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關燈
築堡壘,準備對付李自成派兵來打。

     過了幾天,劉靜逸從河北回來了。

    王漢和蘇京答應接受降順,上奏朝廷請求授予袁時中參将職銜,但必須先将李自成手下的重要将領或文官殺掉一個,獻來首級,以證明真心降順。

    至于派船隻接運人馬的事,俟投誠以後再議。

     袁時中和他的左右文武大為失望。

    關于僅授給參将職銜一事,他們倒覺得沒有什麼要緊,因為隻要過了黃河,不被闖王消滅,他就可以為所欲為;巡撫也好,巡按也好,都不能拿他怎麼樣。

    然而獻人頭的事卻使他感到為難。

    不獻人頭,河北不接受投降,更不會放船過來。

    大家想來想去,覺得惟一的辦法是繼續對闖王行緩兵之計。

    袁時中搖搖頭說: “恐怕不行吧。

    現在十一月中旬已經快過完了,闖王見我沒有回闖營的動靜,必須再派人前來催問,怎好再推故拖延?我再說推拖的話,恐怕不會靈了。

    他豈不派兵來打?” 劉玉尺說道:“有一個辦法,不妨一試。

    太太一直盼望着将軍重回闖營,何不請太太給闖王和高夫人親自寫書一封,說明她已勸将軍重新回到闖王面前,不日夫妻将一起動身,請闖王不必過于急迫。

    這信要寫得有情有理,打動高夫人的心。

    縱然闖王要派兵前來,高夫人也會為着将軍夫妻性命安全,勸闖王再等一些日子。

    ” 袁時中說:“太太一定明白這是緩兵之計,不肯向闖王和高夫人寫這封信。

    ” 劉玉尺搖頭說:“不然,不然。

    ” 劉靜逸問:“何以不然?” 劉玉尺的臉上露着滿有把握的神氣,撚着短短的胡子,說道:“太太的身邊有一個搖鵝毛扇的人,就是邵時信。

    此人雖然文墨不深,但他是洛陽城内人氏,平日聞多見廣,又很機警,會用心思,所以有他在太太身邊搖着鵝毛扇,我們許多事情都很難辦。

    近兩個月來,我竭力籠絡此人。

    他原是小商小販出身,黑眼珠見不得白銀子。

    我常常給他點小恩小惠,日子久了,他也就上了釣魚鈎啦。

    ”他忍不住得意地笑一笑,接着說:“如今跟我倒是很好,太太那裡有什麼事情,他也不怎麼瞞我。

    聽說近來,太太對他也不十分放心了。

    太太身邊既然沒有了搖鵝毛扇的人,她畢竟是女流之輩,何況已經身懷六甲,斷不肯坐視丈夫被闖營消滅。

    隻要将軍前去多說幾句好話,她定肯寫這封書信。

    ” 袁時中說:“我們把邵時信叫來,同他一起商量,豈不更好?” 劉靜逸點頭說:“這也是個辦法。

    不過我們的實際用意萬不能讓他知道。

    ” 劉玉尺點頭說:“那當然。

    我們也隻是用他一時,不能利用時就将他除掉。

    一除掉他,‘小闖營’就好對付了。

    ” 他們又商量一陣,差人請邵時信去了。

     過了片刻,邵時信來到了。

    由于他的身份不是袁時中的部下,而是奉闖王和高夫人之命前來護送慧梅的,因此袁時中和劉玉尺、朱成矩、劉靜逸等一向對他都很客氣。

    讓他坐下後,袁時中先說道: “時信哥,你猜我請你來有什麼緊要事兒?” 邵時信近來已經知道扶溝劉秀才前來下書勸降的事,并且風聞闖王要興師動衆,消滅小袁營。

    他對自己的生死不怎麼擔心,擔心的是慧梅和“小闖營”的四百多名男女将士。

    剛才一路來的時候,他就猜到袁時中找他大概與此事有關,進帳的時候,頗有點提心吊膽。

    聽了袁時中的問話,他反而鎮定下來,說道: “袁姑爺叫我前來,我一時想不出有何要事,請袁姑爺吩咐吧。

    ” 袁時中笑着問道:“前幾天,宋軍師差人來給我下書,勸我回去,這事兒邵哥你可聽說了麼?” 邵時信說:“啊呀,我一點也沒聽說!姑爺,這是大大的好事,一定是出自闖王的一番好意!” “當然是闖王的好意。

