更末,在下與神劍書生楊高約定……” “怎麼?你真和那家夥套上了交情?”姑娘提高聲音叫。
玉琦哼了一聲,冷笑道:“不但套上了交情,而且咱們還與無為幫的人結下梁子,今晚就是赴無為幫之約,準備一拼。
” 姑娘也冷哼一聲道:“我可以告訴你,那家夥不是好人,你信是不信?” “當然不信。
那楊大俠一表非俗,俠骨義膽,你怎可胡亂毀人?” “你要不信,那也是無法之事,說也枉然,但願你小心才好。
” “謝謝你的忠告。
”他的聲調仍帶些少不悅。
“目下是二更正,還來得及。
你約會之處是金镛城,譚家兄妹的受困之地,恰在城北明帝陵後西北荒墳場,相去不遠。
你是否可以先去察看一番?” 玉琦沉吟片刻,便暗自決定。
本來他想前來見見約會之人,說明身份之後,如果對方确是需要助力,他便插上一手。
對方既然是功力奇高的馬上姑娘,自然用不着他插手啦。
三更,正是他練功的時辰,真要插手,便得耽誤行功的夜課。
但他不能見死不救。
他與譚家兄妹萍水相逢,并無交情可言;但事實上他确對兄妹倆大有好感,自然無形中對他倆有點關心。
他思量片刻,決定先去看看再說,練功日課耽誤事小,他得為譚家兄妹一盡心力。
一有決定,便說:“在下願前往一走,但三更末須前往金镛城應約。
” 姑娘微笑道:“這點楊大俠不用耽心,從這一帶直至孟津銜接黃河南岸,乃是無為幫四大壇中,清字壇的禁區。
要是我們在山上鬧事,無為幫的人便不會在金镛城應約了。
” “在下乃是與神劍楊高相約,必須前往;無為幫的人來與不來,那是他們的事。
” 姑娘笑道:“哦!我倒是忘了你和他有約。
我們該走了。
” “請!”玉琦說。
姑娘和左首白影同時轉身,突又回身問道:“楊大俠,你不問問我們是誰麼?” 玉琦一怔,卻又苦笑道:“姓名乃是一種表記,何必太過重視?” “你怎知道我們是好人抑或壞人?也許我們在計算你呢。
這座千餘年前,中國佛寺的鼻祖,漢唐兩代,确是風雲際會,光輝燦爛。
從竺法蘭攝摩騰的墓殿右垣下,有一條小徑通向西側一座濃密的柏園。
那兒,有許多年代久遠的斷碑殘碣。
二更初,初月已落下邙山的西峰背。
柏園中,陰森森寒風凜冽,積雪一片白茫茫挂滿樹上和鋪滿大地,如果有人站在樹林内,将無所遁形。
一條銀灰色的淡影,以奇疾的輕功身法,由西首飛射而至,他是前來應約的玉琦。
在正西一座圓形的石碣下,一左一右站着兩個白色的人影,自頭至腳一色白,背上斜系着長劍。
由身材上看,兩人的個兒不大,不辨男女,因為他們倚碣半掩着身形。
玉琦一到,他耳目極為銳敏,老遠便看清了那兩個人影,便在他們身前另一座高大石碑下站住了。
“閣下果是信人,該走了。
”左首那白影說話了。
聽口音,确是稚嫩,但卻壓住真嗓說話,顯然想掩飾本來面目。
“且慢!”玉琦壓低聲音說道:“在下有事待辦,不克奉陪。
晝間傳箋之人,可是你麼?” “就算是吧。
”白影答。
“閣下傳錯人了。
在下并無同伴,更無朋友,兩位定然有所誤會,在下特趕來說明。
告辭!”他抱拳拱手,向後緩退,便待撤走。
“請稍等。
”右首白影開了口,聲音更為稚嫩,定是女人。
玉琦依言止步道:“請問有何見教?” “那姓譚的兄妹倆,不是你的朋友麼?”白影問。
“非也,萍水相逢,并未論交。
” “怪!那麼,你們聯手拼鬥毒無常,又是怎麼回事?” 玉琦恍然大悟,傳箋之人,定然是在龍門大道上,那兩個小姑娘之一所為了。
他淡淡一笑道:“在下一時激憤,伸手架梁,其實與譚家兄妹素昧平生,僅此而已。
” 白影略一颔首說:“目下他倆人已身陷危境,命在旦夕。
你既然曾為他們仗義出手,也算是俠義神交。
