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雙喜也于此時,從武英門值房中迎出,跪在院中問道:
“皇上要駕往何處?”
“出東華門,去提營前總将軍府!”
當李自成在武英門外停留片刻,等候李雙喜從駐紮在右順門和西華門的護衛親軍點齊一百人,又從南薰殿小院中牽出戰馬,迅速在内金水河南邊排隊的時候,王瑞芬趕快回仁智殿寝宮了。
窦妃十分關心皇上的動靜和國事的消息。
明朝宮中習慣,後妃們不許預聞朝政。
窦妃生長宮中,尤其是多年生活在寡居的懿安皇後身邊,更加以不聞外事為美德。
然而她畢竟是個有思想感情的人,大順朝的盛衰成敗與她本人利害關系密切,所以她不能不時時想知道國家大事,暗囑身邊的心腹宮女聽到什麼風聲,随時向她禀報。
當王瑞芬來到她的面前時,她已經知道了武英殿中的一些情況,心中十分沉重。
王瑞芬正要向她禀報,她輕輕搖搖頭,歎了口氣,說道: “不用說,我都知道了。
”稍停片刻,她忽然問道:“聽說關于費珍餓與羅虎成親的事,皇上也有囑咐的話,别的宮女在窗外沒有聽清。
陛下有何欽谕?” “皇爺命奴婢告訴娘娘,娘娘是後宮之主,費宮人的婚事就在眼前,要娘娘主持,務必辦得周到妥貼。
” “啊,這就是了,我也在操着心呢。
這是我們皇上第一次欽賜婚配,必須辦得妥妥當當,風風光光,不能有絲毫差錯。
昨日你去壽甯宮向小費傳旨,小費聽旨後有何言語?可很高興?” 王瑞芬的心中一驚,問道:“娘娘為何這樣問我?” “我隻是想着小費是一個有心的人,有美貌又有文才,不同于一般宮女,原來她想着會選在皇上身邊,衆宮女也都有這樣想法。
我想知道,費珍娥是不是滿意這門親事。
” 王瑞芬更為吃驚,心中暗想,窦娘娘真是聰明過人!但她不敢據實啟禀,有片刻低頭不語。
窦美儀又問:“她聽了皇上欽谕之後,到底是不是十分高興?” 王瑞芬看見左右無人,小聲禀道:“奴婢不敢隐瞞,隻好實說。
奴婢前去壽甯宮傳旨之後,費珍娥猛然一愣,跪在地上有一陣沒有說話。
奴婢連着催她兩句:‘費珍娥趕快謝恩!’她才說道:‘謝恩!’娘娘,你說,豈不有些怪麼?” “其實不怪。
她原來想着會選在皇上身邊,所以乍然聽到皇上将她賜給羅虎為妻,難免一怔,忘了謝恩。
這本是人之常情,不足為怪,你隻是瞞着皇上好了。
” 王瑞芬想着窦妃的話也有道理,甜甜地一笑,輕輕點頭。
窦妃又問:“為她出嫁,皇上賞賜了許多東西,我也賞賜了許多東西,這些來自宮中的賞賜,作為一個姑娘的陪嫁之物,在庶民百姓之家,做夢也不能想到。
兩次賞賜,都是你帶着幾個宮女送去。
她接到賞賜之物,可很高興?” “啟禀娘娘,費珍娥接到賞賜,倒也依照宮中規矩,叩頭謝恩。
隻是奴婢看她神色,似有沉重心思,不知何故。
” “這也是當然的。
民間嫁女,都是由父母主持。
珍娥七歲入宮,至今十年,不曾與父母見過一面,也不知父母死活,如今出嫁,自然會想到父母。
她對你說了什麼話麼?” “娘娘,我是田皇貴妃身邊的。
承乾宮同乾清宮、坤甯宮這三座宮院的宮女們常常來往,最為親密。