    宋軍師的書子中說,隻要我重回闖王帳下,我縱有天大錯誤,都可以既往不咎。

    我也是人生父母養的,并非草木,咋會沒有良心?看了宋軍師的書信,我對闖王真是感恩不盡,恨不得馬上回到闖王身邊。

    可是,我的邵哥,我手下的将士總是疑慮很多,害怕回去之後性命難保。

    邵哥,我是對真人不說假話。

    實話對你說,這幾天我已經為此事在私下裡磨薄了兩片嘴唇,三番五次勸說大家。

    可是直到現在,将領們有的聽勸,有的還不聽勸,說要等等。

    我雖是一營之主,對将領們的心我不能一刀斬齊。

    俗話說得好:強摘的瓜不甜。

    又說道:氣不圓,漠不熟。

    像這樣大事,可不能操之過急!剛才我同玉尺們商量了很久,決定至遲在下個月,就率領全營人馬重回到闖王旗下。

    不管闖王殺我剮我,我都不會有一句怨言。

    現在為要說通我的手下将領,需要在圉鎮再停留一段日子。

    我怕闖王不明白我的誠心,不耐等待。

    邵哥,你有沒有好主意?” 邵時信完全聽出來這是袁時中和劉玉尺等人編的圈套,但是他決不戳破,馬上答道:“我的袁姑爺,聽到你這幾句話,心中真是高興。

    我跟随闖王的日子雖淺,可是我知道他确是寬宏大量。

    什麼人惹他生氣,隻要回心轉意,在他面前認錯,他決不會放在心上。

    袁将軍既有這一番好意,何不立刻就去親見闖王請罪?到了闖王那裡,闖王仍然待如已往,既是部将,又是快婿。

    小袁營将士見此情形,一切疑慮會自然消散。

    ” 劉玉尺笑着說:“時信哪,你是個好人,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

    現在袁将軍這裡,包括我也在内,不是怕闖王,是怕闖王身邊的人。

    萬一闖王赦免了我們的罪,他身邊的文武不肯寬容,豈不後悔無及?所以你說馬上前往,恐怕不是辦法。

    即令我們袁将軍願意前去,小袁營的将士們決不會放他前去。

    ” 邵時信說:“既然如此,不妨請劉軍師先去一趟,表白我們袁将爺的一番誠意。

    等你們回來後,袁将軍再去,豈不很好?” 劉玉尺笑了起來,說:“我在小袁營雖然位居軍師,可是在闖王面前人微言輕,恐怕闖王不會高興的。

    ” 袁時中接着說:“時信哥,實話告你說吧。

    我們想情太太自己給闖王和高夫人寫封書子,勸闖王不要生氣,也不要着急。

    緩一段日子,我定然率領幾個将領和軍師奔赴郊縣請罪。

    你看這辦法如何?” 邵時信說:“據我看來,倘若太太親自寫信,一定有效。

    太太雖不是闖王親生女兒,可是闖王和高夫人對她恩深義重,猶如親生。

    自從出嫁以來,闖王和高夫人盼你們夫妻情投意合,共同擁戴闖王打天下。

    現在闖王差人前來勸你回去,固然是為着你好,又何嘗不是為着太太?所以太太如肯寫信,求闖王寬大為懷,不咎既往,也暫不要興師動衆,雖不敢說十拿九穩,我看八成是能打動闖王和高夫人的心。

    ” 袁時中說:“就請你把這意思告訴太太行不行?” 邵時信說:“我怎麼能有這麼大面子呢?這麼重大的事情,隻有姑爺親自去請見我家姑娘,才是正理。

    ” 袁時中說:“