今他倆身陷險地,論道義,你不能不管吧?” 玉琦略一沉吟,為難地說道:“可是,在下與人另訂有約會,勢難分身。
晝間姑娘與貴同伴亦曾仗義助拳,神技吓退毒無常。
如以姑娘及貴同伴的驚世神技來說,援救譚家兄妹,不過是舉手之勞,大可不用在下在旁礙手礙腳……” “要是能如你所說,舉手之勞即可成事,還用找你同行麼?真是!”小姑娘似乎在埋怨他。
“在下不信,世間還有比姑娘身手更勝一籌的高手。
真要有,在下如果同往,亦是枉然。
” “世間的事,并不一定僅憑身手便可解決的哪!事實上我約你前來,亦難以相信你能給我們有何幫助。
” 玉琦心中冷哼一聲,這些話未免傷了他的自尊心,既然不能對你們有何幫助,何必約我前來? 他強抑心中怒意,冷冷地說道:“是的,在下隻配稱三流腳色,怎敢與姑娘……” 姑娘心中暗笑,這小夥子可上鈎啦,忙打斷他的話,輕快地說道:“楊大俠,請别誤解我的話意,我可不是說閣下的身手不能相助我們,而是那地方太過兇險,布有詭奇的生克變化。
我們對奇門生克之學一竅不通,也許你也和我們一般無能為力哩。
” 要說奇門生克之學,可抓到玉琦的癢處啦!雙絕窮儒既能稱“儒”,對易理之學豈有不通之理?随他浸霪二十年的玉琦,又豈是弱者? 但他并不是一個浮躁而喜歡炫露自己的人,仍然淡淡一笑道:“是啊!在下确是無能為力哩。
” 姑娘輕籲一聲,慨然說:“看來,我們隻好冒險了,或者讓無為幫宰割了那一雙熱血兄妹倆,我們愛莫能助哪!” 玉琦略一遲疑道:“姑娘,可不可以等明晚再行設法?” “那怎成?救人如救火,刻不容緩。
” “可是……可是我卻不能失信于人。
” “是與你約會的人麼?誰?” “三更末,在下與神劍書生楊高約定……” “怎麼?你真和那家夥套上了交情?”姑娘提高聲音叫。
玉琦哼了一聲,冷笑道:“不但套上了交情,而且咱們還與無為幫的人結下梁子,今晚就是赴無為幫之約,準備一拼。
” 姑娘也冷哼一聲道:“我可以告訴你,那家夥不是好人,你信是不信?” “當然不信。
那楊大俠一表非俗,俠骨義膽,你怎可胡亂毀人?” “你要不信,那也是無法之事,說也枉然,但願你小心才好。
” “謝謝你的忠告。
”他的聲調仍帶些少不悅。
“目下是二更正,還來得及。
你約會之處是金镛城,譚家兄妹的受困之地,恰在城北明帝陵後西北荒墳場,相去不遠。
你是否可以先去察看一番?” 玉琦沉吟片刻,便暗自決定。
本來他想前來見見約會之人,說明身份之後,如果對方确是需要助力,他便插上一手。
對方既然是功力奇高的馬上姑娘,自然用不着他插手啦。
三更,正是他練功的時辰,真要插手,便得耽誤行功的夜課。
但他不能見死不救。
他與譚家兄妹萍水相逢,并無交情可言;但事實上他确對兄妹倆大有好感,自然無形中對他倆有點關心。
他思量片刻,決定先去看看再說,練功日課耽誤事小,他得為譚家兄妹一盡心力。
一有決定,便說:“在下願前往一走,但三更末須前往金镛城應約。
” 姑娘微笑道:“這點楊大俠不用耽心,從這一帶直至孟津銜接黃河南岸,乃是無為幫四大壇中,清字壇的禁區。
要是我們在山上鬧事,無為幫的人便不會在金镛城應約了。
” “在下乃是與神劍楊高相約,必須前往;無為幫的人來與不來,那是他們的事。
” 姑娘笑道:“哦!我倒是忘了你和他有約。
我們該走了。
” “請!”玉琦說。
姑娘和左首白影同時轉身,突又回身問道:“楊大俠,你不問問我們是誰麼?” 玉琦一怔,卻又苦笑道:“姓名乃是一種表記,何必太過重視?” “你怎知道我們是好人抑或壞人?也許我們在計算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