小費平日也拿我當姐姐看待,所以有時也向我吐出來心裡的話。
在第二次送去娘娘的賞賜時候,她叩頭謝了恩,我拉她起來。
因見她似有心思,随即離開衆位宮女,獨自拉着她的手,進了她的香閨,悄悄說道:‘小費,皇上和窦娘娘賞賜你這麼多金銀珠寶,绫羅綢緞,還賞賜名貴古玩,單是這些恩賞就值一個富裕的家當,你真有福!’奴婢沒有料到,她竟然說出了一句很不吉利的話!” “什麼不吉利的話?” “她說,‘瑞芬姐,這都是身外之物,對我無用!’” 窦妃一驚,問道:“她為何會在出嫁吉期将臨,說出這不吉之言?” “奴婢也問她,為什麼好端端地說出這樣的話。
她沒有再說一個字兒,奴婢也不好問了。
” 窦美儀略微一想,随即釋然,含笑說道:“小費說的也是實話。
她的郎君是大順朝開國功臣,榮封伯爵,前途無量,日後享不盡榮華富貴,豈靠今日陪嫁之物?” 王瑞芬不覺笑了,心中想道:“小費的心胸到底不同于尋常女子!” 窦美儀想了一下,吩咐王瑞芬說:“你現在去武英門值房中找一個傳宣官速見吳将軍,傳我的話,說費宮人明日出嫁,斷沒有花轎從宮中擡出之理。
要吳将軍在東華門尋找一個可靠的、富貴的太監之家,騰出好的房屋,最好是個獨院,打掃幹淨,張燈結彩,一切都像北京城中官宦人家打發小姐出嫁的樣兒。
明日一早,由一群宮女太監護送費宮人到東華門布置的宅子中休息,要有兵丁護衛,所有陪嫁之物都要從宮中運去,交陪嫁的管事婦女清點一遍,造冊登記,妥為保管。
明日午前,鼓樂前導,将所有陪嫁之物,送往潼關伯府。
這事不能耽誤,你就去吧!” “謹遵娘娘吩咐,奴婢此刻就去!” “不,你等一等。
”停了片刻,窦妃又說道:“告訴吳将軍,明日上午,費宮人可在已時以後出宮,不要出宮太早。
” “為何不讓費珍娥在巳時以前出宮?” “我怕費珍娥會有什麼心事,在新婚中不能夫妻歡樂相處,會使羅虎将軍不能夠愉快東征。
今晚皇上回到寝宮,我要請皇上明日早膳之後,在百忙之中,在武英殿召見珍娥一次,面谕她出嫁之後,即是功臣之妻,伯爵夫人,務要相夫立功,孝敬婆母,莫辜負皇上欽賜婚配,為她擇一佳婿。
” 王瑞芬感動地說:“娘娘真是為費珍娥關心備至,想得周到!” 窦美儀心思沉重,沒再說話,僅僅苦笑一下。
等王瑞芬走後,她站起來,走到擺着一盆鮮花的檀木幾前,觀賞昨日永和宮養花太監獻來的一盆矮樁、虬枝、正在開放的粉紅碧桃,密密的繁花成堆,隻有稀疏的綠葉陪襯。
花幾旁是她的梳妝台,上邊除脂粉之外,還有一個銅鏡。
在明朝宮中,宮女們都稱贊和羨慕她顔如桃花,為此她也受到大順皇帝的倍加寵愛。
她看看盆中碧桃,看看鏡中容顔,看出兩天來她競然有了一些憔悴,使她不願多看鏡子。
她再欣賞碧桃,看見青瓦花盆外是一個官窯藍花套盆,套盆外除刻畫着寫意蘭竹之外,還刻着橫書四個隸字:“國泰民安”。
這觸動了她的心事,不再欣賞碧桃了。
她坐在椅上,因身邊沒有宮女,輕輕地歎口氣,又沉默片刻,忽然想到皇上到北京後沒有離開過紫禁城,此刻出東華門,必是與劉宗敏密商緊急大事。
她在心中說道: “我大順朝在北京立腳未穩,忽遇意外之變,正需要像羅虎這樣的将領!” 今日是四月初九,丙寅。
古人對于幹支紀日,非常重視,人事上的吉兇禍福,都與幹支密切相關。
在大明十七年,也就是
窦妃十分關心皇上的動靜和國事的消息。
明朝宮中習慣,後妃們不許預聞朝政。
窦妃生長宮中,尤其是多年生活在寡居的懿安皇後身邊,更加以不聞外事為美德。
然而她畢竟是個有思想感情的人,大順朝的盛衰成敗與她本人利害關系密切,所以她不能不時時想知道國家大事,暗囑身邊的心腹宮女聽到什麼風聲,随時向她禀報。
當王瑞芬來到她的面前時,她已經知道了武英殿中的一些情況,心中十分沉重。
王瑞芬正要向她禀報,她輕輕搖搖頭,歎了口氣,說道: “不用說,我都知道了。
”稍停片刻,她忽然問道:“聽說關于費珍餓與羅虎成親的事,皇上也有囑咐的話,别的宮女在窗外沒有聽清。
陛下有何欽谕?” “皇爺命奴婢告訴娘娘,娘娘是後宮之主,費宮人的婚事就在眼前,要娘娘主持,務必辦得周到妥貼。
” “啊,這就是了,我也在操着心呢。
這是我們皇上第一次欽賜婚配,必須辦得妥妥當當,風風光光,不能有絲毫差錯。
昨日你去壽甯宮向小費傳旨,小費聽旨後有何言語?可很高興?” 王瑞芬的心中一驚,問道:“娘娘為何這樣問我?” “我隻是想着小費是一個有心的人,有美貌又有文才,不同于一般宮女,原來她想着會選在皇上身邊,衆宮女也都有這樣想法。
我想知道,費珍娥是不是滿意這門親事。
” 王瑞芬更為吃驚,心中暗想,窦娘娘真是聰明過人!但她不敢據實啟禀,有片刻低頭不語。
窦美儀又問:“她聽了皇上欽谕之後,到底是不是十分高興?” 王瑞芬看見左右無人,小聲禀道:“奴婢不敢隐瞞,隻好實說。
奴婢前去壽甯宮傳旨之後,費珍娥猛然一愣,跪在地上有一陣沒有說話。
奴婢連着催她兩句:‘費珍娥趕快謝恩!’她才說道:‘謝恩!’娘娘,你說,豈不有些怪麼?” “其實不怪。
她原來想着會選在皇上身邊,所以乍然聽到皇上将她賜給羅虎為妻,難免一怔,忘了謝恩。
這本是人之常情,不足為怪,你隻是瞞着皇上好了。
” 王瑞芬想着窦妃的話也有道理,甜甜地一笑,輕輕點頭。
窦妃又問:“為她出嫁,皇上賞賜了許多東西,我也賞賜了許多東西,這些來自宮中的賞賜,作為一個姑娘的陪嫁之物,在庶民百姓之家,做夢也不能想到。
兩次賞賜,都是你帶着幾個宮女送去。
她接到賞賜之物,可很高興?” “啟禀娘娘,費珍娥接到賞賜,倒也依照宮中規矩,叩頭謝恩。
隻是奴婢看她神色,似有沉重心思,不知何故。
” “這也是當然的。
民間嫁女,都是由父母主持。
珍娥七歲入宮,至今十年,不曾與父母見過一面,也不知父母死活,如今出嫁,自然會想到父母。
她對你說了什麼話麼?” “娘娘,我是田皇貴妃身邊的。
承乾宮同乾清宮、坤甯宮這三座宮院的宮女們常常來往,最為親密。
小費平日也拿我當姐姐看待,所以有時也向我吐出來心裡的話。
在第二次送去娘娘的賞賜時候,她叩頭謝了恩,我拉她起來。
因見她似有心思,随即離開衆位宮女,獨自拉着她的手,進了她的香閨,悄悄說道:‘小費,皇上和窦娘娘賞賜你這麼多金銀珠寶,绫羅綢緞,還賞賜名貴古玩,單是這些恩賞就值一個富裕的家當,你真有福!’奴婢沒有料到,她竟然說出了一句很不吉利的話!” “什麼不吉利的話?” “她說,‘瑞芬姐,這都是身外之物,對我無用!’” 窦妃一驚,問道:“她為何會在出嫁吉期将臨,說出這不吉之言?” “奴婢也問她,為什麼好端端地說出這樣的話。
她沒有再說一個字兒,奴婢也不好問了。
” 窦美儀略微一想,随即釋然,含笑說道:“小費說的也是實話。
她的郎君是大順朝開國功臣,榮封伯爵,前途無量,日後享不盡榮華富貴,豈靠今日陪嫁之物?” 王瑞芬不覺笑了,心中想道:“小費的心胸到底不同于尋常女子!” 窦美儀想了一下,吩咐王瑞芬說:“你現在去武英門值房中找一個傳宣官速見吳将軍,傳我的話,說費宮人明日出嫁,斷沒有花轎從宮中擡出之理。
要吳将軍在東華門尋找一個可靠的、富貴的太監之家,騰出好的房屋,最好是個獨院,打掃幹淨,張燈結彩,一切都像北京城中官宦人家打發小姐出嫁的樣兒。
明日一早,由一群宮女太監護送費宮人到東華門布置的宅子中休息,要有兵丁護衛,所有陪嫁之物都要從宮中運去,交陪嫁的管事婦女清點一遍,造冊登記,妥為保管。
明日午前,鼓樂前導,将所有陪嫁之物,送往潼關伯府。
這事不能耽誤,你就去吧!” “謹遵娘娘吩咐,奴婢此刻就去!” “不,你等一等。
”停了片刻,窦妃又說道:“告訴吳将軍,明日上午,費宮人可在已時以後出宮,不要出宮太早。
” “為何不讓費珍娥在巳時以前出宮?” “我怕費珍娥會有什麼心事,在新婚中不能夫妻歡樂相處,會使羅虎将軍不能夠愉快東征。
今晚皇上回到寝宮,我要請皇上明日早膳之後,在百忙之中,在武英殿召見珍娥一次,面谕她出嫁之後,即是功臣之妻,伯爵夫人,務要相夫立功,孝敬婆母,莫辜負皇上欽賜婚配,為她擇一佳婿。
” 王瑞芬感動地說:“娘娘真是為費珍娥關心備至,想得周到!” 窦美儀心思沉重,沒再說話,僅僅苦笑一下。
等王瑞芬走後,她站起來,走到擺着一盆鮮花的檀木幾前,觀賞昨日永和宮養花太監獻來的一盆矮樁、虬枝、正在開放的粉紅碧桃,密密的繁花成堆,隻有稀疏的綠葉陪襯。
花幾旁是她的梳妝台,上邊除脂粉之外,還有一個銅鏡。
在明朝宮中,宮女們都稱贊和羨慕她顔如桃花,為此她也受到大順皇帝的倍加寵愛。
她看看盆中碧桃,看看鏡中容顔,看出兩天來她競然有了一些憔悴,使她不願多看鏡子。
她再欣賞碧桃,看見青瓦花盆外是一個官窯藍花套盆,套盆外除刻畫着寫意蘭竹之外,還刻着橫書四個隸字:“國泰民安”。
這觸動了她的心事,不再欣賞碧桃了。
她坐在椅上,因身邊沒有宮女,輕輕地歎口氣,又沉默片刻,忽然想到皇上到北京後沒有離開過紫禁城,此刻出東華門,必是與劉宗敏密商緊急大事。
她在心中說道: “我大順朝在北京立腳未穩,忽遇意外之變,正需要像羅虎這樣的将領!” 今日是四月初九,丙寅。
古人對于幹支紀日,非常重視,人事上的吉兇禍福,都與幹支密切相關。
在大明十七年,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